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某500 k V变电站红外测温巡查时发现2号主变压器500 k V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V相温度偏高,随即对该组避雷器进行运行中持续电流检测、1 m A直流电流条件下电压U1m A检测、0.75倍U1m A条件下泄漏电流测量,试验数据超标,推断该避雷器电阻片故障。将避雷器返厂进行拆解、试验,发现故障原因为内部受潮,局部闪络,导致绝缘电阻下降。实例证明了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发现该类故障,是诊断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外测温带电检测数据异常的110 kV避雷器,进行了运行中持续电流检测、U1mA及0.75 U1mA下泄漏电流试验,测试数据确认A相、C相避雷器存在绝缘故障。通过解体检查发现A相、C相避雷器内部已经严重受潮,故障原因是避雷器上端密封圈存在安装缺陷,导致避雷器芯体受潮。针对此次避雷器故障,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一起110 k 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发热缺陷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缺陷避雷器的红外检测图谱和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阻性分量试验结果,推断发热的原因为内部受潮。对该避雷器进行解体检查,发现避雷器中上部阀片受潮导致发热异常,验证了推断。并从订货、选型、运行方面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中,长期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易出现受潮或老化现象,导致泄漏电流超标,严重影响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测试,可以判断避雷器运行状况,当出现阻性电流增大情况时应加强监测并可结合红外测温进行进一步分析判断,如有需要可停电测试避雷器的1 mA下直流参考电压U_(1mA)和75%U_(1mA)下直流泄漏电流,判断是否有出现阀片老化或瓷质裂纹的可能。对问题避雷器解体检查可以查明避雷器故障的原因,验证前期试验结果,更好指导避雷器的制造和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5.
针对避雷器运行电压下阻性电流增大,尤其随着季节不同阻性电流变化很大的现象,对避雷器进行了红外测温、停电试验和解体检查。找出了影响阻性电流变化的季节性因素,证明了阻性电流带电测试可以及时地发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内部缺陷。对此次避雷器故障,还提出了今后避雷器状态检测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一起66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避雷器进行外观、解体检查及故障相分析,发现引起故障的原因是避雷器内部受潮,使避雷器整体绝缘迅速下降。针对此次故障提出了对避雷器进行带电测试,对硅橡胶复合外套避雷器交接验收试验时应进行交流持续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阻性电流测量及避雷器抽检试验,以提高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起带电检测技术的成功应用案例。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发现避雷器存在异常发热情况,并由避雷器泄漏电流试验发现故障相避雷器阻性分量超出正常值许多。结合红外测温和泄漏电流试验,初步判断避雷器过热缺陷为进水受潮所致。对问题避雷器进行停电并进行电气试验及解体,验证测试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讲述了深圳供电局运用交流泄漏电流带电测试和红外测温诊断技术发现一例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过大以及温度过高的缺陷,通过对避雷器的现场检查分析,初步判定下节避雷器内部存在受潮或劣化缺陷。返厂进行了相关试验和解体检查,查明了故障原因为避雷器下端法兰与瓷套连接位置水泥胶开裂,水分进入导致内部受潮,避免了避雷器劣化甚至爆炸,进而分析了本例避雷器泄漏电流增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红外测温、避雷器阻性电流和全电流测试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运行中避雷器的潜在缺陷;并结合停电对缺陷避雷器进行绝缘电阻与泄漏电流以及解体检查等试验测试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红外测温、阻性电流和全电流测试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避雷器缺陷的检测准确有效,其带电检测与停电试验和解体诊断分析的结果一致,可为避雷器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一起500 kV变电站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红外缺陷退运进行解体试验。试验中,发现避雷器下节带电测试阻性电流上升50%,局部温度比正常相平均值高1.5 K,怀疑U相避雷器下节存在缺陷。退运试验及解体分析结果显示避雷器各项电气试验合格,但75%U1mA下的泄漏电流接近允许值上限,存在进一步上升转化为缺陷的可能,需要对同批次设备加强跟踪观测。解体试验未发现受潮、闪络等痕迹,避雷器密封良好,但避雷器下节瓷外套烧制过程中直线度偏差较大,为此,综合分析认为避雷器红外及带电测试异常是由于瓷外套内侧凹陷部位与环氧筒接触,在本身电阻片较大、热能损耗高的基础上造成局部温度超标现象,此外,还说明现场测量中降雨天气也是带电测试及红外测试准确性存在偏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变电站某220 kV母线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电压下泄漏电流、红外热像图温场变化的综合分析,经停电检测,证实该避雷器存在严重缺陷,提出了应用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与红外诊断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荆门特高压站1号主变1 000 k 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试验时,发现A相最下一节避雷器0.75倍直流8 m 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I0.75U8m A实测值比初值(以出厂值作为初值)大了约42%,超出《GB/Z 24846-20091 000 k V交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为了查找原因,对该节避雷器进行了诊断性试验分析。各项试验结果表明,该节避雷器符合规程要求,并建议试验结果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 322-20091 000 k V交流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电世界》2016,(11)
正1避雷器过热缺陷的发现2015年,运行人员在对某组500 kV避雷器进行红外精确测温时,发现A相避雷器上节温度较B、C相高大约1.5 K,随后几日连续跟踪测量,该温差逐渐变大至3~5 K。结合阻性电流带电检测发现,A相阻性电流相对B、C相持续偏大,判断A相避雷器上节出现异常过热缺陷。避雷器红外精确测温图如图1所示。A相避雷器上节温度较B、C相上节最大温度差为5.5 K,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起22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早期受潮缺陷的带电检测、停电诊断试验及解体检查,确认常规泄漏电流带电检测方式对发现多节串接避雷器的早期受潮缺陷不灵敏,提出采用红外精确测温发现早期受潮缺陷的方案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10kV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的以 80 31单片机为核心的测试仪可控制高频高压源的自动升、降压 ,检测反馈电压及电流 ,自动测量 Zn O避雷器的 U1m A及 0 .75U1m A下的漏电流 ,测量范围为 0~ 30k V,过压及过流时自动保护  相似文献   

16.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避雷器离线测试泄漏电流有拆连接线法和不拆连接线法.用拆连接线法,可以准确的测量避雷器的参考电压U1mA和75%U1mA下的泄漏电流;而用不拆连接线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避免重复劳动.这两种方法是否等效既是运行部门关心的,也是避雷器离线测试人员需要回答的问题.采用上述两种测试方法对贵州-广东±500kV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阀保护避雷器进行了模拟测试,分析在多情况下避雷器泄漏电流特性,发现其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对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220 kV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多起同厂家同型号老旧避雷器直流泄漏电流超标的问题,结合带电测试、停电试验、红外检测数据,对避雷器进行解体检查、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及电镜扫描分析,诊断缺陷原因,指出直流泄漏电流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ZnO压敏电阻阀片发生老化而导致电气性能劣化。因此,应加强对老旧避雷器的运行维护,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谢海波  滕昊 《电工技术》2019,(19):70-71
针对110 kV某变电站线路A相避雷器泄漏电流严重超标的缺陷情况,对该避雷器进行红外测温、停电更换、解体检查和试验分析,找出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运行中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额定电压选择过低、抗老化性能差、受潮3例常见的故障及其特征,对故障进行了分析和判断,采取更换额定电压合格的氧化锌避雷器;尽量选择较高的额定电压,延缓避雷器的老化过程,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发现泄漏电流数值较出厂值增长超过20%或三相泄漏电流数值差值超过20%时,要当作重大缺陷上报有关部门分析处理等措施,以预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直流参考电压U1mA和0.75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是避雷器交接和例行试验项目之一。220 kV及以上避雷器常采用多节单元,由于避雷器制造工艺、均压环影响等原因,同一相避雷器各单元的伏安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当差异较大时,必须拆除引线,分单元进行避雷器直流泄漏试验。在对220 kV及以上避雷器伏安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避雷器直流泄漏试验方法,设计了1台可调极性直流高压发生器。通过现场实用,验证了试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