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及纳豆胶囊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2.
对黑曲霉发酵豆粕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豆粕粒度40目,基质含水量75%,黑曲霉接种量8%,30℃下发酵48h.在此条件下发酵基质中苷元含量可达425.0mg/100g豆粕,比发酵前提高10倍.  相似文献   

3.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4.
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 HPLC 法从大豆中分离和测定了几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样品经80%甲醇提取可获得最大抽提率,在 NOVA-PAKC_(18)柱上,用甲醇和水梯度洗脱,以254nm 紫外吸收波长检测,用反相色谱法测定异黄酮。同时以酶水解法计算出糖苷体的含量.黄豆苷原的含量与其检测值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90%,变异系数小于10%,最低检测值约0.3μg/mL.  相似文献   

6.
为得到生物活性较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纳豆菌所产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条件。通过薄层层析(TLC)检测,选择单因素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40℃,水解时间3 h,底物质量浓度2 mg/mL,酶底体积比2∶1,在此条件下,水解率为84.65%。经HPLC检测,与染料木素标准品谱图对照,发现在糖苷酶水解作用下,大豆异黄酮糖苷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苷元,且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离心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满足其精细化的需要,采用正交试验对离心法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大豆异黄酮浓度为20mg/ml,溶解温度为40℃,离心速度为2×103r/min,离心30min,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可由原来的40.9%提高到71.2%,收率为32.3%。该法较之其它常规方法更加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组分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单体组分,比较了3种不同柱层析法对大豆异黄酮主要单体组分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采用300~400目硅胶、洗脱体系为氯仿-甲醇(5:1,v/v)、流速为1.0ml/min,可以使染料木苷、大豆苷、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4种主要单体组分得到分离;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流速为1.0ml/min,用20%(v/v)甲醇作为洗脱液可以分离出含量为85.3%(w/w)的大豆苷,再用40%(v/v)甲醇洗脱可以分离出含量为87.0%(w/w)的染料木苷;采用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90%(v/v)甲醇作为洗脱剂、流速为2.0ml/min,可以将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分离出来,其含量分别达到95.7%(w/w)和95.1%(w/w)。采用不同柱层析法可以使大豆异黄酮的4种主要单体组分得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以4个不同品种的红麻籽为原料,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红麻籽油,对红麻籽的主要组分和红麻籽油的品质及微量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红麻的品种选育及红麻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麻籽的粗脂肪含量为18.52%~21.19%,平均含量为19.83%;粗蛋白含量为25.37%~29.57%,平均含量为26.63%;4种红麻籽油在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皂化值和碘值等方面存在较小的差异;红麻籽油的酸值为1.09~16.72 mg/g,过氧化值为0.95~2.01 mmol/kg;4个品种红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为亚油酸(42.84%~50.79%)、油酸(27.58%~32.38%)、棕榈酸(17.04%~24.25%)、硬脂酸(1.93%~2.61%)、亚麻酸(0.46%~0.61%);红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85.81~99.10 mg/100 g,平均含量为93.30 mg/100 g,主要以α-生育酚(18.41~26.69 mg/100 g)和γ-生育酚(25.20~28.84 mg/100 g)为主,两组分共占维生素E总量的50.82%~56.03%;不同品种来源的红麻籽油,其甾醇构成存在较大差异,甾醇含量为199.15~298.35 mg/100 g,平均含量为242.42 mg/100 g,均以β-谷甾醇为主,占甾醇总量的76.36%~82.69%;不同品种来源的红麻籽油在β-胡萝卜素、磷脂和总酚含量上有较大差异,磷脂含量为1.68~4.53 mg/g;总酚含量为5.78~23.22 m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为0~9.66 mg/kg。红麻籽油具有作为营养丰富的可食用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分离蛋白乳清废液为原料进行水解,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水解混合物中的异黄酮苷元.结果表明: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添加比例8%,乙醇/水的体积比7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 ℃,萃取时间120 min,异黄酮的提取率为79.2%.以ESI/MS确定了主要提取的异黄酮苷元为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热水解-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大米、玉米及小麦)和蔬菜(辣椒及大豆)的含碘量。谷类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含碘均值为0.012,0.012,0.011μg/g,大豆和辣椒的含碘均值分别为0.023μg/g和0.035μg/g。地理分布对粮食和蔬菜的碘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玉米和辣椒碘含量沿海地区显著高于内地,但大米碘含量在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并不显著,而内陆大豆的碘含量甚至高于沿海地区的。蔬菜和谷物的碘含量较此前的报道值更低,其对我国居民摄入碘的贡献有待重新审视。谷壳中的碘含量大于稻米中的碘含量,这对富碘饲料的加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以分离和提纯大豆异黄酮为目的,比较了AB-8、LSA-10、LSA-20、ADS-8等4种大孔吸附树脂时大豆异黄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种树脂对吸附量依次减小:AB-8>LSA-10>LSA-20>ADS-8.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异黄酮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穿透曲线及脱附曲线,AB-8树脂固定床的吸附穿透曲线表明,高浓度样液以较低的流速通过树脂层可以提高动态吸附的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13.
在1.00 mol/L的乙二胺底液中,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极谱行为。大豆异黄酮在峰电位为-0.77 V处有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峰,其浓度在1.0~12.0 mg/L时,与峰高成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3.09x-7.844,相关系数为0.999 8,最小检测限为0.599 mg/L。加标回收率为96.3%~102.0%,精密度为0.10%~0.66%。样品定量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比较可知,利用大豆异黄酮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对大豆异黄酮进行极谱分析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4.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大豆糖蜜中的异黄酮,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糖蜜中异黄酮的吸附能力,并以糖蜜中异黄酮浓度、吸附液流速、吸附液pH值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树脂为LS-800,其静态吸附率为64.12%,静态解吸率为69.39%;动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液中异黄酮质量浓度1.23 mg/mL,吸附液流速1 mL/nin,吸附液pH值4.0,吸附率为89.50%;动态解吸条件为:解吸液为体积分数为80%乙醇水溶液,解吸液流速1 mL/min,解吸率为86.22%.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产品中的异黄酮含量为56.03%,回收率为68.82%.  相似文献   

15.
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及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16.
以银杏果为原料,通过对索氏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单因素水平并做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银杏果中异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索氏提取时间5 h ,固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97.45℃.在最佳条件提取后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回收率为98.15%,精密度为3.391%,银杏果异黄酮质量分数为2.255 m g/g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