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之一,于2001年开设。该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近年来着力实施“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强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职教育中构建面向岗位和岗位工作流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出在校内仿真企业教学环境中项目驱动的核心模式下,以岗位职业角色的工作流程和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实践训练课程。学生通过在其中扮演具体的职业角色进行实践,以全面提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职业素质,达到学生"毕业即上岗"和为企业塑造各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2+1"教学模式中,存在以预就业形式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无法依托企业进行相应岗位技能培训等问题,提出"1.5+1+0.5"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整生产实习时间,构建岗位技能实训平台、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等手段,建立起"工学交替"方式,依托企业,结合实习岗位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既有学校的因素,更有企业的因素.要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自身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四段递进、岗位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入手,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分“岗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项岗位实训、综合岗位实训、校外定岗实习”四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并且将这四个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放在相应的岗位上完成。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双主体-准员工"(学校、企业)培养模式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原则下,以专业为基础合作企业,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建设专业,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共同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技术更新相适应的项目课程教学课程体系;实施"双主体—准员工"管理模式,提升学生企业文化素养;实施"双主体—准员工"教学模式,提升岗位职业技能与素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分流培养模式,让学生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能力目标;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和软件工程项目研发中心,在企业文化与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服装工艺技术专业递进式顶岗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并实践,分析了如何实现教学和企业岗位的直接对接,使学生逐步提高岗位职业能力、企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自然地完成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必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建立学生预就业与顶岗实习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作用,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提升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建筑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脱离职业岗位属性和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机制,从培养"双师型暠师资队伍入手,以校企共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共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内容,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确定热处理专业行动领域能力体系及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行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形成了本专业独特的"312"(即3个阶段、1年技能训练、2个证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推行具有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内涵的"1+1.5+0.5"三阶段教学模式[3],为学生搭建"一年技能训练"的平台,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理课程改革以企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准,兼顾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七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岗实习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改革进程、实现高职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顶岗实习进行阐述,强调职业院校应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管理循环、四个阶段"是从学校、企业和学生等三个主体出发,结合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内容和过程上三个主体的需要,建立的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员工管理模式有了新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对经管类大学生顶岗实习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职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改革和提高质量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须要处理好校企合作的利益关系,认真结合顶岗实习的实际做好顶岗实习教学设计,采取以社会化为主的策略,构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原画课程中仍然存在“听中学”问题,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达不到企业要求。因此,教师在原画课程中应积极探索教学与产业接轨的方法。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实践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在原画课程中加以借鉴,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实训项目教学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工学结合模式的优势,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途径和保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对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技术教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技术教育体系是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渡体系,技术教育应该妊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应用技术操作能力、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和基层岗位管理能力等四个基本能力。研究指出,要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要求上应该体现“学以致用、学能并举”的格局。技术教育模式可以实施普通模式和专向模式。普通模式有指导制模式、“产学研”模式等多种模式,专向模式有“产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校企双主体办学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高职教学团队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建设对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企"互聘共培"、"双岗双薪"等方法建立专兼一体化教师体系是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2+1”人才培养模式即课堂教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逐渐被各高职院校所采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校学习时间调整为两年,将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有机融合。利用网络远程教学平台能够抓紧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继续教育环节,化解知识传授时间短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体现“2+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三主一评"教学模式就是以实践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时考核积极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模拟真实情境设置"递进式"实训项目组织教学;学生在真实项目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学习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最终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以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为实体,以"三主一评"为模式,以项目驱动为手段,把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的最新理念与企业最新需求融汇于校内实训教学之中,将技能竞赛与实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