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正浩 《园林》2019,(7):76-81
嘉兴的绮园距离明代晚期江南叠石手法剧烈变革的苏州等地较远既有明早中期的叠石(石峰)欣赏趣味,又兼具晚明叠石(山势)变革所引起的欣赏方式。本文通过研究绮园明代遗风的叠山,改变大众对江南私家园林叠山技艺的固有印象,为明代早中期叠石(绮园局部)与晚期之后(现存多数江南园林)的叠山格局及技艺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北京园     
<正>园区以"我家院儿"为主题,反映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四合院与胡同的形式体现本地特色。以筑山、理水、植木、造景等手法,打造园区"八景"。胡同的引入是一次创新,三段胡同回环曲折,形成类似"迷园"的前导空间。胡同起到了"抑景"的作用,置身其中,游客可以通过石雕与木雕的漏窗隐约看到深藏于胡同后的五彩斑斓的园艺世界,给人以较强的探索欲。  相似文献   

4.
沈福煦 《园林》2005,(1):28-28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今园林路。据明代道询和尚重编的《狮子林记胜集》所载,此园最早是在元末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而创建的。中峰和尚原住天目山狮子岩;另外,狮子林这个地方,本是宋代的一个废园,院内多竹林怪石,有许多石头形似狮子,所以名为狮子林。  相似文献   

5.
坐隐园位于安徽休宁,为明代万历年间环翠堂书坊汪廷钠所有,是其生活、会友、交游、读书、收藏、游乐之处,现已不存。明代版画巨制《环翠堂园景图》描绘了坐隐园的景观风貌,是关于该园林的唯一图像史料。从《环翠堂园景图》图像内容入手,分析了坐隐园的空间布局,以及建筑、山石与植被的营造特色。图中显示,坐隐园隐于山水之中,规模宏大,园林依托昌公湖而建,园内空间布局张弛有度,建筑类型丰富且造型精美,筑山技艺复杂,置石颇具匠心,是明代徽派园林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6.
可园轶事     
正南锣鼓巷街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的肌理,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区域的繁荣景象经久不衰。帽儿胡同里的可园帽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西侧。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全长585米。明代,帽儿胡同称"梓童庙",清代属镶黄旗,称帽儿胡同。《万历沈志》记载:"梓潼帝君庙在靖恭坊,有敕建碑。原胡同内有文昌庙、斗母宫、显佑宫"。而有记  相似文献   

7.
青州偶园.始于明代王府花园,康熙二十一年左右建假山.兴盛于康雍乾三朝,乾嘉之际部分成为公共园林.冯溥家族世守近三百年.流传沿革明确,是明末清初中国北方传统文人园的珍贵遗存。通过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究,偶园宅园格局风貌可基本复原。偶园假山“一邱一壑”,具有独特的北方山水空间意象.其掇山、叠石、理水、植树的具体手法具有明清之际“山子张”家族叠山技艺的典型特征,为我国园林假山珍品。冯溥与张然在北京营园活动的关系,使偶园成为中国造园史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 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者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9.
"魏家胡同里的马辉堂花园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1915年由营造世家的传人马辉堂亲自设计建造.马辉堂先祖马天禄在明代营造过紫禁城,马辉堂本人是清末营造家,承揽过颐和园、慈安陵、慈禧陵的营建.马辉堂花园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位于今天东城区东四北魏家胡同.营造家给自家设计的庭院自然极其讲究.亭台楼阁,山石水榭,安排得别具一格,气魄极大.如今的马辉堂花园戏楼被拆,游廊被毁,荷塘填平,园林不见,林立的山石尽失,园内私搭乱建比比皆是,历时三年修建的马辉堂花园墁地金砖早已不见,墙壁磨砖对缝也成了营造学的一个名词.郑希成在里面转了好几回,也没弄清所以然.正待放弃,有朋友为他介绍来马家的正根儿传人——马旭初老先生.80多岁的马老领着郑希成在马辉堂花园中一处一处看,一处一处讲.最终,这处气势磅礴的北方园林又在郑希成笔下复活了."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16,(11)
正每当我告诉新认识的朋友,我住在黑芝麻胡同时,总是迎来会心的一笑。因为"黑芝麻"这个胡同名儿,听上去挺亲切,也挺逗。黑芝麻胡同这个名称其实跟黑芝麻无关。胡同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据传,此胡同内有一位姓何的糊纸马匠,开有"七巧斋"作坊,所以胡同叫何纸马胡同。到清朝末年,后人以其谐音而称为黑芝麻。北京胡同有的因地点得名,有的是因人物得名,还有一类就是黑芝麻胡同这类,是因谐音得名。一个胡同的名称,背后是几百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11.
地坛,建于明嘉靖九年(一五三〇年),清乾隆年间扩充改建。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之所。皇祗室是地坛的重要建筑之一。皇祗内檐彩画是清中期的彩画风格,是“和玺彩画”的早期作法。与清代晚期的和玺彩画比较有一些较显著的区别。皇祗室的和玺彩画,在北京地区仅此一处,是研究和玺彩画的形成发展非常重要的史迹。  相似文献   

12.
赵迪  张龙  刘佩怡 《风景园林》2017,24(5):107-115
赅春园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是清漪园早期建造的园林建筑群,现存遗址。该园写仿江南金陵永济寺,抽象地写意镇江的金山和焦山,园林建造巧借天然岩壁、重塑山形地势,营造出攀登山林、一览全景之气势。园内山石设计巧妙运用留山、凿山与掇山等手法,其中清可轩与天然石壁意趣相得,为全园点睛之笔。园内文化内涵深厚,兼具儒、道、释等多元文化,是乾隆皇帝圣王理想的物化体现。本文通过对赅春园进行文献考证、实地调研、测绘和复原设计等研究内容,对其造园艺术进行分析,并探析造园主人乾隆皇帝的园林审美,进而推动万寿山后山遗址群的保护与展示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天津蓟州静寄山庄是清代著名皇家园林,从兴建到消亡,先后延续了两百多年,镜圆常照是静寄山庄内八景之一。本文通过对重要历史文献的分析研究,如《清代内务府档案》、《钦定盘山志》、《样式雷图档》、《乾隆御制诗文集》等,辅以遗址现场调查,并参照同期、同类型寺观园林的特征特点,对镜圆常照进行了复原设计,构建出镜圆常照整体电子模型和实物模型,对镜圆常照未来复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安话觉巷清真大寺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沿衍扩建,形成现在规模,至今保存完整,这是一座古老的清真寺,也是西安地区现存的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这个寺是以中国古建筑木构架大屋顶传统的独特形式结合了伊斯兰教的装饰艺术,满足了宗教活动的使用功能,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形象。全寺分四进院落,每进庭院为传统四合院模式,设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主殿、亭阁、楼台、牌坊均排列在中轴线上,共计殿、厅、厢庑一百八十余间,均为木结构。这座寺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是一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晚期文人求仙问道之风繁盛,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到文人崇道的影响,并成为"人世之外,别辟幻境"的理想之所。以明代正德至崇祯年间的江南社会和吴中文人集团崇道治园为背景,以弇山园为例,从王世贞的崇道际遇出发,探索弇山园道学渊源及表达,结合文人小品及园记总结道学在文人造园中的映射和实践,解读明代中晚期江南士绅崇道对私家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公元3世纪时,西方世界就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到了13世纪末,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复苏并带来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意大利园林艺术正是在这一浪潮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不仅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从新兴资产阶级中脱颖而出的美第奇家族对这种风格的产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31年在佛罗伦萨举行的第一届意大利花园展览中称"美第奇家族对园林艺术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从人文主义和美第奇家族的角度出发,分析家族中对意大利园林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人物,解读美第奇园林的人文背景、象征意义及演变过程,归纳总结美第奇园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文渊阁”为《四库全书》藏书处,规制最为壮观。文渊阁位于文华殿以北,阁前有一长方形水池。阁制面阔六间,前后出廊造。阁虽采用六间建制,但作为楼梯间的西梢间面阔仅一廊步深,其余五间仍明间坐中(见“文渊阁地盘图”)。这种变通形式在清代建筑中较为奇特。阁采用歇山式琉璃瓦顶,黑心绿剪边做法。文渊阁外观两层,内实三层。阁之梁架结构大体以《工程做法·九檩楼房大木》为准。但改硬山顶为歇山顶,于腰檐部位增设暗层,上檐金柱改为落地通柱。  相似文献   

18.
河心岛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生态和自然资源承载空间,对湾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江的洲面沙、太监洲及老鸦洲3个河心岛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河心岛典型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生态问题,提出"空间分区、时序分期、结构修复、系统恢复"的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研究成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典型构成和共性特征研究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对强人工干扰下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现实指导价值,能够为中国其他地区岛屿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京煦园的历史,目前仍存在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1)两江总督府和江宁织造府虽然前后毗邻,但绝非一处,两府的附属花园也各自有别,康乾驻跸的是江宁织造府而非两江总督府,因此煦园不是行宫花园,而只是衙署园林。2)两江总督府花园建成于乾隆朝尹继善任两江总督时期,经历了乾隆十一年(1746年)和二十三年(1758年)的2次营建:第一次营建,花园从无到有,建了不系舟、望山亭等景点;第二次营建,花园由简而繁,增添了诸多建筑,并由尹继善亲手堆叠了巨型假山。3)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之前,两江总督府花园一直无"煦园"之名,煦园得名在同治重建后不久,具体时间在曾国藩去世的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至李宗羲写《复彭雪琴侍郎书》的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之间。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保存下几方古代工匠施工场面的壁画。客观上再现了一千多年或几百年以前工匠操作的场景。北周第296窟窟顶上画有两处表现建筑施工的壁画,一者建塔,一者建屋。隋代第302窟有一伐木建塔图。初唐第321窟有两个施工场面,一建屋,一建塔。五代第72窟有一个修塑佛像的画面。北周和隋代两幅画里有工人手持矩尺的形象。这些壁画为研究建筑史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