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认知行为学实验方法,研究了视觉刺激的空间位置对人脑听觉信息处理的影响。实验刺激分为单通道听觉刺激、双通道视听觉位置一致刺激和不一致刺激,16名被试参与实验。实验任务分为判断听觉刺激方向和判断听觉刺激强度两种。实验结果发现任务为判断方向时,视觉刺激空间的不一致使反应速度降低正确率下降;任务与方向无关时,无论视觉刺激的位置与听觉刺激是否一致都促进听觉信息的判断。研究结果说明视觉刺激的空间位置对听觉信息处理的影响与实验任务相关,提出实验任务改变非注意通道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视听觉信息融合特性的研究是脑信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同时大脑的性别差异近年来也倍受关注.通过行为学实验技术探索不同性别之间视听觉信息融合特性的差异.实验设计了单独的视觉刺激、单独的听觉刺激和具有不同时间间隔的视听觉刺激,要求被试者对这三种刺激类型的靶刺激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只有听觉刺激优先提示或同时提示条件下才有整合作用的发生,男性比女性的整合作用时间晚但反应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视听觉的跨通路刺激实验模式,通过对ERP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非注意条件下,顶叶和颞叶的负电位波形不规则,且一致性差;而额叶及枕叶(接近视觉初级投射区)均出现了较明显的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其潜伏期范围在140~170 ms之间,存在通道特异性,与听觉MMN类似。据此得出: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应该是由视觉通路痕迹产生的视觉MMN;视觉早期偏差相关负成分的源有两个,一个位于额叶,另一个位于初级视皮层所在的枕叶处。  相似文献   

4.
利用fMRI技术对人脑认知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人脑在进行图像认知时所关注的图像特征。首先通过1个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为每个被试定位了脑内的形状、纹理和颜色的感知区域,将这些区域作为研究中的感兴趣区域。然后通过另1个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计算了被试在观看人脸、公共汽车、恐龙及山脉冰川图像刺激时感兴趣区域内的平均信号变化的比例。通过进行数据分析,确定了被试在观看不同类别的图像时,对图像底层特征的关注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共情是知觉和理解他人情绪并合理反应的能力。通过行为实验要求被试对不同情绪、不同性别的面孔作相应的判断,考查不同注意线索对积极情绪共情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情绪判断任务中,被试对于正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正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中性图片;而在性别判断任务中两类图片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证实了不同注意线索对积极情绪的共情能够产生影响:当被试将注意集中情绪判断线索时,被试的积极情绪共情明显;当被试将注意集中在性别判断线索时,被试的积极情绪共情减弱。  相似文献   

6.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双语被试语义和读音处理时脑活动的差异.实验使用汉语和日语中语义和读音处理相关实验刺激任务,通过两组被试各自判断任务中不同的脑激活情况探讨中日双语和日本人被试在语义和读音处理时脑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中日双语被试,中文语义判断任务和中文读音判断任务相减,没有得到差异性脑区,而日文语义判断任务和日文读音判断任务相减得到了二者差异性脑区,主要表现在:右侧额叶前回(BA8/9),左侧纺锤状回(BA37)以及右侧颞叶(BA22/38);对于日本人被试,日文语义判断任务和日文读音判断任务相减得到二者差异性脑区,主要表现在:左侧颞上回(BA40)和左侧颞叶(BA22).  相似文献   

7.
实验针对双语被试在进行中文和日语读音判断任务时脑活动差异的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了二者差异性脑区。利用中-日双语被试,使用中文读音判断和日文读音判断两种实验任务,实施了功能性磁共振研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比较被试在判断日文读音和中文读音任务中不同的脑激活情况,进而得到第二外语读音处理的差异性脑区。结果表明中-日双语被试在进行日语读音处理和中文读音处理时脑活动之间存在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脑区:右侧额叶下回(BA44/45),右侧颞叶(BA7/40),左侧纺锤状回(BA37)。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效价情绪图片的加工特点,考察被试在对不同效价的情绪图片加工时脑半球上的差异,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情绪加工实验的被试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用统计参数映射技术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发现情绪刺激加工的过程中,脑激活区域明显和前额叶,顶叶相关,而且是情绪功能相关联的主要位置。这表明人类情绪的反应并不仅仅是由边缘系统控制,在情绪刺激作用下,整个丘脑系统,边缘系统都参与其中进而形成一本复杂的情绪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中日双语和日中双语被试在语义处理时脑活动的差异。实验利用中日双语和日中双语两种被试,使用中文语义判断任务和日文语义判断任务,通过两组被试各自判断任务中不同的脑激活情况探讨中日双语和日中双语被试在语义处理时脑活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日双语被试语义判断时脑神经网络为右侧额叶下回(BA44/45),左侧纺锤状回(BA37)以及左侧颞叶(BA39);日中双语被试语义判断时脑神经网络为左侧颞下回(BA38),左侧顶上及顶下小叶(BA7)以及左侧颞叶(BA21/22)。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行为实验,采集了两组被试在不同注意状态下观看道路交通场景图像时的眼动数据,研究了在交通驾驶环境中两种不同注意机制(自底向上和自上而下)驱动下的眼动特征。研究表明,在交通驾驶环境中,基于自底向上注意驱动的眼动特征与基于自上而下注意驱动的眼动特征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二者对应的视觉显著图也有明显区别。另外,两种注意机制对信号灯及交通标识等重要交通元素的关注及识别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构建的WEB信息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信息构建这一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从物流、信息流两个层面对现代高校图书馆流程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包括WEB网站、公共检索系统(OPAC)、WEB信息管理系统、虚拟咨询服务系统、信息反馈评价机制5个主要组成模块的WEB信息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方案,并分析设计了主要模块的技术实现与结构功能,其目的是为用户构建清晰明确、易用可用的WEB信息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衡量信息网络的通畅性,研究了定量评估企业信息网络紧密程度的方法。首先基于信息系统的形式化方法,即对象知识网及信息传递关系网,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进行表达,然后通过定义信息依赖度以及信息聚焦系数等指标量化企业信息网络的紧密度,给出了量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网及相关衡量指标的应用,为基于信息流的企业信息网络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动态信息服务模式,集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和物理空间为一体,是适应用户需求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点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献检索课是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信息素质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为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献检索课有必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就必须加强信息教育,本论述了开展信息教育的内容、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有信息扩散预测普遍依赖于社会网络构建,从而引发网络链路估计准确率低,信息扩散预测精度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综合时间序列分析和信息新颖性的信息扩散预测方法.通过分析信息在网络节点上扩散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对网络节点的全局影响力进行估计,并考虑信息产生至节点受影响的时间差来衡量信息新颖性,进而平移调整节点影响力大小,最终实现信息扩散范围的预测.向斯坦福大学所提供测试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准确稳定地预测了信息扩散范围的实时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熵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信息系统风险分析过程中不确定信息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用信息熵度量信息系统风险。引入信息熵风险分析算法,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构建一种信息系统风险分析模型,并以实例分析与验证基于此模型的风险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析算法,较准确地反映了信息系统的风险状况,为信息系统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信息检索课程的系统化讲授,对于大学生优化信息检索行为,提高信息检索使用效率具有不容忽视的教学辅助作用。立足问卷调查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数据,探讨大学生信息检索行为存在问题,最终在课程教学中提出优化大学生信息检索的对策:明确信息检索目的,提升实施效果;有效提升检索行为实施频率,增强综合质量;使得信息获取多元发展,优化成效凸显。  相似文献   

19.
以齿轮箱摩擦学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齿轮摩擦学与动力学信息之间存在的异同性,建立了齿轮摩擦学与动力学信息故障诊断相关性分析模型。对模型中两类不同量纲的诊断信息采用对数化累积处理方法,并归一到同坐标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特征信息在故障诊断中表现高度相关。该研究为设备多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提供一条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共同话题,也是事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生态同样重要。如果只是简单地为了利用信息资源而建设信息资源,会导致新一轮的“白色垃圾”出现,甚至更加严重。为了使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符合信息生态的内在诉求,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信息资源协同被自然引入,以强化信息资源在建设与利用过程中的协同问题,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使信息生态真正融入信息资源协同的全过程,从而造福人类,实现信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