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9年福建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EC)感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腹泻患者210份粪便标本按照GB 478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后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认,并对分离出的DEC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阳性菌株32株,检出率为15.2%(32/210),其中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占37.5%(12/32),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37.5%(12/32),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占25.0%(8/3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2株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程度最高,耐药率为78.1%(25/32),其次是四环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分别为62.5%(20/32)和59.4%(19/32)。多重耐药(MDR)率为50.0%(16/32)。PFGE结果表明,32株菌共分为28种PFGE带型,其中12株EPEC共分为10种带型,12株EAEC共分为10种带型,8株ETEC共分为8种带型,其中EPEC聚类分析结果有两组菌株具有100.0%相似带型,EAEC有一组菌株具有100.0%相似带型,ETEC聚类分析没有完全一致的带型。结论 2019年福建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DEC感染主要以EPEC、EAEC为主,菌株分型带型存在多样性,菌株耐药状况严重,且存在较高的多重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016—2017年中山市腹泻病例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16—2017年中山市腹泻病例沙门菌监测分离的540株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40株沙门菌涵盖59种血清型,两年有22种共同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体(41.9%,226/540)、肠炎沙门菌(13.1%,71/540)、鼠伤寒沙门菌(9.3%,50/540)和斯坦利沙门菌(9.3%,50/540),共占菌株总数的73.5%(397/540)。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50.0%,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34.1%(184/540)、25.7%(139/540)、12.2%(66/540)和1.5%(8/540);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斯坦利沙门菌对6种抗生素敏感;菌株多重耐药率达65.4%(353/540),4种优势血清型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体、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82.7%(187/226)、56.3%(40/71)、72.0%(36/50)、16.0%(8/50)。结论中山市腹泻病例沙门菌血清型呈生物多样性,菌株多重耐药率较高,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体耐药情况最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DEC 4种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从1 003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30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9.9%。DEC的检出率最高(29.1%,292/1 003),其次是沙门菌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1 0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女性患者致病菌检出率(31.8%,136/428)高于男性(28.5%,164/575);19~59岁和≤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1.5%(76/241)和30.6%(188/615)。致病菌的检出主要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7株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分为6种带型,存在1次聚集。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7%(6/7),多重耐药株有6株;1株福氏志贺菌2a型是七重耐药菌株;292株DEC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氯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8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0.8%,236/292),多重耐药菌株占75.3%(220/292)。结论 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DEC检出率最高,19~59岁年龄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为主要流行季节,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3—2016年泉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及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送检的腹泻患者标本进行沙门菌增菌培养和分离鉴定,采用传统玻片凝集法和液相悬浮芯片技术(xMAP)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460份标本中有73份检出沙门菌,共分离到沙门菌73株(15.87%),检出11个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圣保罗沙门菌(42.47%,31/73)、阿雷查瓦莱塔沙门菌(16.44%,12/73)和布利丹沙门菌(12.33%,9/73)。玻片凝集法检出61株(83.56%,61/73)完整血清型,12株不确定血清型,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法确定了71株(97.26%,71/73)完整血清型,仅2株未确定。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和妥布霉素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100.00%(73/73),其次为阿米卡星(95.89%,70/73)和庆大霉素(84.93%,62/73),对厄他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英这4种抗生素不具有耐药性。结论 泉州市感染性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应及时了解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4—2018年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EPEC分离株进行8类14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参照PulseNet中非O157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不同区县不同采样时间分离的菌株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对140株菌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酶切后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EPEC分离株总耐药率为84.8%(391/461),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4%(294/443)、54.0%(249/461)、45.6%(210/461)。461株菌分为200种耐药谱,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数达249株(54.0%),有1株菌对7类12种抗生素耐药。常见耐药谱为萘啶酸耐药,占4.3%(20/461)。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亚胺培南耐药率和耐药谱种类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其中140株菌共产生136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为分散,无优势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53.3%~100.0%。结论 2014—2018年北京市腹泻病例EPEC 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谱复杂广泛,多重耐药菌株及耐药谱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菌株的基因型呈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耐药状况,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数据库。方法 对2016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县收集的分离自食品的70株沙门菌和分离自腹泻患者的234株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法对8类14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试验,开展耐药谱研究。结果 所有沙门菌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余13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70株食品来源的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45.71%,32/70);234株腹泻患者来源的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0.94%,166/234),其次为四环素(70.09%,164/234)。腹泻患者来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萘啶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高于食品分离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来源的沙门菌耐药谱广泛,共同耐药谱为ACTT/S(耐氨苄西林-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耐药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对青霉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严重耐药,提示应对其加强监测,建立科学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6年河南省食源性沙门菌优势血清型(科瓦利斯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和血清分型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子分型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2016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TraNetChina)使用手册。结果采用微量最低抑菌浓度法对20株食源性科瓦利斯沙门菌进行15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20株菌对四环素、红霉素100%耐药,对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率分别为80.00%、45.00%,对头孢西丁、头孢唑啉产生中度耐药,中度耐药率分别为15.00%、10.00%,对头孢噻圬、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全部敏感。有8株菌出现多重耐药现象,最多对4类4种抗生素产生耐药。20株科瓦利斯沙门菌用XbaⅠ酶切、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9种带型,每种带型包括1~6株菌,相似度61.7%~100%,以SCVX01.HA0008和SCVX01.HA0009为主要优势带型。结论河南省食源性科瓦利斯沙门菌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全部敏感,对喹诺酮类和氟喹诺酮类出现不同程度耐药,且带型存在地区聚集性提示存在共同来源或者交叉污染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提早防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防控、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2016—2020年临床腹泻病例分离的90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采用BioNumeries 7.6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90株沙门菌分为13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PFGE聚类分析得到54种带型,各带型间相似度为51.4%~100%,每种带型包含1~10株菌,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且存在多次聚集现象。药敏结果显示90株沙门菌呈现36种耐药谱,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66.7%,60/90),其次为萘啶酸(62.2%,56/90),头孢西丁全部敏感。多重耐药率达48.9%(44/90),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87.5%和45.8%。结论 辽宁省沙门菌引起腹泻病例呈散发态势,菌株多重耐药趋势明显,且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广泛,应进一步加强分子溯源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分析市售活鸡及腹泻患者中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及耐药性,预防沙门菌的感染流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从1 054份腹泻患者粪便样品及440份农贸市场的活鸡肛拭子中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株93株,进行血清分型,对常见的非伤寒沙门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Bionumerisc v4.0进行聚类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 054份腹泻样品中共检出非伤寒沙门菌88株,分离率为8.35%,分为25种血清型,肠炎沙门菌居多。其中0~2岁的婴幼儿检出率较高,占52.27%(46/88)。PFGE结果:16株肠炎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12株斯坦利沙门菌分成11个PFGE型、14株鼠伤寒沙门菌分成14个PFGE型、6株德尔卑沙门菌分成5个PFGE型;对菌株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发现两个100%同源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其他菌株的分子特征的相似性不大,鸡源菌株与人源菌株的分子特征相似性不大;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下,不同的血清型耐药率各不相同,耐药较严重的为德尔卑沙门菌。440份活体鸡肛拭子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5株,分离率为1.14%,共分得4种血清型,其中姆班达卡沙门菌病人中未检出。结论 该地区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腹泻的感染率高,尤以婴幼儿多见,患者与鸡未发现有同一克隆株,对常用抗生素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波市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预防、控制相应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对河水样品进行离心浓缩、蛋白胨水增菌液增菌、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选择性增菌和沙门菌显色平板分离沙门菌,对分离菌株采用系统生化和血清凝集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多重耐药菌株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株扩增主要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采集48份河水样品,分离沙门菌株105株,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26株)、德尔卑(14株)、里森(8株)、肠炎(4株)、阿贡纳(4株)、斯坦利(4株)、阿格玛(4株),其他及未分型沙门菌41株。70株(66.7%)耐至少一种抗生素,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53.3%、四环素42.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32.4%、庆大霉素11.4%、环丙沙星4.8%、头孢噻肟4.8%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8%。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为TEM型(n=52)、OXA型(n=6)和CTX-M型(n=3),58.1%的菌株1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结论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检出率较高,且部分血清型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菌也有较高的耐药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提示食源性疾病防控中需关注环境细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20—2021年济南市零售鸡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并探究可移动黏菌素耐药基因(mcr)的携带情况。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济南市采集零售鸡肉样品260份,依据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样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mcr基因筛选,使用微量肉汤法对mcr基因阳性株开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260份零售鸡肉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61份,污染率为23.46%(61/260),秋季污染率最高可达53.33%(32/60);共分离出沙门菌103株,56株为肠炎沙门菌,占比54.37%(56/103)。2株不同产地鸡翅样品来源的印第安纳沙门菌分离株检测出mcr-1基因,阳性率为1.94%(2/103)。2株mcr-1基因阳性印第安纳沙门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株,其中1株可对碳青霉烯类和多黏菌素类在内的全部12类测试抗生素同时耐药。结论 2020—2021年济南市零售鸡肉中的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秋季采集样品的污染率较高,肠炎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检出携带mcr-1基因;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coli,EP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Vitek MS质谱仪或Vitek 2compact GN进行细菌鉴定,并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型凝集,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按CLSI2016-M100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08~2016年解放军总医院自临床腹泻标本分离到EPEC菌株82株,检出率为2.10%;EPEC的病例主要来自门急诊患者(28.05%),各年龄段均有检出。EPEC的血清型主要是O86:K61(B7)17株(20.73%),未检出O11:K55(B4)、O126:K71(B16)、O119:K69(B14)、O114:K90(B)血清型。EPEC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比较严重,耐药率在70.00%左右;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EPEC,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达到97.56%。结论 EPEC是引起腹泻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血清型较分散,耐药较严重,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应以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依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EPEC的经验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腹泻患者弯曲菌(Campylobacter spp.)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2016—2018年,对北京市19家医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弯曲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按照PulseNet的方法进行PFGE实验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空肠弯曲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空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95.3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四环素(94.02%)和萘啶酸(92.31%),结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95.00%)、四环素(95.0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萘啶酸(90.00%)。空肠弯曲菌菌株和结肠弯曲菌菌株的多耐药率分别是55.56%和75.00%。228株空肠弯曲菌共产生135种PFGE带型,40株结肠弯曲菌共产生34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为分散。结论2016—2018年北京市腹泻患者弯曲菌分离株的耐药率较为严重,耐药模式复杂,PFGE带型呈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沙门菌报告病例的血清型特点和抗生素耐药性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分离自 2017—2020年无锡市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医院腹泻病例(住院和门诊患者)标本中的216株沙门菌菌株,采用玻片凝集法对216株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及分析,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沙门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216株沙门菌分为42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菌28.70%(62/216)占比,鼠伤寒沙门菌26.39%(57/21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216株沙门菌对美洛培南、阿米卡星、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啶高度敏感,高敏菌株占比均高于90%;所有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到68.06%,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仅0.46%;沙门菌在2017—2020年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每年沙门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共130株菌株产生了多重耐药性(60.19%),耐药菌株数最多的耐药谱为AMP-TET-STR,占比5.56%(12/216),优势耐药谱不明显。结论 无锡市沙门菌的流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且沙门菌耐药性形势严峻,应该尽快建立高效的管控机制, 加强药敏监测, 优化治疗方案, 避免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4—2010年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收集的100株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00株非伤寒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62个不同的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11株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100株菌中有55株菌表现为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5株。菌株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为萘啶酸40%、四环素30%、氯霉素15%、庆大霉素10%、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10%、环丙沙星9%、头孢西丁1%、头孢噻肟0%。结论沙门菌PFGE带型和耐药谱均与血清型存在很高的一致性。提示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开展对该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特征分析的联合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北京市顺义区鸡胴体中弯曲菌分布和分子特征,为顺义区弯曲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批发市场和零售店鸡胴体60份,采用滤膜法分离培养弯曲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并构建最小生成树。结果鸡胴体中弯曲菌检出率为75.0%(45/60),空肠弯曲菌与结肠弯曲菌占比分别为38.0%(19/50)和62.0%(31/50)。批发市场和零售店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86.0%(37/43)和47.1%(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7,P0.05);5~7月空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10.0%(2/20)、40.0%(8/20)和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4,P0.05)。19株空肠弯曲菌共分为13个ST型;28株结肠弯曲菌共分为16个ST型。空肠弯曲菌耐药率前五位由高至低依次为四环素(100.0%,19/19)、萘啶酸(100.0%,19/19)、环丙沙星(94.7%,18/19)、氟苯尼考(57.9%,11/19)、庆大霉素(36.8%,7/19);结肠弯曲菌耐药率前五位由高至低依次为萘啶酸(100.0%,31/31)、环丙沙星(100.0%,31/31)、四环素(93.5%, 29/31)、链霉素(93.5%, 29/31)、庆大霉素(83.9%,26/31)。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68.4%(13/19)和93.5%(29/3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市场零售鸡胴体中弯曲菌污染水平较高,结肠弯曲菌为污染的优势菌种。批发市场鸡胴体污染弯曲菌的情况比零售店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8—2020年天津市津南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进行监测及耐药分析,了解天津市津南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津南区哨点医院607例食源性疾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志贺菌4种致病菌检测,并对阳性菌株做药敏分析。结果 607例粪便标本中共检出阳性菌株124株,阳性检出率20.43%(124/607)。其中沙门菌74株,副溶血性弧菌31株,致泻大肠埃希菌19株,未检出志贺菌。患者中,男∶女为4∶3(347/260);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检出率最高,达62.16%(46/74),致泻大肠埃希菌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检出率最高;药物敏感试验中,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AMP)耐药显著,高达72.04%(67/93),且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副溶血性弧菌对头孢唑啉(CFZ)的耐药最严重[77.42%(24/31)]。结论 天津市津南区2018—2020年引起腹泻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以肠炎沙门菌、EPEC为主。分离菌株普遍对AMP耐药,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加工业的监管,同时加强致病菌耐药的监测力度,为津南区食品安全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温州市近十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子分型,并绘制MLST数据的最小生成树。结果 9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分为4种血清型,以血清型1/2b、1/2a为优势血清型,占比分别为48.45%(47/97)、35.05%(34/97);而毒力基因iap、prfA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0%(97/97),hlyA、inlA基因阳性率均为97.94%(95/97),plcB基因阳性率为96.91%(94/97)。其中患者分离株5种毒力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0%(6/6)。9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得到20个MLST型别,其中ST87型是优势型别,其次为ST121和ST9,ST1和ST779型是患者特有的,ST2、ST3、ST5型分布于食品和患者分离株。结论温州市不同来源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分子型别呈多态性,食品和患者分离株存在相同的ST型,且这些菌株大部分携带毒力基因,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因此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青岛市规模化肉鸡屠宰场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的污染及抗生素耐药谱分布状况。方法2014年10~12月在青岛市选择2家规模化肉鸡屠宰场,采用胴体漂洗法定量检测3次共采集的141份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根据Kauffmann-White表对沙门菌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整鸡样品沙门菌总体污染率为74.5%(105/141),污染水平3.6~1 100 MPN/100 g,中位数为43 MPN/100 g;共分离355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为肠炎沙门菌220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8株和阿贡纳沙门菌19株,以及其他型28株。355株沙门菌分离株的总体耐药率为90.4%(321/355),萘啶酸(NAL)耐药率最高(88.7%,315/355)。220株肠炎沙门菌中219株(99.5%)耐药,6株(2.7%)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奈啶酸(156株)。88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均耐药,85株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氨苄西林-青霉烷砜/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19株阿贡纳沙门菌除1株对奈啶酸耐药外,其余18株对所测试11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青岛市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率较高,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印第安纳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为主。沙门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并呈现多重耐药性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氨苄青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水平、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水平和可能耐药分子机制等指标,评价非伤寒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水平,为相关疾病控制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纸片法检测2005—2016年宁波市在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克拉维酸的耐药水平,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有blaTEM、blaCTX-M和blaOXA 3种编码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以及1类(IntI1)和2类整合子基因(IntI2)。结果 从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共分离893株非伤寒沙门菌,其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7.8%(338/893),对头孢曲松耐药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比分别为7.7%(69/893)和7.3%(65/893)。检测菌株中耐氨苄青霉素最高的3种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100.0%,11/11)、德尔卑沙门菌(69.7%,23/33)和鼠伤寒沙门菌(57.4%,148/258)。其他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有阿贡那沙门菌(4株)、肯塔基沙门菌(2株)和明斯特沙门菌(2株)。blaTEM基因主要存在于只对氨苄青霉素有耐药性的菌株中,blaCTX-M和blaOXA基因主要存在于对头孢曲松有耐药性的菌株中。检出的IntI1基因均为完整的整合子结构,包含1类整合子3′端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IntI2基因。结论 分离自临床患者、食品和河水中的非伤寒沙门菌对氨苄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水平,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表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在印第安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血清型中存在高水平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现象。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非伤寒沙门菌具有较复杂的的分子机制,增加了耐药扩散的风险,应加强对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水平的监测和耐药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