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哈工大建筑学院和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编的《城市建筑》已经创刊十三年了。这本学术期刊的发展,我算是一个见证人。从最早偶尔投稿的作者,到某期客座主编,到编委,到成为《城市建筑》真正的朋友,其中的经历,是值得愉快地回忆的。记得在《城市建筑》六年庆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六六之顺》表示祝贺;十年庆的时候,我又写了一篇《十年之变》。这两篇小文章其实都表达了对《城市建筑》的祝福,也寄托了我自己对建筑学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窦武 《建筑师》2004,(3):103-104
今年4月10日《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长文,写的是湖南卫视“象形节目”组办了个“大型城市文化地理专题栏目《问城记》”,3月27日至4月1日邀请了原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知名作家龙应台作为嘉宾,议论了一下成都市的建设。《南方周末》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成都还像成都吗?”主要内容是《南方周末》记者对龙应台的访问记,不是那场电视对话。电视对话我没有收看,龙应台答《南方周末》记者的话,都说得很好,相当全面,有些意见也相当深刻。但那篇长文一开头的情况简介和后面的“链接”却很使我吃惊。且请看“链接”里的几句:“成都市在去年年初启动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1)
<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小时常引用这句诗,可内心仅仅觉得这是一句总结到位、很有意境的诗句而已。当下再品,真苦!勤与惰,让我不禁有些惘然……读过《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也曾以此为标题写过一篇职业生涯规划。原来自己潜意识里还是选择了勤奋!  相似文献   

4.
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学森 《中国园林》2010,26(2):11-12
<正>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建筑家,但每次游览我国的一处园林,或就连车过分隔北京城里北海和中南海的大桥时,总为祖国有这一独创的艺术部门而感到骄傲。在20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字,不久前又重新刊登在1983年第1期《旅游》杂志上,叫《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后来感到意犹未尽,又写了一篇《再谈园林学》,登  相似文献   

5.
杂志七年     
当电话那头的女生告诉我她是《城市建筑》小牛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反应正在印证巴甫洛夫先生的条件反射理论。我当时产生了两个反射,基于两个假设:假设一,如果要写一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10):22-23
<正>《晋祠》一文是我第一篇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当年读书的孩子现在也该有54岁了,忽忽不觉已半个多世纪,他们的孩子又上过一遍这篇课文了。凡成故事都是巧合。 1982年刚打倒"四人帮"不久,百废俱兴,各业复苏,教材也在重新编写。当时我在《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任上。北京的地图出版社要创办一个《图苑》杂志,就请报社帮忙通过驻各地记者约一些风景名胜的稿子。我按约写了这篇《晋祠》。因为对"晋祠"太熟了,并没有费多大的劲。记得是春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
<正>和一位教师闲聊,他告诉我,2014年,他一共写了十多篇论文,发表了七篇,其中有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他说,以前总认为写论文很神圣、很难,便一直想写而未写。2013年评上"市学科带头人"后,想想自己才刚到四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总在这位置上驻足不前,便给自己下达了死任务,必须保证每两个月至少磨出一篇教学论文。结果,想象中无比艰难的任务,完成起来却似乎无多少坎坷。他的话,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开始走上教科研之路时,也是如他这般,先给自  相似文献   

8.
四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混凝土用水量液位控制计量系统》和我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发表在《建筑工人》杂志1994年第10期上。同时,编辑部就我的文章和信发了一篇题为《长期订阅自学成才》的文章。我的另一篇介绍护角的文章也被收入由《建筑工人》编辑部编辑的《砖瓦抹灰工实用技术》一书中。由于我从小养成爱看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2日,《成都商报》刊登了一篇《亲友扼腕,八旬太婆闷死家中》的报道,肖婆婆死后四天遗体都腐烂了才被人发现。这篇报道令魏学大非常震惊和悲痛,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空巢老人做点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修定寺建筑考古又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汛 《建筑师》2005,(6):106-113
前此我在本刊相继发表了《安阳修定寺塔的年代考 证》和《期望修定寺,碑刻考证与建筑考古》,现在又写 出这一篇,修定寺塔和修定寺非常重要,值得一唱三叹, 我对她情有独钟,遂三致意焉。前两篇讨论的本来也是 建筑考古专题,这一篇文章有三部分内容,本有联带关 系,谈论起来更有同一个宗旨,所以合成一文。称做修 定寺建筑考古又三题,加一“又”字,自然是上承前两 篇而言的,有兴味的读者,当然会一起参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22日,《成都商报》刊登了一篇《亲友扼腕,八旬太婆闷死家中》的报道,肖婆婆死后四天遗体都腐烂了才被人发现。这篇报道令魏学大非常震惊和悲痛,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空巢老人做点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请你帮个忙     
《Planning》2019,(4)
<正>我要写什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帮互助的故事。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的时候救起了小公鸡。两个小伙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别人  相似文献   

13.
我生平出书不喜欢找名人写序。一般都是自己包打包唱。往往序文没有尽兴,再来一篇后记或跋。很少想到麻烦他人。特别是日理万机的高层领导。但我的《中国红色旅游名胜诗话》却例外地麻烦了刘忠德部长一回。说来话长。我至今还没有跟刘忠德部长打过照面。但缘分这东西我还是挺相信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去浦口校区上课的校车上,  相似文献   

14.
《世界建筑》约我写一篇有关纪念性建筑的文章。这里只能凌乱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故名之为“漫话纪念碑建筑”。为了找一点依据,便顺手从书架上找出了一本《辞海》和一本《美国建筑百科全书》,分别查一查“碑”字和“monument”这两个辞,想通过释文来了解一下它们准确的含义,并比较一下两者的异同,《辞海》对碑的解释是这样的:“古时宫、庙门前用以识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4)
针对现今社会中一些小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而出走、自杀等现象,再加上看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四名女学生集体自杀》后,触发了我写这篇论文的激情。本文从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件入手,提出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论点,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小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概要》等书籍,作为自己论文的理论依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为了唤醒家长和教师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在遇到挫折、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时能正确对待,不走极端。  相似文献   

16.
何君林 《建筑工人》2007,(10):50-50
提起笔来写这篇短稿,目的在于想把我心中对贵刊的挚爱之情一泻而发。说实在的,我是一名普通读者,也不是建筑工人,更不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短短认识《建筑工人》近三年时间,归纳起来还是相见恨晚,可这几年贵刊对我的受益不用言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
<正>我写小说的时间不长,只有一年。在写小说之前,我写了四年诗歌。这使我的小说常常患有诗歌后遗症,比如过度经营语言,比如故事没讲完就结束了,最严重的是连故事都没有。《共享单车逃亡记》是一篇带点想象力的新闻评论,尽管这种写法在博尔赫斯、米尔豪瑟那里早已有之,但它更是诗歌后遗症在我身上"恶化"的结果,即意象高于一切。我曾想过虚构几个人物,把它写成一篇较为常规的小说,但事实上做不到。诗歌赋予我的审美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36)
<正>一、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学习刘湛秋《雨的四季》这篇散文时,我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促进但以学生为主要地位开展的。1.运用已学方法理清文章思路因为第一单元内容中朱自清的《春》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上课时我先让他们以《春》为范本来理清本篇文章的思路。学生很快概括出一条主线:喜雨—绘雨(春、夏、秋、冬)—赞雨。接着我让他们自己划分结构层次。参与率、正确率很高。2.布置任务,自主学习文章思路清晰以后,我告诉他们这节课由他们自己去完成以下任务:(任务是提前写在黑板上的)  相似文献   

19.
4月22日,现在山东新城金矿保卫处当经济民警的退伍战士孙欣同志回到了他曾服役三年的淄博市沂源县消防中队。他与战友们谈工作,谈人生。当谈到通讯报道工作时,他深有体会地说:“我的第一篇稿件是在《山东消防》杂志上刊登的,《山东消防》不仅为我从事新闻写作鼓了劲,坚定了我的写作信心,而且是我从事写作的良师益友。我过去当兵时就非常爱读《山东消防》,现在仍然是《山东消防哨热心读者。”他告诫战友:在写作方面要多看、多写、多练。不要因为第一篇稿件没有选中就泄了气。一篇不行,继续写,要边写边总结经验。要多写一些反映消…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里说的“北大开课”.指的是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授建筑考古学新课。我刚刚在本刊上一期发了一篇《赴台开授建筑考古学新课纪事》,那篇赴台开课纪事和这篇北大开课蠡言,好像是一双姊妹篇。细心的读者也许还会发现,我前些时候写过一篇《希望致语》,希望致语与苦海蠡言,好像又是有意在题目上做对子,其实不然。《希望致语》的后面提到前路的艰难.临末了写下几句难免苦怆的话,那已经是一种苦楚的预感。我这里写下的蠡言,虽然还是难免苦怆,却仍然是在寻找希望。 我在前文说起,北京大学和台湾树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