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如今许多政府机关单位均拥有若干套物理隔离的计算机网络。由于这些计算机网络相互物理隔离,因此无法通过网络共享等方法进行数据共享。当下许多政府机关单位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来解决相互物理隔离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共享的问题。但是不规范地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共享会导致泄密等重大问题。为了解决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在物理隔离计算机网络间数据共享的问题,本文从各种移动存储介质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种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感器网络之间缺乏互操作性和互通性等问题,构建了传感器观测服务的共享数据模型,建立了传感器观测数据共享数据库,基于OGC SOS标准规范,提出了传感器观测数据共享框架,部署了三层网络模型的SOS服务器,屏蔽了传感器网络、信息交换方式和通信格式的异构性问题,实现了对多传感器间观测数据的互操作与共享的支持,并以不同传感器的不同观测属性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本文的共享方法能够实现传感器观测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3.
典型的移动应用开发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传统的移动应用开发模型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用于开发和维护服务器端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应用的后端服务平台,该平台为移动应用开发提供自定义数据服务、用户管理服务、文件存储服务、地理信息查询服务、消息推送服务等适用于典型移动应用场景的通用服务.移动开发者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REST风格OpenAPI或者为不同移动终端提供的nativeSDK两种方式利用后端服务平台进行移动应用的开发.最后,本文以实际案例说明了面向移动应用的后端服务平台的使用和为移动应用开发带来的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移动定位支撑平台中的位置信息模型和信息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巍  吕云飞  王行刚 《计算机应用》2003,23(6):10-12,15
利用移动位置信息开展的服务将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色服务。为了适应移动定位应用对位置信息不同的要求,屏蔽各种具体定位系统的实现细节,设计了移动定位支撑平台MLSP(Mobi1e1 Location Supporting Platform),主要探讨MLSP中采用的定位信息模型和位置信息融合。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刺激了人们对基于Web的移动服务的需求。移动服务的特点要求服务可视化设计工具改变以往以页面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强调任务流程的设计。把任务模型应用到一个实现工具中,需要考虑很多实现细节问题,否则设计产生的应用将是不完整的。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任务的移动服务可视化设计工具VMSDT,通过建立动作模型和任务模型来支持完整的任务流程的设计,并通过对三层架构模型中服务处理逻辑的分析,保证所创建的服务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6.
《工矿自动化》2015,(8):104-107
现有煤矿井下移动应用的开发方式、部署方式与体系结构不统一,与地面服务器传输方式不同,使得同一个移动终端上的多个井下专业应用无法共享数据,无法统一登录,从而形成了新的移动信息孤岛。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煤矿井下应用场景及特殊环境,提出了煤矿井下移动应用体系平台的构建思路及方案。该平台应用共用库加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实现了标准的煤矿井下移动应用的开发模式,解决了煤矿井下移动应用的数据共享、自动部署、快速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用户数据在不同用户应用程序间的共享,将同一用户分布在不同应用程序上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模型组织,并存放在统一的平台上,用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处理用户数据模型和统一数据模型间的异构问题,使得不同应用平台之间能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GPS车辆实时跟踪应用系统,利用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移动车辆的运动空间及时间进行分割,建立了移动目标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以及索引结构,实现实时更新车辆位置信息,有效地回放移动车辆的历史行驶轨迹,预测车辆将来的运动路线。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对这种移动计算模式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多,然而目前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同传统的固定网络和计算设备相比有很多局限性,基于传统计算模式的软件系统结构无法直接在新型的移动计算环境下应用。本文分析了移动计算环境的特点以及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需求,并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移动应用框架的设计方案t在该框架中我们还引入了中间层结构并且设计了无线交互协议,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移动计算的环境,本文最后把该框架应用于一个面向移动用户的服务发现系统中,从而验证了该框架在移动系统环境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良好的使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移动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祝承武  谢强 《计算机应用》2006,26(2):385-0387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了一个移动对象的数据模型,查询语言和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此系统结合GIS数据库系统能够表述移动物体和支持对运动物体的查询,从而实现基于位置的服务。本系统支持不确定性和复杂可扩展的空间结构,最后描述了这个系统的执行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国“互联网〖KG-*4〗+政务服务”模式的开展和信息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建立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来解决不动产机构同一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体化数据共享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不动产机构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接口等技术方式与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保证业务和数据的统一,实现系统间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和有序衔接,促进政府服务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物联网园区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园区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管理系统独立获取所需的资源和服务等问题。结合JSON格式数据交换和JDBC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对园区典型应用场景的抽象描述与封装、实时存储与备份,并用统一接口对外发布REST服务。应用研究表明,基于REST的园区数据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资源共享性和服务延展性。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心作为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核心设施,正在变得过于复杂、昂贵和低效.大规模领域应用和用户数量的增长,给数据中心的连接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严峻的挑战.关于数据中心的资源整合、自动部署以及资源集中化管理正在受到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以实现领域数据中心资源聚合、共享以及统一管理为目的,通过构建领域科学数据云,将多个数据中心连接成一种虚拟的数据网络,以便为领域数据访问、数据集成和数据管理提供环境和服务支持.着重研究了数据云代理模型、异构源共享模型以及资源消息模型.这些模型对于提高数据中心可扩展性和容错性、降低数据中心资源整合成本以及实现从传统数据中心向云化数据中心过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最后,将领域科学数据云资源聚合模型引入到油气井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部署、运行及监控管理中.实践表明,领域科学数据云模型是切实可行的,对于推动领域数据集成、共享、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Vertical models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have the tenacity to be static and have proven ineffective to reach those living in the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 of the society. In this context, a fluid model that emphasizes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is more meaningful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knowledge gathering. The study proposes the informate–communicate–educate framework to serve as a guide for develop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and mHealth solutions.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an mHealth application (K-unit Health Information Dashboard (KHID)) is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the reporting and tracking of reproductive health issues among women living in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in the State of Kerala, India.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process that uses the horizont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how the KHID application enables knowledge sharing, and disease surveillance to address reproductive health issu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统计信息要进一步面向党政部门、社会公众开放的要求,本文提出以统计信息数据库技术为核心,以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处理技术为手段,建立三明市统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统计数据应用系统的核心专业数据,分析并挖掘统计数据隐藏关系,提取实用信息,提升现代统计服务,是统计服务理念的重大革新,是统计数据库系统的再造,是统计信息服务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加强水文数据共享应用,提高水文数据应用深度和水平,加大水文产品的社会共享力度,是新时代水文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现代化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如何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以云南省水文信息化建设为例,重点介绍云南省水文数据资源面临的数据资源整合缺少,分析应用不足、服务共享不够的现状及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思路和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法,从数据汇集管理、质量管理、分析应用、运营服务 4 个层面展开介绍。最后对云南省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应用价值及未来进一步拓展方向进行说明,为其他地区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提速, 电网一体化运行特征越来越明显, 检修计划管理作为连接多种业务的核心环节, 业务增长量极大地增加, 电网运行对检修计划管理的交互能力与信息披露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文确定了基于调控云的检修计划管理信息多级共享机制, 设计整合了数据交换服务, 数据披露服务, 消息提醒服务以及数据安全及管理服务, 形成了信息多级共享应用. 实际应用表明该应用提升了检修计划数据交互效率, 保证了数据安全性提升了信息披露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中遥感数据共享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俞先  李琦 《计算机科学》2007,34(4):121-125
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源,遥感数据的共享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个数字城市遥感数据共享的框架,即以服务为核心,包括管理层、数据层、共享服务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并讨论了实现共享服务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最后通过一个原型系统的实现,表明本文提出的框架在实际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普及率日益提高,个人数据资源分散化的存储在各种不同的设备之中,设备间方便高效的数据共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的数据共享方法不能满足个人以及协同工作组内数据高效便捷的共享需求,运用服务化技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方法.本方法采用端对端的数据共享方式,使局域网环境下参与共享的个人及协同工作组内设备对等的运行数据Web服务化,服务发布和服务发现三个基本模块,在各模块的配合下实现多设备间的数据资源共享.相比常用的数据共享方法,具有无需搭建额外的硬件环境,共享效率高,支持无需下载的在线访问,避免了三方数据泄露风险以及系统资源占用率低等优势.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多设备间高效数据共享面临的数据动态变化,信息一致性维护,节点异构,代价可接受等挑战.  相似文献   

20.
End-to-e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 workflows that integrate high-end experiments and instruments with large scale simulations and end-user display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se workflows require complex couplings and data sharing between distributed components involving large data volumes and present varying hard (in-time data delivery) and soft (in-transit process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As a result, supporting efficient data transport is critical for such workflows. In this paper, we leverage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to address issues of data transport service control and resource provisioning to meet varying QoS requirements from multiple coupled workflows sharing the same service medium. Specifically, we present a flexible control and a disciplined resource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data transport services for science networks. Furthermore, we emulate an SDN testbed on top of the FutureGrid virtualized testbed and use it to evaluate our approach for a realistic scientific workflow. Our results show that SDN-based control and resource scheduling based on simple intuitive model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rgeted workflows with high resource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