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径为90 mm的9Cr18Mo V钢样品感应淬火试验结果表明,当感应设备输出功率一定时,增加工件移动速度,工件表面硬度降低,淬硬层深度减小;采用直径为96 mm感应器的间距是合适的间隙选择。回火试验结果表明,回火温度低于220℃时,表面硬度无影响;220~480℃之间,表面硬度略有下降;在520℃时会出现二次硬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GCr15钢滚珠丝杠倾斜感应器淬火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倾斜30°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处理了Ф40mm GCr15钢滚珠丝杠。金相观察和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滚珠丝杠齿底部位的硬化层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可以满足Ф40mm规格滚珠丝杠的技术要求。因此,Ф40mm规格以下的GCr15钢滚珠丝杠可以采用倾斜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对V形环槽高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零件结构合理地设计感应器结构、调整感应器与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选择合适的加热工艺参数,使得V形环槽两侧表面硬度达到58~62 HRC及淬硬层深度达1.2~2.0 mm,符合零件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淬火表面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且不均匀、容易出现淬裂等问题,目前已应用与生产,该零件高频淬火质量良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4.
表面硬化层深度决定了冷轧工作辊的性能与寿命。通过对表面硬化层机理分析和对双工频、工频三感应器、无铁芯感应器(及空气绝热膨胀制冷的深冷处理系统)等多种感应加热淬火方法的对比研究,改进冷轧工作辊的感应加热淬火工艺方案,采用无铁芯高感应器加热淬火,硬化层(Hs≥90)深度从25 mm以下提高到50 mm以上,性能改善明显,寿命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同时加热淬火方式和连续加热淬火方式对45钢锻件车轮进行感应淬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感应器与工件间隙6 mm、输出功率为339 kW、频率为6.3 kHz),用清水进行喷淋冷却,然后对其进行230℃×2 h炉中回火处理后,车轮外表面踏面及倒圆角区域的表面硬度为509~599 HV0.2(50~55 HRC)、淬硬层深度为3.4~4.7 mm、显微组织级别为5~7级,均能达到其技术要求,并在工业化试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55钢为例,研究其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渗硼处理的方法和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法探讨感应加热温度、渗硼时间和工件样本表面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检测和观察渗硼层显微硬度和组织,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硼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顺序大小依次是工件样本表面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渗硼时间和感应加热温度;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渗硼工艺方案,即:感应加热温度为860℃,渗硼时间6.6 s,工件样本表面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为3.5 mm。研究结果可为碳钢的渗硼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双匝感应器和倾斜30°单匝感应器的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工艺处理了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丝杠光杆,并对处理后的丝杠光杆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日本S55C钢组织中的带状偏析较国产55钢明显;经双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的淬硬层深度基本一致;而经倾斜30°单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的淬硬层较深、硬度较高。因此,可以采用国产55钢替代日本S55C钢制作f40 mm以下小规格的滚珠丝杠。  相似文献   

8.
用自行设计制作的两种新型加热感应器,对重载铁路道岔用槽型护轨进行感应热处理工艺试验.测量了热处理后槽型护轨的畸变量,并取样检测了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结果表明,槽型护轨硬化层深度大于25 mm,表面硬度在345~370 HB范围,断面硬度34~39 HRC,显微组织为索氏体,均满足TB/T 3110-2005《33 kg/m护轨用槽型钢》标准要求.新设计的感应器结构更加合理,热处理后槽型护轨畸变较小,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验了两种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沟道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从感应器制作、淬火加工难度等方面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结果显示:与双头感应器比较,单头感应器的设计和制作简单,感应耦合间隙容易控制,易获得均匀的淬硬层深度。  相似文献   

10.
顾俊仙 《热处理》2012,27(6):56-58
汽车的车轮支架材料为TL1438(38MnSiVS)钢,形状复杂,要求进行局部感应淬火,而且其不同部位的淬硬层深度和表面硬度也不相同。经过工艺试验,该车轮支架采用专用感应器和整体感应淬火工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冷轧辊双感应器感应淬火的热处理工艺。提出轧辊与上感应器的最佳间隙是12 mm~14mm,与下感应器的最佳间隙是24 mm~26 mm。  相似文献   

12.
陈永勇 《热处理》2010,25(3):53-57
气缸套材料为合金铸铁,其内表面要求淬硬以提高耐磨性。采用高频感应淬火可使气缸套获得必要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显微组织,但畸变量较大。试验表明,对气缸套进行去应力退火,合理设计感应器,优化感应淬火的各项工艺参数,可使气缸套的淬火畸变量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复杂曲面结构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工艺及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复杂曲面结构圆柱凸轮槽高频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通过合理设计仿形感应器以及加热工艺参数优化,使得两种材质(45钢和ZG65Mn钢)的圆柱凸轮槽都达到了淬硬层深度2~5 mm和表面硬度50~60 HRC的技术要求,硬化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高频淬火快速喷水冷却,有效避免了沟槽尺寸产生较大畸变.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解决钢-铜管感应钎焊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感应钎焊现场调查确定其主要问题有:感应器与工件相对左、右偏斜,相对前倾、后仰,感应器与工件贴边。以钎料填缝深度作为衡量焊接质量的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参数范围内,填缝深度随装配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填缝深度随感应器与工件相对偏角的增大而减小,填缝深度随功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感应器与工件贴边对钎焊质量有不良影响,工件放置角度对钎焊质量几乎无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环下6 mm焊接位置+0.06~0.16 mm双边间隙+86%功率,3~4 s焊接时间+左右、前后0~4°偏角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主轴是机床的关键零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因此对主轴加工及热处理均需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及操作技术来获得高质量。主轴内锥孔表面淬火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内锥孔淬火处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相差85mm。如使用圆环感应器连续淬火,由于感应器与孔壁之间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间相差425mm。使淬火表面硬度和淬硬层深度都有很大变化。通过调节速度,来达到硬度和淬火层均匀一致也很困难,采用平面感应器对锥孔进行连续淬火,但这一方法使内锥面存在一条回火软带,使主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偏问题。为彻底解决主轴内锥孔表…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SHarP-c曲轴感应淬火技术的基础上,以某汽车四缸机B15T曲轴淬火工艺为例,提出了优化的曲轴感应淬火+回火工艺。测量了曲轴感应淬火/回火后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以及宽度。结果表明,淬火后表面硬度最大偏差1.7 HRC,上、下止点硬化层深度最大偏差0.07 mm,上、下止点淬火宽度最大相差0.3 mm;淬火前后的变形量不到0.1 mm;淬火和回火共用时29 s,显著提高了曲轴淬火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凹槽类零件感应淬火梯度硬度不合理、精度保持性差的问题,对GCr15钢滚珠丝杠滚道凹槽产生的漏磁、磁力线散逸现象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阐述了漏磁对滚道凹槽淬硬层深的影响,提出了在丝杠凹槽处涂覆铁氧体,减少漏磁与散磁的感应淬火方法,并进行了对比淬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漏磁控制淬火方法,丝杠滚道硬度到达900~1000 HV0.1,等硬层深度达到3~5 mm,提高了丝杠使用寿命和精度保持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表面感应淬火工艺研究了用于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不同成分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较低的碳当量是灰铁获得高强度与高表面感应淬火硬度的保证,而合金元素可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和感应淬火硬度,组织中粗大石墨片则是获得较大淬硬层厚度的保证.灰铁试样HT3拥有最佳的性能:其抗拉强度为555 MPa,表面感应淬火硬度平均值为56 HRC,淬硬层深度可达4.5 mm.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双匝感应器和倾斜30°单匝感应器的对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丝杠光杆进行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并对处理后的丝杠光杆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日本S55C钢组织中的带状偏析较国产55钢明显;经双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与日本S55C钢的淬硬层深度基本一致;而经倾斜30°单匝感应器处理的国产55钢的淬硬层较深、硬度较高。因此,可以采用国产55钢替代日本S55C钢制作40 mm以下小规格的滚珠丝杠。  相似文献   

20.
利用GCK10150感应淬火机床(KGPS250/8000电源)和自主研发设计的感应器对某型号大轮拖拉机(≥160马力)42Cr Mo钢驱动轮轴进行表面淬火工艺试验,借助磁粉探伤仪、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静扭试验机对感应淬火后的42Cr Mo钢驱动轮轴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Cr Mo钢驱动轮轴感应淬火后的淬硬层深满足花键根部3.25~8.25 mm、光轴表面7~12 mm、键槽≥2 mm,硬度满足淬火硬度52~57 HRC、调质硬度262~302 HBW,并且淬硬层连续,同时零件表面不存在烧伤、裂纹等缺陷。42Cr Mo钢经调质+感应淬火+200℃×2 h回火后的抗扭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