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BIM可视化模型是BIM技术实施的核心,在总结BIM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需求。结合海河三组团基坑工程特点及难点,将BIM技术引入到项目施工中,建立BIM模型,主要针对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复杂工艺技术交底、质量检查、资料收集、进度模拟等施工中较难把控的重要工作开展BIM技术应用,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发展迅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使用功能及人防要求,目前开发的大型项目一般都带有较深的地下室,因此基础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物基础必须要满足地下埋深嵌固的规范要求。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建筑越来越向高层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这类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在施工时会涉及深基坑建设和基坑支护技术,从而使地基、楼体和原本的地质结构形成更加稳固的连接,切实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针对其应用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个用于基坑支护工程优化设计的协同演化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协同演化算法.利用基坑支护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提供了问题空间与外空间不断演化的协同机制,实现了基坑支护方案和细部结构的协同优化设计.通过一个简化的基坑支护参数优化问题——“锚杆 排桩”支护体系的应用实例,说明文中的模型和算法对于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设计是有效且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查尔斯·伊斯曼教授是BIM(建筑信息模型)研究的先驱,在三维数学的基础上,做出综合项目的基本数据模型,管理和完善工程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营.最先BIM广泛运用于欧美国家的工程项目中,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大型工程崛起,也逐渐开始引进应用BIM技术,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能节约资源成本.住建部明确提出要将BIM推进到工程建设工作技术应用中.在实际操作中BIM不但只适用于建筑施工建设,还能运用于建筑节能、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所以分析证明BIM在海洋工程领域是否适用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主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受到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影响,而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是关键因素。支护深基坑施工的施工技术是高空施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施工类型很多,形成的开挖深度较大,施工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控制成本,缩短工期,消除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现有方法存在风险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BIM技术在异地技改项目工程风险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创建异地技改项目工程的BIM模型,通过多种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BIM技术将异地技改项目现场数据与创建的BIM模型结合,以安全管理理论和动态控制工程目标理论为基础,对异地技改项目工程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创建,实现项目工程的动态风险管理与全方位风险监测。实验结果证明方法在楼板边缘坠落风险与高空坠物问题的预警中均具有较高的风险识别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9,(3):196-2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起来,在建筑工程中,为适应当前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图像设计软件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齐全。如从最初的PS技术到CAD制图软件的应运而生,建筑工程的绘图过程更加智能化与网络化,给传统的手工绘图带来了极大的变革。而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兴起,将起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后,更加推动了建筑工程新时代的发展。而PKPM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系统软件,通过在其中运用BIM技术,将建筑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进行了有效的串联,并使建筑工程更加模型化与数据化。而BIM理念的深入更加推动了多种模型数据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充分零利用。本文就在对BIM技术在PKPM系统多个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后,指出BIM技术是在PKPM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各相关行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还能有效提升建筑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利用率,并最终实现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升其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力运输过程中室内变电站的建设也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室内变电站在建设中由于电缆分布错综复杂,电缆敷设技术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其后期运营风险巨大。为了提高电缆敷设效率降和低后期运营风险,研究了BIM软件中电缆自动敷设技术。根据电缆敷设工程的特点分析了BIM技术基础上的电缆及桥架的计算机语言编辑方法,从电缆敷设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敷设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开发了一款自动敷设系统,最后将系统应用于某炼油厂66 kV变电站建设中,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地下空间基础平台数据组织方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规划中的世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以地下一层为主,局部达到地下二层或三层,园区内将建设地铁、地下街、地下变电站、地下车库、地下市政设施等地下构筑物。世博园的地下空间数据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数据,已建地下构筑物数据和拟建地下构筑物勘察、设计、施工数据。海量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对数字地下空间基础平台的数据组织提出了挑战。论文首先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对地下空间对象进行分类,然后结合世博园区地下空间建设,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了数字地下空间基础平台的数据组织方式,最后给出了空间数据的索引结构,初步解决了三维数字地下空间基础平台的底层数据组织问题,为以后的三维建模和空间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坑事故的发生与基坑施工方案设计不完善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基于二维平面的设计方案往往难以清楚表达基坑施工过程的空间与时间关系。而采用虚拟现实的三维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构建立体的施工方案表述;并且结合基坑支护结构仿真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三维仿真模型可对基坑结构变形进行预警,以防止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基于VRML与Web Services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坑支护工程的三维模拟仿真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并对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开发与实现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最后给出了三维模拟仿真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二维绘图设计信息散碎、跨专业人员理解难度大、效率低下及设计周期长等难题,将BIM技术应用到生态河湖工程中。立足生态河湖工程特点,结合以往工程设计经验,对Autodesk和Dassault2种BIM软件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优劣及适用性,最终确定Autodesk的Civil 3D和Revit软件更适用于生态河湖治理工程,并根据这2款BIM软件的整体架构特点及适用范围,研究出一套适用于生态河湖工程三维设计的解决方案,可创建河道和建筑物BIM模型、自动统计工程量及生成图纸,在工程设计工作中应用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提升了出手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设计模式下手工设计效率低、二维图纸不直观、协同设计难开展及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针对生态河湖工程设计阶段涉及的河道堤防、水工建筑物、生态景观及多专业协同,通过 BIM 技术建立更加真实的三维地形模型,进行参数化、联动式河道堤防设计,再建立水工、景观等建筑物 BIM 模型,利用多专业协同技术,对模型进行整合,构建 BIM 技术全流程设计体系。该体系贯穿整个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构建可实现各参与方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同一数据模型,设计更快速高效,整个工程项目更加直观,可提高项目设计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工程生产效率、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利工程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较低,生产管理手段较落后问题,基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探索研究施工阶段BIM技术的集成应用,以BIM技术为基础,结合其他数字化与信息技术,搭建基于BIM技术的多维度数据管理支撑平台,从态势分析与辅助决策(进度、质量、安全、资金)、基于BIM+GIS的专题应用(盾构机与TBM设备状态跟踪与高效运行可视化应用场景、地下工程与地面设施影响监控保障可视化应用场景、地面场景720全景图像虚拟现实呈现、VR/AR培训体验)两大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深度应用,将BIM+GIS模型与工程建设管理要素相结合,实现精确、可视化的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业务决策效率。这一应用经验也标志着数字化技术正颠覆着原先的传统工程建管模式,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胡珉  刘玮 《计算机工程》2010,36(16):16-17
针对深基坑地面沉降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结合灰色理论和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预测方法——灰色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上海地铁11号线曹杨路地铁车站基坑施工的数据验证中。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地面沉降预测值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其与实测值之间吻合度高于传统方法,同时该方法具有根据实测数据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建筑业BIM 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桥梁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也 应充分享受新的生产模式带来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提高。以BIM 技术在重庆永川长江公路 大桥施工中应用为例,分析BIM 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过程以及创造的价值,进一步研究 BIM 技术如何在桥梁工程中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苟辉  董威  何雯 《测控技术》2017,36(3):11-13
城市化发展的逐步深入随之带来的是基坑施工数量的日益增加,一并引起的还有基坑事故的频繁发生.针对基坑工程进行实地监测时无人工参与的全方位自动化报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摒弃了常规的依靠监测人员进行的基坑测量、计算、报警的流程,提出了基于ARM和MAX197为核心的基坑实时报警系统的设计.详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且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滤波算法设计.经过实验论证,本报警系统能够对基坑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测量误差在±1 mm之内并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报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雪锋  侯笑  刘占省  李梦璇 《图学学报》2021,42(6):1011-1017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BIM 技术逐步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然而 现有的高校 BIM 课程和教学方法不适应 BIM 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对现阶段 BIM 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首先构 建了由专业知识、软件知识、软件操作知识、项目应用知识 4 个方面组成的 BIM 课程教学内容闭环;其次根据 闭环式管理理念,提出了包含课前回顾与导入、传统的教与学、课上练习与讨论以及借助线上平台的课后练习发 布提交与即时反馈的 BIM 课程教学流程闭环,并在学习效果反馈环节中提出主观题目直观答的方法;然后受吉 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启发,在关键环节建立了资源场景与应用场景,构建出 BIM 课程教学场景闭环。最后在某 高校开设的 BIM 课程中应用了闭环管理体系,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可为我国高校 BIM 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为例,采用GIS+BIM数字化技术,对滇中引水工程数字化场景构建技术进行探索,旨在为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数字孪生底座构建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通过GIS三维模型构建、BIM模型构建及模型集成的研究,对比了主流的GIS三维建模高精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阐明了三维GIS大场景搭建、工程实景三维模型建立、多类型引水建筑物建模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工程数字化模型集成的成套技术路线,采用新一代三维驱动引擎,通过投影变换算法实现长距离不同工程坐标系下BIM模型在标准GIS球面场景中的无缝拼接,达到全线模型的集成,构建了工程三维应用的数字化基础,可为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抛砖引玉,提供建设指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中属性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保证分类识别精度和关键要素为前提条件的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粗集约简方法。遵循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震害风险体系约简的分类需求和分析机制,应用粗糙集方法描述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中的属性依赖度和重要度,构建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最小属性约简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遗传进化过程中最佳适应度个体的搜索问题,改进遗传种群的选择、交叉、变异、精英保留机制,使得算法既保持整体优化特性,又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求出地下工程震害风险体系的最小约简,为粗集方法在地下工程震害问题中的深入应用建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