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调驱技术在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在认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立足于注水开发,油井措施逐渐由补孔为主转向提液、卡水为主,水井措施则由转注、完善补孔、分注为主转向重配、深度调驱为主。实施结果表明措施效果显著,对油田稳油控水、挖潜上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对于象岔河集这样的复杂断块油田,在中高含水期,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极为零散的情况下,深度调驱技术是挖掘高含水主力大砂体剩余油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胜坨油田不同含水期油水平面运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胜坨油田沙二段1-3砂层组河流相正韵律油层和沙二段7-8砂层组三角洲前缘相反韵律油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统计、数值模拟和动态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含水期油水的平面运动规律。研究表明,在中低含水期,正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明显受沉积亚相带的控制,局部水淹带形成早,反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主要受注采井网控制,水淹带形成较晚;在高含水期,正反韵律油层水淹程度加剧,沉积亚相带的控制作用减弱;在特高含水期,正反韵律油层水淹均十分严重,主要受注采井网的控制,沉积微相带对剩余油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型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沙二下)油藏经历了近20年开发,目前含水高达92.%.因此,须探讨高含水情况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以调整开发方案.濮城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及井网密度的影响,可分为种分布型式 :(1)连片分布差油层型.该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各小层的河道间相(Q)和远砂坝砂坪相 (Y),须进行油层改造后,方可动用.(2)注采不完善型.此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沙二下 6~8砂层,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暂不宜开发.(3)断层遮挡型.这种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濮46,49,25,14等大断层的上升盘,可通过布定向井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4.
从喇嘛甸油田南块井网加密前后萨尔图油层的变化看出,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的窄条带形状分布随着井网的加密变得更为明显,而且对差油层更需要分解成单砂体来认识。通过分层测试、水淹层解释等资料对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作了分析,按其影响因素分为注采不完善、油层的变差部位或变差部位遮挡、油水升间油层连通异常、新钻遇的未水淹层四种类型。同时提出了对剩余油挖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 ,平面和层间压力分布不均衡 ,调整挖潜和防治套损难度加大的现状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成果上 ,根据SFT测试、分层测压资料、套损情况以及油层动用状况 ,对异常高压层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研究得出了异常高压层的几种成因类型 :①有注无采形成的异常高压层 ;②厚注薄采形成的异常高压层 ;③油水井开采层位同处于薄差层砂部位 ,当注采井距过大时 ,易憋压 ,形成高压层 ;④油井套损关井或高关后 ,单砂体注采不协调使得注大于采或有注无采而形成的高压层 ;⑤长期泵况不正常造成的异常高压层 ;⑥…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大庆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大庆油田个密集井网区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存在于薄砂层或孤立的小透镜体中;沉积韵律层渗透性的差异控制剩余油的纵向分布,厚油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段.另外,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砂体中,剩余油分布不同.分流河道砂体、分流间砂体及水下分流砂体因非均质性严重,故易形成剩余油.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龙虎泡油田初期天然能量开采、转注后实施“三分、五清”精细油藏管理和提压注水效果的基础上,针对油田高含水期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井网对砂体控制程度低、剩余油分布相对零散、注采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依据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及高含水期开发调整矿场试验结果,研究形成了反九点转五点注采系统调整、以挖潜零散剩余油为主的局部井网加密调整、中渗透油层高含水期提液增产调整和多油层高含水期聚合物深度调剖技术.高含水期注水开发调整技术控制含水率、递减率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对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含水油藏地下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的难点,以双河油田北块Ⅳ5-11层系为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手段,综合剩余储量大小、储层物性、渗流规律、目前注采井网完善程度、注采对应状况和开采情况等条件,求出优势潜力指标,确定出剩余油优势开发潜力区域.结果表明,当研究区Ⅳ5-11层系剩余油潜力值大于0.38时,所对应的剩余...  相似文献   

9.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储层层内、平面、层间渗流差异,油层正向微构造、砂体上倾尖灭、断层屏蔽等地质因素以及油层未射孔、井况恶化等钻采工程因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的渗流差异是影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垂向上层内渗流差异导致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正韵律型砂体的中上部;平面上的砂体拼接带及主砂体边缘相对低渗透区域是剩余油富集的重要场所.砂体规模与形态、层间渗流差异等地质因素与井网部署等工程因素的非耦合性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控制不住、注采关系失效等多种作用机制,结果形成平面剩余油滞留区、未动用的油砂体、憋高压的剩余油层等多种形式的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学科油藏研究成果分析杏南开发区剩余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各项动静态资料分相带区域进行精细历史拟合的办法,在时间上再现了油田开发的全过程,给出了单层及不同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的量化结果,使剩余油认识更加深入,潜力更加清楚.为此,应用多学科油藏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杏南开发区不同沉积类型、不同微相砂体的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确定了剩余潜力的挖潜方向.研究分析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有效厚度大于等于1.0 m的油层中,占总剩余地质储量的64.77%;剩余油仍主要分布在目前动用较好、含水较高的区域,占总剩余地质储量的60.06%;并且主要分布在注采不完善井区和油层发育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双河油田高含水期厚层剩余油分布及挖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在目前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厚油层厚油层的内剩余油分布主要受井网完善程度,地层纵向渗透性,砂体沉积特征,微构造及区域地层压力因素控制,剩余油在井网不完善井区,纵向中低渗透层,注采状况较差的分流河道沉积间及沉积末端,微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注水压力平衡区相对富集,在完善井网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地质特征加强注采结构调整及注水合理调配,是双河油田油层挖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油水过渡带区域剩余油丰富,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通过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平面井网注采不完善区;厚油层顶部的低渗透段;注水井井间干扰严重,油水过渡带吸水较差区;断层附近及层内的夹层区域。通过数模分析,油水过渡带不具备部署注采井网的条件,水平井成为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的首选技术,因而开展了水平井挖潜分析和优化,主要对投资回收率优化、水平井距顶位置优化、水平段长度优化、水平井液量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老井措施是油水过渡带剩余油挖潜的另一个有效技术,并开展了老井措施油水井射孔厚度优化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五里湾为代表的特低渗均质型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平面水驱均匀推进,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零散分布,剖面上主力小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呈米~厘米级规模相间分布,常规的注采调控技术动用难度大。此类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如何稳产,如何提高最终采收率是油藏面临的核心技术难点。本文在深入剖析开发矛盾基础上,立足一次井网水驱,寻找挖潜的技术潜力,通过理论研究结合矿场实践,形成了以精细单砂体动用技术、不稳定注水技术和空气泡沫驱为核心的稳油控水技术系列,实现了剩余油的精准动用且提高采收率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形成的各项技术对同类油藏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具有较强的技术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储层绝大多数都属于河道砂体,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后,层内剩余油超过层间剩余油,层内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一特点,从挖掘层内剩余油潜力出发,提出要重新认识河流砂体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并指出高含水期河流砂体储层改善采油(IOR)目标主要有:①封堵强水洗段,控制注入水无效循环;②加大中水洗段注水冲洗强度,达到目标水驱效率,并有可能超过目标效率;③提高未、弱水洗段的注采对应程度和注采井数比,达到有效驱替,提高波及程度.围绕这些目标.通过例证提出重新认识河流砂体层内非均质性设想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油田夏盐11井区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强,产量持续下降,注水开发后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持续稳产能力较差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及动态监测资料开展了非均质性强油藏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下步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夏盐11井区剩余油挖潜潜力区可分为3种,Ⅰ类为注采井网不完善控制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高,平均大于45%,油层厚度不小于4.5 m,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挖潜对策为储层改造提高低渗区域的物性;Ⅱ类为井间滞留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平均为20%~45%,油层厚度为3.0~4.5 m,主要发育河口坝,挖潜对策为油水井补孔、完善注采井网;Ⅲ类为水淹程度较高型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平均小于20%,油层厚度不超过2 m,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对策为老井补孔和水井分注,同时进行注水井调剖,对低产井进行重复压裂、补孔。该研究可为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特高含水期水驱剩余油挖潜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鹏 《采油工程》2007,(4):44-47
针对北三东区块存在的问题,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通过多学科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油藏动静态数据,精确预测剩余油分布,搞清特高含水部位、剩余油富集部位、注采完善程度。针对剩余油分布零散的实际情况,优选补孔措施井、措施层位,通过补孔完善局部单砂体注采关系,进行剩余油的挖潜。实践表明,通过补孔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挖潜不完善井区的剩余油,可以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集油田高7区阜宁组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志香 《海洋石油》2003,23(2):51-54
文章把储层特征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构造高部及在边缘相带的薄砂体中 ,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 ;在垂向上非主力层砂体发育局限 ,呈透镜状 ,物性也较差 ,油层厚度薄 ,剩余储量有限 ,但剩余油饱和度高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模式主要是正韵律和复合正韵律。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正韵律的上部低渗区 ,复合正韵律的上部和下部相对低渗区。针对剩余油分布富集区 ,进行了注采井网调整 ,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鄯善油田东区油藏注水开发的油水运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注水开发的深入,三间房组油藏产液呈现出含水上升、产量下降、注采关系长期不平衡的现状。分布于主河道砂体中的油井砂层厚、物性好、单井初产高、采出程度大、油层压降也大。注水开发中,注入水主要沿砂体延伸方向向压降大、物性好的油井突进。受沉积旋回控制,油藏中的Ⅰ,Ⅱ类储层多分布于每一油层组的中、下部,即第3或第4小层。这些小层产液量高、吸水强度大,造成开发中多为单层、单向含水上升。在油藏内,注入水主要是沿砂体展布方向由西向东、由低渗向高渗形成主渗通道。油藏产液量的变化与注水效果关系直接,主力产区含水上升是导致油藏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侏罗系三间房组含油井段长、储层差异大、油水粘度比低、注采井网不完善,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面临着油层水淹差别大、储量损失大、产量递减快、开发效益差等问题。通过储层沉积成因分析及各向异性精细刻画,结合储层水驱油机理、生产动态和钻井资料,分析油层的水淹特点和规律,总结出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轻质油藏高含水期应根据储层规模和剩余油储量丰度来优化井网重组层系,完善注采关系,最大限度提高水驱动用程度;颗粒或凝胶类深部调驱体系对改善人工裂缝不发育井区的水驱效果不明显;高含水后期应侧重于转换开发方式提高驱替剂的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气水交注或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能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统计分析地层混合液电阻率计算分析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分布,利用吸水剖面动用状况分析剩余油的剖面分布规律.阐述了该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高、构造复杂带与层内河道边缘、相变带二、三类储层及其韵律性控制,以及层间干扰、注采不完善及水驱损失影响.指出该区特高含水油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分布总体比较零散,平面上主要以豆粒状、豆荚状或团块状、条带状分布富集;纵向上集中分布在部分动用相对较低主力油层中,油层动用不充分,呈现严重的非均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