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通过系统试验验证了GB 18445-2012对涂层覆面材料、涂料用量、水固比、养护条件规定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作为覆面材料,易于操作且不影响测试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涂料用量越大,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的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大;拌合用水量越大,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小;养护环境越干燥,去除涂层砂浆试件的抗渗压力和带涂层混凝土试件第二次抗渗压力越小.该结果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现场施工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和普通无纤维混凝土试件抗渗试验的对比 ,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和影响规律 ,探讨了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和普通无纤维混凝土试件抗渗试验的对比,研究了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及性能特点,发现掺入改性聚丙烯纤维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与纤维掺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掺量越大,效果越佳,但同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  相似文献   

4.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混凝土表面,可以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碳化试验结果表明涂刷该材料的混凝土试件耐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扫描电镜结果验证了该材料的渗透结晶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裂缝修复材料通过促进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致密性从而增强抗渗性。研究对比了基准试件和经ECRM处理的混凝土试件的抗渗性和吸水性能,结果表明,ECRM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渗压力随ECRM用量增加而提高;当ECRM用量一定时,试件抗渗压力随水灰比的减小逐渐增大。ECRM还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经ECRM处理的混凝土试件其吸水率为基准试件的1/2~2/3,能够有效防止水分等侵蚀物质的进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将改性聚丙烯纤维掺加到水池结构的混凝土中,以加强水池结构的抗渗防裂性能。通过对两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和无纤维混凝土试件抗渗试验的对比,探讨了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及性能特点;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程结构对混凝土抗渗性的要求,开展了系列再生混凝土(即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主要参数,设计制作5组圆型抗渗再生混凝土试件,通过试验测定了各组试件的抗渗等级。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并与再生混凝土强度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在粗骨料的取代率50%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表现出了比普通混凝土更好的抗渗性能,说明再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工程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实体混凝土上取芯并加工处理成符合常规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要求的抗渗试件,从而达到检测实体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目的,提高了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定掺量纤维混凝土试件和普通混凝土试件的抗渗性试验研究,发现掺入体积掺量0.15%的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抗渗性有明显提高。最后以断裂力学为基础,对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从物理机理和断裂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永 《建筑工人》2005,(3):19-19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度为150mm的圆台体试件。在抗渗试验前,需将抗渗试件密封装入抗渗模套中。通常的密封方法是,在试件侧表面涂上一层熔化的石蜡:为便于操作,抗渗模套还需用烘箱预热至50~80℃;随后,在压力机上将试件压入模套中,待稍冷却后,解除压力,即可装上混凝土抗渗透仪进行抗渗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传统工科土建类专业在这一形势下亟需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围绕新工科内涵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索改革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分析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各类实验课程和实践训练环节,融合“新工科”建设创新理念,形成课程实验、集中设计、集中实习、创新创业四大教学模块/平台,以及实践教学的基础认识、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三个层次,构建“一条主线、四个平台、三个层次”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力求为培养创新型、交叉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下传统实验中心建设和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为例,讨论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验中心与传统工程实验中心的差异,提出了建设大型多学科综合实验中心的意见。在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了设置创新型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单独设置、提升实验教师教学素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提升学生对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培养出更多"新工科"人才,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变化、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及"00后"大学生的特质,提出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应聚焦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工程管理协调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便毕业生能够胜任绿色建造和信息时代工程技术应用、管理工作。基于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可引发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改革为例,对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主动将土木工程行业中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BIM等新技术与传统知识点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框架;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发掘并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00后"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梁(PP-ECC梁)抗弯性能科研课题为依托,结合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梁实验教学,分析了RC梁及PP-ECC梁在裂缝形态、宽度、变形情况及其承载力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对采用新型材料开展梁结构抗弯实验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将科研课题、工程实践与实验融为一体的梁式结构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该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优化和补充,可为其他课程实验教学革新提供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其使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的科研能力,以及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孔祥付  翟红侠 《安徽建筑》2007,14(1):101-102
本课题通过利用合肥地区常用的地方材料.对双掺混凝土进行优化组合试验。通过验证试验、对比试验及正交设计试验。选取最佳水泥品种、掺量;最佳外加剂品种、掺量;最佳掺和料品种、掺量等材料.配制一系列C50-C60泵送混凝土.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进而为合肥市商品混凝土行业提供技术服务。该课题的研究成功将为合肥市土木工程行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面向应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理性、严谨、精确的思维。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的变革与转型,创新能力正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越来越重要的能力目标。思考是创新的前提,高质量思考是高价值创新成果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较强的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工程思维惯性的约束,单一的思维模式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制约。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新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特征,阐述开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论课程的必要性,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并对课程教学内容构成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整合现有理论课内实验项目,以实验项目为主导来独立开设实验课,做到让实验教学真正独立于理论教学;实验课程实行学分制教学,成绩考核与所做实验项目数量和质量挂钩,激发学生对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的热情;转化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结构设计竞赛模型试验及教师科研项目为教学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智能建造是以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面向国家建设需求的新工科发展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仍是智能建造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目前国内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探讨了现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改革措施,构建了适应智能建造背景下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智能建造专业中的作用,相关成果可为智能建造专业结构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专业CDIO系列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CDIO系列课程,并提出了实施方案。针对单一知识型或技能型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工程人才需求的现状,通过课程设置和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力学系列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而传统教学体系已很难适应新时期下学时减少而要求更高的教学需要。在力学系列课程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新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新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