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朱涛 《时代建筑》2013,(1):158-165
文章论述了1955年批判梁思成的“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起因、过程和后果.通过细读一系列代表性批判文章和梁本人的检查,文章分析当时中国的建筑思想与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珅  刘锦标 《建筑创作》2010,(7):300-301
适逢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2010年6月12日上午,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指导、中国国家博物馆支持,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铜像组织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人民政协报社联合主办的“梁思成铜像展暨梁思成历史贡献纪念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建筑界即有“南刘北梁”之说,南刘指的是刘敦桢,北梁指的是梁思成。那时,梁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刘任该学社文献部主任。他们是1932年会合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的。据传,他们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梁思成家里。当时,刘敦桢问梁先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应从何处入手?”梁先生  相似文献   

4.
金磊 《重庆建筑》2006,(10):76-77
2006年3月28日~4月1日,“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成功举行,它的意义不仅仅是通过对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十多年对中国古建筑测绘成就作一回顾,更是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3月29日,在四川李庄镇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各界领导及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赖德霖 《建筑师》2009,(6):55-64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因此这对概念可以说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中国风格建筑设计理论的原点.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将两个概念置于梁所受的学院派建筑教育背景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梁的《营造法式》研究.他在1935年所编纂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和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可译论”思想的理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厘清学院派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揭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许多“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本质.从而贡献于中国的建筑学术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史。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是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创作.甚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古都风貌式”以及所谓的“欧陆风格”设计都有着相同的方法论来源,这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构图”与“要素”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6.
赵纪军  何梦瑶  宋霖 《中国园林》2023,39(1):128-133
梁思成作为一名建筑学者,亦发展了关于“公园”的认知,并成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支持清华大学营建学系设立“造园组”的思想基础。但对其“公园”理念的研究仍付之阙如。通过分析其文章著述、报头设计,以及参与的社会活动、规划设计实践,揭示其“公园”认知的内容、特点与转变:1930年受《首都计划》的影响,形成了城市公园系统及城市分区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开放“公地”的理解,这一理解也体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编纂《中国建筑史》时,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园”的研究之中;20世纪40年代末,受西方城市规划中“有机性疏散”学说的影响,“公园”在“体形环境论”的理论框架中被明确为与建成环境相对、且应保存的“自然”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学习“苏联经验”,其认知纳入城市遗产保护关切,“公园”被视为遗产保护的载体,而“公园”与“遗产”在城市尺度和场地尺度上扮演着等量齐观或主次有别的角色。总体而言,梁思成的“公园”理念以近代西方的公园概念为核心,同时拥有城市视野与历史眼光。对于中国风景园林学科而言,其“公园”理念是学科初创时期学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如今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28日~4月1日,经《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成功举行。通过此次活动回顾了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十多年对中国古建筑测绘的贡献,同时表达了对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的纪念。3月29日在四川李庄镇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各界领导及专家都提到这次学术考察活动的意义,会用先辈的治学方法和严谨精神去品读、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历史发展中的贡献。五天中,专家们先后到达李庄、夹江、峨眉山市、乐山、新津、梓潼和成都等地的文物和遗址地,行程…  相似文献   

8.
倍受建筑界关注的“第五届梁思成建筑奖”于近日正式揭晓。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裴义、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黄星元等荣获“第五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黄锡璎荣获“第五届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相似文献   

9.
《重庆建筑》2009,(3):14-14
备受建筑界关注的“第五届梁思成建筑奖”,经过申报,提名,评选和审定委员会审定,于近日正式揭晓。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柴裴义,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黄星元等荣获“第五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黄锡璆荣获“第五届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相似文献   

10.
今年正逢中国建筑史学泰斗,梁思成先生百年诞辰,最近由建工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梁思成全集》,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套书所展示的内容,是先生一生披荆斩棘、艰辛工作的结晶。每次读到先生的文章,先生的音容笑貌马上便浮现在脑海,每当回想起过去先生的谆谆教诲,总是令人兴奋不已,先生那一篇篇力作是我们建筑史学人的必修课本,先生那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更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先生的一生所走过的路虽然坎坷,但却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在20世纪的历史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建树丰碑的…  相似文献   

11.
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先生(1901—1972)林洙1934年在北平总布胡同宅内学贯中西梁思成,广东省新会县茶坑人,是梁启超先生的长子。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1901年4闰20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梁思成是在父亲办的华侨子弟学校、横滨大...  相似文献   

12.
肖冰 《华中建筑》2011,29(12):8-11
该文是作者“梁思成研究的回顾”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分为“梁思成热”、“各时期相关研究特点”、“台湾学者的研究”等,文中重点回顾了关于梁思成的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对不同时期学者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等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能够借助前人的方法及成果去辅助理解梁思成先生的建筑理论,使人们更加客观、理性的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20日,建筑学家梁思成诞辰105周年,为纪念梁思成,也为宣传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们完成了“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虽然行程仅涉及梁思成当年在四川调查的31个县、市和107项文物中的极少部分,但仍能联想到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学人为挖掘并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所作出的非凡贡献,感受到他们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情况下,不怕困苦、敢于担当的远见与气度。但也有人说: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与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没什么关系。甚至说:纪念梁思成纯属“个人私事”,与国家“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住宅设施》2012,(12):42-44
2012年12月,倍受学界瞩目的中国建筑学界最高荣誉奖——“梁思成建筑奖”终于揭晓了。这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一件喜事,是中国建筑学界的一件盛事。新一届梁思成建筑奖评选结果的揭晓,昭示着中国建筑师、工程师坚定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的又一次新的收获,迎来了中国建筑学界全体学人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建筑理论和建筑道路的再一次新的扬帆。梁思成建筑奖所以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持续热议,源于梁思成建筑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常青 《建筑师》2011,(3):69-81
本文是”话说建筑史”一文的修扩版[1],把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问题及对中国建筑历史的回顾,纳入建筑本土化演进的历史进程加以考察,涵盖了“中国传统建筑要义”、”中国建筑演化”、“历史观与建筑史”等三大问题.其中包括了文化地理视野、中心聚落兴衰、营造制度推定、建筑演进分期,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命题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朱涛 《时代建筑》2012,(5):116-123
文章以梁思成在1949—1952年间所写的一组思想检查为中心材料,结合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建筑案例分析,探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期间建筑思想与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书名:梁思成和他的时代作者:朱涛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01月文字:中文200千字开本:965 mm×1270 mm 1/32页数:375页定价:$58.00元介绍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和书籍实在太多,关心的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些文艺的情调、批评的声音、真实的文字都给我们展现过梁思成的不同方面。而本书介绍的内容,可能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是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间,回应激荡世界的现代建筑潮流,和同仁们通过建筑史的调研和写作,构筑起"中国建筑"体系,并积极思考该体系向中国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间,他深陷新中国政治运动的  相似文献   

18.
《建筑学报》2007,(3):1
[本刊讯]倍受建筑界关注的“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经过申报、提名、评选和2006年12月15日最终的审定工作后,于近日正式揭晓。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王小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等二位专家荣获“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柴裴义、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黄星元等二位专家荣获“第四届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相似文献   

19.
吴良镛 《城市规划》2001,25(5):41-44
世纪之交 ,祖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恰逢梁思成先生诞辰10 0周年 ,出版《梁思成全集》 ,意义深远。 本文为吴良镛先生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 10 0周年所出版的《梁思成全集》撰写的序言 ,2 0 0 1年 3月17日于北京清华大学完成初稿 ,3月 2 6日于英国剑桥大学完成第二稿。经吴良镛先生同意 ,在本刊发表。文章题目为编者所加。历史上 ,中国建筑、村镇和城市在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在封建社会 ,匠人的社会地位很低 ,限于文化程度 ,难以将经验总结为可世代相传的文字 ,从而束缚了建筑的发展。差不多到了 2 0世纪初期 ,从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朱涛 《时代建筑》2013,(5):130-142
通过一批新史料的发掘,文章力求还原1950年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陈方案”)的历史语境,论证该方案汇聚了中国两条国都规划史的线索:1937—1949年间的北京“西郊新市区”和1928—1949年的南京中央政治区的规划史。文章还简要分析了它未能被当权者全盘采纳的原因,以及它与今日北京城市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