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提高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相电流极性检测方法,用于对死区和开关器件非理想特性引起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误差进行补偿.该方法通过检测A、B两相电流差的过零点,对三相电流过零点进行预测;再根据A、B两相电流差过零时A相电流的极性,得到任意时刻的三相电流极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开了零电流钳位现象,且不受奇次谐波的影响.根据得到的电流极性对死区和IGBT非理想特性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补偿,此方法在异步电动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系统中通过计算误差电压等效时间对三相参考电压占空比进行前馈补偿,文中给出了补偿前后的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锅炉负荷变化对脱硝系统运行的影响,采用CFD方法对不同锅炉负荷时脱硝系统内烟气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50%,70%和100%三种锅炉负荷下,烟气NOx浓度分布、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差异,结果表明:负荷变化时,催化区域前后区域烟气流速会随之变化,但烟道内烟气流动规律基本相似;定量喷氨时,催化层入口区域内烟气各组...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零电压穿越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大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需具备零电压穿越(ZVRT)能力以防止其发生低压自动脱网,从而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在分析光伏并网逆变器ZVRT标准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逆变器实现ZVRT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电网电压正负序分离及锁相、逆变器有功和无功电流控制、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系统控制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向系统电流环引入电网电压前馈分量相位超前补偿环节,以改善逆变器故障穿越瞬间并网电流过冲现象。最后,利用RTDS和一台500 k W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光伏并网逆变器ZVRT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300 MW机组富氧煤粉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体化模型开发平台(IMMS),建立整体机组的仿真模型,在BMCR工况下,分析了给煤机转速、一次再循环风机挡板开度等扰动对机组锅炉燃烧和烟气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给煤机转速扰动对燃烧和烟气系统中烟气流动和换热的直接影响较大,对烟气侧参数和蒸汽侧参数均有一定影响;一次再循环风机挡板开度扰动、二次再循环风机转速扰动和烟气压缩机转速扰动主要影响烟气侧的烟气流动,进而影响锅炉系统的换热,对蒸汽侧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无GGH(烟气换热器)的湿法脱硫系统增设烟气冷却器后,烟气冷却器、脱硫吸收塔及烟囱中烟气流动阻力的变化,提出降低阻力的重要性及相应对策,分析表明,只要对烟气冷却器精心设计,增压风机不作任何改造也能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无零序电流,零差保护回路CT(变压器Y侧)存在极性校验的难题。传统极性校验方法需要利用负荷电流,存在应用局限。为此,提出了基于零模涌流的零差保护CT极性无负荷校验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的零模分量,通过计算Y侧自产与中性点零模涌流的波形相似度,采取“假设-检验”的方式,遍历所有可能的极性错误情况,实现零差保护CT极性正确性的校验,并引入欧氏距离以进一步提高方法对极端涌流情况的适应性。基于PSCAD/EMTDC4.6和Matlab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南方电网某500 kV主变空载合闸涌流录波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无负荷情况下可靠识别零差保护二次回路CT极性错误类型,有效防止零差保护误动。  相似文献   

7.
一种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区效应的存在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无法跟踪参考电压和电流,相位发生变化,增加了谐波分量,使系统的输出转矩存在很大脉动,尤其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深入分析了死区效应和零电流箝位对输出电流的影响。针对电流过零区域极性判断不准从而导致误补偿的问题,提出在电流过零点设置夹断区间,在夹断区间外采用固定值补偿占空比,在夹断区间内采用线性补偿占空比。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减小电流的畸变和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电网电压严重骤降故障下双馈发电机低压穿越性能,研究了新型永磁双馈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对新型永磁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及电磁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永磁双馈发电机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针对永磁双馈发电机在电网电压严重跌落时,提出了计及定子励磁电流变化的永磁双馈发电机零转矩控制策略,分别采用传统Crowbar控制和计及定子励磁电流变化的零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计及定子励磁电流变化的零转矩控制策略能够改善永磁双馈发电机低压穿越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烟气压缩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和分析不同炉膛漏风系数的条件下,烟气压缩系统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炉膛漏风系数的增加,烟气压缩系统出口烟气中CO2的摩尔份额减少,增加了CO2捕集回收的能耗和难度;各级烟气冷却器出口烟温的增幅较小,系统中总析水量有所减少;烟气压缩机的流动损失增大,等熵效率下降,压缩功率增加,增加了烟气压缩系统运行的能耗。另外,炉膛漏风使烟气压缩机的压比增大,出口压力上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流微网低电压穿越问题,基于光伏直流微网在综合考虑低电压穿越控制要求以及故障期间光伏出力、负荷随机波动性大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量流动特性,提出一种光储荷协调控制以及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的系统整体控制方法。在低电压期间,通过光储荷协调配合控制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同时平衡系统能量;网侧变流器根据电网电压幅值,实现有功无功协调限流控制,提供无功功率支撑网侧电压恢复,同时避免网侧变流器输出过流。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系统能量最优利用,满足系统低电压穿越要求,保障系统可靠运营,从而验证了该LVRT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力信号互相关方法的烟气三维流速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将互相关方法用于三维烟气流速测量的实验研究。采用专门研制的压力传器空间4点分布的测速的探头,对管道内柴油燃烧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进行测量。试验中首先对烟气流动所产生的压力脉动信号和温度脉动信号进行分析,研究烟气流速和温度对压力脉动主频的影响,以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速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及抗干扰性强等特点,适宜于工业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增湿活化装置的理论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结合3000Nm^3/h中试规模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烟温、吸收剂粒度、喷水量、钙太比和烟速条件下增湿活化装置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钙硫化、喷水量的提高及吸附剂粒度、烟温和烟速的降低而增加。文章还对提高喷钙脱硫系统的脱硫性能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对目前广泛应用及正在研究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催化剂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影响SCR过程的诸因素,如反应温度、烟气在反应器内的空间速度、烟气流型及与氨的湍流混合,以及催化剂钝化等,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指出目前SCR虽然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亦很高,成为限制SCR发展应用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可使SCR整体成本降低的低温SCR技术的进展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为了研究废弃物焚烧锅炉尾部错列管束的换热计算方法,基于模化实验原理,共做了108种工况的实验,得出了低雷诺数工况的换热计算方法。实验研究表明:烟气中水分浓度的增加增强了烟气的换热性能,并随着温度的增加和水分体积浓度的增加而更为明显,这是因为水分浓度的增加减小了热边界层的厚度并改变了烟气的导热系数,进而减小了热边界层的热阻。对比3种管束结构的换热性能表明:高水分烟气换热性能主要随纵向节距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横向节距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气固两相流横掠圆管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气固两相流横掠圆管的传热机理,建立了能综合考虑颗粒运动轨迹、颗粒与壁面的碰撞频率、碰撞角度、颗粒在壁面停留时间、颗粒与壁面接触面积、固体颗粒浓度、颗粒粒度、圆管位置、烟气流速和温度等因素对气固两相流传热影响的两维数学模型。模型通过对流场和颗粒场的计算可较好地模拟气固两相流传热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吻合。本模型可为工程应用提供较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次风反切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多相流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存在着稳燃和结渣的矛盾,一次风微反切技术已在多台锅炉上得到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对矛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Ox的排放量。本文把湍流理论和多相流动理论应用于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用投影法编制的计算软件对600MW锅炉炉内流动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一次风反切系统中炉内速度场、实际切圆、颗粒运动轨迹等结果,与冷炉和冷模试验基本吻合,对一次风反切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廖海燕 《中国电力》2015,48(2):7-13
为了获得适用于富氧燃烧锅炉的设计方法,以200 MW 富氧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得出:高烟温区段,富氧燃烧烟气中三原子气体浓度升高,导致辐射传热增强,受热面传热量要高于空气燃烧气氛。而在低烟温区段,烟气量减少导致流速降低,对流传热减弱,传热量小于空气燃烧气氛;在分析富氧燃烧锅炉传热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富氧燃烧锅炉烟气通流截面积、各换热面积的设计优化方法。相比空气气氛,在26%氧浓度条件下,富氧燃烧干循环锅炉各受热面烟气通流截面积减少15%~21%,湿循环减少13%~24%,干循环锅炉受热面减少9%~32%,湿循环减少7%~35%。富氧气氛燃烧条件下锅炉烟气流速能够达到锅炉设计规范要求,各受热面传热量与空气燃烧传热量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两电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旁路烟气干燥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控制难点,以不影响粉煤灰质量为目标,建立了多参数控制模型,在考虑烟气酸露点情况下确定最低烟气温度、最大脱硫废水处理量;同时基于能量平衡的精确控制技术和基于关键参数的软测量模型的互为备用,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高效、低能耗干燥。台州第二发电厂脱硫水质控制限制的计算表明,粉煤灰可用作普通混凝土添加剂;长兴电厂脱硫废水干燥塔在旁路烟气挡板门全开的情况下,烟气入口温度357 ℃,脱硫废水质量流量达到4 200 kg/h时,出口温度仍有117 ℃;而在深度调峰工况,烟气入口温度下降到280 ℃时,出口温度高于110 ℃的下线预警值时,系统出力为1 750 kg/h,实验结果与基于能量平衡算法的理论预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锅炉四角切圆炉膛出口存在的残余旋转,会形成水平烟道烟气流量的不均现象,使锅炉再热器产生较大的热偏差。结合湛江发电厂300MW机组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再热器热偏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再热器入口处右侧的平均烟速比左侧高2m/s左右,右侧下排烟温高于上排100℃左右,再热器右侧出口汽温和壁温均大于左侧,造成再热器右侧超温。通过运行优化调整和设备改造,缓解了再热器两侧热偏差,减少了再热器超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