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翊军 《园林》2020,(6):64-69
动物园作为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展示的窗口,对圈养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植物是动物园展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既需要满足动物生态习性、提高动物福利,也需要讲究植物景观的均好性,使展区生境富有变化、具有美感,让游客有景可观。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动物园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鲜明的自我特点和特殊要求。文章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猫科馆为例,分析探讨展区中植物的选择依据、配置原则、功能性运用以及保护方法,以期唤起公众对环境的思考,为今后动物园展区的沉浸式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胡宏 《时代建筑》1994,(3):40-42
上海动物园是一个集动物饲养、展览、科研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重要游览和科普场所,灵长三馆是为饲养和展出热带猴而设计的动物建筑.该馆占地2700m~2,总建筑面积2000m~2,局部为二层建筑,主要由室内展笼、室外展笼、饲养管理道(间)、游人参观道(厅)、室外参观道、休息及参观内院等组成.建于动物园内原猕猴山偏北地块,同原猩猩馆、灵长一、二馆连成一片,形成一灵长类动物游览展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建筑》2009,(4):113-115
这是一座室内丛林的温室.它是山丘上的玻璃屋顶.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建筑中栖息着4种大猩猩以及多种鸟类、夜行动物和鱼。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中,到处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可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人们变得越来越渴望远离尘器,接近自然,甚至亲近同是“自然之子”的动物,动物园正是人们观赏动物,融入自然,挥洒闲情逸趣的地方,如何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动物的生存空间和人的观赏空间为主体,达到自然,动物,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创造人与自然,人与运行亲切交流的场所,是需要规划师,建设者与决策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胡永红 《园林》2005,(5):4-5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塞纳河畔,植物园只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部分,占地28公顷,是法国的主要植物园之一。其他还包括进化馆(the Grande Galerie de I’Evolution)、矿石馆(the Mineraiogy Museum)、古生物馆(the Paleontology Museum)、昆虫馆(the Entomology Museum)、水族馆和小型动物园。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建园100周年。该园集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研究机构于一体,其动物展示与保护模式引领着世界范围动物园的发展。论文梳理评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百年发展历程,按时间顺序和主要特征将其划分为笼舍陈列、沉浸观览、生境营造3个时期。并剖析该园当前所处生境营造时期的规划布局理念,阐释各生境的主题、特征及动植物物种配置,并揭示园内参观流线组织和互动性设计。总结圣地亚哥动物园的3个主要发展理念,即生物友好、自然教育和保护使命,以期为我国动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动物园灵长类三馆是为35种热带猴而建造的展览性笼舍。三馆总建筑面积2000m~2,局部2层。主要由室内展笼、室外展笼、饲养管理道(间)、游人参观道(厅)、室外场院、休息内院组成,三馆位于动物园以南,与灵长类一,二馆连成一片灵长类展区。灵长类三馆现已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动物园  相似文献   

8.
《风景园林》2005,(1):100-100
当代动物园的框架构成始于1909年德国的哈肯贝克动物园的“动物地理布局”,21世纪日本的横滨动物园又成功地展现“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布局”这一新概念。对于南昌新动物园的规划,根据南昌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综合分析世界先进动物园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动物地理布局为基调,以动物栖息生态环境为主展空间的复合模式为构成特点的新型布局的城市动物园。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创办并管理着裕廊飞禽公园、新加坡动物园、夜间野生动物园和河川生态园4座各具特色的动物园。研究阐述该协会的构成、理念、目标与运营管理模式,考察所属4座动物园的园区规划设计,剖析各园的展区划分、分布与设计特点,揭示其基于展区特点的规划设计和游览模式。前述4座动物园区充分考虑新加坡高密度城市环境与旅游业兴盛的背景,其特色规划设计理念体现于开放互动性展示、兼顾旅游业发展、野生动物保护与青少年自然教育。  相似文献   

10.
北京熊猫     
如果在北京长大,即使从来没去过也知道,北京有个动物园.中学的朋友有时说:要不哪天去那儿转转.人物事务还忙不过来,哪有闲心去看动物?真有爱心喜欢自然的一切?其实不然.当我们真正从里到外都堪称年轻的时候,动物园并不怎么样.喜欢的,也许是认为那时心里比现在单纯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建筑的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沙左帼 《华中建筑》2003,21(3):84-85,91
中国古典园林“咫尺山林”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园林掇山理水的山林形象设计,更体现在建筑的巧妙构思和流变空间的创造。厅堂建筑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和游憩,观景的重要空间环境,厅堂建筑在园林总体布局中的选址,以及其本身设计中室内外空间的往复交融,都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和对于创造无限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生物生境     
张安  章俊华  白祖华 《中国园林》2006,22(11):49-52
Biotope原意为动植物的生存场所,结合其在各国风景园林行业中的运用,将其定义为生物生境。生物生境是指保护、维护现有的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创造新的生物生息环境。在介绍日本生物生境相关组织的基础上浅析其在日本的开展状况,阐述环境及生物生境的物理性构造,剖析河川的环境构造、河川自然工法及其具体的运用实例。提出我国在大发展、大飞跃的同时所必须倡导的“与自然共生”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3.
张险峰  庄欣  林晨 《华中建筑》2009,27(2):64-69
该文论述了大连中远船务新建综合楼及其区域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者借助项目用地周围浪漫的海洋景观,因势利导来重塑其内部的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并以业主的企业文化和历史文脉作为设计的切入点,使场地、自然、建筑、文化、单体得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张险峰  张恒  马春旺 《华中建筑》2007,25(11):87-90
该文论述了长兴岛公共港区管理中心以及周边景观设计方案.设计者借助建筑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势利导进行设计,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与景观的设计中,使自然、景观、建筑、传统文化得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阳光、空气和水孕育着生命万物,一切自然之物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人类。人和自然有天然的联系,人对自然有天生的眷恋,人类从学习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得到进步,自然规律、自然和谐、自然资源、自然的物质形态深深地影响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尽管现代景观设计产生许多流派和风格,但景明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深受自然万物的影响、景观设计师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许多根源于自然形态的优秀景观作品充满生命力,本文从设计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讨自然因素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并分析两个景观作品案例,以描述现代景观设计与自然元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赵烨  杜雁  高翅 《华中建筑》2014,(3):56-60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积水潭医院庭院完好保留了原诚亲王新府花园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遗貌历历在目。然而花园单一的休憩功能已不能满足医院的特殊环境需求,设计以期将传统的王府花园格局与现代的康复功能相结合,在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和建筑遗存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如何利用山水空间创造有利于骨科病人复健的康复空间,赋予王府花园以新的生命,因借而活。表达禅宗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的最高境界,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7.
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地区生土建筑经久不衰,山坡荒地上用土坯修建的独立式葡萄晾房以及与宅院相结合修建在住房顶上的葡萄晾房,还有房前覆盖着葡萄棚架的庭院,已经成为这个地区本土葡萄文化中独特的建筑特色与风貌景观。葡萄晾房是吐鲁番地区农民的创造,这种特殊的生土建筑、特殊风格的民居,将当地农民的生活与生产,以最为集约的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保护了吐鲁番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吐鲁番地区农民尊重自然,又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生态观。葡萄晾房作为传统地域文化的某种特征,在现代建筑中,还有没有可以传承或者创新的价值呢?葡萄沟设计建造的“大晾房”会馆性建筑、吐鲁番葡萄沟村镇街道的改造,正在做着一次次可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罗小安 《建筑与文化》2009,(11):104-105
城市建筑景观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这是造园的一种审美理想。我们以色彩设计的方式对陶然园建筑外观和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要求色彩与自然和谐,与环境相连。通过陶然园项目思考和实践,对建筑景观色彩与空间营造思想进一步探索,归纳出用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大气文化氛围,呈现自然野趣的生态,将自然与人文思想在山水之间体现,以水墨如画的空间色彩景观表现出江南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9.
依据居住小区所在地域特征与周边环境因素,盛唐至尊项目从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内部环境上运用不同手法,改革创新,大胆尝试,努力打造新中式建筑.造型上从屋顶、檐口、墙身至入户门厅,设计细致入微,精雕细琢,色彩巧妙搭配,环境以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相结合,创造高品质的新中式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20.
从山地住宅设计的特性出发,从剖面设计与地形、空间布局与景观、整体造型与地貌等三个关联组入手,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初步归纳了"贴地"、"入地"、"离地"等剖面设计形态,单面景观主导和多面景观兼顾下的空间布局形态,住宅造型与山地环境构成的融合、对比、重构的形态。该文主要探讨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前提下山地住宅如何在形态上契合自然,从而提升其舒适性、环保性和生态性、文化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