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表面提取的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重建平面立体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从视图上直接提取三维面,并由三维面导出三维点和三维边的方法建立平面立体的边界表示模型。这种方法具有重建速度快,为三维造型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应用神经网络隐式视觉模型进行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立体视觉方法过程繁琐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BP神经网络隐式视觉模型进行三维重建的算法。该算法将多个标定平面放置在有效视场内,用神经网络模拟立体视觉由两个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几何的过程,经过网络训练建模后,无须摄像机标定即可进行三维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比较简单,且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约束的平面立体三维重建算法。该算法采用参数化方式来表示空间直线及其投影,这种参数化方式能满足数字图像中直线提取所需的唯一性、有界性及均匀性条件。依据平面立体投影线图的拓扑结构隐含的三维信息,建立平面立体上棱线、表面空间位置参数之间的约束方程,联立约束方程组求其最小二乘解,恢复出平面立体的三维结构。研究成果可用于计算机视觉和智能CAD系统。  相似文献   

4.
樊谕涵  丁莹  韩冬 《微型机与应用》2011,30(24):26-27,31
在研究普通的平面图像的基础上,基于图像渲染(IBR)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立立体模型的方式。能对普通的平面单幅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从而半自动地生成所需要的立体效果。该方法直接从图像中提取信息,渲染出具有照片真实感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渲染的三维模型准确真实,能够满足虚拟现实等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多解问题的分析入手,对已获取的三维线框,通过一定的条件,确定出点、线、面中的必真元素。然后根据线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出其他元素的真伪,由此解决了重建平面立体中的多解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圆轨双链主动视觉机构中摄像机动态标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在圆轨内侧安装均匀分布6组立体标靶块的标定体系.从保证摄像机在任意支链位置均能获得立体标靶块图像出发,分析了立体标靶块的合理布局和靶块尺寸,并给出了梯形靶面的编码标志点和非编码标志点的设计方案;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建立了标定体系的视觉标定模型,实现了通过一块平面棋盘靶进行立体标靶块的非编码标志点空间坐标的测定,以及通过立体标靶块进行摄像机位姿的动态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了标定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及用其动态标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郑金鑫  汤帜  王勇涛 《计算机科学》2014,41(1):43-47,79
从单幅线条图重建物体的三维立体结构是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应用范围包括基于手工绘制的立体设计与创作、将现有的工程线框模型图转换为三维模型、基于自然图像的三维建模、图像理解和检索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有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分类,并重点从所用算法分类的角度回顾了现有的相关方法。最后总结了基于幅线条图的三维立体重建方法的现状和不足,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单幅正轴测投影线图建立平面立体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从单幅二维正轴测投影线图建立平面立体线框模型的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空间直线坐标表示法,根据正轴测投影线图中隐含的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从属关系建立约束方程。考虑画出隐藏线的正轴测投影线图,根据线画图中隐含的约束条件,建立一个线性系统,通过求解该线性系统,得到平面立体的三维信息。证明解释平面立体正轴测投影线图至少有4个自由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机三维重建的简单方法.在待重建场景中放置一块平面标定模板,用内参数已知的摄像机拍摄不同角度的二幅图像,利用场景中的标定模板精确地求解出拍摄时摄像机的外参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立体标定、配准和匹配,得到视差图进而实现欧式几何意义下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实现简单、配置灵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邻边推理求隐藏元素的正等轴测图3D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正等轴测图3D重建中的隐藏元素求解,通过模拟人类的认知思维,提出了基于邻边推理求隐藏元素的算法。隐藏元素的推理就是通过对正等轴测图中含有隐藏边的点进行推理,根据其相邻边、过相邻点的边的方向和长度推理出可能的隐藏点集,然后根据重合性及连边规则对可能的隐藏点集进一步求解,得到隐藏元素的坐标信息和连边规则。深度推理算法就是用点的坐标信息和边的长度、角度信息推理每个点、边的深度。由C 工具和OpenGL技术开发的To3D验证了上述算法,证明该算法对平面立体的隐藏元素推理和重建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类移动终端与高带宽需求业务的普及,蜂窝网流量已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网络用户分布不均匀,蜂窝网流量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基于D2D(Device-to-Device)通信的流量卸载(Traffic offloading)是解决数据流量急剧增加和不均匀分布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首先,根据D2D通信在流量卸载中所承担的任务,将基于D2D通信的流量卸载技术分为以D2D通信为目标和以D2D通信为中继两类;然后,详细介绍每一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讨论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下一步的潜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三维GIS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三维GIS取得了很大成果,成为GIS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首先分析了三维GIS应实现的功能,然后从三维数据获取、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三维空间关系的描述和表达、三维可视化和三维空间分析等几个方面评述了三维GI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Web 3D技术有多种,都有适用的场合,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几种Web 3D技术;Vrml、Cortona、Wire Fusion、EON、Virtools、Quest3D、Flash 3D和Unity 3D,比较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三维图形生成支撑环境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三维图形生成支撑环境OpenGL,Direct 3D及Glide,详细分析了各自的软件底层接口特点及硬件支持,并探讨了三维图形在网络上的应用接口语言VRML和Java 3D,展望了三维图形生成环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钱蔚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12):219-222,154
3D图形技术的应用早已十分广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被推广到互联网上,但涉及3D的应用却不多,近年来,多种新技术的发展给基于Web的3D图形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dobeFlash平台的Web3D技术.首先介绍了Flash3D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相关的一些3D引擎,最后基于其中的一个3D引擎研究了创建3D场景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一个演示范例.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MechanicalCADsystemsuse3Dgeometricrepresentationtoformtheglobalproductinformationmodelforsatisfyingthewholelife...  相似文献   

17.
X3D浏览器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3D(Extensible3D,可扩展3D)是一个软件标准,定义了如何在多媒体中整合基于网络传播的交互三维内容。文中根据Web3D提供的一个开放源代码开发一个X3D浏览器。本课题使用具有跨平台性的Java语言进行开发,以Java3D,swing等类库为基础,开发出了能够作为应用程序运行的X3D浏览器,并且通过Applets实现了在InternetExplorer中作为小应用程序运行的X3D浏览器。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Web的交互式三维发布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学伟  沈旭昆  齐越 《计算机工程》2007,33(22):243-245,248
针对Web上三维场景漫游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的跨平台交互式三维发布系统。解决了漫游导航、感兴趣区域浏览、视点平滑移动、地形跟踪以及递进传输等三维浏览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交互式的三维图形浏览器。该浏览器嵌入Web浏览器之中,采用递进传输模式;除提供场景漫游等基本操作外,还可使用二维地图导航和选取感兴趣区域浏览,自由控制光照,以及选择点、线、面等不同的外观表现手段对三维模型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20.
Directional backlight unit (BLU) design concept was applied to realize full‐resolution field alternate auto‐stereoscop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CDs) with built‐in 3D/2D and 2D/3D.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BLU design requires priority in realizing 2D mode or 3D mode. The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 of BLU with two confronting illuminating sets was applied to build 2D mode into 3D display and 3D mode into 2D display. An LCD with 2D mode as primary function requires higher double‐sided luminance uniformity than 3D mode. On the other hand, an LCD with 3D mode requires higher single‐sided luminance uniformity than 2D mode. For increasing the double‐sided luminance uniformity for 2D mode as a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display, the former BLU design was realized by using uniform prismatic structure, that is, using uniform bilateral prismatic structure with a cross section of isosceles triangle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light‐guide plate. For increasing single‐sided luminance uniformity for 3D mode as a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display, the latter was realized by using graded angle design, that is, unilateral prisms with a cross section of a scalene triangle on the back surface of the light‐guide plate. The LCDs of small‐sized‐handheld game devices and still cameras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e 3D/2D and 2D/3D displ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