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景  聂宪生 《贵金属》1992,13(2):7-12,71
用加压氢还原分离铑铱,考察了温度、氢压、反应时间、铑铱浓度比和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选择性还原铑的影响,指出本法可用于从大量铱中分离少量铑。  相似文献   

2.
溶剂萃取分离 Rh、Ir 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前言铑和铱的分离多年来一直是铂族金属精炼工艺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文献报道的关于铑和铱定量分离的方法极为少见,有实用价值的铑、铱分离方法皆为专利。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我们在已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了从铱铑合金废料中进行分离提纯的工艺试验。有关处理铱铑合金废料的工业化生产流程目前国内报道不多。有的评述认为,铱铑的溶解、分离是个困难的任务,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  相似文献   

4.
铱溶液中氢还原分离微量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常压氢还原法分离铱溶液中微量铑的方法,并考察了温度、氢气流量、反应时间、铑的初始浓度和溶液中的盐酸浓度等因素对选择性还原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氢还原可使实际铱溶液中铑降到0.0007g/L,而铱基本上不会被还原.  相似文献   

5.
铑、铱是铂族金属中最难分离的一对元素,一般都是放在其他金属基本分离后,再进行分离、提纯。早期,工业上铑、铱分离是基于用 H_2S 或 Na_2S 从亚硝基络合物溶液中沉出铑。后改用(NH_4)_2S。但过滤困难,不能达到有效分离。多数工厂采用的是 KHSO_4熔融,使铑转入溶液,然后用亚硝酸盐络合法精制,得99.9%的铑粉。含铱渣,碱熔转入溶液,用(NH_4)_2IrCl_6反复结晶、煅烧,制得99.9%的铱粉。溶液中的铑铱,通常是在氧化剂存在下,使(NH_4)_2IrCl_6沉淀与铑分离。这些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冗长,操作复杂,劳动条件差,直收率低,试剂消耗大。  相似文献   

6.
前言纯铑中痕量铱一般使用光谱法测定,未见有化学分析方法报道,光谱分析标准常往基体纯铑中加入已知量杂质,然后经灼烧制得。笔者发现镍在催化比色测定铱中对特大量铑的干扰有特殊抑制作用,从而拟订了纯铑中痕量铱的直接测定方法。本法无需任何分离手续,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用于测定含铱在0.001%以上的纯铑粉,相对误差<10%,本法亦适用于富铑溶液中微量铱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凌胜利 《贵金属》2018,39(1):29-52
将纯铱及不同铑含量的铱铑合金锭,在空气中于1550℃氧化10 h,研究样品失重和晶相组织变化。失重实验表明,铱及铱铑合金的失重率随着铑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铑含量为30%~50%的铱铑合金失重率仅为纯铱的一半。晶界观察发现,铱及铱铑合金锭在高温氧化环境下均发生晶界氧化腐蚀;随着铑含量的增加,晶界氧化深度变浅,宽度变窄;含铑70%~80%的铱铑合金表面腐蚀轻微。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后样品表面铱的含量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铱的腐蚀是氧化挥发所致,在合金中增加铑的含量可以提高铱铑合金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铑铱的离子交换分离及其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祥  卢繁 《贵金属》1991,12(2):66-67
1.前言铑和铱是铂族金属中最难分离的一对元素,一般都是放在其它金属基本分离后,再进行分离与提纯。早期铑、铱分离是基于用H_2S或Na_2S从亚硝基配合物溶液中沉淀出铑,后改用(NH_4)_2S,但过滤困难,不能达到有效分离。1974年,Donaruma等利用选择挥发法使RhCl_3·3H_2O和IrCl_3·3H_2O分离,此法已获美国专利。  相似文献   

9.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一室与化学制品车间合作,研究了从废铂铑(含少量铱)合金溶解液中,用萃取法分离提纯铂和铑的工艺流程.其方法要点是①用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铑,分离铂和铑;②粗铑溶液通氯气氧化,用TAPO(三烷基氧化膦)萃取其中的微量铂、铱等贵金属杂质以纯化铑,离子交换除贱金属,甲酸还原,氢还原得纯铑;③粗铂溶液用氧化载体水解法提纯,氯化铵沉淀,锻烧得纯铂.原料溶液成分  相似文献   

10.
萃淋树脂CL—5401分离贵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旭琪 《贵金属》1993,14(1):9-15
萃淋树脂CL—5401系烷基氧膦类萃取剂固化而得白色无臭无味的球状固体。在盐酸和硫酸及其混合溶液中,在较宽的酸度以及有大量贱金属存在情况下,应用CL—5401萃淋树脂有效分离贵金属与贱金属。Au、Pd、Pt的吸萃大于99%,Ir大于97%,贱金属不被吸萃。应用CL—5401分离铂铱,钯铱、铑铱、铂铑和钯铑等混合液,效果显著,是粗铑纯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还可以从铂、金、钯的精炼母液中回收贵金属,减少沉淀法中的贵金属渣再溶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陶瓷膜对水包油乳化液的分离能力。方法将纤维素粉末充分溶解在氢氧化钠、尿素、水配制的溶解液中,低温真空下在多孔陶瓷分离膜表面构筑亲水性纤维素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纤维素/陶瓷复合膜的组成、结构、表面润湿性及水包油(甲苯)乳液分离效率。结果纤维素成功复合到多孔陶瓷膜孔隙表面,空气中水滴在膜表面的接触角为0°,水中油滴的接触角高达155°左右,使多孔陶瓷膜具备了在空气中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特性。通过油水分离实验发现,在常温常压下,多孔陶瓷膜对水包甲苯乳液高效分离,其油水分离能力(99.26%)、抗污染性(经20次循环分离后,三种复合的平板陶瓷膜的水通量变化不大)得到显著提高,表现出较好的油水分离性能。结论陶瓷分离膜经纤维素修饰后,表面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性都得到了提高,油水分离能力可达99.26%,重复使用20次的纯水通量无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12.
压裂船的压裂作业是提高海洋油田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连接压裂作业船管汇与海洋平台管汇的快速脱离装置在海洋压裂作业应急防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压裂作业中快速脱离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针对该研究现状,根据压裂船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压裂船快速脱离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并运用AMESim液压仿真软件建立快速脱离装置液压系统模型,对主油路正常与故障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快速脱离装置可以在6 s内完成快速脱离,脱离过程准确度高、平稳性好。  相似文献   

13.
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超薄片层结构,其片层间隙尺寸可实现对特定物质的截留;同时,石墨烯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作为表面防氧化保护层。近年来,利用石墨烯类材料改性分离膜的性能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探索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对石墨烯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简要的概述,重点讨论了石墨烯改性在提高分离膜的通量、选择性、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氯性和抗污染性方面的机理。石墨烯类材料主要通过掺杂或表面沉积对分离膜进行改性,石墨烯类材料改性膜在脱盐、油水分离、染料脱色、有机物脱水、水溶液中脱除微量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分离和气体分离等领域均表现出优异的分离特性。石墨烯类材料片层内部及片层之间的空间可以为目标分离物提供传输通道,其表面基团和带电特性又增强了石墨烯改性膜与目标分离物之间的亲和作用,从而可以同时提高通量和选择性。调控石墨烯类材料自身的结构,改善其在高分子材料内的相容性,提高石墨改性膜的稳定性,是石墨烯类材料在膜分离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u_(45)Zr_(45)Ag_(10) metallic glass was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eating experi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ase sepa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was elucidated. Nucleation and growth-controlled nanoscale phase separation at early stage were seen to impede nanocrystallization, while a coarser phase separation via aggregation of Ag-rich nanospheres was found to promote the precipitation of Cu-rich nanocrystals.Coupling of composition and dynamics heterogeneities was supposed to play a key role during phase separation preceding 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贵金属富集与精炼工艺中铜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贵金属富集、精炼工艺中大量、低量和微量铜的分离方法作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贵金属富集工艺中大量铜的分离方法包括硫酸化焙烧法、氧化焙烧法、硝酸溶解法、稀硫酸选择氧化溶解法,控制电位氧化法等,贵金属精炼工艺中低量或微量铜的分离方法包括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废弃PCB板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回收,研发了一种废弃PCB板电子元件的高效无损绿色自动分离设备。该设备包括送料装置、加热装置、分离装置和出料装置4个部分。重点设计了分离装置的机械结构,分析了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分离装置的控制系统,并对PCB板电子元件高温分离过程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有效的收集和综合治理,以实现拆解尾气的绿色安全排放。企业实践表明,该设备适应PCB板范围宽,分离电子元件效率高,元件损坏率低,焊料回收纯度高,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用载流气体制备技术及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红  龙思远  徐广存  杜长虹 《铸造技术》2007,28(10):1341-1343
介绍了镁合金的熔炼熔铸特性和现有镁合金熔炼的气体保护方法,较系统地综述了镁合金现有气体保护用载流气体的应用及技术概况,其中重点阐述了膜分离制取氮气的原理,并结合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研制开发了在镁合金熔炼气体保护用载流气体的设备,论述了在线膜分离制取氮气在镁合金熔炼中的应用,并指出在线膜分离制取的镁合金载流用氮气对改善环境及制备品质优良的镁合金材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不加络合剂条件下,在高钨低钼酸性体系中N263(氯化三烷基甲胺)萃取分离钨钼的性能,考察了单级分离过程中各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单级萃取分离钨钼效果较好,在料液含WO3浓度为60 g/L、Mo浓度为2.0 g/L,溶液pH=6,有机相中配比为15%N263+10%仲辛醇,相比O/A=1,振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βWO3/Mo的值为28.2。但钨钼交换分离性能差,随着交换次数的进行交换分离系数不断减小,甚至达到βWO3/Mo<1,导致串级萃取不能有效分离钨钼。因此不加络合剂条件下由胺类萃取剂N263深度分离钨钼至今仍未实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9.
《Acta Materialia》2007,55(5):1617-1628
We report an in situ electron diffraction study and microscopy observation of phase separation in Ag–Cu solution alloy thin film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film thickne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deposited films consist of nanocrystalline Ag- and Cu-rich phases of a few nanometers in size. Upon annealing, two stages of thin-film transi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first stage, the growth of Cu crystallites is responsible for phase separation in Ag50Cu50 or Ag-rich alloy. For the Cu-rich samples, the phase separation process is much slower. The second stage transition involves thin film dewetting. A combination of Z-contrast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ing and electron diffraction reveal grain growth and phase separation between Ag and Cu in both stage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in films only changes significantly at the late stage of phase separation when the thin film dewets.  相似文献   

20.
王雅培  林凯歌  高陈陈  吴明明  陈诚  冉杰 《表面技术》2023,52(9):96-107, 124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民用、产业用、特种领域用相关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环境污染问题。为有效解决原油泄漏等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弥补常规油水分离材料易带来二次污染的不足,研究制备性能优良、可降解的绿色超浸润材料以实现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成为当前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概述了超浸润油水分离材料的优势,包括成本低廉、分离高效、操作简便等。同时归纳了常规超浸润油水分离材料存在的问题,即此类材料在应用后无法实现循环利用或自然降解,一般被焚烧或直接丢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危害环境。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纤维素及其组成物基超浸润油水分离材料,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将此类材料分为4类: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型、超疏水/超亲油型、超双亲型以及响应式亲疏水切换型。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纤维素及其组成物基超浸润油水分离材料,分别概括其制备路径、反应途径以及油水分离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趋势,深入阐释其设计思路、成形原理、制备方法以及油水分离作用机制,进而对纤维素及其组成物基超浸润材料在油水分离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