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纳米科技》2007,4(4):I0001-I0001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与先驱。自问世至今的20多年中,纳米材料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材料制备和性能开发,步入了全面应用和完善工艺阶段。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与对象已经从以往的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相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薄膜与块体发展为纳米丝、纳米管、微孔和介孔材料(包括凝胶和气凝胶)等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显得非常重要.参阅了大量有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文献,对国内外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目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一般按纳米颗粒、纳米线(管)、纳米薄膜、纳米块材等几方面进行发展改进.  相似文献   

3.
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燕丹  章文贡 《材料导报》2001,15(10):50-52,64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纳米膜、纳米纤维(管)及其纳米粒子在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AAO)模板具有独特的纳米数量级的多孔结构,其孔洞孔径大小一致,排列有序,分布均匀。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合成零维纳米材料、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线,纳米管)具有制备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纳米复制技术的关键之一。目前,利用AAO模板已经可以合成多种介观结构材料。重点综述了近年来AAO模板制备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1.纳米材料定义纳米材料广义上讲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一般纳米材料包括的基本条件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及材料具有区别于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性质。2.纳米材料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纳米材料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按材质,可分为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非金属材料、纳米高分子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非金属材料又可分为纳米氧化物材料、纳米陶瓷材料和其他非金属纳米材料;按照材料的形态,可分为零维纳米材料(纳米颗粒材料)、一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线、棒、丝、管和纤维等)、二维纳米材料(如纳米膜、纳米盘、超晶格等)、纳米结构材料即纳米空间材料(如介孔材料等);按材料功能,可分为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磁性材料、纳米药物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吸波材料、纳米智能材料、纳米环保材料、纳米热敏材料等。  相似文献   

6.
张峻  潘春旭 《纳米科技》2009,6(4):28-34
施加电场或磁场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一维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生长的方法。文章评述了近年来电场磁场控制一维碳纳米材料生长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场磁场施加于各种不同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并提出了该方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Fe3O4纳米颗粒的SiO2包覆和表面胺基化修饰,成功地将CdSe量子点(QDs)均匀地包覆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具有磁性/荧光双功能的纳米颗粒,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优异的磁响应特性和荧光发射性能,为制备该类双功能纳米材料,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国外纳米材料领域中兴起了一个热门课题--生物分子法制备纳米材料.综合介绍了近几年来生物分子法制备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阵列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彭作岩  孙中哲 《功能材料》1995,26(5):431-434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结合Sol-Gel工艺在(100)单晶硅上制备了粒径在20 ̄80nm的多晶PLT(Pb1-xLaxTiO3)纳米晶膜,并用IR、TGA、XRD、SEM等对膜的制备过程及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T纳米晶膜属多晶钙钛矿结构,薄膜表面平整致密,厚度均匀,约为1u,颗粒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度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通过对Fe3O4的表面处理后,将纳米金组装在Fe3O4表面,制备Fe3O4/Au复合磁性纳米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磁性纳米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仪对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进行表征研究,采用铷硼磁铁对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纳米颗粒既具有磁性又具有贵金属光谱特性;纳米金能很好地改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量子点内能级结构与应变的关系,用ANSYS7.1计算了有缺陷和无缺陷两种情况下:InAs/GaAs量子点的应变分布,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讨论了两种情况下不同的应变分布对量子点电子结构影响的不同结果,指出有缺陷时量子点各能级的改变量都与无缺陷时不同,无缺陷时应变的作用只是使能级平行移动;有缺陷时,缺陷将使量子点内能级结构复杂化,有缺陷时发光波长和发光光谱都比无缺陷时复杂。  相似文献   

12.
高岭土制备超细白炭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高岭土为原料,经过煅烧、酸溶、过滤及干燥过程制备了超细白炭黑粉体,将制备的粉体用XRD和BET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XRD结果表明产物为无定型结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粉体具有较高纯度,BET分析结果证明该粉体为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13.
微波食品包装在改善其加热缺陷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坤  卢立新 《包装工程》2012,33(9):139-142
分析了食品微波加热中所存在的缺陷,系统地总结了从包装方面改善其缺陷的3种方法,即感受器、场强屏蔽装置及引导装置。分别阐述了这3种方法的研究机理及实现方法,综述了国外在这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金属优化微波包装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LiNbO3中掺进Fe2O3生长了Fe:LiNbO3晶体,并对晶体进行氧化、还原处理。利用二波耦合的方法,测试了不同还原处理的Fe:LiNbO3,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衍射效率及响应时间。测试了三种不同处理本热固定后的显影效率,记录了全息先栅的记录、热补偿及离子衰减过程。发现不同氧化还原处理的晶体在光折变性能和热固定效果上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封严涂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结构和应用特点,重点讨论了可磨耗封严涂层性能评价和技术研究现状。比较了各种涂层材料、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可磨耗封严涂层的应用潜力及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在可磨耗封严涂层技术研究及性能评价方面今后的发展方向,即涂层制备方法、结构研究、高温涂层研究和仿真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聚醚多元醇、交联扩链剂、催化剂及助剂合成了一些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DSC、TGA测试其玻璃转化温度为95℃~110℃,质量损失5%和10%的热分解温度为265℃、280℃~286℃。SEM对其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其断裂为脆性断裂或韧性断裂。力学性能测试其拉伸强度49MPa~56MPa,断裂伸长率11%~16%,抗弯强度106MPa~116MPa,弹性弯曲模量2006MPa~3089MPa,冲击强度19kJ/m^2~35kJ/m^2,邵氏硬度80D。透先率91%~93%。实验结果表明,透明聚氨酯树脂材料具有卓越的光学性能,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中等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制取力学性能试样的机械加工中常发现试样有不同程度的弯曲与扭转变形,严重影响试样加工精度和力学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对宽带试样变形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试样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18.
应用在食品行业中的冷封胶薄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新华 《包装工程》2006,27(5):34-35,55
概述了冷封胶薄膜的结构种类、制备工艺以及优点,接着陈述了冷封薄膜在软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局限性,指出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最后探讨了冷封薄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于2006年3月—4月北京沙尘发生期间,监测了沙尘与非沙尘期间悬浮颗粒PM10和PM2.5质量浓度,分析了样品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金属元素。结果显示:沙尘天气导致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上升,粗颗粒物质量浓度明显上升,细颗粒物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SO42-、NO3-和NH4+为PM10与PM2.5主要水溶性离子。沙尘与非沙尘期间SO42-、NO3-和NH4+浓度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可能与沙尘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来源有关,沙尘下来自于土壤源Ca2+和Mg2+浓度都显然提高。沙尘期间Sc、Ti、V、Cr、Mn、Co、Ni、Rb和Cs金属元素浓度高于非沙尘期间浓度,并且富集因子系数都小于10,说明主要来自于自然源,而Zn、Se、Cd、Pb和Bi这5种元素浓度随沙尘的侵入并没增加其含量,反而使浓度有所下降,富集因子和富集程度对比表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于当地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孙桥  杜磊  白杰  曹进  王丽芳  苏阳 《计量学报》2020,41(11):1386-1390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的全国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比对于2018年完成。作为机动车测速计量领域的首个固定地点的现场比对,参比实验室29家,其中27家为已建标的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全部比对结果为满意。介绍了比对的基本情况、技术方案,研究了比对方法和不确定度来源,提出了测速计量现场比对的特殊性,分析了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