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M-1-1菌株是从连云港海域分离到的一株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为了提高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以发酵液的菌体密度及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in)的抑制作用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GM-1-1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GM-1-1菌株生长及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糊精20 g/L,牛肉膏15 g/L,MgSO_4 1.4 g/L,pH7.0;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8℃,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时间28 h,种子液浓度10~8 cfu/mL时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  相似文献   

2.
灵芝不同培养基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灵芝进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其发酵液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性。其中1#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体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2#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而3#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粗提物对小麦根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发酵液对各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活性,揭示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可能对灵芝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从海泥中筛选到的1株海洋真菌Fy-04的生长特性及产抑菌物质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真菌Fy-04耐盐度2g/100mL,培养基初始pH值6.0~7.0,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达到生长高峰时间72h~96h,产抑菌物质高峰时间72h.在优化条件下,菌株Fy-04产抑菌物质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34.1mm,对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直径23.7mm.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9种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并优化了高抑菌活性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旨在筛选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野生大型真菌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和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大型真菌的抑菌活性,以摇瓶发酵法对高抑菌活性菌株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表明:绒柄小皮伞Marasmius confluens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达到56%和52%。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L,酵母膏5 g/L,KH_2PO_4 3.0 g/L,MgSO_4·7H_2O 2.0 g/L,维生素B_1 10.0 mg/L,pH 7.0。在优化的条件下,绒柄小皮伞M.confluens发酵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85%和88%,比优化前的抑菌率分别提高了0.52倍和0.69倍。野生食药用大型真菌发酵产物中存在丰富的抑菌物质,优化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型真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研究了放线菌JSD-1的抑菌活性,并优化了影响其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从而增强抑菌效果。本研究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通过稀释涂布、琼脂打孔法和液态共培养法探究菌株JSD-1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JSD-1抑菌活性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出影响JSD-1抑菌活性的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00 g/L,尿素2.50 g/L,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35 ℃,pH 7.0,接种量5%,培养时间7 d。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可明显增强放线菌JSD-1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由优化前的10.08 mm增长至18.63 mm,有利于菌株JSD-1作为拮抗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发现JSD-1在病原细菌的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及衰亡期持续抑制其生长增殖,这表明菌株JSD-1具有很大的抗菌潜力,可作为生防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张立娜  罗立新 《中国酿造》2012,31(2):99-102
从酱渣中分离到一株产抑菌物质的新菌株,暂命名为菌株B。研究表明,该菌株经碱中和后的无细胞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盐析和透析后,仍然有抑菌活性;双缩脲和茚三酮实验表明,抗菌活性物质为肽类物质。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B为蜡样芽胞杆菌,其生长和抑菌最适培养基为NB培养基,在pH 7.0的NB培养液中培养40h其抑菌活性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抑菌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研究了南瓜籽蛋白Pw-1对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常见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探讨热处理、pH、紫外照射及储存时间对Pw-1抑菌稳定性的影响。抑菌试验表明,Pw-1对9种供试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黄瓜枯萎病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个菌株抑制作用显著,抑菌圈直径均在10 mm以上;稳定性试验表明:60℃以下Pw-1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宜pH范围7~9;紫外照射对Pw-1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10 min以上抑菌活性即逐渐减弱;长时间储存于-18℃冰箱内,Pw-1抑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将莫海威芽孢杆菌J7推广应用,获得更多其产生的抑菌物质,考察培养基及其组分、发酵条件对菌体抑菌性能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发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Landy培养基为莫海威芽孢杆菌J7产生抑菌物质的最适发酵培养基,蔗糖和酵母浸粉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30℃、36 h培养、培养基初始p H 7.0、接种量6%为最适发酵条件。其中,蔗糖添加量、酵母浸粉添加量和发酵温度是影响莫海威芽孢杆菌J7抑菌物质产生的3个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的效应大小设计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面实验的中心点。优化后的蔗糖添加量为16.9 g/L,酵母浸粉添加量为6.6 g/L,发酵温度为29.7℃,其它成分不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等量培养基内的抑菌物质产量提高了38.89%。验证试验结果为预测值的97.89%,说明该模型对菌株J7的实际发酵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一株海洋细菌Bn-103产抑菌物质的培养基、发酵条件及所产抑菌物质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Bn-103适宜培养基成分组合为:葡萄糖1 g/dL,蛋白胨0.1~0.3 g/dL,酵母膏0.1 g/dL,海水添加量60%~80%;培养基初始pH 5.0~7.0;接种体积分数2%~4%;发酵时间48~72 h;抑菌物质80℃处理90 min,保留活性80%以上,pH值稳定在pH 3~8之间。  相似文献   

10.
苏日娜  双全 《食品科学》2016,37(3):109-113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戊糖乳杆菌S1-4产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其对敏感菌株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戊糖乳杆菌S1-4产抑菌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培养基初始pH 5.5,32 ℃培养26 h,其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0.08±0.69) mm,优化前其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4.41±0.25)mm,优化后抑菌活性提高了0.23 倍。菌株S1-4所产抑菌物质对所试12 种G+和G-致病菌的生长都起到抑制作用,呈现出较广谱的抑菌特性。因此,菌株S1-4具有可作为食品生物防腐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判定从海鱼肠道分离出的乳酸菌产生的主要抑菌物质,从4种海鱼肠道中分离出的41株菌株中筛选出16株过氧化酶试验阴性、革兰氏染色阳性的杆菌,初步认定为乳杆菌属细菌。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研究16株杆菌对大肠杆菌的拮抗效果,筛选出抑菌性能较强的6株杆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73、14.77、13.71、12.84、13.63 mm和13.65 mm,6株菌编号为S_2-4、S_2-6、Y_3-1、H_2-4、B_2-4和B_2-10。6株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S_2-6和Y_3-1抑菌效果最强,对所有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都超过14 mm。通过试验最终判定出6株杆菌的抑菌物质为酸或细菌素。经过16S rDNA全长序列分析,最终将菌株B_2-4、H_2-4、S_2-4鉴定为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菌株S_2-6和Y_2-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12.
蜂蜜是由工蜂采集的花蜜及其自身分泌物混合而成的一种天然甜味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含有多种天然抗菌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蜂蜜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包括甲基乙二醛、过氧化氢、多酚、抗菌肽和王浆主蛋白等。大量研究表明,过氧化氢是蜂蜜中最重要的抗菌活性物质之一。本文着重综述了各抗菌有效活性物质在蜂蜜抑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以蜂蜜中的过氧化氢为例,总结了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的过程,并对产生和降解过氧化氢的其他途径以及影响过氧化氢产生的理化因素进行了综述。合理调控蜂蜜中过氧化氢的产生,对蜂蜜抑菌乃至其他生物活性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也为蜂蜜的临床安全用药及相关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白胡椒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以大肠杆菌做指示菌,以提取率×抑菌直径为活性追踪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1%,浸泡720min,提取80min。  相似文献   

14.
15.
罗玉燕  卢成瑛  伍钢  桂克印 《食品科学》2010,31(22):129-133
目的:优化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抑菌效果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4 因素3 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90% 乙醇溶液,60℃水浴加热2h;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25g/mL;提取物经强酸及高温处理后抑菌效果不明显,在碱性环境、紫外光、氧化还原剂处理后抑菌活性稳定;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抑菌活性。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工艺方法可应用于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天然抗菌物质具有无毒性的特点,有良好的抗菌性,且具有广泛的来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将其应用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可延长食品货架期,同时减少防腐剂的使用,因而天然抗菌物质在食品包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涂料、复合膜和水凝胶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天然抗菌物质的种类及其性质,重点阐述了多种天然抗菌物质在食品包装行业近期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今后天然抗菌物质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腌制蔬菜表面分离到一株产细菌素的菌株K2,其中和后的无细胞发酵液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别是对芽孢杆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盐析和透析后,仍然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对多种蛋白酶敏感,表明抗菌活性物质为蛋白类物质。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K2 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株K2 产生的抗菌物质在pH6~9 条件下80℃处理30min 仍保持稳定的抗菌活性,其对敏感菌的作用主要是杀菌,而且对芽孢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该抗菌物质在菌体生长对数中期产生,在稳定期中期抗菌活性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透明圈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采用胞外酶活测定、蛋白酶水解、硫酸铵沉淀与膜分析、稳定性研究鉴定菌株所产抑菌物质。结果表明,从农田土壤中获得一株抑菌活性较好且没有溶血性的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L-43。该菌所产抑菌物质抑菌谱较广,对G+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大于10 mm。对抑菌物质进行分析,其不具有溶菌酶活性、不含过氧化氢;对蛋白酶E、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敏感,抑菌活性回收率为73.43%~79.00%;经过膜分析,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3 500 u和10 000 u时,抑菌活性回收率分别为93.43%和59.82%,初步判定抑菌物质主要是分子量在3 500~10 000 u之间的多肽类物质;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热、酸碱、金属离子、化学试剂和储存稳定性,121 ℃处理30 min活性回收率为85.66%,pH值2~10时活性回收率高于80%,进一步确定抑菌物质为多肽。综上,L. enzymogenes L-43所产抑菌物质为抑菌谱广且稳定性好的多肽。该研究为抗菌菌株及其代谢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粉虫成虫体内脂类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乙酯对黄粉虫成虫体内的脂类抗菌物质进行浸提,并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检测成虫脂类抗菌物质对3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病原真菌(黑曲霉、苹果炭疽、梨黑星)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黄粉虫成虫脂类粗提物的乙醇洗脱成分及加热组都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热稳定性好;成虫脂类抗菌物质对3种病原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将其应用于食品(苹果、梨、豆腐干)防腐上也有一定的效果,脂类抗菌物质质量浓度为50mg/mL时,苹果腐烂率下降了13.24%,梨腐烂率下降了16.9 0%,并能有效延长豆腐干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20.
研究酸解法制备五倍子抗腐败希瓦氏菌活性物质的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酸解法制备五倍子抗腐败希瓦氏菌活性物质的工艺进行优化,优化的酸解工艺为:盐酸浓度4 mol/L、液料比45 mL/g、温度100℃时提取5 h。在最佳酸解工艺下进行验证试验,五倍子提取液的实际抗菌活性为(23.68±0.68)mm,与预测值(22.63 mm)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应用于优化酸解法制备五倍子抗腐败希瓦氏菌活性物质的工艺是可行的,为进一步鉴定和开发五倍子抗菌活性物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