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四川宜宾叙府酒业偏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嗜热细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7-67℃,最高耐受温度为72℃。经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属于Lysinibacillus属。表明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极端微生物,同时亦为分析多粮浓香型白酒酒体形成原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从大曲酱香白酒生产大曲中分离得的5株嗜热芽孢杆菌、3株酵母菌应用于酱香型白酒生产。结果表明:①应用5株嗜热芽孢杆菌培养制得的高温大曲曲香馥郁,幽雅纯正;②应用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与曲药、糟醅混合高温堆积,糟醅复合酱香明显;③应用复合产酸菌、培养窖泥,用于窖底,提高了窖底香和酒产率。所生产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优良,酱香风格典型。  相似文献   

3.
以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为材料,采用55℃高温分离培养,通过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三角瓶固态发酵物蛋白酶活力测定复筛,分离筛选嗜热功能细菌,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55℃条件下共分离获得85株嗜热细菌,其中M5中性蛋白酶活力为96.06 U/g,优于对照菌株。菌株M5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可制成微生物强化菌剂,应用于芝麻香型白酒的高温制曲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丹参内生真菌中筛选耐热性强的酸性生淀粉酶菌株,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50株丹参内生真菌作为筛选对象,通过淀粉固体培养基初筛、液体发酵复筛,筛选产生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产酶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50株丹参内生真菌中,筛选出5株产生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ZDH2-2-1-1为产淀粉酶活性最强的菌株,酶活力达到117.63 U/m L,经鉴定为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该淀粉酶最适p 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 H稳定性,对生淀粉具有广谱的降解能力。通过薄层层析发现,ZDH2-2-1-1所产淀粉酶的酶解产物为葡萄糖。结论:丹参内生真菌能产生高活性的耐热性酸性生淀粉酶,在生淀粉深加工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离筛选功能优良的大曲酵母菌株,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皖北某白酒企业春季中温大曲中分离得到89株酵母菌,选择6株优势菌株进行复筛实验。通过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常规分析方法,筛选出生长优势明显,产酒精能力较强的2株酵母菌株(N4、N6)。结合18S-IT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N4为大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N6为近玫色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属于锁掷酵母属(Sporidiobolus)。筛选的2株酵母菌作为皖北地区白酒酵母菌的重要菌种资源,在白酒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嗜热细菌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高温筛选和传统培养方法,借助于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ARDRA)分型、分子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技术,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嗜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55℃高温筛选获得的85株嗜热细菌分属于4个菌属,分别为Thermoactinomyces sp.,Bacillus sp.,Schlegelella sp.以及Streptomyces sp.,其中第1优势菌为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丰度为69.41%。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的嗜热细菌类群,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性以及建立其与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晓梅  赵辉 《食品科学》2015,36(11):177-181
从优质白酒窖泥中分离筛选出13 株产淀粉酶的兼性厌氧细菌,通过测定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脱支酶酶活力,最终筛选出一株生产4 种淀粉酶活力均相对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MSP13。对菌株MSP13产酶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确定其产酶的较佳条件是:CaCl2质量浓度0.15 g/L、MgSO4·7H2O质量浓度0.3 g/L,pH 5.5和温度37 ℃。优化后的菌株MSP13生产4 种酶的酶活力平均提高了31.645%。  相似文献   

8.
从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糟醅中筛选出的两株优势酵母Y2、Y3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8℃,pH4.0,接种比2∶1。在最优组合条件下酒精度可高达7.8%vol。最后将分离筛选出的这两株菌种应用到麸曲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试验中,所产酒的感官品评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嗜热链球菌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及生物学功能,是发酵乳制品中常用的发酵剂之一。由于高产酸菌株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备受亲睐。方法:通过发酵乳的发酵试验,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自自然发酵乳产品中的28株嗜热链球菌进行了筛选。结果:共筛选出5株高产酸菌株,分别是IMAU80844、IMAU80809、IMAU10636、IMAU80287、IMAU80846。基于产酸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发酵试验结果一致,可将高产酸菌株和低产酸菌株区分开,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本试验结果证实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快速筛选具有优良产酸特性的嗜热链球菌菌株,为今后筛选高产酸菌株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分离、筛选,从多粮浓香型酒厂内的空气、曲药、糟醅、窖泥中分离得到82株细菌,其中优势细菌24株,占分离所得细菌总数的29.27%。入窖糟醅中细菌种类及数量最多,曲药中芽孢细菌最多,可产淀粉酶的细菌在生产环境中分布最广,表明细菌种类及数量的分布与白酒生产以及酒体的风格形成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解析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酒体独特风格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的进步对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微生物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勾兑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对酱香型白酒加工生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微生物技术为例,分析其在酿造微生物分离鉴定、酿造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研究以及株嗜热芽孢杆菌、4株酵母菌功能菌研究中的应用。科技的进步为白酒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中。国内有关科研人员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酱香型白酒产业运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筛选一株高产甘油细菌,为使用细菌生产甘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松的根系土壤为样本,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与耐高温试验,筛选获得一株嗜高温菌株,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生长曲线测定以及单因素轮换法发酵条件初步优化。结果: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嗜热嗜气解硫胺素芽孢杆菌(Aneurinibacillus thermoaerophilus);生长曲线显示,在0~6 h为生长延迟期、6~21 h为对数生长期;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有较优甘油生产功能,其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0、2%葡萄糖、15‰盐度、6%接种量、温度50℃。结论:该菌株产甘油发酵条件较酵母等真菌具有更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从广西龙胜县的罗汉果植株根中分离内生菌,并采用打洞法和Bernfeld法从中筛选出对α-淀粉酶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发酵液后进行活性部位追踪。结果表明,从罗汉果根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到2株α-淀粉酶抑制活性较高的菌株PD-3(42.51%)和PD-4(56.29%);两菌株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物质均来自发酵液,发酵液经萃取后,菌株PD-3和PD-4抑制活性最高的萃取相分别为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4.19%和88.46%,较阿卡波糖的抑制率(45.17%)高;菌株PD-3的正丁醇相含有多糖、黄酮等化学成分,菌株PD-4的乙酸乙酯相含有糖类、酚和醌等化学成分;两株菌株经形态观察均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表明罗汉果内生真菌具有产α-淀粉酶抑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湖北省襄阳市某酒厂的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57.43%)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30.73%)为主,而中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48.05%)、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17.72%)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14.56%)为主。虽然两类大曲共有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UT)包含的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4.21%,但经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CA)发现两类大曲在空间排布上呈现明显分离趋势。经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发现,导致两类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的菌属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一些真菌类群在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中均存在,但两类大曲亦具有各自较为独特的真菌类群。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和内蒙地区传统发酵牛乳制品为原料,对嗜热链球菌进行分离.通过与标准菌株比较及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嗜热链球菌的耐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自然发酵酸牛奶中分离得到4株嗜热链球菌,从内蒙古地区奶豆腐中分离出1株嗜热链球菌.其中有三株菌有较强的耐热性,经80℃处理15 min后,活菌存活率均在1.3%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从泡菜中分离的329 株乳酸菌中,筛选出一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编号为SD-22。经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在排除过氧化氢干扰和有机酸抑菌作用后,brevicin SD-22 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部分真菌也有抑制作用,但对酵母菌和青霉无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 值稳定性,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 处理后抑菌活性完全消失,对α- 淀粉酶不敏感。因此初步认为该菌株是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嗜热芽孢杆菌和北京棒杆菌为出发株,经原生质体融合操作获得融合棒,该融合株具有在淀粉培养基上产生赖氨酸和α-淀粉酶的能力,赖氨酸产率为2.5g/L左右,α-淀粉酶活力为10000~20000u/ml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发酵的水牛乳中分离、筛选乳酸菌株,用16S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得到5株乳酸菌株,分别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3株、嗜热链球菌1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株,通过组合发酵试验,得到4组优良的混合发酵菌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4份内蒙古阿拉善盟传统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同时采用Pac Bio SMRT三代测序技术对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发酵驼乳中共分离到8株乳酸菌和5株酵母菌,乳酸菌包括1株胚芽乳杆菌、2株瑞士乳杆菌、2株嗜热链球菌、2株假肠膜明串珠菌和1株开菲尔基质乳杆菌。酵母菌包括1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2株酿酒酵母、1株诞沫假丝酵母和1株芽殖酵母。Pac Bio SMRT测序结果显示,硬壁菌门为4份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细菌门,乳杆菌属为优势细菌属,以及瑞士乳杆菌为优势细菌种;子囊菌门为发酵驼乳样品中的优势真菌门,克鲁维酵母菌属为优势真菌属以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优势真菌种。  相似文献   

20.
从大连丽娇湾和金石滩采集获得海水、海藻等样品,采用PDA培养基分离海洋真菌,并对产酶真菌进行筛选及鉴定,及其产酶能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真菌32株,产酶菌株18株,其中有1株同时产4种酶,3株同时产3种酶,8株同时产2种酶。初步鉴定18株产酶菌分布于4个属,其中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各6株,均占总筛选产酶菌株数的33.33%,其次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 sp.),共4株,占总筛选产酶菌株数的22.22%。11株产植酸酶、10株产纤维素酶、6株产淀粉酶、5株产蛋白酶、3株产脂肪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