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取传统微生物手段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酵母菌,对其进行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两株菌分别是约氏掷孢酵母A(Sporidiobolus johnsonii A)和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opora lusitaniae).  相似文献   

2.
天山冻土中嗜冷酵母菌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麦芽浸膏富集平板涂布天山冻土中可培养酵母菌,通过麦芽浸膏分离培养基筛选菌株.采用酵母菌常规生理生化实验、最适生长温度、最适pH对分离菌株的生理学进行研究.以NL1和NL4为PCR扩增引物,通过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酵母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分离筛选到4株嗜低温酵母菌,分属于隐球酵母(Cystofilobasidium infirmominiatum)、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 patagonicus)、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和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  相似文献   

3.
牛广杰 《酿酒》2013,(6):56-59
从大曲中分离获得6株酵母菌,通过对菌株形态结构观察和生理特性分类鉴定,初步确定2株高产乙酸乙酯酵母,并对分离菌株发酵动力学及其产酯性能进行研究,其中在最适条件下菌株BQC-1Y产酯量高达663.8mg/100mL,完全适合用于白酒产香的优良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山一号冰川底部沉积层耐低温酵母菌的分离和其中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的筛选,了解冰川微生物生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为低温脂肪酶生物技术的研发奠定基础。采用RB琼脂平板涂布分离可培养酵母菌,通过橄榄油选择培养基和吐温80选择培养基筛选产脂肪酶的耐低温菌株。对分离菌株表型特征、最适生长温度进行比较,结合2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产脂肪酶菌株的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地位。从57株分离物中筛选到12株产脂肪酶的耐低温酵母菌株,其中7株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2株属于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2株属于红酵母属,1株属于Mrakiellaspp。天山一号冰川冻土中产脂肪酶的耐低温酵母菌多样性较丰富,依据其生长温度的范围,均属于耐冷菌。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新型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酵母菌株,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该研究利用WL选择培养基和产糖基础培养基筛选出高产EPS的酵母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8S rDNA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响应面方法对菌株产胞外多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EPS的酵母菌,经鉴定,该酵母菌为近粉红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命名为S.pararoseus PFY-Z1,当葡萄糖17.34 g/L、硫酸镁1.98 g/L、初始pH值5.3时,EPS的含量为(6.74±0.13)g/L,是优化前的1.63倍。不仅为EPS的生产提供菌种来源,也为今后利用S.pararoseus大规模生产EPS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新疆葡萄表皮分离酵母菌,结合形态观察及WL培养基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筛选菌株的产酯含量及产酯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出72株酵母菌株,筛选出33株代表性菌株,其中非酿酒酵母31株,归属于10个属,分别为红酵母属(Rhodotorula)、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有孢汉生酵母菌属(Hanseniaspora)、洛德酵母属(Lodderomyces)、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毕赤酵母属(Pichia)和锁掷酵母属(Sporidiobolus),且Rhodotorula(16.13%)、Hanseniaspora(16.13%)和Pichia(19.35%)为主要非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中Torulaspora XM2(5.22 g/L)、Pichia K3(4.91 g/L)、Hanseniaspora HE3(4.63 g/L)和Pichia ML3(4.57 g/L)总酯含量较高。通过对其产酯关键酶活性的测定推测乙酸酯水解酶及醇乙酰基转移酶对酯类物质的生成可能有极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水塔老陈醋大曲中分离纯化出21株酵母菌,利用26S r DNA D1/D2序列分析方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对分离纯化的酵母菌进行鉴定,并用其发酵糯米糖化液,用静态顶空-气质联用的方法测定发酵后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发现:21株酵母菌鉴定结果为2株弗比恩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8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6株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3株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2株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21株菌株发酵后产物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其中产生乙酸乙酯和乙醇最多的菌株分别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m12(含量为4.4415 g/L)和扣囊复膜酵母q25(含量为48.577 g/L);产生最少的则分别为扣囊复膜酵母q6(含量为0.0037 g/L)和东方伊萨酵母q12(含量为11.4555 g/L)。提示老陈醋大曲中不同种类的酵母菌在发酵中对乙醇和乙酸乙酯具有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黄酒酿造中浸米工序产生大量的米浆水,其pH低但营养丰富,COD含量很高,直接进行废水处理造成较高的环保成本负担。为回收利用米浆水资源,从环境中分离了108株产色素酵母菌,以pH 3.5培养时的生物量和色素产量为指标,筛选到5株较优酵母菌,进一步考察在米浆水中培养的细胞数,色素产量和COD降解率,最终筛选得到菌株R-70。根据菌株形态和生理学特征以及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近玫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R-70菌株在米浆水中的发酵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pH值和氨态氮质量浓度不断升高。培养36 h酵母数达到最大7.8×10~7/mL,色素量在44 h达到5.26 mg/L,44 h COD去除率达到最大91.12%,是一株性能良好的酸浆水利用菌株。  相似文献   

9.
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曲,被称作酿造白酒的糖化发酵剂。通过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将筛选的菌株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作强化大曲,并通过GC-IMS技术检测传统大曲和强化大曲中挥发性成分。结果可知:四株酵母菌最佳添加量为:酵母菌QJ-1添加量3%、酵母菌QJ-4添加量5%、酵母菌QJ-3添加量3%、酵母菌QJ-2添加量4%。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69株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采用ITS区序列进行真菌的分子鉴定可将大多数的真菌鉴定到属,部分真菌甚至能够鉴定到种;浓香型大曲内分离获得的真菌类群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红曲霉属(Mon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横梗霉属(Lichtheimi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a)、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等目前已报道的大曲真菌类群,同时也发现了Merimbla ingelheimensis、踝节菌属(Talaromyces),尾孢菌属(Cercospora)、枝孢菌属(Cladosporium)、Acremonium impicatum、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霉菌类群在大曲中分布。其中曲霉属是优势种群,其菌株数目和种类最多,分别占43.48%和20.69%。本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对浓香型大曲中真菌种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立一种简单且高效筛选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的方法,利用TTC显色实验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22株酵母菌进行了产酒精能力初筛,并联合酵母菌麸曲发酵力和液态酒精发酵实验对初筛到的酵母菌株进行复筛和三级筛,最后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4#和8#酵母菌株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首次对中高温大曲发酵全过程酵母菌的变迁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将鉴定结果比对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酵母菌变迁表1可知,两株菌均分离自主发酵阶段。4#菌来自于主发酵2d曲心,8#菌分离于主发酵4d的曲皮。  相似文献   

12.
以凤型大曲为菌种来源,采用三级筛方法分离筛选耐高温高产酒精酵母,并对混合菌种模拟固态发酵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最优组合应用于大曲实际生产。结果表明:(1)三级筛选后共优选出6株目的菌株,其中耐44℃的酵母菌2株,为Y3和Y22,耐42℃的酵母菌4株,为Y7、Y10、Y13及Y14;(2)不同菌株混合固态发酵均能有效提高酒醅酒精度含量,其中6株菌混合发酵时,酒醅酒精度可达5.85%vol,较对照提高31.4%;(3)6株菌应用于大曲生产,出房曲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酯化力分别提升了14.9%、13.1%、14.2%和5.1%。总体来看,试验筛选获得的6株菌混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大曲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开展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区域可培养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探索环境与大曲中酵母种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通过样品采集、可培养酵母分离和26S rDNA鉴定,从环境和大曲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68株酵母菌,共送检202株酵母。其中从环境样品中共分离334株酵母,鉴定为14个属、25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yeast;从大曲中共分离223株酵母,鉴定为12个属、20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fungus。环境和大曲共有10种相同酵母菌种群;环境中主要优势种酵母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Hyphopichia burtonii;大曲的主要优势种为W. anomalus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环境和大曲中的酵母在数量上多样性明显,但酵母在种水平上多样性不明显。其中,Nectaromyces rattus、Wickerhamomyces sp. H1Y23、Issatchenkia sp. S612Y5、Wickerhamomyces pijperi、Trichosporon faecale、Kazachstania sp. IMB190R、Pseudozyma sp.、Kazachstania solicola、Torulaspora sp. Z8Y10和Helicoceras oryzae为首次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获得的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产多元醇酵母的种类和功能,以酱香型白酒大曲和酒醅中分离的酵母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对具有产多元醇功能的酵母进行筛选和多元醇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从14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5株具有产多元醇功能的酵母菌娄德酵母(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FBKL2.0073、库得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FBKL2.0008、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 FBKL2.0310、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 FBKL2.0307和Trichosporonoides sp. FBKL2.0315,其中前4株菌都能产D-阿拉伯糖醇,L. elongisporus FBKL2.0073菌株产多元醇的总量最多,为(9.87±0.85) g/L。  相似文献   

15.
从浓香型大曲分离的酵母菌中,筛选出发酵力、酯化力和脂肪酶活力复合功能较高的菌株,为构建浓香型大曲复合功能菌群提供重要资源。以从浓香型大曲中筛选得到的10株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酶平板鉴定法初步确认10株酵母均具有脂肪酶功能,并对这10株酵母进行单菌小麦固体培养基发酵,测定发酵产物发酵力、酯化力和脂肪酶活力,复筛出一株复合功能性突出的菌株J17,该菌株的发酵力为2.02 g/(g·72 h),酯化力为114.13 U,脂肪酶活力为6.37 U/g。结果发现,J17发酵后能产生较为丰富的风味物质,经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J17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相似文献   

16.
从中高温大曲中分离出酵母菌,通过制作米曲酿造小曲酒初步探究了大曲中的酵母菌在小曲酒中的发酵能力。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从大曲中分离纯化出酵母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了酵母菌的种属,并优化了米曲制作过程中原料的含水量和制曲时间。结果表明,从中高温大曲中共分离出4株酵母菌(Y1、Y2、Y3和Y4),经鉴定Y1为异常威克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Y2为东方假丝酵母(Candida odintsovae),Y3和Y4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米曲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在原料含水量为46%(质量分数)下培养7 d。以高粱为原料,米曲和糖化酶为糖化发酵剂发酵产酒发现,4种酵母的产酒能力依次为酿酒酵母Y3酿酒酵母Y4异常威克汉逊酵母Y1东方假丝酵母Y2。该研究为提高小曲酒质量和开发大曲中微生物资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陶融型白酒大曲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离陶融型白酒大曲的微生物,提取分离菌株DNA,用酵母通用引物NL1/NL4、细菌通用引物799F/1492R和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酵母26S rRNA、细菌16S rRNA、霉菌28S rRNA序列扩增,提交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仰韶陶融型白酒大曲酒曲中共分离到酵母213株、细菌386株、霉菌73株,酵母归分为72株形态种,细菌归分为77株形态种,霉菌归分为7株形态种,根据测序结果不同,陶融型白酒大曲微生物被分为21个分类单元。仰韶陶融型白酒大曲可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特征,为其发酵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果酒酵母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勇  刘利平  鞠帅  谢晖  祁峰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6):1293-1296
本文主要筛选适合无花果果酒发酵的酵母。从无花果果皮和无花果果酒酒渣中初步分离得到41株酵母菌,经过一级筛选得到12株产酒产香较好的菌株,经过杜氏管法筛选得到6株起酵快的优势菌株,再经过无花果浆汁发酵法筛选得到1株起酵快、产酒产香较好的酵母。再对这株菌进行耐受性测试,结果表明,酵母菌Z20对糖度、酸度、SO2以及乙醇的耐受性较好,可作为无花果酒发酵的专用酵母。  相似文献   

19.
葡萄野生酵母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重要菌种来源,为发现有价值的野生葡萄酵母,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得到3株葡萄野生酵母YYMPT-1、YYMPT-2和YYMPT-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形态观察,PCR扩增26S核糖体DNA的D1/D2区(26S r DNA D1/D2)、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和肌动蛋白基因(Actin gene)区域,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3株酵母菌分别鉴定为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近玫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和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本研究结果为优质葡萄酒酿造和改善葡萄酒风味提供了3株具有潜在工业化应用价值的资源菌。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山河陈醋的品质,从山河陈醋大曲、酒醪中分离得到12株酵母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出2株汉逊酵母属(Hansenula)、2株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3株酵母属(Saccharomyces)、3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1株毕赤酵母属(Pichia)、1株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进行了酵母菌株的耐酒精性实验和产酒、产酯性能研究。其中,菌株QY15,LY14,LY27产酒性能好;菌株QY13,QY18产酯性能突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总酯含量高于0.65g/dL的5株酵母高粱发酵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以大曲高粱发酵液为对照。结果表明:菌株QY18高粱发酵液中有7种食醋特征的香气成分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