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探讨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边坡工程中抗滑桩间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条件以及拱脚处截面强度条件共同控制来确定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定量地说明了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却随着桩后坡体推力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并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全埋式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滑坡工程中全埋式抗滑桩间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条件以及拱脚处截面强度条件共同控制来确定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定量地说明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却随着桩后坡体推力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桩问距的计算过程并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排桩支护结构合理桩间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排桩支护结构间水平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成拱桩间距计算模型,提出应在引入普氏理论的前提下,以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条件以及拱脚处截面强度条件共同控制来确定桩间距。经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桩间距、拱高和拱厚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工程算例证明本文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都是在土拱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的,但由于对土拱内力特征以及土拱的相互作用机理认识不清,在确定最不利截面和控制条件时不严格,所得桩间距不准确。在相邻土拱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力学得到拱脚三角形受压区的应力状态;以三角形受压区强度作为控制条件,利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建立桩间距下限的表达式;以土拱效应消失确定桩间距的上限值,继而探讨了桩间距的合理取值。最后以工程实例对桩间距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桩间距计算公式能正确反映岩土体和抗滑桩设计参数的影响,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直接应用于抗滑桩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抗滑桩等非连续支挡结构在滑坡工程中依靠土拱效应安全经济地发挥支护功能,而土拱的形成与破坏主要取决于桩间距的合理设置。首先基于抗滑桩桩间土拱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土拱的拱脚位置、土拱形状以及拱轴线方程,建立了合理的土拱计算模型,然后结合桩土接触界面抗剪强度条件和土体抗剪强度条件获得了的圆形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某工程算例,重点分析了土体内摩擦角、桩土界面参数以及桩径对桩间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桩间距随上述参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滑坡推力增大时其对桩间距的影响均会减弱。  相似文献   

6.
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遮帘桩合理桩间距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遮帘桩桩间距的确定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桩间距过小,则浪费材料,经济上不合理,若桩间距过大,则土拱效应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其遮帘效应亦不明显。在确定遮帘桩桩间距时,假定土拱厚度与遮帘桩正面及侧面宽度均有关进而确定土拱厚度,利用土拱合理拱轴线和拱脚土体破坏面的特征,通过桩间土拱静力平衡及强度控制条件得到两种条件下的桩间距计算方程,据此得出遮帘桩的合理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全遮帘式板桩码头工程。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确定的合理桩间距大小,与所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合理确定抗滑桩布桩间距是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指标。根据土拱在桩后形成的位置,分别对土拱进行了受力分析。以拱脚处的土体静力平衡条件和土拱强度条件分别建立了基于桩后和桩间土拱的抗滑桩临界桩间距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了验证,为后续抗滑桩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平土拱效应在护壁桩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护壁桩设计中,根据桩间水平土拱效应确定的合理桩间距有助于安全经济地发挥护壁桩的支护功能.根据各文献归纳出基于水平土拱效应合理确定桩间距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并根据基坑工程土压力分布的特点建立了土压力增量与位移的非线性共同作用关系的计算模型,将此计算模型应用于桩间距计算式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土压力对护壁桩间距的影响.文章最后以工程实例证明,所提出的将水平土拱效应应用在护壁桩设计中的计算方法符合工程实际,可节约基坑支护的成本,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黄杰  王旭 《四川建筑》2005,25(5):51-52,54
目前国内外分析横向受载桩的方法主要有张氏法、M法、C法,我国铁路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和港口设计规范均推荐M法.但是,该方法对于桩侧土弹性抗力的计算宽度,假设沿深度为常数,并将不同截面均换算成矩形截面.土的强度往往随深度而增大.故以M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桩侧土抗力的计算宽度随深度而变化的函数关系,考虑到土的强度(横向)随深度而增加,假设计算宽度与深度呈抛物线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理论解.通过实例计算,并与现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也说明了现行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桩间距是影响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地基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规范公式计算所得桩间距不一定最为合理,合理的桩间距需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灰土挤密桩的桩间距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和挤密桩对群桩外侧土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灰土挤密桩的桩间距对于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影响显著,合理的桩间距可取得较好的挤密效果;灰土挤密桩对于群桩外侧土体有一定影响,随着距群桩外侧桩的桩心距离的增大,外侧土体的湿陷系数不断增大,挤密系数不断减小。该试验研究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