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对天然气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的变更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变化 ,发动机排放物中 THC、 CO和 NOx有较大变化 .综合考虑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及动力性等 ,得出了双燃料试验样机引燃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对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的变更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变化,发动机排放物中THC、CO和NOx有较大变化.综合考虑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及动力性等,得出了双燃料试验样机引燃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3.
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燃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复合燃烧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负荷、转速、替代率、柴油供油特性、引燃油量、进气混合气浓度和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燃烧循环变动、燃烧恶化和爆震燃烧等的影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电控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及该系统的发动机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 ,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有较高的经济性和良好的动力性 ,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也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5.
直喷式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点燃式单缸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上 ,通过喷射及点火方式的适当调整 ,实现对燃烧过程控制的目的 .用高速摄影方法观测分析了不同的喷射方式及点火方式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制取示功图分析研究了对放热规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稀薄的混合气下 ,喷射方式及点火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放热规律 ,由此可控制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特性 ,有效地改善循环变动量  相似文献   

6.
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对柴油机气道喷射甲醇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过程、排放性能试验,对两种柴油/甲醇掺烧方式的燃烧过程与排放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相比,柴油机气道喷射掺烧10%甲醇,气缸压力相差不大,缸内平均温度较低,低负荷时滞燃期较长;气道喷射甲醇大幅度降低排气温度,NOx和碳烟排放降低效果较为显著,HC和CO排放较高。与燃烧柴油相比,两种方式掺烧10%甲醇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变化不大,缸内平均温度都有所降低,滞燃期有所延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HC和CO排放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高压油管嘴端压力和喷油器针阀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喷射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供油提前角、转速和负荷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燃料中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高压油管最大喷油压力增加,喷射延迟期和喷射持续期变长,导致循环喷油量增大.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先进的燃料喷射和混合技术。燃料喷射方法包括燃烧室的单孔直流式喷射、与气流方向平行的缝隙式喷射以及支杆和斜坡后燃料喷射。提出了三种新的混合技术,第一种是弯曲的燃烧室产生的浮力将使燃料布满整个燃烧室;第二种是燃料脉动式喷射;第三种是支析后喷射以使燃料深深地穿透气流中去。这些新的混合技术将会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喷管出口接近真空情况一维稳态可压缩微喷管内流体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微喷管几何结构参数,喷管入口流体压力,喷管入口流体温度,喷管出口环境背压和不同工质对喷管出口性能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维微喷管绝热等熵计算程序设计。针对喉部宽度为19μm,刻蚀深度为300μm,几何扩张比为5.4的微喷管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微喷管入口流体压力的增加,流体的流量增加,喷管出口推力增大,喉部特征雷诺数增加;在相同的微喷管入口压力下,随着微喷管入口流体温度的增加,喷管出口的比冲增加;随着微喷管出口环境背压的增加,微喷管出口的比冲随之减小;对于不同流体工质,微喷管性能参数受工质摩尔质量、分子内原子数目和动力黏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37mm再生式液体药火炮为对象,直接从贮液室动量方程出发,并考虑活塞与液体喷射间耦合作用及液体惯性的影响,导出了一适用的新型喷射模型.并对37mm火炮内弹道过程和喷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液体喷射过程具有稳态喷射和非稳态喷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在改善非增压6V15V柴油机性能的过程中,针阀密封式出油阀供油系统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当供油速率不变,兼顾喷雾质量与喷油延续期两方面,喷孔流通截面存在着一个最佳值;讨论了柱塞直径对经济性的特殊影响;提出了在喷油泵试验台上予选供油系统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6130柴油机喷油泵,在喷油泵试验台上对喷油过程的测量数据与柴油机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结合测得的不同转速下喷油速率曲线及示功图,分析了喷油速率在外特性1200r/min至标定转速2100r/min中的四种转速工况下对滞燃期内喷油量、气缸压力曲线、压力升高率曲线及放热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速直喷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对燃烧性能影响的权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育松  李国岫  张晶  袁野 《兵工学报》2012,33(12):1416-1422
为深入探究高速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对燃烧性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多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直喷(HSDI)柴油机喷油系统参数与燃烧室结构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缸内燃油蒸气空间分布和油气混合等特性对燃烧系统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为了定量描述油气混合特性,引入了湍流混合速率和混合气浓度方差的概念。另外,采用正交方法开展了喷油系统和燃烧室结构参数对指示功率影响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研究的燃烧系统,柴油机指示功率随燃烧室径深比的增加先增后减,径深比6.4时功率最大,且此时油气混合最均匀。针对不同径深比燃烧室,喷油系统参数对功率的影响权重不同。随着燃烧室径深比增大,喷油压力的影响权重减小。油束夹角的影响权重增大,喷孔数、孔径的影响权重减小。喷油定时的影响权重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内容是第二十五届国际汽车工程年会发动机论文综述,第二十五届国际汽车工程年会是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反映了当前车用发动机的最新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结构、燃料喷射、混合动力装置等,文章内容对发动机的研究、设计、生产、教学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柴油机发生喷油故障时喷油器受扰动引起的弹性压缩脉冲发生变化,缸盖受激产生的振动也随之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间接诊断喷油故障的方法。首先以5 kHz 为截止频率对振动观测信号进行高通滤波,减弱燃爆振动信号的干扰。然后利用等角度重采样的方法,将信号从时域变换到角域,消除转速波动对信号处理的影响。由于滤波后振动观测信号受其他非白噪声的干扰,最后利用自适应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对振动观测信号进行盲源分离,减弱非白噪声的影响。以压缩上止点附近缸盖振动信号的能量作为特征量,对柴油机喷油故障进行诊断,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诊断出了柴油机喷油故障。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喷油鬼斧神工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快速实时系统,柴油机喷油系统必须采用严格的实时 控制方法,才能满足柴油机系统设计要求和综合控制系统的发展.本文在介绍实时控制技术的基 础上论述柴油机喷油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精确测量小型船舶柴油机瞬态油耗,利用椭圆转子流量计的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船舶柴油机油耗仪表,并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模拟6135柴油机各工况的喷油试验,以验证该油耗仪测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工作稳定、准确性较高,在模拟柴油机怠速工况和额定工况时误差分别为0.8%和0.6%,满足柴油机实际工作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良好的混合气体,保证喷雾特性与缸内时变环境之间的良好匹配,针对航空活塞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特性,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使用高速相机和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环境压力、温度和喷油脉宽、喷气脉宽等控制参数对喷雾宽度、贯穿距、空间扩散面积和索特平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参数不变情况下,提高环境压力不利于喷雾在空间的扩散,雾化效果也会变差;提高环境温度有利于燃油液滴的蒸发性、破碎;环境条件不变情况下,减小喷油脉宽、增大喷气脉宽有利于喷雾沿喷孔方向延伸,促进液滴膨胀破碎。  相似文献   

19.
电控汽油机初始MAP图的仿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获得电控汽油机初始 MAP图的新方法 .根据循环进气量确定喷油量 ,获得喷油脉宽控制 MAP图 ;根据点火模型确定点火提前角 MAP图 .为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以 4 62 Q汽油机为例进行了配机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方法是确定电控汽油机初始 MAP图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