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总结CFG桩复合地基现有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作用机理,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方法与施工质量检测技术,通过对2个典型工程实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加深对CFG桩复合地基的认识,使其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工程难题,通过分析CFG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点,论述了CFG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并按照挤密桩法进行了复合地基的试设计.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工程地质特点及经济性的基础上,推荐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处理后对地基的检测结果表明,CFG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CFG桩可以较低的代价消除黄土湿陷性影响、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预估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和复合地基,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工后沉降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能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桩间距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桩间距小,则工后沉降量小,反之亦然;对CFG桩复合地基,采用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4.
CFG桩复合地基为高粘结强度桩基形成的复合地基,随着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该基础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广泛应用.本文以合肥地区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工程的CFG桩复合地基的筏板——桩——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实际工程中基础沉降、桩土应力和沉降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通过数值分析数据证实了软件模拟的合理性并说明了褥垫层在CFG桩复合地基中发挥的作用;(2)通过数值分析中得到的桩土荷载分担比值计算出单桩承载力的利用率为74%,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分析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在深入探讨CFG桩加固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某工程背景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计算与实测曲线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及参数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CFG桩的应力及变形,最后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益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CFG桩法是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本文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和采用Flac3D软件对CFG桩的不同桩身尺寸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桩身尺寸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原位试验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CFG桩的桩径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是储罐地基处理的方式之一,针对储罐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特点,指出储罐复合地基设计宜从承载力控制转变为沉降控制,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基于工程最优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按沉降控制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应用于某原油储库的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缩写CFG)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主要从褥垫层的设置原理、负摩阻力的特性和影响、沉降计算方法及承载力计算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评价,重点是对近5年的研究成果做了分析、总结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研究成果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理论研究仍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就此,本文对CFG桩复合地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CFG桩作为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以某住宅小区地基加固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从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静载荷和变形监测等方面进行论述.监测数据表明该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CFG桩复合地基反力系数,分别采用设计软件计算法、载荷实验法、沉降监测反演法和数值分析法等,针对具体工程案例分别确定其复合地基反力系数,并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由设计软件和数值分析方法计算所得的复合地基反力系数偏小,单桩复合地基载荷实验和沉降监测反演法确定的地基反力系数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特点与土压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基奉理论、简化模型及内力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对双排桩支护结构所受土压力取值进行了分析与修正。研究表明,双排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限制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应将桩顶与连梁做成刚性连接,以保证有效发挥双排桩的支护效果。基坑开挖面以上桩身所受主动土压力与理论主动土压力值相近,开挖面以下桩身所受土压力介于理论主动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之间,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愈来愈接近静止土压力值。前、后排桩所受的被动土压力与理论被动土压力值相差较大,后排桩被动土压力值接近静止土压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刚性群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应用还不充分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刚性群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刚性桩桩距、桩身弹性模量等设计参数对桩内力、变形的影响及其对路堤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刚性群桩加固后,斜坡软弱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与无桩加固相比,路堤最大沉降值减小约1.5~1.93倍,地基的侧向变形值减小约1.46~2倍;随着刚性桩弹性模量、嵌固深度增加,刚性桩的受力状态影响不大,刚性桩最大竖向应力和最大桩身土压力的变化幅度均小于10%;桩距对刚性桩的受力状态、水平位移影响较为显著;对比分析桩距和桩弹性模量对路堤沉降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桩距是影响路堤沉降的主要因素。因此综合考虑路堤稳定性、桩身受力以及工程的经济性,本工程刚性群桩桩距选择为2 m,弹性模量选择为10 GPa。  相似文献   

13.
基于桩与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解析模型,针对层状地基上具有不同桩径、不同桩长、不同桩体材料的摩擦群桩进行研究,建立了几何、材料特性不同情况下承受竖向荷载的桩与桩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以及摩擦群桩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各桩完全相同的摩擦群桩,可作为其一种特殊情形。给出的计算模型对于大规模摩擦群桩的沉降分析、优化设计,以及摩擦群桩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与基于实际工程的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当流冰质量小,运动速度低时,具有的动能也小,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形式是撞击,而不是挤压.为了合理设计渤海近岸码头排桩承受的冰力,利用DUT-1模型冰和实验室设备物理模拟水流带动模型冰块以一定速度撞击码头排桩模型,获得作用于一榀码头排桩上单桩或同时作用于群桩上的试验冰力.系列试验结果表明上限冰力值随流冰压缩强度和动能增加而增加,并趋向一定值.通过数学统计拟合,得到作用在单桩上的上限冰力同流冰动能和压缩强度之间的试验关系.该关系将流冰的面积、厚度、密度、运动速度、压缩强度同单桩上的上限冰力结合起来,能够作为流冰对单桩设计冰撞击力的基础,具有普适性意义.此外,结合渤海具体码头工程,用该试验成果评估作用在一榀码头排架单桩上和整体排架结构上的原型冰力.  相似文献   

15.
引入初始地基比例系数、初始地基系数、水平位移特征值,导出一种新型双曲线型p-y曲线,并给出了参数经验选取参考值范围。在上层粘土下层砂土地基中进行了2组模型桩试验,含2根水平加载的钢桩和6根倾斜偏心荷载下的木桩。试验表明,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偏心弯矩荷载下柔性木质模型桩非线性特征显著。按双曲线型p-y曲线计算的模型桩地面处和桩顶水平位移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双曲线型p-y曲线。水平位移特征值增大时,桩身位移将减小,桩身最大剪力将增大,桩身最大弯矩将减小,桩侧最大土压力将增大。双层地基中,下层砂土位移特征值变化对试桩受力影响极小,从简化计算参数和应用角度出发,实际应用时可将下层砂土水平位移特征取值与上层粘土的相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封闭煤场的荷载分析,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满仓与半仓堆煤作用下桩内力进行分析,确定桩最不利荷载工况;满仓堆煤作用下2排与3排桩的桩内力分析,确定桩的布置方案,桩的配筋分析,提出优化桩配筋方案,对封闭煤场桩基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注浆微型钢管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护形式,以其施工方便,具有超前支护作用,可以部分代替钢筋混凝土桩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前后微型钢管桩抗弯刚度变化.研究表明,注浆钢管桩刚度约为空心钢管桩刚度的1.2~1.5倍,注浆钢管刚度随管壁厚度增大有增大的趋势.试验结果有助于注浆微型钢管桩的进一步研究,为此类支护形式设计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加深对PHC桩的认识和推广它的应用,基于3个场地中共11根现场试验PHC抗拔桩的实侧资料的优化拟合,对PHC桩的一些抗拔性状进行了研究。针对抗拔PHC桩的承载特性,选用了Weibull 数学模型描述PHC抗拔桩的上拔荷载-上拔位移曲线,对11根现场试验桩的拟合表明,Weibull 模型的拟合精度高,相关系数 为0.98877~0.99963,平均0.99782;该模型对抗拔PHC桩的拟合效果比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的都要好;基于该数学模型的PHC桩上拔荷载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一般为 ;基于Weibull 模型的拟合曲线,某两工程中PHC桩上拔荷载达到极限状态时的上拔位移量一般在5mm~17mm之间;基于Weibull 模型的拟合结果,对PHC桩抗拔荷载与抗压荷载、PHC桩与钢管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Weibull 数学模型针对抗拔PHC桩上拔荷载-上拔位移曲线的拟合是较为精确的和可靠的,PHC桩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桩型。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简化模型及内力计算方法.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平面应变模型,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了前后排桩排距、桩身刚度等因素对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影响,得出了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在单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用神经网络法预测单桩沉降的方法,根据H.G.Poulos等人的线性弹性理论,应用EBP神经网络计算原理,结合概率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用桩长径比L/d预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沉降的神经网络模型。总结和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的单桩沉降的测试资料,通过大量单桩的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表明神经网络法的计算精度高,充分说明EBP网络的自组织、自适应功能和异域联想功能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