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确定炮射云爆战斗部的抛射时间是完成炮射云爆弹研究的重要环节.文中用ANASYS仿真软件对母弹入地的姿态、受力情况以及战斗部抛射的三个阶段(母弹触地引信点燃、弹尾螺纹被剪子弹开始运动和子弹运动瞬间到抛射药燃完)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工程计算软件Matlab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对抛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抛射时间与抛射力以及抛射瞬时速度的关系,通过分析计算获得了某型炮射云爆战斗部的抛射时间,验证了该抛射时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炮射末敏弹射表编拟中出现的新课题,对炮射末敏弹开舱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炮射末敏弹的使用特点,给出了炮射末敏弹射表编拟中开舱高度的技术实现途径.建立炮射末敏弹弹道数学模型,确定炮射末敏弹射表的格式,并给出使用射表的方法.最后在极限的射击条件下对射表精度予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开舱高度的设计方法合理有效,可以为所有炮射末敏弹的射表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低伸弹道抛射试验来模拟炮射末敏弹实际抛撒分离过程。针对分层弹底径向分离过程,借助高速摄像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案,用以测试分层弹底在抛撒分离过程中的径向分离效果;通过切实有效的合成计算及误差分析,并综合考虑影响测试数据的各类因素,适当地对计算结果加以修正,最终可得到准确可信的数据。借助本方案可以保证试验数据的精度及合理性,为分层弹底径向分离弹道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时弹着射击方式旨在提高火炮的突袭威力,其威力的提高程度取决于同时弹着的射弹数量.用经典外弹道模型对某大口径迫榴炮的主配弹种迫弹、榴弹和预制破片弹各装药号的最大射程范围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射程同时弹着的射弹数量;分别对3个弹种的不同装药号进行了射距5 km的外弹道计算,在满足该炮同时弹着方案选择条件的前提下,确定了严格同时弹着的射击方案.结果表明,多弹种混合同时弹着在射弹数量方面更具优势.某大口径迫榴炮由于射角变化范围大、配备弹种多,因此是比较适合采用同时弹着射击方式的炮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炮射侦察弹炮射减速段弹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炮射侦察弹的工作特性,提出了弹道设计方案.建立了炮射段、分离段、减速段弹道模型,推导了开伞时间与分离时间、降落伞面积与弹道末端约束的关系.以弹道射程最大为目标,以发射角、分离时间点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了弹道优化设计,确立了发射角44.0°与分离时间点32.33s为最优结果,完成了弹道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炮射侦察弹弹道方案合理,可用于指导炮射侦察弹弹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炮射温压弹对人员目标的毁伤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东  郭敏  孙韬  刘娟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31(3):123-125,128
分析了炮射温压弹对人员目标的各种毁伤效应。基于某杀爆弹模型设计了三种温压弹模型,计算了两种弹药模型的超压场和破片场,比较了两种弹药模型对于人员目标的毁伤效能。研究表明炮射温压弹不仅能提高超压毁伤威力,也能保持较高的破片毁伤威力。研究结果可为炮射温压弹的优化设计和毁伤效能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轻兵器》2011,(23)
图为安装在92式轮式步兵战车炮塔上的ZPT90式25mm机关炮,该炮采用双向供弹,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选择弹种(榴弹或脱壳穿甲弹);射击方式有单发、3发点射、5发点射和连发。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方向射界360°,备弹400发,其中弹箱容弹量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弹和80发穿甲弹。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500m。  相似文献   

8.
某型悬浮式有源通信干扰弹由运载系统和弹载通信干扰机组成。其运载系统包括抛射系统、减旋装置、减速装置及防震装置等;弹载通信干扰机包含弹载供电组件、干扰机及功放天线等。涉及关键技术有:悬浮式通信干扰机、抗高过载技术、空中姿态稳定技术、留空式干扰天线技术,以及弹载设备供电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关于炮射战场补给弹的研制状况,提出了研制战场补给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国外末制导炮射弹药的研制与装备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末制导炮弹和末制导迫弹,通过性能对比分析,探讨了末制导炮射弹药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诚  袁绪龙  刘传龙 《兵工学报》2015,36(2):299-304
为了获得超空泡模型对固态介质侵彻现象及相关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对侵彻速度、弹头形状、通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空气炮获得模型侵彻固体介质的初速,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获得直观的超空泡生成过程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获得侵彻过程运动参数。实验首先在匀质固体中成功获得超空泡模型侵彻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侵彻速度与不同头形的系列侵彻实验,获得了空泡形态、减速特性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借鉴水下通气超空泡的概念,设计了通气头形,并进行了不同通气量下的侵彻实验,验证了弹头通气有助于空泡生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模拟导弹发射的空气炮启动带矢量转台离心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离心机加速慢,无法准确模拟导弹加速度曲线上升沿等问题,设计了空气炮启动的带矢量转台离心机。利用空气炮助推的方式提高了角加速度,缩短了加速度上升时间,实现瞬间加速,同时用伺服电机带动矢量转台,抵消了空气炮的横向冲击力,模拟导弹的发射过程。实测结果表明:该离心机可在120ms内达到所需的加速度,控制精度达到±5%,较准确地模拟了导弹加速过程。该系统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机械或电子部件进行加速度试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无法用加速度描述其对火工品的影响问题,利用空气炮和SHPB试验后所得的半导体桥火工品轴向应变、作用时间和芯片发火能量等结果,将空气炮试验的加速度等效至SHPB试验的子弹速度上,获得了SHPB试验的子弹速度与加速度的等效方程。建立了基于SHPB试验的火工品加速度力学过载模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某高炮和某加农炮为研究对象,利用MSC/ADAMS构建了虚拟试验环境。应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11条强化路面的三维模型和火炮牵引状态虚拟样机。对火炮在强化路上牵引进行了虚拟试验,为了确定安全的牵引试验速度,必须首先计算火炮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参考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路面谱,设计牵引试验车速,防止出现悬挂系统共振。通过与现场试验对比,结果吻合,表明虚拟试验可为制定试验方案和编写火炮牵引试验方法的国家军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火炮初速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可以利用灰预测对火炮初速进行预测.必须在测得4发以上的有效初速值后,才能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发射炮的火炮和装药批号初速偏差量,从而进行射击修正.应用GM(1,1)模型作数列灰预测,由于火炮初速是一个摆动量小的一维数组的预测,因此,火炮初速在建立了GM(1,1)模型后,必须以灰数列预测模型实施滚动检验对其精度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某高炮自动机在射击过程中发生膛外炸壳故障进行了分析、验证,确认故障原因为该自动机机构动作与弹药性能参数存在不匹配,通过改进设计保证了产品射击安全。  相似文献   

17.
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  龙源  岳小兵  方向 《兵工学报》2003,24(3):392-395
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1.5的钢EFP模拟弹丸,其着靶速度在1300m/s左右。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利用高速摄影了EFP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所设计的EFP具有较为理想的飞行稳定性,对多层间隔靶的侵彻能力强,为设计攻击舰艇等装甲目标的战斗部提供了较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when a gun fires, a large amount of heat is brought in the barrel. Erosion/wear and security problems(self ignition of the propellant) associated with this high thermal energy have to be solved owing to the use of higher combustion gas temperature for improved cannon performance and firing at the sustained high rates, Barrel cooling technologies a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addressing this issue,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knowledge of the heat flux, an approach to calculate heat flux based on measurements was presented and validated. The calculated heat flux is used as the inner boundary condition for modeling heat transfer in a 155 mm mid-wall cooled compound gun barrel,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air cooling is dramatically slower than the forced liquid mid-wall cooling, accordingly wear life of actively cooled barrel is increased and barrel overheating is prevented,  相似文献   

19.
航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垂直发射技术发展过程的回顾 ,介绍了国外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性能及技术特点 ,分析比较了国外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先进性 .指出了各国在垂直发射技术的应用方面所采取的途径各不相同 ,技术特点各有所长 .尤其是俄罗斯在舰空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应用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能够给我国舰空导弹及舰舰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