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模糊测试是一种有效的漏洞挖掘技术.为改善模糊测试因盲目变异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围绕输入特征、变异策略、种子样本筛选、异常样本发现与分析等方面不断定制模糊测试器,从而花费了大量的定制成本.针对通用型模糊测试器(即支持多类输入格式及目标软件的模糊测试器)的低成本定制和高可扩展性需求,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可编程模糊测试框架,基于该框架漏洞挖掘人员仅需编写模糊测试制导程序即可完成定制化模糊测试,在不降低模糊测试效果的基础上可大幅提高模糊测试器开发效率.该框架包含一组涉及变异、监控、反馈等环节的模糊测试原语,作为制导程序的基本语句;还包含一套编程规范(FDS)及FDS解析器,支持制导程序的编写、解析和模糊测试器的生成.基于实现的可编程模糊测试框架原型Puzzer,在26个模糊测试原语的支持下,漏洞挖掘人员平均编写54行代码即可实现当前主流的5款万级代码模糊测试器的核心功能,并可覆盖总计87.8%的基本操作.基于Puzzer实现的AFL等价模糊测试器,仅用51行代码即可达到与AFL相当的模糊测试效果,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相比于基于宏的恶意办公文档,基于漏洞利用的恶意办公文档在攻击过程中往往不需要目标交互,能在目标无感的情况下完成攻击,已经成为APT攻击的重要手段,因此检测基于漏洞利用特别是未知漏洞利用的恶意文档对于发现APT攻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恶意文档检测方法主要围绕PDF文档展开,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类,静态检测方法容易被攻击者规避,且无法发现基于远程载荷触发的漏洞利用,动态检测方法仅考虑PDF中JavaScript脚本或文档阅读器进程的行为特征,忽视了针对系统其他进程程序的间接攻击,存在检测盲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恶意办公文档的攻击面,提出恶意文档威胁模型,并进一步实现一种基于全局行为特征的未知恶意文档检测方法,在文档处理过程中提取全系统行为特征,仅训练良性文档样本形成行为特征库用于恶意文档检测,并引入敏感行为特征用于降低检测误报率。本文在包含DOCX、RTF、DOC三种类型共计522个良性文档上进行训练获取行为特征库,然后在2088个良性文档样本和211个恶意文档样本上进行了测试,其中10个恶意样本为手动构造用于模拟几种典型的攻击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极低误报率(0.14%)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所有的恶意样本,具备检测利用未知漏洞的恶意文档的能力,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方法也能够用于检测针对WPS Office软件进行漏洞利用的恶意文档。  相似文献   

3.
沙乐天  肖甫  杨红柯  喻辉  王汝传 《软件学报》2018,29(5):1303-1317
抽取并推演目标数据集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随机化的模糊测试方法,进一步基于灰度马尔科夫模型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预测方法,实时监督并调整模糊测试的方向,实现面向虚拟化平台的自适应模糊测试目的.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VirtualFuzz,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虚拟化平台中的拒绝服务及逃逸漏洞,共得到24个漏洞测试用例,其中验证了18个已知漏洞,挖掘得到了6个未知漏洞,且已有3个漏洞获得CVE授权;同时通过与其他模糊测试工具的对比突出了原型系统的性能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微软证实,在目前IE所有版本上发现了一个新零日漏洞。微软称,该漏洞使得黑客能够远程执行代码,进行一些有限地针对性攻击。在涉及范围上,微软IE6到IE11的浏览器都受到这个漏洞的影响。这些攻击利用了一个以前未知的"use after free"漏洞,该漏洞主要是内存被释放后发生数据损坏,从而绕过Windows DEP和ASLR的保护。微软解释称,攻击者有可能会引诱访问者到一个精心制作的网页来触发漏洞,这个漏洞之所以存  相似文献   

5.
补丁公告:微软安全公告MS06-013补丁相关:微软在经过三个月的安全信息收集测试放出了针对IE浏览器的累积性安全更新补丁,该补丁包含了几个主要的修补方面,首先是针对2月份针对IE浏览器的非安全性补丁产生的BU(G错误)进行兼容性修补,补丁安装后会暂时恢复以前的功能以便处理ActiveX控件,并且针对IE浏览器处理ActiveX控件的方式所做的更改将是永久性的。另外此次发布的补丁中修复了数个危险攻击漏洞,最主要的是地址栏欺骗漏洞以及脚本执行漏洞。针对脚本执行漏洞补丁:补丁修补了该漏洞在IE浏览器被用户访问过程中返回IOleClientSite…  相似文献   

6.
针对白盒模糊测试漏洞触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污点分析的白盒模糊测试(WFBTA)方案,依据不同的漏洞特征,识别危险操作,获得漏洞相关的约束条件,与路径约束条件优化结合后通过约束求解器求解,产生覆盖率较高且漏洞触发能力良好的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的白盒模糊测试方法相比,WFBTA方案具有更强的漏洞发现能力、更低的漏报率与误报率,而平均时间开销仅增加了1.31%。  相似文献   

7.
对于IE浏览器用户来说,微软IE8、IE9浏览器存在很多已知或未知的安全漏洞风险,用户在使用IE浏览器的过程中存在诸如浏览历史记录和临时文件的处理、隐私浏览模式选择、访问仿冒网站筛选、文件下载等诸多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用户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OP-TEE (Open Portable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是运行于基于TrustZone的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TEE)中的开源可信操作系统。OP-TEE虽然运行于TEE侧,但仍存在漏洞从而遭受来自于富执行环境(Rich ExecutionEnvironment,REE)的攻击。模糊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漏洞发现方法,但由于TEE与REE的高度隔离,REE侧的模糊测试工具难以直接测试OP-TEE,且现有基于OP-TEE源码插桩的模糊测试方法存在依赖源码和专业领域知识且崩溃容忍度低的问题。本文基于全系统模拟,模拟OP-TEE依赖的环境,提出了对OP-TEE内核模糊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将OP-TEE托管在模拟环境中并追踪其执行过程,模糊测试工具在模拟环境外观测执行过程并以此生成测试用例。该方法通过设计实现模拟环境内外通信组件,将模拟环境内OP-TEE的系统调用暴露给模拟环境外的模糊测试工具,使得模糊测试工具能够对OP-TEE内核进行模糊测试。同时针对模糊测试过程中单个用例测试耗时较长的问题,设计实现了预翻译优化机制以减少测试过程中的耗时。实验验证了方案可行性,评测了预翻译优化的效果,并评估了方案的漏洞发现能力,同时对比现有方案OP-TEE Fuzzer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具有检出崩溃以及发现潜在漏洞的能力,预翻译优化机制能平均减少19.05%执行耗时,且实际性能优于OP-TEE Fuzzer,其中吞吐量与OP-TEE Fuzzer相比提高了104%。  相似文献   

9.
《微电脑世界》2013,(11):116-116
Websense安全专家在微软IE浏览器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漏洞,此漏洞的主要影响对象是IE 8和IE 9,而且正在被黑客们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攻击中。此外,不同版本的IE浏览器(IE 6、IE 7、IE 8、IE 9、IE 10和IE 11)的特定配置都可能成为潜在的系统漏洞。通过诱使用户访问恶意网站,此漏洞使得攻击者可以执行电脑上的恶意代码。例如,在用户被诱骗点击了电子邮件或被入侵网站中的链接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相似文献   

10.
模糊测试(fuzzing)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可重现性好及易扩展等特点,是软件漏洞挖掘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其固有的测试盲目性和低效性,一批先进的灰盒模糊测试方法被提出并应用在AFL、AFLFast、Vuzzer等工具中。随着高性能芯片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模糊测试可以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并行计算能力、通过多实例并行的手段进一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综合测试效率,典型的代表如Xu等人提出的多核并行方法、谷歌的ClusterFuzz等。但现有并行模糊测试方法,由于不同测试实例在测试用例生成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控制,导致生成的畸形样本冗余高、测试综合覆盖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多测试实例间模糊测试过程的方案,该方案以变异策略为基本粒度进行并行化,定期同步不同测试实例间的有效畸形样本和优化变异策略应用比例,减少不同测试实例间的测试冗余,提高测试综合覆盖率。本文实现了一个变异策略感知的并行模糊测试框架,并选择AFL作为基本模糊测试器,使用5款开源软件及LAVA-M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测试时间内本文的方法比AFL默认调度方法提高目标覆盖率达132%、发现异常数量最多提高50余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愈加重要。目前,利用各类系统或软件的漏洞已经成为主流的攻击方法。为更加有效防御针对漏洞的攻击,就需要对各类漏洞利用方法深入研究。文章基于流行的IE浏览器漏洞利用方法的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浏览器漏洞利用技术,并在已知漏洞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一种自动化的渗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斌  高岭  孙骞  杨威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4):1384-1387
为了减少传统渗透测试中人力资源投入的浪费,摆脱测试过程中对测试者专业技能的依赖,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周期,完善测试结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NMP、多源漏洞库以及基于NASL插件的自动化渗透测试系统。该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对被测网络及设备的信息探测、漏洞评估、渗透攻击和报告生成,可以自动完成渗透测试而不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知识经验,可以明显提高渗透测试的效率及其方便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未知协议的逆向分析与自动化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控制、军事通信、金融信息等创新型网络中,大量未知(私有或半私有)协议被广泛采用.对通信协议及其实现进行严格的测试是确保网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现有测试手段与方法大多只能针对已知协议进行,未知协议的广泛采用对协议测试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了针对未知协议的逆向分析与自动化测试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对协议流量的逆向分析,识别出协议特征,动态生成多维测试数据,自动监控被测系统的运行状态,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依据.具体贡献包括:(1)自动化模糊测试框架;(2)基于协议特征库的逆向分析方法;(3)基于多维变异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4)基于主动探测的测试执行与异常定位方法.本文设计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工具UPAFuzz,试验结果表明,UPAFuzz能够基于网络流量实现协议特征的自动识别,并自动生成海量模糊测试数据,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在生成的测试数据量达到千万级时,UPAFuzz的内存占用率为现有模糊测试工具Boofuzz的50%,且其耗时仅为Boofuzz的10%,大大提升了测试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If the system under test has multiple interfaces/ports and these are physically distributed then in testing we place a tester at each port. If these testers cannot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re is no global clock then we are testing in the distributed test architecture. If the distributed test architecture is used then there may be input sequences that cannot be applied in testing without introducing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Additionally, observability problems can allow fault masking.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testers can apply a status message: an input that causes the system under test to identify its current state. We show how such a status message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overcome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
基于RFC2544测试的网络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RFC2544是当前网络互联设备性能测试普遍使用的标准。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支持RFC2544测试的性价比较高的网络测试仪。介绍了RFC2544标准及其测试条件,通过对网络测试仪硬件结构以及软件设计的说明,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相关测试条件,与国外产品进行比对测试,实验结果的量化误差表明了该系统测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软件升级过程中,缺乏对升级信息或升级包的认证可能会导致基于中间人攻击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为此,提出一种升级漏洞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升级过程中的网络流量,对升级机制自动画像,将其与漏洞特征向量匹配,预判升级漏洞;在模拟验证环境中,利用画像信息实施中间人攻击,验证检测结果。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升级漏洞自动分析与验证系统,对 184 个 Windows 应用软件样本进行测试,检测出 117个样本的升级漏洞,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同步有向图的同步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多测试单元的测试系统可以对多端口协议实现进行一致性测试,但是在进行这种一致性测试时,测试系统各个端口之间可能会出现同步问题,现在,解决同步问题常用的办法是在测试单元相应端口之间增加同步连接,然后通过此同步连接相互发送同步消息来进行同步,多端口协议和其它类型的分布式系统可以用有限状态机模型来描述,目前,同步问题被分为双端口同步问题,多端口同步问题,紧同步问题等多种类型,该文考虑两种有限状态机测试问题,第一种是面向端口的测试,不考虑有限状态机测试单元之间的通信问题,第二种面向组的测试,有限状态机中的各个端口被分成互不相关的多个组,属于不同组中的测试单元之间互不通信,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有向图的同步测试序列生成方法,这种生成方法适用于Pair同步,Port同步和组同步问题,并且,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判断如何在非同步测试序列中增加同步通信,将非同步测试序列转化为同步测试序列。  相似文献   

18.
When testing a system that has multiple physically distributed ports/interfaces it is normal to place a tester at each port. Each tester observes only the events at its port and it is known that this can lead to additional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While such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can be overcome by the exchange of external coordination messages between the testers, this requires the deployment of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may thus increase the costs of testing. The problem studied in this paper is finding a minimum number of coordination channels to overcome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in distributed testing. Three instances of this problem are considered. The first problem is to find a minimum number of channels between tester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in a given test sequence to be applied in testing. The second problem is finding a minimal set of channels that allow us to overcome controllability problems in any test sequence that may be selected from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test. The last problem is to find a test sequence that achieves a particular test objective and in doing so allows fewest channels to be used.  相似文献   

19.
陈振颂  李延来 《控制与决策》2014,29(7):1239-1249

针对具有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变量且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提出基于前景均值-方差(M-V) 准则的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首先构建正态三角模糊随机决策矩阵, 进而通过运算得到属性值的期望与方差, 并将其转化为M-V 决策矩阵; 然后, 通过定义前景效应构建前景M-V 决策矩阵, 利用改进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值, 获取综合前景M-V 决策矩阵; 最后, 定义前景序关系, 两两比较前景M-V 价值获取方案排序. 在此基础上, 通过案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