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中国测试》2013,(3):48-50
根据吸收介质中近场散射辐射的非指数形式吸收及牛乳中乳蛋白的类球形结构,应用表观吸收参量从理论上分析乳蛋白溶液的表观散射、表观吸收以及它们的总和,即表观消光等光散射特性。所得表观理论值与实际消光值在粒度参数小于10的情况下误差小于0.1%,若将表观散射参量应用到乳蛋白含量的测量,将大大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碰撞磁流变缓冲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实现冲击作用下磁流变缓冲器动态特性的高精度预测,基于Herschel-Bulkley模型,同时考虑表观滑移和壁面滑移,建立了缓冲器理论力学模型。通过分析表观滑移和壁面滑移对缓冲器阻尼通道内部压力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载液黏度较低时,受表观滑移影响,阻尼通道内部压力梯度有所降低,且在低速下影响更加显著;随着载液黏度的增加,在表观滑移作用下压力梯度有所增加,但对总体影响不大;壁面滑移使通道内部压力梯度明显降低,且随着滑移系数的增加,压力梯度变化更为显著;不同电流、冲击速度下的缓冲器落锤冲击试验表明,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表征磁流变缓冲器的力学特性;磁流变胶泥在通道内流动主要受壁面滑移的影响,未出现明显的表观滑移。  相似文献   

3.
ABS/CPE二元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一系列不同配比的ABS/CPE二元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组分比、温度等对体系粘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具有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性质,体系的表观切粘度随CPE在共混体系中的含量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温度升高,体系的表观切粘度下降,温度对体系粘度特性的影响随CPE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切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少;理论上讨论分析了ABS与CPE之间的微观相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江  程龙  李林萍  叶奋  宋卿卿 《材料导报》2018,32(14):2418-2424
为探究KSHD温拌剂对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XRA)老化动力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及布氏黏度试验,研究了XRA与温拌岩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在不同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以表观黏度为参数的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温拌岩沥青改性沥青(WRA)的表观黏度受老化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小于XRA;老化温度超过163℃或老化时间超过10h,两种沥青表观黏度由常数增长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常、快速反应阶段进行独立分析可优化所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优化后两种沥青表观黏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且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准确地预测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表观黏度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活体猪肾低温保存为目的而进行的生物传热实验研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研究了-80℃~20℃之间不同甘油浓度对猪肾脏冰点、潜热、表观比热的影响;利用热常数分析仪获得了-40℃~20℃区间不同甘油质量分数对导热系数影响。实验发现:随甘油质量分数的增加,融化温度区向低温方向偏移,冰点逐渐降低,且潜热值逐渐减小。表观比热值的变化趋势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相变前,随甘油含量的增加,表观比热值逐渐增大;在相变区,随甘油含量的增加,表观比热值显著减小;相变后,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表观比热值变小。而且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导热系数逐渐变小。通过分析研究各区间热特性参数变化的原因,可为冰温保存肾器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C/HB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C/HBPS共混物,研究了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此共混物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HBPS含量的增加,非牛顿指数增加;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但下降趋势较缓慢;随着温度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但下降趋势很快;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都比纯PC的粘流活化能高;随着HBPS含量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作为石墨混凝土复合材料机敏特性探索,从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体积电阻率等性能、特殊功能(电热、温敏、湿敏、压敏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能研究,研究表明,随石墨掺量增加表观密度、体积电阻率、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铋/聚丙烯共混材料(Bi/PP),利用旋转流变仪对其熔融流变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再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初生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单纤维强力仪等对初生纤维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共混材料表现非牛顿流体特性;共混材料的表观黏度与温度及剪切速率呈负相关;相同温度下,随铋粉含量增加,共混物的表观黏度也相应上升,铋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但团聚增多,初生纤维内部孔隙结构增多,力学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PLZT铁电薄膜的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篮  李辉遒  张曰理 《功能材料》2000,31(3):287-290
铁电薄膜是近几年人们关注的功能材料。本文对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PLZT铁电薄膜从热处理工艺、X射线结构分析、FT-IR红外光谱等各个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讨论了PLZT铁电薄膜的热处理工艺条件,结构特性、光谱特性与材料的表观裂纹、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关系。对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作了指认,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波干燥褐煤的可行性,选取云南昭通褐煤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微波介电特性变温测试系统研究褐煤介电特性及微波穿透深度随表观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褐煤介电特性与表观密度成正相关,穿透深度与表观密度成负相关,同时拟合得到褐煤表观密度与介电特性、微波穿透深度的关系式。采用微波干燥系统对不同功率和质量下的褐煤升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可以在1min内将褐煤升温至100℃,最大干燥速率为0.198(g/g db)·min-1,微波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表现出3个阶段:快速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减速升温阶段。褐煤升温至100℃前,物料的质量和功率对升温速率影响不大,100℃之后,褐煤的升温速率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物料质量增加而减小;通过微波干燥与常规干燥对比,发现当褐煤完全干燥时,微波干燥用时17min,常规干燥用时320min,微波干燥明显优于常规干燥。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配比的CaCO3/PP共混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多功能全电动聚合物流变特性测试仪,研究了数据提取与处理方法、不同CaCO3填充量及加工工艺参数(剪切速率、振幅和振动频率)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数据提取与处理方法和振动参数对体系流变特性影响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数据提取与处理方法会影响聚合物的表观剪切黏度测试结果,在稳态条件下有显著差异,在振动力场作用下这种效应明显减弱;在低剪切速率区,共混体系的表观剪切黏度随着CaCO3填充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高剪切速率区,CaCO3填充量的影响程度大大减弱;共混体系的表观剪切黏度随着振动振幅的增加迅速下降,而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表现出类正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压力组成等温曲线测试仪(PCT)测试了工业海绵钛在400~600℃温度下的吸放氢特性。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计算了实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并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出实验条件下海绵钛吸放氢表观活化能。经过完全活化后,海绵钛吸氢表观活化能为(34.42±0.02)kJ/mol,氢化钛粉的脱氢表观活化能为(29.93±0.01)kJ/mol。这个结果表明,氢原子在金属相间的扩散速率是控制海绵钛氢化与脱氢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实验分析技术,分别对自制的六-对氨基苯氧基环三磷腈(PNH)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A)为E51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研究了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中2种环氧树脂的阻燃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运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建立了二者的热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了2种体系的动力学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研究表明,与不含磷环氧树脂相比,磷腈固化的环氧树脂更易发生热裂解,而在高温阶段却明显具有阻燃特性;磷腈固化的环氧树脂裂解后期残炭量较高,其活化能与其阻燃机理有关:即表观活化能越大阻燃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用铁砂和铁红 ( Fe2 O3)制备高性能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表观特性、比饱和磁化强度 δs、电镜形貌观察分析和磁体特性测量 ,说明用铁砂完全可以代替铁红生产高性能永磁铁氧体 ,并对用铁砂生产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工艺特点 ,如铁砂无需氧化处理 ,高温快速烧结和充足的氧化气氛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导入模塑工艺(VIMP)制备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多墙结构件时,多墙体拐角处的纤维弯曲变形可能导致多墙体局部渗透特性发生变化。通过可视化流动实验考察了拐角对多墙体渗透特性和树脂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导流介质,多墙体中的拐角对树脂流体在VIMP灌注过程中都具有局部阻力作用,降低了树脂充模流动速度和多墙体整体表观渗透率,即存在拐角效应;拐角处铺放导流介质能有效降低拐角效应;随着拐角到注胶口的距离增大,整体表观渗透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通过综合利用表观和运动模式从视频中检测轮椅(包括坐轮椅的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两种特征描述轮椅的表观特性,并结合利用基于统计学习得到的分类器快速地排除非目标区域.针对由于直立行人和坐在轮椅人之间的表观相似性,轮椅检测易受直立行人干扰的情况,进一步使用运动信息来区分轮椅和正常行人,降低了虚警.在收集的数据上测试了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进行检测,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正常行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周云龙  米列东 《振动与冲击》2023,(21):119-125+159
输流管道内流体的脉动是造成管道系统失稳的重要因素。对于环状流虽然气、液两相速度相差很大,但液相介质流动特性对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分析环状流液相介质的脉动对管道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建立了管道横向振动模型。模型方程利用Galerkin法进行离散,同时采用四阶Runge-Kutta迭代方法求解。分析了包括固有频率、临界气速、分岔、混沌等基本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液速增加不仅导致系统固有频率显著下降而且使得系统的临界气速下降。当不考虑液相脉动时,只观察到Pitchfork分岔,表观液速由0.2 m/s增加到0.9 m/s过程中分岔起点由31.9 m降低到21.8 m。当液相介质脉动时,管道系统随着脉动频率增加检测到包括多种形态的周期运动、概周期运动以及混沌等振动形态。研究结果对于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粉体技术》2017,(3):81-85
利用提升管直径为300 mm、高度为8 700 mm的加压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以平均粒径为0.347 mm、堆积密度为1 435 kg/m~3的石英砂为床料,考查不同压力(0.1~0.5 MPa)、不同返料器、提升管顶部凸头结构对提升管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条件下,提升管内的表观颗粒体积分数呈上小下大分布,随表观气速的增加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床料量和表观气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压力可显著增大提升管上部的表观颗粒体积分数;采用Φ150和Φ200返料器均可建立正常的物料循环过程,改变返料器的直径并未改变提升管内的表观颗粒体积分数分布;提升管顶部采用凸头结构可增大提升管顶部的表观颗粒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A11(尼龙11)/GO(GO)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PA11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呈现切力变稀的现象;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随着GO含量的增加,PA11/GO纳米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升高,粘流活化能下降,表明共混材料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易于加工成型。  相似文献   

20.
剪切增稠液体(STF)是一种将纳米或微米级的颗粒分散到牛顿流体中而形成的非均质颗粒悬浮液。当冲击发生时,其表观黏度发生大幅度增大而变黏稠。冲击结束后,体系表观黏度降低,重新转变为液体。通过颗粒拥堵模型,解释了剪切增稠液体在冲击过程中的耗能机理,同时计算了冲击杆在冲击过程中的加速度响应。采用低速冲击试验,测试了其抗冲击特性,与传统吸能材料AV-200进行了吸能对比;结果表明:颗粒拥堵模型合理解释了低速冲击试验中出现的局部硬化现象,规避了传统方法中边界对剪切增稠液体的影响问题。剪切增稠液体具有优异的缓冲特性。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良好吻合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剪切增稠液体在缓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