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队形识别技术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队队形识别能力是新型反舰导弹应具备的一项重要作战性能,具有队形识别能力的反舰导弹可有效增强对密集型舰艇编队当中重要目标的选择能力,进而直接提升导弹的命中概率和作战效能。本文分析了反舰导弹对编队目标选择能力的需求,研究了新型反舰导弹对编队目标的捕捉能力和常用的水面舰艇编队队形,并就利用编队队形识别方法提高反舰导弹对编队目标的选择能力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给出了队形识别技术在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提高舰空导弹编队反导能力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反舰导弹的作战特点、舰空导弹武器的战技性能和传统防空反导队形,从提高编队反导能力角度论证了水面舰艇编队应采取的最佳反导队形,针对不同方向的来袭目标,计算舰艇间舰空导弹武器的协同反导区域和协同反导时间,提出了提高舰空导弹编队反导能力的战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舰艇编队的反导能力直接关系着其生存能力,针对舰艇编队超视距协同反导作战问题,分析了反导作战流程,并指出预警机支援下舰艇编队超视距协同反导作战是其主要的作战样式,建立了预警机支援下编队反导指挥控制功能框架,分析了舰空导弹超视距协同制导流程。然后分析了制约遂行舰空导弹超视距协同反导作战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编队队形识别技术是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目标识别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具有队形识别能力的反舰导弹可以有效增强对密集型舰艇编队当中重要目标的选择能力,进而直接提升导弹的命中概率和作战效能。基于Hough变换技术研究了一种舰艇编队队形识别算法,在无探测噪声影响时具有很好的识别率。当目标信息受污染较严重时,进一步采用了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Hough变换后得到的积累矩阵局部峰值进行聚类处理,根据峰值聚类的结果准确提取出待识别队形的参数,从而有效抑制了探测噪声带来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可以正确识别出舰艇编队队形,在目标信息受污染较严重时也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该算法复杂度及目标指示误差对算法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艇编队超视距网络化反导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分析了反导体系构建流程,确定了反导作战的任务,分析了火力通道分配与网络化反导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火力杀伤效能的舰艇编队反导作战火力通道分配模型,并基于多种类多种群并行蚁群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仿真算例表明:构建的火力通道分配模型以及设计的优化计算方法能够保证舰艇编队成功遂行超视距网络化反导作战任务,有效地提高了舰艇编队反导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6.
近程点防御导弹编队反导弹综合火力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反舰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及近程点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 ,分析研究了舰艇编队的对空防御队形、编队反导弹最小预警距离 .对不同射击方式下编队的反导弹拦截次数以及对来袭目标的毁伤概率进行了计算 .最后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和编队协同防御要求  相似文献   

7.
舰艇编队的反导能力直接关系着其生存能力,针对舰艇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问题,分析了编队网络中心反导的体系结构,阐述了编队网络中心反导的作战过程,最后对编队网络中心反导可能的作战样式进行了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编队网络中心反导作战的认识,为完善舰艇编队网络化反导系统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平台为中心的传统防空作战存在的局限性,建立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中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模型。结合舰空导弹武器系\杀伤区的概念,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单舰制导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杀伤区边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协同制导条件下编队杀伤区边界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能有效扩展整个编队内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面积,发挥编队协同反导的作战优势,可为指挥员防空作战的队形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反舰导弹利用获取的目标特征信息进行目标识别和选择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可获得目标两维或多维信息的双模或多模复合制导多传感器融合目标识别技术是当前反舰导弹目标选择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面临舰艇编队作战的情况下,利用编队形状的预定目标选择技术是解决现阶段反舰导弹面临目标选择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且对编队信息以及目标的多普勒、RCS等特征信息的进一步融合利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以有效提高反舰导弹的预定目标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突破现代水面舰艇严密的防空反导体系,提出了反辐射导弹与反舰导弹协同突击敌水面舰艇的不同方式,并根据两种导弹的航路特点,建立了不同情况下两种导弹发射时机数学模型,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反辐射导弹与反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作战辅助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攻防态势和工程设计需求为背景,从研究目标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能力入手,研究反舰导弹末端蛇形机动的作战使用方法.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反舰导弹的蛇形机动突防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以拦截弹平均脱靶量最小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的末端蛇形机动突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舰炮人工弹幕反导射击效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炮人工弹幕反导射击效力计算的需要,分析了舰炮人工弹幕射击的特点,建立了人工弹幕射击误差分析模型,给出了舰炮人工弹幕布反导射击效力计算方法。以某型小口径舰炮为例,仿真计算了集火射击和人工弹幕射击对6种机动导弹目标的射击效力,结果表明:对于大机动导弹目标,人工弹幕射击比集火射击在射击效力上更具优势,仿真结论与人工弹幕射击的实际特点一致,证明了射击效力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反舰导弹对由预警雷达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成的现代化反导系统的突防概率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探测概率和拦截概率的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反舰导弹的RCS对生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缩反舰导弹的RCS可以显著降低反舰导弹被探测的概率,从而可以缩短舰空导弹的发射区远界,缩短反导的作战准备时间,提高反舰导弹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垂直蛇形机动对反导舰炮的突防能力,建立反舰导弹和反导舰炮攻防对抗模型,用仿真方法计算了多种机动周期、机动幅值、舰炮射速组合下,反舰导弹对反导舰炮的突防概率。结果表明:垂直蛇形机动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有较大提升;在一个机动周期内,高低起伏越大,突防能力越强;而提高舰炮射速是反导舰炮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5.
为计算在平台协同条件下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建立一种基于平台协同的反舰导弹突防概率模型。给出空间位置关系模型,对舰空导弹拦截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平台协同对反舰导弹入射强度的影响,提出衡量平台协同效果的评价模型,利用随机服务理论建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体现反舰导弹平台协同时间差和入射强度对突防概念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排队论的火力抗击反舰导弹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面舰艇海上作战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敌方反舰导弹的攻击,因而水面舰反导作战能力成为其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军事运筹学中的排队论原理,对某型驱逐舰的防空导弹、反导主炮以及小口径速射炮组成的三层防御系统抗击敌反舰导弹袭击的能力进行分析.建立由防空导弹、反导主炮和小口径速射炮组成的防空系统对敌反舰导弹的击毁概率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赵蒙  端军红  王明宇  殷双斌 《兵工学报》2022,43(7):1589-1595
为解决反导拦截弹道快速规划问题,依据椭圆弹道理论与二体理论提出一种弹道导弹中段拦截弹道规划模型。在获取目标弹道某一时刻初始位置和速度状态信息基础上,利用椭圆弹道理论建立目标飞行位置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实现对遭遇点位置信息的预测;根据拦截弹发射点位置以及预测遭遇点位置,利用Lambert方程在飞行时间的约束下解算拦截弹的状态信息,从而建立拦截弹的弹道规划模型;使用MATLAB软件仿真验证拦截弹规划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为中段拦截弹道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并且在相应的约束条件下规划的拦截弹道在理论上能够满足中段反导拦截作战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某老型号退役反舰导弹改造为背景,从低成本角度出发。介绍一种用于抗击敌方导弹训练的新型变轨靶弹,并就其总体方案设计、系统仿真、控制电路设计作了一些说明。最后对其实弹射击情况作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发射筒是某型导弹发射车实施导弹发射的核心部件,对安全性具有很高的要求,每次发射后必须进行探伤检查。为提高探伤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使探伤结果的显示更加清晰直观,设计了一种具有三自由度超声扫描驱动装置的自动探伤系统,并在软件设计中提出了基于空域相关滤波的超声信号处理方法和探伤结果的B扫描成像方法。目前,该系统已在某型导弹发射设备的装备保障任务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