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路线制备化学配比成分的单相Laves相Cr2Nb合金.研究了Cr、Nb元素粉经20h球磨后在1300℃不同时间热压所获得的Laves相Cr2Nb合金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合金化 热压工艺可以制备出高致密度的组织细小均匀的Laves相Cr2Nb合金,随着热压时间的延长,合金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和维氏硬度逐渐增大而断裂韧度逐渐减小.1300℃×30min的热压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亚微米级,致密度达到98.7%,断裂韧度达到5.07MPa·m1/2,与熔铸法制备的Laves相Cr2Nb相比,室温断裂韧性提高,实现了细晶组织对Laves相Cr2Nb合金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工艺制备Laves相NbCr2合金,研究球磨时间对热压合金晶粒尺寸及致密度的影响,探讨了晶粒细化对其1100 ℃氧化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Cr-Nb粉末球磨时间的延长,热压合金组织越来越致密,晶粒尺寸越来越小.当球磨时间达到100 h时,NbCr2合金的相对致密度及晶粒尺寸分别达到98.7%和35 nm.晶粒的细化有利于Cr原子扩散能力的提高,促进了Cr2O3膜的形成;但晶粒过细时,导致氧化膜内生长应力的增加,引起氧化膜的开裂、脱落,从而加剧了氧化.  相似文献   

3.
以Cu、Cr和Zr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活化Cu-Cr-Zr复合粉末,然后对机械合金化后的粉末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制备Cu-Cr-Zr合金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的物相;通过对合金抗弯强度、相对密度、导电率、显微硬度的测试和金相观察,研究了合金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球磨促进了Cr和Zr在Cu中的固溶,并细化了各粉末的晶粒;随热压烧结温度的升高,其固溶度降低,提高了材料导电性,导致合金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球磨驱动制备Ag50 Ni50 (摩尔比 )合金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Ag50 Ni50 的混合粉末能形成有一定固溶度和纳米级晶粒的α Ag和 β Ni两相混合粉末。球磨后的粉末在6 2 0℃热压后 ,尽管两相的颗粒都有所长大 ,但仍然保持纳米尺度。热压块体化的Ag50 Ni50 合金密度很高 ,经6 0 0℃ ,2 4h退火处理后 ,其α Ag和 β Ni相颗粒均成倍长大。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中存在微米级网状α Ag相 ,并讨论了其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Si纳米晶合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Fe-Si纳米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经不同机械合金化工艺条件处理的Fe33Si67混合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33Si67混合粉末球磨26h后可实现机械合金化。随着球磨持续进行,合金化的粉末和晶粒不断细化,最后可得到Fe-Si纳米晶合金。  相似文献   

6.
结合XRD、TEM、SEM、OM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机械合金化Ni-20Cr合金在1000℃空气中的循环氧化行为,并与熔炼合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 h循环氧化后,机械合金化Ni-20Cr合金表面生成Cr2O3氧化膜,且剥落轻微;而熔炼Ni-20Cr合金表面生成由NiO和NiCr2O4组成的氧化膜,且剥落严重,其单位面积失重明显大于机械合金化Ni-20Cr合金.在实验条件下,机械合金化Ni-20Cr合金较熔炼Ni-20Cr合金具有更好地抗循环氧化性能.一方面,晶粒细化促进保护性Cr2O3膜的生成;另一方面,晶粒细化使氧化膜中的热应力减小并可通过扩散蠕变来释放,使氧化膜的粘附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Cu、Cr和稀土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15wt%Cr和Cu-15wt%Cr-RE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了球磨过程粉末的显微组织结构,测量不同球磨时间粉末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Cr在Cu中的固溶度显著提高,晶粒不断细化和微应变增加,导致粉末微观硬度的提高.在球磨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可以促进机械合金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为过程控制剂,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Ti6Al4V预合金粉末,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不同球磨时间的Ti6Al4V预合金粉末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粉末逐渐细化,晶粒尺寸变小,微应变逐渐增加;球磨60 h后粉末达到较好的细化效果以及固溶效果;球磨90h后,粉末完全合金化,粉末粒度到达纳米级别,平均粒径50 n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诱发AgCu20Ni2过饱和合金粉末的形成及粉末冶金方法制备AgCu20Ni2合金的过程,对获得的AgCu20Ni2合金的组织和物理性能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备工艺和冷压变形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能球磨30 h,可获得纳米晶的过饱和合金粉末;合金粉末制备的AgCu20Ni2合金由富Ag的基体α相和均匀分布的析出β相构成,析出相界面结构能有效阻碍基体中位错的运动,强化效果明显。合金断口的SEM、EDS分析表明,AgCu20Ni2合金的断裂类型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合金化工艺制成Cu—Cr合金粉末,然后热压成形制备铜铬合金。采用XRD、TEM分析机械合金化过程中Cu-Cr合金粉末的显微组织和晶粒大小,测试了热压成形后Cu—Cr合金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探讨了材料的强化机制和热压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合金粉末可通过机械合金化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热压成形后,组织细小均匀,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该合金经840℃热压并保温2h后,其强度达最大值,显微硬度为205.3HV,抗拉强度633.5MPa,电导率为80.4%IACS。合金中过饱和的Cr原子的作用是使合金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11.
邵光杰  徐忠辉 《物理测试》1995,(2):16-18,13
本文对稀土在20CrMnMo钢气相渗碳过程中作用进行了探讨。发现稀土可显著提高渗碳速度,细化渗层碳化物颗粒,使渗层组织得到改善。渗层性能也相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返地卫星上研究了Pd(40)Ni(40)P(20)合金凝固样品中磷原子的分布行为。发现与重力条件下凝固样品相比,微重力条件下样品凝固组织中初生相的含磷量较低,而共晶区域内的平均磷含量较高。另外,微重力条件下样品显微组织中共晶区域内具有Pd-Ni固溶体晶格类型的相的形态和溶质原子磷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讨论了微重力及重力凝固条件下溶质原子的分配原则,并对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原子磷的分布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机械合金化Ni20Ti50C30粉末发生了爆炸式反应,反应产物中粉末和块状样品共存,经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反应过程中各存在部分熔化。产物组成主要为TiC和Ni-Ti金属间化合物。作者认为球磨过程中球与球的猛烈撞击引发了初始TiC的形成,其巨大的生成热诱发了后续反应。  相似文献   

14.
LOCALSTRUCTUREOFSUPERCOOLEDLIQUIDNi_(80)P_(20)ALLOY¥CHENKuiying;LIUHongbo;HUZhuangqi(StateKeyLabofRSA,InstituteofMetal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HEATCAPACITIESOFFe_(40)Ni_(40)B_(20)GLASSYALLOYMEASUREDBYENTHALPYMETHOD¥JIANGQing;ZHAOMing;LIJianchen(JilinUniversityofTechnol?..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玻璃熔体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深过冷凝固技术实现了Co80Pd20合金的深过冷,获得了高达415 K的最大过冷度.采用OM观察了不同过冷度下凝固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了枝晶形成的过冷度区间及过冷度对枝晶形貌的影响.运用BCT模型对深过冷凝固Co80Pd20中的枝晶生长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深过冷凝固过程中的枝晶生长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非晶Fe(80)B(20)合金的表观晶化动力学过程,分析表明,非晶态的Fe-B共晶合金在晶化过程中,晶体的生长行为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完全由界面控制的机制不同,还同时存在扩散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塑性金属间化合物合金Ni(50)Al(30)Fe(20),Ni(50)Al(20)Fe(30)和Ni(60)Al(20)Fe(20)单晶和多晶的正电子寿命谱.基于正电子寿命谱的特征参数引入了正电子双区域捕获模型,并讨论了这些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腐蚀增重试验和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25Cr-20Ni-ODS钢在超临界水(SCW)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25Cr-20Ni-ODS钢在超临界水中的耐蚀性较好,腐蚀1 000h后其腐蚀速率非常低;在600℃超临界水环境中试样发生了沿晶应力腐蚀开裂(IGSCC),且IGSCC敏感性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在650℃下,试样的断裂失效方式为塑性断裂,并没有观察到应力腐蚀开裂迹象。  相似文献   

20.
熊良钺  陈健  胡壮麒 《金属学报》1996,32(11):1189-1193
测量了塑性金属间化合物合金Ni50Al30Fe20,Ni50Al20Fe30,Ni60Al20Fe20单晶和多晶的正电子寿命谱。基于正电子寿命谱的特征参数引入了正电子双区域捕获模型,并讨论了这些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