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具有逻辑性强、方法技巧性要求高等特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结构力学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3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教师应对结构力学教学理念有最基本的定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的基础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针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课程内容应用、实验融合、课时分配、考核体系四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习过程中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本文介绍了我校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特点,围绕土建类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先修和后续课程内部的关系等,阐明了课程建设要承前启后,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与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必要性,探讨了进行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4.
蔡晶  卢红琴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36-38,47
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习过程中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本文介绍了我校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特点,围绕土建类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先修和后续课程内部的关系等,阐明了课程建设要承前启后,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与学科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必要性,探讨了进行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5.
《结构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本文结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了等效法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等效法对《结构力学》课程中一些常见的概念或习题重新进行分析讲解,使复杂的结构力学问题变得简单易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与结构力学课程关系密切,将自然辩证法融入结构力学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文章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探讨了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自然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开展结构力学课程建设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课程内容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内容建设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课程内容建设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文件精神,在中国本科教育的新时代,围绕一流人才培养宗旨,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文章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力学教学团队结构力学在线课程建设情况及结构力学混合式教学方面的思路,以大量一线建设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了参与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学生的结构力学期末考试成绩,并与先修课程材料力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分析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利弊;此外,利用各类平台大数据对影响混合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混合教学的不断改进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表明,面授情况、在线学习情况及随堂测验都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面授在混合式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课堂面授的指引作用、较好地完成在线学习,以及保持良好的学习进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学习内容,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结构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引导、实践教学等角度,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旨在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结构力学讨论思考题库是推行研究性教学和学习的一次尝试。文章介绍了结构力学讨论思考题库的建设宗旨和意义,提出了设计思路,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有关讨论思考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等工程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但当前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该教育目标。探索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分析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文章论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成功应用,着重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建设法规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模式,为工程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工程案例库是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其应符合典型性、客观性、先进性及创新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与要求,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案例库可再现大型工程的建设,有益于提升研究生的工程素质。同时研究了案例库的建设方法,主要分为资源集成、资源信息化、在线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并确立了以Word Press网页开发平台与多媒体为基础的案例库开发技术,形成了案例库系统框架,最后分析了案例库平台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后疫情时期为背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分别从混合式教学目标的明确、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开展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研究,为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开展与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一种以工程教育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Engineering Education-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下面简称为E-SPOC)为核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思路,同时结合专业教育改革,探讨了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案及实施方法。该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O2O)课堂的结合,对接高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产品已日渐盛行。就目前国内建设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信息的使用、更新和反馈操作都必须通过互联网才能实现。本文就移动互联基础上提出了一个BIM5D推行使用的方案。文中首先阐述了建筑行业中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造价工作亟需变革的需求,然后提出了如何将造价工作作为一个切入点,结合移动互联与BIM技术,利用HTML5作为技术支持,改进传统的造价工作模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实践教学能力过程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落后等问题,以沈阳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实践一体化、校企合作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系列改革,从教师基本实践教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此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为地方高校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我国工程建造行业都存在生产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核心竞争力缺乏等问题,“互联网+”思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给工程建造领域的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在此形势下,提出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建造服务的工程建造平台来实现工程建造与“互联网+”的融合,着重阐释了工程建造平台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工程建造平台作为一种平台经济形式的特征;展望了工程建造平台模式可能引起的工程建造领域的变革,以及变革背后存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妲  何川 《中外建筑》2010,(9):91-92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模式对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定义及特点,并对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进行得如火如荼,服务化转型成为融合的关键。然而,工程建造行业尚没有形成对工程建造服务化的统一认识,这不利于其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分析工程建造本身服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建造服务的定义并阐释了其内涵。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交易方式,工程建造服务的虚拟化建模成为关键。为此,探讨了适应互联网共享特性的工程建造服务本体建模,并描述了标准化工程建造服务的实例化,为通过工程建造服务交易完成工程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专硕工程教育的主力军,但教育教学资源的差异可能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人才素养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是增强毕业生发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扬长避短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基建”和“互联网+”等背景下,工程形态和建设模式变革日益广泛和深刻,T形知识和能力结构是新发展形势下土木水利工程建设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素养需求。分析了土木类专硕教育转型发展的紧迫性,讨论了地方高校发展专硕教育的主要局限因素: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生源基础素养相对不强,师资队伍工程阅历欠缺,以及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竞争等。同质化竞争表现为校内学硕与专硕培养模式、目标的同质化,以及校际学科发展方向的同质化,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相互挤压。基于南华大学土木与水利专硕学位点十余年的建设实践,讨论了地方高校提高专硕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路和成效。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发展学科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共同体,是地方高校传统学科专硕教育破解同质竞争难题,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改革思路和实践模式对地方高校传统工科顺应时代需求发展专硕教育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