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现有纱线毛羽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弯曲毛羽和交叉毛羽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法的纱线毛羽路径匹配追踪算法。将采集到的纱线毛羽图像通过预处理、骨干化处理获取毛羽骨干图像,以毛羽端点作为起始点,对其八邻域像素点进行判断获取新的毛羽路径点,重复对毛羽路径点邻域判断直到没有毛羽路径点存在。对毛羽交叉出现多路径点的情况,提出交叉匹配值指标,即根据毛羽交叉点前部分相邻毛羽路径点间斜率并分配动态权重得到毛羽局部斜度,利用交叉匹配值对多路径毛羽点进行匹配获取新的毛羽路径点,通过本文毛羽追踪方法获取毛羽像素数量并转化为毛羽长度。与人工法和投影法检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毛羽追踪检测结果与人工检测毛羽结果误差在4%以内,有效解决了交叉毛羽和弯曲毛羽追踪检测问题,提高了纱线毛羽的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0,37(1):49-56
为了利用毛羽方向的特性,有效控制毛羽增长幅度,达到降低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从分析毛羽成因入手,介绍了毛羽方向性的形成原因、纱线毛羽方向的特性,重点研究了毛羽方向与纺纱过程的关系及毛羽方向性在新型纺纱中的特征。指出毛羽方向分为正向毛羽、反向毛羽、不定向毛羽三类,且三者之间可相互转换;毛羽方向与细纱卷绕密度,络筒退绕动程、络筒络纱速度、络纱张力,钢领钢丝圈、细纱至络筒摩擦倒向以及毛羽测试张力等关系密切,且络筒工序毛羽方向改变是毛羽增长的主要原因;毛羽方向性是纱线毛羽所具有的特征,控制络筒毛羽增长实质上就是减少倒向造成毛羽形态改变及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定向,并不是真正的去除毛羽,利用毛羽的方向特性,可有效地控制毛羽的增长幅度,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3.
景军锋  张星星 《纺织学报》2019,40(5):157-162
为实现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的自动化,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系统。使用光源、相机、电机等搭建图像获取平台得到毛羽图像;利用Blob连通域分析法进行毛羽区域提取,计算毛羽轮廓矩特征与毛羽区域特征,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毛羽分类;根据毛羽分类结果以及前后2帧图像中毛羽位置坐标差值,对不同类型的毛羽数量进行统计;通过毛羽的最小外接矩形,得到每帧图像中的毛羽长度数据,并取每个毛羽长度数据的最大值作为相应的毛羽长度。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代替人工完成管纱毛羽的有效检测,且单个管纱的检测耗时在10 s以内,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业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图像法毛羽测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用于毛羽分析和长度测量的纱线毛羽骨架跟踪算法。首先以10像素为步长,作纱线条干边缘曲线对毛羽骨架的分割线,得到毛羽起点;接着在毛羽延伸方向上对毛羽起点的上5?邻域点或下5?邻域点进行判断,得到新的毛羽路径点,进行邻域点的重复判断,直到没有毛羽路径点存在,依次记录所有毛羽点生成毛羽路径,并提出了多毛羽路径点和交叉毛羽的解决方案;最后根据2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毛羽路径中相邻毛羽路径点的像素,从而得到毛羽的测量长度。对长毛羽的跟踪测量和固定分割长度测量的结果显示,毛羽骨架及长度的跟踪测量算法可将测量长度提高24.3%∽666%,测量结果较为精确。  相似文献   

5.
欧怀林 《纺织器材》2013,40(3):22-26
为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分析了成纱毛羽的形态、形成机理、特性及影响毛羽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影响纱线毛羽的12条规律;从原料、工艺、设备、操作、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控制毛羽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指出纱线毛羽与成纱方式密切相关,毛羽是成纱方式的衍生物;须条宽度是控制加捻毛羽的关键,刮擦是过程毛羽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纱线通道、张力大小密切相关;细纱工序既是加捻毛羽的产生点,又是过程毛羽的严重增加点,是控制毛羽的关键工序;络筒工序亦是解决毛羽问题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贝叶斯阈值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增强以及保边递归滤波对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增强纱线毛羽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其次,利用贝叶斯阈值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像素级分割,并去除条干,获得纱线毛羽;最后对获得的毛羽进行细化,并利用像素法对细化后的毛羽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纱线毛羽长度、毛羽根数、毛羽面积指数及毛羽长度指数等指标。与等距线法及YG172A型纱线毛羽测试仪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本研究方法能够精确计算出纱线毛羽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长于络筒工序,为控制纱线毛羽的增长,研究了1332M型络筒机的槽筒材质和表面状态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测试了CJ 27.8 tex纱的1 mm~9 mm 管纱毛羽与筒纱毛羽,并对四种不同材质和表面状态的槽筒产生的毛羽数量进行了统计对比.通过对3 mm筒纱毛羽数量与3 mm 管纱毛羽数量的比值(倍增系数)进行比较,认为:经过络筒工序后,纱线的毛羽数量增加3倍~5倍,钢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少,胶木槽筒增加的毛羽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纱线毛羽指数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纱线的片段毛羽指数服从正态分布,建立并证明了新增指标体系的正确性,指标包括毛羽指数变异系数、毛羽分布变异长度曲线、毛羽DD值。探讨了片段长度对毛羽DD值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丝绸》2021,(6)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然而现有毛羽检测中难以快速获得其三维长度(毛羽空间轨迹长度)。文章提出了在获得单幅图像的基础上准确表征纱线毛羽空间长度的方法。采用远心镜头获取纱线毛羽图像,经过同态滤波、直方图均衡化、边缘增强、水平集分割等处理,获得包含空间信息的毛羽分割图像。结合散焦成像原理,建立毛羽宽度、灰度与其空间深度之间的模型关系,实现毛羽空间三维长度的快速测量。基于单幅散焦信息的毛羽空间长度测量,为实时三维检测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清晰与模糊区域毛羽的分割,所测毛羽三维长度与人工测量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棉纱线的毛羽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毛羽概念与毛羽问题、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棉纱毛羽的成因,对成纱毛羽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在前纺——细纱——络筒工艺中分项采取措施和对策,做对比试验,以求控制、减少棉纱毛羽。  相似文献   

11.
张凤  周湘祁 《毛纺科技》2012,40(6):12-15
从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出发,探讨影响纯苎麻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对比不同的钢领型号和表面状态、细纱锭子速度、导纱钩直径、细纱加捻程度、槽筒速度、络纱张力等条件下纺制的16.7 tex纯苎麻细纱,在标准状态(温度20℃,湿度65%)下采用长岭YG172A型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情况,了解不同纺纱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实验表明:细纱、络筒速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关键因素;4 mm以下的纱线毛羽占80%~90%,毛羽主要在细纱工序产生,络筒工序增加较快。因此,优选合理的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采用新的纺纱技术和纱线后处理技术是减少纱线毛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络筒机设备状态、操作等因素对络筒纱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络筒毛羽与络筒机机械状态有关。要减少络纱毛羽,除保持机械状态良好外,还要合理选择工艺参数,选择涡流喷嘴和气圈限位器高度及气圈破裂器。  相似文献   

13.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机的织造效率,为了降低涤纶纱及高比例混纺纱毛羽,通过对前纺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毛羽的测试比较,发现纤维的细度、纤维的梳理与伸直度、梳理隔距、粗纱的定量与加压等对涤纶纱及高比例混记纱毛羽影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原料的搭配选用、纺织工艺设计、空气调节、操作水平以及纺纱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试验,从中提出了减少毛羽的措施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剖析浆纱毛羽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数据测试,分析浆纱工序毛羽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浆纱毛羽的几种因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成纱毛羽,针对细纱工序的工艺、器材及温湿度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捻系数适当增加,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毛羽随着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前胶辊前移2 mm~3 mm对减少毛羽有一定作用;细纱牵伸工艺按照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思路进行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时间对毛羽影响较大;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指出减少细纱毛羽要注意细纱工艺的配置、专件器材的管理以及加强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纺纱过程对成纱毛羽影响之研究(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了毛羽形成的机理,并把成纱毛羽分为加捻毛羽和过程毛羽,进一步分析认为加捻毛羽受加捻三角区大小影响;过程毛羽除受钢领、钢丝圈、导纱钩、隔纱板、导纱杆、张力盘、槽筒等纺纱器材影响外,还与回潮率、各种工艺速度、工艺条件有关.详细介绍了前、后纺各种纺纱器材的优选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其他控制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9,36(Z1):64-65
基于络筒工序细纱管纱高速退绕因自身摩擦、纱线张力的影响使纱线毛羽增加的现状,提出在自动络筒机上加装气圈控制器或加装PERLA-A型涡流毛羽减少装置,不仅将使毛羽明显减少,还可提高纱线强力,并具有其它积极效果。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自动络筒机加工同号数紧密纱与普通纱的不同毛羽增加情况对比,分析认为产生毛羽的根源是细纱工序,并非是自动络筒机加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