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红曲色素在曲霉发酵代谢中生理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亮 《食品科学》1998,19(10):10-12
对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合成的红曲色素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红曲色素是红曲霉的一种能量贮存物质,又是一种氮源捕独剂。证实了红曲色素在红曲霉发酵过程中特殊而巧妙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红曲色素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红曲色素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对红曲霉合成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红曲霉分批发酵过程中,测定茵体干重、总糖浓度、色价和pH值,经处理后得到茵体生长、红曲色素合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对比实验数据与模型表明,两者能较好地拟合,基本反映红曲霉发酵合成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3.
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发酵产生的天然色素。传统上红曲霉都是发酵大米生产红曲色素,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小米、玉米、木薯、菠萝蜜籽等谷物及农工业废弃物都被用于红曲色素生产。文章简述了红曲色素的性质,对红曲霉发酵不同底物生产色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红曲色素属于自然色素的一种,随着生物科技等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底物被运用于红曲霉色素反应加工中,最终得出的红曲霉色素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不同底物所产生的色素量也有所差异。文章分析了红曲色素的性质以及不同底物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 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 红曲霉菌株。 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 6.81×10-2 mg/m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 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相似文献   

6.
红曲霉是用于生产红曲色素的一类重要真菌,但红曲霉还会产生桔霉素,因此在控制桔霉素的前提下增强色素合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玉米芯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农业废弃物,研究选用玉米芯水解液为碳源,考察其对红曲霉液态发酵时生物量、桔霉素和红曲色素水平的影响,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玉米芯水解液是红曲霉发酵的良好碳源,当水解液中葡萄糖为40g/L,木糖为30g/L,暗光培养并添加辛酸时,桔霉素产率仅为27μg/L,红曲色素色价(OD510nm)高达268。  相似文献   

7.
以大米与玉米粒不同配比为基质,利用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和验证性实验研究了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发酵条件,得出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适条件:大米∶玉米粒为1.5∶1(大米∶玉米粒为18∶12,g/g),氯化铵添加量为2g,水添加量为40mL,培养时间为14天,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005.42U/g。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发现红曲色素受光照和pH的影响比较大,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筛选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探讨红曲霉菌株产色素能力以及红曲霉遗传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红曲霉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对41个红曲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法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产色素的能力,并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红曲霉以及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在产色素能力的研究比较中,41个红曲霉中的紫色红曲霉、橙色红曲霉和红色红曲霉相对于丛毛红曲霉、烟灰色红曲霉和白色红曲霉而言,具有更好的产色素能力,且紫色红曲霉相比较橙色红曲霉和红色红曲霉而言,高产红曲色素以及高产各个色素组分的能力更胜一筹,丛毛红曲霉在这6个种中产红曲色素能力最差,同种内的不同菌株产色素能力也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红曲霉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种内聚类分析则显示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株并不一定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对以糯米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糯米为基质,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7%,氯化铵4%,硫酸镁0.4%,糯米初始含水量43%,接种量6%,发酵时间9天,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达1008.8 U/g,比优化前提高了49.9%。  相似文献   

10.
红曲色素是由红曲霉经固态或液态发酵所产生的天然食用色素,是红曲霉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之一,作为添加剂在食品特别是肉制品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红曲色素的组分及其分离纯化,红曲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红曲色素主要调控方式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硝酸钠15 g/L,硫酸锌0.05 g/L和硫酸锰0.05 g/L,培养基初始pH=3,装液量为30 mL/250 mL,培养时间为120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色价达到16.91 U/mL.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以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可行性。从5种不同原料中筛选出豆渣为产红曲色素的最适固态发酵基质;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法得出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基质初始含水量50%、甘油6%、NaNO_30. 04%、KH_2PO_40. 3%、MgSO_40. 2%、抗坏血酸2. 2%,最佳培养条件为湿度60%~65%、接种量8%、30℃培养12 d,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的含量为(6. 03±0. 11) mg/g。研究认为,以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豆渣产红曲色素的工艺可行,可实现豆渣的高值化发酵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红色素提取工艺条件探索吕心泉,高巍,沈爱光食品工业科技,1995(2):53~57红曲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由红曲科红曲霉属中的红曲霉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经发酵后提取而得。红曲色素的特点:①pH值的变化,其色调也不变化。②100℃左右的高温,色调...  相似文献   

14.
红曲霉JR所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天然色素的混合物.由于具有着色力强、口味自然等优点,红曲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文章对红曲霉JR固体发酵所得红曲米中的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光照(自然光照、日光灯照射和紫外照射)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在自然光、日光灯和紫外照射下均表现出显著的不稳定;考察了浸提过程不同pH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对酸碱环境非常敏感,在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另外在一定的碱性环境下(pH值为9-11),红曲色素较酸性环境(pH值为3-5)更为稳定;最后考察了温度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霉JR固体发酵所得红曲米中的红曲色素对温度较为稳定,当红曲米在80℃处理2 h,红曲色素色阶仍可达(985.33±9.45)U/g,仅比室温条件下的红曲色素色阶(1038±15.87)U/g低50 U/g左右.  相似文献   

15.
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条件进行了探索,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利用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基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50%、3%葡萄糖、0.1%甘油、3%酵母粉、0.1%硝酸铵、0.2%氯化铵、2%蛋白胨、0.4%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发酵所得红曲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302U/g。  相似文献   

16.
红曲色素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红曲色素在发酵香肠中代替亚硝酸盐发色的应用王柏琴(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27)杨洁彬,刘克(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北京)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是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红曲色素具有对pH稳定、耐热、耐光、不易被氧...  相似文献   

17.
红曲霉在加工食品上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红曲霉色素的特性 1、红曲霉色素 所谓红曲霉色素就是用红曲霉生产的红色天然色素。该红曲霉是与生产豆酱、酱油等所用的黄曲霉是同族的霉菌。主要种类有赤红曲霉、紫色红曲霉、马来加红曲霉等,这些红曲霉生成了红曲素(黄色)、红曲黄素(黄色)、红斑素(红色)、红曲红素(红  相似文献   

18.
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天然红曲色素,同时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糖化酶、酯化酶等。以红曲霉为甜米酒酿造的糖化增香着色剂,采用正交试验寻找适宜的红曲甜米酒酿造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曲霉接种量2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20h的工艺条件下酿制的甜米酒色泽红亮,味甜醇厚,酒体协调,有红曲特有的醇香。  相似文献   

19.
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天然红曲色素,同时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糖化酶、酯化酶等。本实验以红曲霉为甜米酒酿造的糖化增香着色剂,采用正交实验寻找适宜的红曲甜米酒酿造工艺。结果表明:红曲霉接种量2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120h,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甜米酒色泽红亮,味甜醇厚,酒体协调,有红曲特有的醇香。  相似文献   

20.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取代人工合成色素的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红曲色素是国际范围内生产量及使用量最大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领域的着色。福建红曲以品质优、色价高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但在红曲霉代谢过程中同时会合成真菌毒素桔霉素,使红曲色素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我国红曲色素产品中桔霉素含量普遍偏高,制约了我国红曲产品的出口和使用领域的拓展。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合成呈伴生现象,常出现提高红曲色素产量的同时,桔霉素含量也相应提高的情况,因此调控红曲霉代谢过程中促进红曲色素的产生同时抑制桔霉素的产生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调控方法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及基因工程等来达到调控目的,通过掌握红曲菌代谢调控网络,研究红曲菌产桔霉素的代谢途径及途径中的代谢机制,进而综合分析调控红曲霉合成代谢桔霉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对推动红曲产品的出口和红曲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