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祥  瞿裕忠 《计算机科学》2008,35(2):196-200
网页排序算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万维网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语义网为万维网带来了机器可理解的资源描述信息,也为搜索引擎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搜索引擎的检索和排序的对象将不再局限于网页,而是包括了任何可以由URI唯一标识的对象,比如本体、本体中的词汇等等.本文介绍了语义网中不同的排序问题和目前已有的一些算法,并展望了语义网未来面临的排序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义网文档搜索是发现语义网数据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信息检索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RDF句子的文档词向量构建方法.首先,文档被看作RDF句子的集合,从而在文档分析和索引时能够保留基于RDF句子的结构信息.其次,引入资源的权威描述的定义,能够跨越文档边界搜索到语义网中互连的数据.此外,扩展了传统的倒排索引结构,使得系统能够提取出更加便于阅读和理解的片段.在大规模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文档检索的效率,在可用性上具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郑志蕴  刘博李伦  王振飞 《计算机科学》2015,42(7):234-239, 249
随着语义网数据的海量涌现,人们更加关注RDF图的数据查询效率,通过关键词匹配直接查询RDF数据图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关键词查询中普遍存在的结果冗余与偏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词的RDF数据图查询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提出的基于迭代的图查询算法(ISGR)对所查询关键词进行子图匹配,得到唯一且最大的结果子图集合;然后根据关键词图与结果子图之间的结构信息,利用统计语言模型,给出了一种结果子图排序方法(SimLM)。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查询模型及排序方法在一致性和相关性方面的性能优于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4.
资源描述框架(RDF)是由W3C提出的开放型数据模型,对语义Web中信息资源的语义表达和描述标准化。语义网的快速发展和RDF的普遍应用,产生大量的时态RDF数据。时态RDF数据的一致性能提高时态RDF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对于时态信息处理也能提供可靠的保证。针对支持有效时间的时态RDF数据存在的不一致性情况,提出了相关的修复算法,对于时态RDF数据实时更新,分析变化操作产生的不一致性并进行了预处理,实验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搜索引擎网页排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目前流行的基于链接分析的搜索引擎网页排序算法的基础上,指出基于链接分析网页排序算法未充分考虑网站性能因素.针对这一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页排序算法,它考虑了网站的性能等因素,对提高搜索引擎的服务质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知识图谱需要从大量文本、图像、数据库等信息源中提取知识,而关系数据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源,存储了大量高质量数据。目前,有许多研究工作集中于从关系数据库到RDF的转换,主要考虑结构信息的转换,较少研究实体间语义关系的发现。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数据库实体间语义关系发现与转换方法,将关系数据转换为RDF,能够有效地发现数据库中实体之间的隐含语义关系。该方法构建融合数据库模式和数据内容的特征向量,设计并实现基于随机森林的实体间语义关系发现算法;基于发现的语义关系,实现多对多、一对多等实体语义关系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直接映射算法,该方法有更高的提取质量,减少了最终生成知识图谱中的冗余与错误。  相似文献   

7.
资源描述框架(RDF)是一个元数据模型,是由W3C建立的基础设施,使得Web上的数据机器可读。近年来,语义网的快速发展和RDF的普遍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含有时态信息的RDF数据,并涉及到各个方面领域的关键数据。时态RDF数据的一致性能提高时态RDF数据的准确性,时态数据的一致性检测和恢复也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对于时态信息处理也能提供可靠的保证,也能提高时态信息处理的效率。研究了对传统RDF引入时间信息的建模方式,通过添加有效时间的时间标签的方式构建了支持有效时间的时态RDF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时态RDF数据存在的不一致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检测和修复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原福永  张园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7):1630-1631,1662
搜索引擎的相关结果排序技术是信息检索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将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传统的相关排序方法基础上,介绍了PageRank算法和HITS算法的核心技术,指出了PageRank算法忽视专业站点、对网页中的超链接评估不当之处,根据面向主题的思想,在重新计算链接对网页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链接技术的排序方法,并通过实验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针对关联数据集合呈现出的大数据特性和蕴含的语义信息,提出了首先建立关联数据集的模式级链接,再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在同领域RDF数据集上定义RDF数据项模式并提出数据项模式的产生规则;利用RDF数据查询技术从数据项模式获得RDF数据项集合,进而再推导出特定领域内的关联规则。提出的基于关联数据RDF数据项模式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关联规则挖掘扩展到同一领域内的数据集合而不再局限于单一数据集,同时给出了基于Hadoop的大规模RDF数据集上的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式级链接对于关联规则挖掘的价值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郑翠春  汪璟玢 《计算机科学》2016,43(9):197-202, 212
现有的RDF数据分布式并行压缩编码算法均未考虑结合本体文件,导致编码后的RDF数据没有表示任何语义信息,不利于分布式查询或推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SCOM(Semantic Coding with Ontology on MapReduce)算法在分布式MapReduce下完成RDF数据的语义并行编码。该算法首先结合RDF数据本体,构建类关系和属性关系模型;在三元组项分类与过滤之后,对三元组项进行编码并生成字典表,最终完成RDF数据带有语义信息且具有规律性的编码。此外,SCOM算法能够很容易地将编码后的RDF数据文件恢复为原始文件。实验表明,SCOM算法能够高效地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并行编码。  相似文献   

11.
12.
描述了为现有的Web资源加入元数据语义描述信息,从而可提高基于语义的搜索引擎的查准率;提出一种搜索引擎和外界智能设备或终端交互的接口形式;最后展望语义Web和语义搜索引擎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RDF的动态语义检索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义Web中,基于RDF,文章描述一个动态的语义检索算法(DSSAtheDynamicSemanticSearchAlgo-rithm),该算法通过分布式的资源相关库来发现动态资源之间的语义相关性,该算法不同于传统的语义检索算法,这是因为该算法引入了分布式的资源相关库,它是在用户进行语义查询的过程中动态建立起来的,随着资源的内容和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可以动态更新,最真实地反映资源的语义信息。文章确信该算法在保证查全率的基础上,会提高语义查询的查准率,并缩短返回查询结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义Web服务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因特网上语义Web服务数量急剧增加。如何快速便捷地定位可用语义Web服务已经成为一个迫切且关键的问题。在语义Web服务匹配技术研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就是语义Web服务匹配结果的排序机制。本文在综合概括和分析各种关于语义Web服务匹配结果排序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距离度量模型的语义Web服务匹配结果排序机制,利用该排序机制,计算待匹配语义Web服务的语义相似度量,并依据此度量对语义Web服务匹配结果进行排序。该度量模型将语义Web服务引用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转换成可精确比较的量化度量值,对属于相同语义匹配类型的匹配候选服务也能够分别计算语义距离,区分出相同匹配类型的候选服务与服务请求的匹配程度,从而达到改善用户对语义Web服务的搜索体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technologies that underpin general semantic search have implications for what we know and the way in which knowledge is understood. Semantic search is an assemblage of technologies that most Internet users would use regularly without necessarily realising. Users of search engines implementing semantic search can obtain answers to questions rather than just retrieve pages that include their search query.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design of the Semantic Web, upon which semantic search is based. It demonstrates that implicit in the design of the Semantic Web are particular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lassifi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The Semantic Web was intended for interoperability within specific domains. It is here argued that the extension to general semantic search, for use by the general public, has implications for what type of knowledge is visible and what counts as legitimate knowledge. The provision of a definitive answer to a query, via the reduction of discursive knowledge into machine-processable data, provides the illusion of objectivity and authority in a way that is increasingly impenetrable to critical scrutiny.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义WEB上知识表示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语义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在W EB上信息内容的表示问题,通过分析语义W EB上知识表示的特点后指出,以RDF为基础的知识表示语言可较好地实现语义W EB的知识表示。最后通过语义W EB上的语义检索应用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Search Engine (SWSE). Following traditional search engine architecture, SWSE consists of crawling, data enhancing, indexing and a user interface for search, browsing an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unlike traditional search engines, SWSE operates over RDF Web data – loosely also known as Linked Data – which implies unique challenges for the system design, architecture, algorithms, implementation and user interface. In particular, many challenges exist in adopting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for Web data: the unique challenges of the Web – in terms of scale, unreliability, inconsistency and noise – are largely overlooked by the current Semantic Web standards. Herein, we describe the current SWSE system, initially detail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later elaborating upon the function,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each individual component. In so doing, we also give an insight into how current Semantic Web standards can be tailored, in a best-effort manner, for use on Web data. Throughout, we offer evaluation and complementary argumentation to support our design choices, and also offer discussion on future directions and open research questions. Later, we also provide candid discussion relating to the difficulties currently faced in bringing such a search engine into the mainstream, and lessons learnt from roughly six years working on the Semantic Web Search Engine project.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