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针对用户域名分类识别精度较低,且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IT AP的智慧网络网多标签用户域名分类识别方法,在无线网络的集中构架管理内,利用LWAPP协议构建数据与管理通道,并在AP与AC二者之间连接控制器,采用隧道管理方法,完成接入点服务配置、监控以及管理,利用接入控制器为无线接入用户的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经过条件熵、信息熵以及联合熵获取用户域名特征集合信息增益,进行智慧校园网络用户特征分类识别,完成用户域名与标签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分,实现对用户域名特征的多标签分类识别.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识别精度较高、过程简单,可应用于校园网络当中,实现校园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2.
该文旨在研究中文微博用户的性别分类问题,即根据微博提供的中文文本信息对注册用户的性别进行识别。虽然基于微博的性别分类已经有一定研究,但是针对中文的性别分类工作还很缺乏。该文首先提出分别利用用户名和微博文本构建两个分类器对用户的性别类型进行判别,并对不同的特征(例如,字特征、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在针对用户名和微博文本的两个分类器的基础上,使用贝叶斯融合方法进行分类器融合,从而达到采用这两种文本分类信息同时对用户性别进行性别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并且分类器融合的方法明显优于仅利用用户名或者微博文本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商品评论的深度网络模型难以有效利用评论中的用户信息和产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交互机制的层次网络(HNAIM)模型。该模型利用层次网络对不同粒度语义信息进行提取,并通过注意力交互机制在层次网络中通过捕捉用户、产品中的重要特征来帮助提取文本特征。最终将用户视角下的损失值和产品视角下的损失值作为辅助分类信息,并利用层次网络输出的针对用户或产品的关键文本特征进行训练和分类。三个公开数据集上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较相关模型而言效果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4.
无线蜂窝网络的通话准入控制方法与通话的 Qo S以及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密切相关 .使用 Markov过程得出了业务带宽需求时变状况下系统性能 (通话的切换掉线概率、并发掉线概率、阻塞概率以及信道利用率 )的理论模型 .通过数值结果分析了系统负载、用户的移动、通话的持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关系图特征的微博水军发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水军策略的不断演变,传统的基于用户内容和用户行为的发现方法 对新型社交网络水军的识别效果不断下降.水军用户可以变更自身的博文内容与转发行为, 但无法改变与网络中正常用户的连结关系,形成的结构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因此,相对于用户的内容特征与行为特征,用户关系特征在水军识别中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与准确度. 由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图特征的微博水军账号识别方法. 实验中通过爬虫程序抓取新浪微博网络数据; 然后,提取用户的属性特征、时间特征、关系图特征;最后,利用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进行分类预测. 仿真结果表明,添加新特征后对水军账号的识别准确率、召回率提高5%以上, 从而验证了关系图特征在水军识别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在字嵌入过程中多采用字符向量、字向量等不同单词表示向量的拼接或累加方式提取信息,未考虑不同单词表示特征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导致单词内部特征信息获取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特征融合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通过交互的方式构建不同特征之间的通信桥梁,以捕获多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采用交互机制得到包含不同单词表示信息的字嵌入向量,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提取单词的表示特征,并对不同单词的表示特征进行交互,捕获特征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进一步提取序列特征的上下文信息,采用基于特征交互的多头注意力机制捕获句子上下文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序列标记法过滤非实体区域,得到粗粒度候选区间,并对其进行细粒度划分以判断实体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召回率和F1值为72.4%和71.2%,相比现有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F1值平均提高了1.72%。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客观对移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现状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本文通过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其中的大学生用户,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大学生用户隐私泄露风险特征,从中发现用户信息泄露的关键因素,最后探析用户隐私泄露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移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用户个人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国家逐步制定和出台有关移动网络平台用户信息管理规范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不同城市功能区区域之间具有外在物理差异和内在功能差异,且随时间和人类活动不断发生演变。针对卫星遥感等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运行周期长、成本高,不能表征内在功能差异等问题,利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生活数据——呼叫详细记录(CDR),进行城市功能区识别研究。首先,以人工标注的方法对基站小区进行功能区分类,得到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高校区、景点区五类训练样本;然后,提取各功能区内用户群体的通话行为和移动行为特征,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最后,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设计出多特征加权判决的功能区识别算法,并用训练集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DR数据可以对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内在差异进行表征,功能区性质与用户的通话行为和移动行为存在对应关系;判决权重为0.6时,该算法在现有数据集下的功能区召回率达到了最大,为51.08%。结合误差分析表明CDR数据在城市功能区识别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王松  刘亮  蔡婷  赵韦鑫  吴亚东 《图学学报》2022,43(3):496-503
沉浸式网络可视化在空间沉浸、用户参与、多维感知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受用户与日常物体交互方式所启发,基于所触即所得(WYTIWYG)的理念提出一种沉浸式网络可视分析方法来挖掘网络特征和关联模式。首先提出手势舒适度评估模型来指导手势动作设计,并引入窗口状态模型来优化手势识别稳定性。此外,将网络分析交互需求与手势动作语义绑定,定义沉浸式网络手势交互范式。与真实世界中抓取交互类似,用户可利用自然交互手势在沉浸式环境下执行移动、高亮、布局维度变换、边绑定等操作。最后,案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用户通话产生的详细话单数据具有丰富的时空信息和社交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模式,对于移动通信用户画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研究是基于中国某运营商提供的10 000名用户一个月详细话单数据,本文从用户日常移动模式方面提取移动距离、回旋半径、访问点个数和移动方向熵特征,从用户社交生活方面提取通话时长、联系人数量、主叫比率和社交熵特征,利用上述特征对用户进行群体划分和构建用户词云名片,从而完成对移动通信用户的画像研究.本文使用用户话单数据为推测用户属性、理解用户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线媒体快速发展,为用户带来丰富多彩信息的同时,用户的参与也给在线媒体本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如何通过精确预测用户的偏好以增加在线媒体点击,成为一个学术界和工业界均关注的问题。现有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借助用户个人信息和历史行为来预测用户行为,然而此类方法没有考虑媒体本身缺乏用户信息造成无法预测的问题。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在线媒体与服务运营商间的兼并或合作的增多,支持用户通过单一账户使用多个媒体网络服务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就为基于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资料预测用户在其他媒体中的喜好提供海量可信的基础数据。该文基于社交网络Google+和视频媒体YouTube的数据,首先证明用户在YouTube偏好具有高度的集聚性,并提出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偏好与其在线媒体点击行为具有关联性,基于这种关联性,该文使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预测用户在在线媒体中的点播行为。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可以有效预测用户偏好,预测准确率比仅使用媒体本身信息提高了17%,而且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信网用户行为规律,以大规模电信网用户通信详细记录(CDR,call detail record)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概率模型与特征工程方法,从用户群体与个体的角度分析了用户呼叫中的通话时长、通话频次、通联关系等多维度特征,并从小时、天、周等不同时间粒度上进一步细化,实现了对不同用户群体通话行为模式的有效发现。通过混合概率模型对用户行为中的分布特性进行建模,解决了用户通话时长、频次等分布特征难以刻画的问题。实验中采用某地区电信网的真实数据作为数据集,对比了决策树、朴素贝叶斯、SVM等常见分类算法的实验效果,证明了所提用户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计算可行性;并以快递、航班、银行等服务号码为例,对比了不同群体通信行为模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张书旋  康海燕  闫涵 《计算机应用》2019,39(5):1394-1399
随着社交软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交网络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敏感隐私信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隐私需求,因此需要不同级别的隐私保护。社交网络中用户隐私泄露等级受社交网络图结构和用户自身威胁等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社交网络数据的个性化隐私保护问题及用户隐私泄露等级评价问题,提出基于Skyline计算的个性化差分隐私保护策略(PDPS)用以发布社交网络关系数据。首先构建用户的属性向量;接着采用基于Skyline计算的方法评定用户的隐私泄露等级,并根据该等级对用户数据集进行分割;然后应用采样机制来实现个性化差分隐私,并对整合后的数据添加噪声;最后对处理后数据进行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分析并发布数据。在真实数据集上与传统的个性化差分隐私方法(PDP)对比,验证了PDPS算法的隐私保护质量和数据的可用性都优于PDP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极少将用户属性和信息特征这两个因素纳入到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中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模型。首先该文抽取用户影响力、用户态度、用户年龄、信息能量、信息价值等特征并构建交互规则;其次,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模拟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与真实事件的实证分析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仿真结构与真实数据的相似度大于0.97,因而该模型符合社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琰  刘嘉勇 《计算机应用》2018,38(4):939-944
由于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采集的用户历史位置数据通常具有稀疏性,使得基于单个用户数据的位置预测模型能力受限,所以结合人类移动性的时间和空间周期性,提出一种基于作者主题模型(ATM)和辐射模型(RM)的用户位置预测模型。在时间维度上,该模型利用ATM发现与目标用户移动行为相似的用户群,并确定该用户群在预测时刻所处的目标状态;在空间维度上,该模型利用RM算法计算目标用户的候选地点在目标状态下的概率,并通过比较各候选地点的概率值确定目标用户可能出现的地点,从而实现对目标用户位置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率为61.49%,相对于基于变阶的Markov模型提高近28个百分点。所提预测模型能够在单个用户数据量小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李艳兵  叶剑  朱珍民 《软件学报》2014,25(S2):44-52
社交网络中用户关系强度计算对于个性化社交服务呈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影响用户关系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社会心理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原理,提出一种内嵌人格分析的社交关系强度层次模型及计算方法.通过社交网络行为建模,建立用户大五人格特征预测模型,实现用户人格倾向性演算.同时结合偏好相似性和交互熟悉性计算,实现嵌入人格特征的用户关系强度的求解算法.最后,本文通过构建人人网社交关系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中用户链接与位置链接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而且不同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协作式个性化链接预测算法。针对用户的个性化特征,采用核密度估计方式对用户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建模,基于兴趣组对用户进行重叠社团划分,并通过社团、好友以及签到关系进行个性化用户链接预测;基于个性化用户链接预测结果,利用从社团重启的随机游走预测用户的个性化位置链接;协作式个性化链接预测算法通过用户链接预测和位置链接预测的迭代使得两者性能相互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社交网络特征和用户关系是社交网络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对移动社交网络中存在的幂律分布及用户亲属关系判别问题进行研究。在幂律分布的研究中,该文在度、连通子图规模及用户联系人数量的分布中找出存在的三个幂律分布,同时分析其中规律和结论,并与其他社交网络进行对比。在该文亲属关系判别研究中,通过提取用户通话行为的多种显著特征,采用GBDT(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与LR (logistic regression)融合方法,提出一种用户亲属关系判别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判别出用户间是否存在亲属关系,判别精确率达到81.01%。  相似文献   

19.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的量化评估有利于帮助用户了解个人隐私泄露状况,提高公众隐私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也能为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针对目前隐私量化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隐私保护方法的保护效果,无法有效评估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用户隐私偏好矩阵,利用皮尔逊相似度计算用户主观属性敏感性,然后取均值得到客观属性敏感性;采用属性识别方法推测用户隐私属性,并利用信息熵计算属性公开性;通过转移概率和用户重要性估计用户数据的可见范围,计算数据可见性;综合属性敏感性、属性公开性和数据可见性计算隐私评分,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细粒度的个性化评估,同时考虑时间因素,支持用户隐私泄露状况的动态评估,为社交网络用户了解隐私泄露状况、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隐私保护提供支持.在新浪微博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用户的隐私泄露状况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与移动通讯的发展,人们的社交关系与网络衔接越来越紧密。本文对互联网社交网络用户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社交网络群体结构、用户影响力、用户活跃度,从用户特征权重的角度进行预测算法研究,建立社交网络用户特征的数据挖掘模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实现对社交网络用户特征数据的加工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