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以酱油品质鉴别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酱油品质相关特性进行分析,利用味觉传感器系统采集酱油品质数据,获取后3次采集的品质数据平均值进行分析。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搭建酱油品质数据的识别方式,对酱油品质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以及标准偏差进行识别并确定酱油品质等级。实验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数据识别,可有效地用于酱油品质鉴别过程。  相似文献   

2.
电子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电子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液体味觉特征的手段。文中在介绍人体味觉识别机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电子舌技术的基本原理 ,着重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味觉传感器及其特点 ,总结了电子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进展 ,展望了电子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基于期望输入/输出数据的模糊规则自动获取的若干实用方法(相平面法、树搜索法、神经网络法等)及其规则的细化,然后探讨了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集成技术在知识获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电子舌对不同卷烟烟气味觉的识别效果,利用电子舌系统检测了6个烤烟型和3个混合型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水处理液的味觉特征,并对其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PCA)和判别因子分析( DFA).结果表明:①前2维主成分对卷烟品种的味觉识别贡献率达84.82%;②前2维DFA对卷烟品种的味觉识别贡献率达95.42%.结...  相似文献   

5.
王婷  安红 《江苏纺织》2005,23(6):36-39
本文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探索模糊神经网络在织物撕裂性能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NFIS的棉型织物的撕裂性能预测模型。通过训练,该网络具有较强的自适应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索模糊神经网络在织物撕裂性能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NFIS的棉织物的撕裂性能预测模型,经过多次训练后,网络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以模糊神经网络(FNN)为核心算法的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在线诊断系统。该系统分为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波形识别三部分,通过识别齿轮磨损、齿轮点浊和齿轮断齿三种重要齿轮故障的波形,不仅可以在线检测风电机组齿轮箱运行状态,而且可以对潜在故障进行预警。FNN是对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再将两者优点相结合的一种算法。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用以上三种故障波形对FNN进行训练,同时采取多振动传感器的方式,确保了振动信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ANFIS的棉型面料折皱弹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辽宁丝绸》2005,(2):16-19
探索模糊神经网络在织物折皱弹性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NFIS的棉织物的折皱弹性预测模型,经过多次训练后,网络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秦万广  赵成军 《食品与机械》2005,21(5):33-35,53
论述了仿生鼻的原理、结构及其在白酒识别中的应用。模仿生物嗅觉系统,由气敏传感器阵列结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构成了仿生鼻。用它对几种白酒进行了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其不仅能识别不同的白酒,而且可以识别真假白酒。  相似文献   

10.
张一纯  陈艳红  李利君  倪辉 《食品科学》2022,43(17):332-343
味觉是重要的感知反应,基本的味觉包括甜、酸、苦、咸、鲜5 种。味觉受体是用于感知各种味觉的蛋白质。本文对味觉受体热点关键词、来源、研究手段、受体类型、研究人员等进行分析概述,为开展味觉受体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苦味、甜味、酸味、鲜味、大鼠、人类、小鼠、细胞、表达、蛋白质、诱导、基因、信号、神经元和分子等是味觉受体研究的热点关键词,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Journal of Neuro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和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是味觉受体研究领域的重点期刊。鼠类味觉受体是大多数实验的研究对象,然而鼠类和人类的味觉受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为更准确地探索人类味觉受体,还需对人类本身的味觉受体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对味觉受体的研究已经进入结构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水平,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手段对受体结构进行探索。研究人员已经解析了青鳉鱼T1R2/T1R3配体识别结构域、斑马鱼Otop1和鸡Otop3的结构以及各味觉受体的信号传导通路,但大多数受体的精确结构还未解析出,也难以区分不同特点的味觉神经刺激。采用蛋白质表达纯化、蛋白质结构解析和信号传导等技术获得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单晶体并解析晶体结构以及阐明各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目前重点的研究方向。美国目前在味觉受体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Ryba N. J. P.、Hoon M. A.和Chandrashekar J.等科学家目前引领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本文明确了味觉受体领域发展现状,预测了味觉受体领域发展趋势,可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五味调与营养平衡及其信号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调”是中国餐和烹饪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餐虽然讲究色、香、味,但是不讲究营养,而有关味觉和嗅觉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味觉和嗅觉所传感的正是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构成营养体内平衡的分子结构识别机制和生理调节与代谢基础,五味调和在机体生命活动和营养体内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味觉和嗅觉受体以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为主体,构成机体对营养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定量与定性的传感系统。该传感系统不仅分布在舌和鼻咽部的味蕾处,而且遍布整个消化道系统,以及神经信号传导系统,在外周系统和大脑之间构建起通讯联系和“编码系统”。大量研究表明,在漫长的进化中,人和动物已经形成了一个从看到食物开始,一直到食入、咀嚼、消化、吸收、排泄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时序控制及其复杂的信号级联激活和传递系统。机体通过味觉和嗅觉系统从饮食的形态、质构到分子结构与功能等进行严格的识别和筛选,系统地控制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并同时以严格的时序性信号传递与级联,从神经信号的快速传递到神经和体液混合传递,再到体液传递相互配合,构成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交响乐式的信号传递与控制过程,决定了机体的营养吸收、防御、体内平衡、生理活动、代谢与健康。本文在综述这些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五味调和是健康饮食的基础,通过味觉和嗅觉受体及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嗅觉和味觉测定开辟新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为调味品的研究和健康饮食,控制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电子舌味觉识别系统建立稳定、便捷的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电子舌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6个甘薯雪花粉的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性,除甜味外,各滋味指标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得分数学模型对不同品种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徐紫薯602>湛紫薯2号>徐紫薯8号>齐宁21>阜甜1号>徐薯55-1。结论 电子舌适用于不同甘薯雪花粉滋味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3.
The specific cured meat odour and taste stimulus thresholds in pork containing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sodium nitrite were deter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residual nitrite level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nitrosylpigments in meat. It was stated, that the specific odour and taste detection thresholds were equal to 10 and below 10 mg NaNO2/kg of meat, respectively, and the specific odour and taste recognition thresholds were equal to 26 and 21 mg NaNO2/kg of meat,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hresholds corresponded to 2.4 and 8.5 mg of residual nitrite in meat, respectively. In all the cases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nitrosylpigments were above 50%.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intening of specific cured meat odour and taste, the dose of sodium nitrite in pork curing may be lowered to 30 mg/kg.  相似文献   

14.
牛海霞 《食品科技》2007,32(8):26-30
电子舌是以人类味觉感受机理为基础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通过传感器阵列代替生物味觉味蕾细胞感测检测对象,经系统的模式识别方法得到结果。简略介绍了电子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目前研究中的几种较典型电子舌系统,着重探讨了电子舌技术在识别味道,酒类、饮料、茶、微生物的检测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必将成为一个新兴和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PVC薄膜味觉传感器阵列对调味品和软饮料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铂工作电极(PtE)为基底聚合吡咯(PPy),并在聚吡咯表面被覆不同味敏剂修饰的PVC薄膜,得到八支味觉传感器,并进而与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构成味觉传感器阵列-8-PPP-TSA。采用开路电位法获取调味品和软饮料不同样品在各传感器界面的数据响应矩阵,数据矩阵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各样品属性的相似相异程度在二维得分图上得以直观表达,调味品被分为鲜、咸-鲜、咸、酸四个区,软饮料被大致分为甜、高酸低甜、高甜低酸三个区;根据各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大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作亲疏关系树形谱系图,在不同的相似度下可将众多样品依据亲疏关系远近进行有层次的味觉聚类区分,错判较少。此外,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8-PPP-TSA的仿生味觉识别具有与生物味觉识别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在啤酒质量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一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模型,根据啤酒的理化指标,建立了啤酒质量评定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得到了与实际品尝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Kokumi味能赋予食物浓厚感、持续感和复杂感。目前关于kokumi味呈味肽与无机盐之间的增味特性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探究增味度、温度、pH对具有kokumi味的谷胱甘肽与无机盐体系的增味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谷胱甘肽与NaCl体系在温度为40℃、pH 7.0时的增味强度效果最佳,增味度为20;谷胱甘肽与CaCl2体系在温度为40℃、pH 6.5时的增味效果最佳,增味度为15;谷胱甘肽与KCl体系在温度为45℃、pH 7.0时的增味效果最佳,增味度为15。该研究成果能为调味品的开发提供新的开发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车辆牌照识别系统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图像和字符识别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车辆牌照识别系统,一般要先对原始图像进行转换、压缩、增强、水平校正等预处理,再用边缘检测法对牌照进行定位与分割,而字符识别多采用特征提取与模式匹配等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多种预处理与识别技术有机结合以提高系统识别能力,在有效、实用的原则下将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成为模式识别研究的两个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BP神经网络在毛织物风格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和织物风格评价的特点,提出人工神经网络在毛织物风格评价中的工作原理和网络构建方法。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P)建立了3层网络系统用于处理织物风格信号。经过学习训练,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