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梓烨  刘海鸥  陈慧岩  徐宜 《兵工学报》2018,39(8):1466-1472
为确保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在车辆起步工况下对传动轴进行疲劳分析,确定了主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影响传动系统产生疲劳损伤的主要因素。建立车辆起步阶段动力学模型,获得整车传动系统载荷与主离合器接合位移关系。搭建履带车辆动态转矩测试平台,获取典型工况任务下传动系统试验数据。设计典型工况下主离合器的步进接合动态测试试验,采集传动系统在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传递的转矩数据。采用雨流计数法和雨流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应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主离合器在不同接合位移时的传动系统传动轴进行疲劳损伤计算,确定传动系统产生最大疲劳损伤时对应主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主离合器接合过程中从动盘轴向移动速率变化最大的位移点是传动轴产生最大疲劳损伤的危险点,占全部接合过程总损伤的73.86%,损伤程度为接合过程中主离合器同步状态的2.87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AMT的工作原理;基于AMT系统工作过程存在动力中断的问题,提出了车辆换挡过程中动力传动系一体化控制的策略.即在换档过程中,TCU通过计算向发动机发送转速转矩,请求并控制离合器接合量及接合分离速度,以提升AMT车辆的换档品质.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全电AMT车辆动力传动系一体化控制仿真系统模型,在国内某样车上进行了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都表明:基于动力传动系的协调控制能够有效地改善AMT车辆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建立起步过程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起步过程评价指标,选取转速、位移等为控制参量,设计了基于接合速度的干式离合器分段控制策略。设计了起步分段控制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库统计得出分段控制的主要参数阈值。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车平路起步试验。以当量冲击度、起步时间和滑转圈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起步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离合器接合速度的起步控制策略满足起步平稳性和快捷性的要求,为后续开展适应全工况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应用电机驱动执行机构实现离合器接合的自动控制.经过试验验证,较好的解决了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控制难点,且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车手动操纵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苗成生  赵亦农  刘海鸥  席军强 《兵工学报》2014,35(11):1729-1735
基于对重型越野车辆离合器工作特性及气助力液压操纵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套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接合和保持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同时保留离合器的手动应急操纵功能,从而保证重型越野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自动操纵机构的核心部件——操纵油缸进行设计。为获取所设计的自动离合器操纵系统的特性,设计台架试验,进行分离、接合、定点控制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为进行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离合器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重型车辆湿式双离合器(DCT)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模糊控制的DCT起步控制研究.在考虑了油门踏板开度及其变化率、发动机运行状态、滑摩功等影响重型车辆起步品质因素的基础上,参考驾驶员的起步经验,制定了离合器起步的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该车辆在某工况下的起步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油门开度变化及变化率、发动机的转速变化和离合器主、被动端转速变化等因素的起步模糊控制策略可以用于重型车辆的起步控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STATEFLOW的AMT控制策略仿真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描述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的工作过程, 包括离合器分离、接合过程, 分析了自动变速过程的混杂系统特征. 在Matlab/Simulink及Stateflow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控制算法的车辆机械式自动变速连续/离散混杂系统状态模型, 特别是分层次控制系统模型, 并着重介绍了制动工况与正常行驶工况直接切换的控制策略以及离合器结合状态的判断策略. 经过与实车试验的对比, 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检验, 并进行了多种控制策略的对比. 应用这种快速原型技术对开发AMT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干式离合器自动控制策略.针对AMT系统离合器起步过程开展车辆动力学分析,将车辆当作质点研究起步过程车轮的受力情况以及力学变化趋势,其次研究不同温度下离合器操纵系统特性,最终提出基于模糊规则的干式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并进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混合动力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的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运用AMESIM建立了车辆湿式多片离合器滑磨功的计算模型。根据湿式多片离合器对偶钢片和摩擦片实际几何尺寸和约束情况,建立了摩擦副温度仿真分析模型。分析计算了单个摩擦副的温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基于部件的物理原理或试验结果,建立了某轻型履带车辆动力 传动系的模块化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柴油机、液力变矩器、齿轮箱、换档离合器、换档控制器和车体等部件模型.使用该仿真系统可模拟不同油门开度下的车辆性能,及不同换档离合器结合压力条件下的换档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1.
行星变速箱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由多参数变化决定的动态过程,研究这一过程,对改善车辆平稳性、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利用多自由度变速箱的数码表示方法,结合拉格朗日能量方程,建立了行星变速箱各种档位都适用的通用数学模型,将该模型用于计算机中计算不同档位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带来很多便利.在此基础上,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对换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对典型结构的行星变速箱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利用ADAMS软件的专业模块CAR,建立了四轮转向汽车(4WS)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利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建立了模糊控制策略;通过ADAMS/Control接口进行了ADAMS与MATLAB的联合仿真.在此基础上,对方向盘转角阶跃试验及单移线试验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更具鲁棒性,且能更好地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复杂行驶ェ况下履带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履带车辆自动变速系统适应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基于由车辆行驶状态参数、路面状况和驾驶员操纵信息形成的人一车一路闭环系统,提出了履带车辆模糊换档控制的主要原则,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由基本模糊换档策略和模糊修正模块组成的车辆模糊智能换档控制系统,以提高履带车辆的动力性和越野机动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模糊换档策略改善了履带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换档品质,有效地避免了循环换档的发生,从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智能换档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越野车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主离合器及其整车Simulink模型.以控制在换挡过程中主离合器的滑摩功和冲击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准则,设计了在换挡过程中的主离合器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合理的,从而为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Fuzzy Control of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igned, in which the suspension travel output of the adaptive LQG control system is taken as the tracking object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uspension trave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 can be track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I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6.
针对随动系统在非线性随机力矩干扰时输出信号易畸变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的随动系统PID控制策略。在随动系统"三闭环"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器,对干扰力矩的不确定性误差进行补偿,经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与传统模糊PID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能更好地补偿随动系统在非线性随机力矩干扰下的不确定性误差,削弱模糊PID控制的抖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