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借长洲镂奇园--影园复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肇钊  吴迪  陈艳 《中国园林》2005,21(9):38-44
影园复建是园林界的大事,是众望所归之举.以山影、水影、柳影成园的影园是计成的手笔,其巧于因借,以简寓繁,以少胜多,情景相融,意趣耐寻之处尤值得今人借鉴.<园冶>堪称世界最古老的造园著述杰作之一,是计成毕生造园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梁敦睦 《中国园林》1999,15(3):67-69
本文就《掇山》、《选石》、《借景》、《自识》的注解与《园冶全释》作者张家骥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3.
金学智 《中国园林》2012,28(12):33-38
通过对《园冶》书名中"冶"字多学科的聚焦解析,拟定了它"熔铸""美化""广大之道"3个义项,从而将书名解释为"园林美的铸造(创造)之道";进而高度评价了计成"使大地焕然改观"的"大冶"理想,并阐释了《园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添赐 《中外建筑》2024,(2):112-115
《园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造园瑰宝,是造园学的第一部传世专著。文章旨在从《园冶》探析余荫山房的营造,根据《园冶》中的屋宇、掇山和借景三方面,研究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古典园林——余荫山房的造园手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通过对余荫山房布局、屋宇营造、掇山景观和借景营造的详细讨论,总结出随曲合方的空间布局、因境选形的掇山营造以及务实与归隐的借景意境。结果表明,《园冶》对余荫山房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展示了岭南园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文章延续补充了《园冶》应用于中国园林的研究,然而,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园冶》与岭南庭园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顾孟潮 《重庆建筑》2012,11(5):56-57
<正>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集诗人、画家与园林设计师于一身的计成,完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园林学理论专著《园冶》。今年是《园冶》问世380年。为了加深对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经典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我在研读《园冶》原著的同时,又先后研读了与《园冶》有关的其他专著,如《园冶注释》(陈植著)、  相似文献   

6.
顾孟潮 《重庆建筑》2012,(12):52-54
<正>1体味《园冶》的环境艺术价值[明]计成的《园冶》真是一本奇书,它不仅仅是园林学的开山之作,而且是当时园林艺术、技术、手法、经验等的集其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应用手册,而且还有着极高的文化、美学、建筑学、园林学、文学艺术等多种价值。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得到自己的收获。如金学智先生"《园冶》的文学解读"一文(见《苏园品  相似文献   

7.
夏丽森 《中国园林》2012,28(12):43-47
计成的《园冶》在欧美的传播与西方学者和园林爱好者对中国园林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童寯于1936年首次以英文文章提到《园冶》,直接影响到瑞典学者喜龙仁将部分英译文于1949年发表。玫萁.凯瑟克1978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园林的著作也让更多读者认识了计成,此后,西方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迅速发展。1988年出版了《园冶》英译本,1997年出版了法译本,受到学术界内外读者的欢迎。《园冶》设计原理亦体现于西方一些中式庭园。目前欧美学术界有关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研究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月15日,园林杂志社与上海园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下简称"园冶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园冶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以园林文化创意为主导的内资企业。公司从事园林专业设计咨询、创意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园林园艺培训讲座、园林园艺产品国内外的交流与传播;公司在园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具有行业引领作用。园林杂志社与园冶公司合作,意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为园林事业的发展助力。《园林》主办单位上海市  相似文献   

9.
王绍增 《中国园林》1998,14(2):20-25
本文重点解析了《园冶》今译中若干著名的难点,包括“临溪越地,虚阁堪支;夹巷借天,浮廓可渡”“半间”“磨角”“堂占太史,亭问草玄”等,并提出学风问题。  相似文献   

10.
被《园冶》作者计成称为“园林之最要者的”“借景”则是最能体现中国人习惯、生活,即追求“诗意栖居”的华夏意匠。孟氏六边形借景理法是借鉴古今园林经验创制的借景理法新篇,它源于《园冶》又高于《园冶》。作者从理法由来、理法创新、设计思维、环境艺术4个角度论述孟氏借景理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指出它将促进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1.
吴肇钊  陈艳  吴迪 《风景园林》2011,(6):98-100
《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不朽著作,具有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国际交流的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对造园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用江南园林实景的手绘图画来图释造园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之一;而谈艺术创作的"园说""借景"二篇则用传统山水画释义,总计例图超千幅;结尾增加的"海外交流篇",附219幅传统园林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园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造园名著.1981年陈植先生的<同冶注释>使<园冶>能够广泛流传,但由于其专业性,多少令人半懂不懂.笔者认为图释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式,现选择7页已完成的<园冶图释>精粹掇山篇公示,敬请学界评议指教.  相似文献   

13.
考察计成及同时期相关观念中,造园理水的重要 性。辨析“理水”及《园冶》语境下“掇山”概念后,梳 理相关论述,明确《园冶》理水内容并不完全涵括于《掇 山》。在计成的实践构思中,山、水具有贯穿造园流程的环 境背景、设计前提及造园要素3层意义。反映在《园冶》文 本中,理山、理水的内容与造园流程和要素的论述结合分布 于全书,而《掇山》主要论述要素化的山、水,形成独特的 山、水论述框架。为《园冶》理论研究及园林创作实践的 山、水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蔡军 《建筑师》2019,(1):61-65
《园冶》屋宇中记载了15种建筑类型、4类建筑构架、8幅构架图式、3个屋架细部及3幅地图式。本文通过对《园冶》中记载的建筑平面形制、构架样式及构件细部进行解读,结合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并与《营造法式》《工程做法则例》《营造法原》《鲁班营造正式》等建筑史料进行比较,阐释《园冶》中屋宇的构架样式及其特点,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弥补目前学界对《园冶》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究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的源流与变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园冶》叙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冶》的叙述方式曾招来一些学者的批评,文章从造园的性质着眼,在探讨这种叙述方式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对于丰满地把握"园林",有效地传达造园的"智巧"是必要的和恰当的。  相似文献   

16.
范文昀 《新建筑》2013,(5):123-126
《园冶》语言组织结构存有自身的法则,且文本法则秩序与造园事实秩序平行存在。解体解析《园冶》文本结构旨在试图认知中国古代造园思想。造园思想的当下获得或可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认知视域.亦即体现在建造活动中的自然与人的立体界域界面关系的体形形态营造:墙体与栖居体方面。  相似文献   

17.
阴帅可  杜雁 《中国园林》2012,28(1):85-87
“计无否之变化,从心不从法”,《园冶》书中较少论及其体的造园技术和方法,而是在深刻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运用以境启心、以境论景的写作方法向读者阐明了因境成景,景境互融的基础设计思维,即在合理顾及地宜、人宜的前提下,发挥设计师的能力,创造出优美之景致,感人之意境,通过与其他园林古籍理论和园记历史实景的类比分析可以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8.
王睿隆  边谦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21,37(1):133-138
“琼华仙玑”是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仪征室外展园,以《园冶》“时宜得致古式何裁”作为设计的指导纲领,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强调的“借景”作为核心理法。以《园衍》“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序列”包含的明旨、问名、相地、布局和理微等环节展开设计,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情境下对古代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在当代展园的承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关注了17世纪的造园名著《园冶》,并以屋宇篇为焦点.作者要旨有二:首先,在各注家对《园冶》原文断句及标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文句结构及暗含论题的新认识;其次,阐明原文的暗含视界,突出各种关乎文化特征的前提.在这其中包含3个问题:1)园林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理念是什么?2)如何看待目标一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未在原文出现?3)对于现代建筑类型分类的一般见解与原文对建筑类型的认识有何差别?  相似文献   

20.
周燕  王江萍 《城市建筑》2013,(22):45-46
本文利用《园冶》中的宜居环境思想来指导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中国古典宜居思想与西方宜居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以指导宜居环境的整体建构,应当成为中国观代宜居理论创新的方向和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