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以不加麻醉剂的保活运输作为对照组,比较MS-222麻醉罗非鱼在离水保活运输过程血液中皮质醇、血糖、乳酸、复苏率和存活率等指标的值,探究MS-222麻醉剂不同浓度的麻醉效果和在不同温度下离水保活的时间。结果表明:100 mg/L的MS-222浓度为麻醉有效浓度,在这浓度下,离水保活运输的效果最好。在15℃下,浓度为100 mg/L的MS-222离水保活时间可达到7 h以上,在6 h内复苏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却只能达到3 h。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MS-222组的血液指标都有显著性的上升,而对照组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却显著性的低于MS-222组。综合各项指标,MS-222麻醉罗非鱼能延长离水保活运输时间和提高鱼的复苏率以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麻醉对罗非鱼有水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麻醉剂应用于罗非鱼的有水运输能够减轻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其氨氮排放,最终 达到延长运输时间的目的。本研究使用二氧化碳水溶液作为麻醉剂,并以化学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MS-222)作为阳性对照,比较2 种麻醉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罗非鱼在pH 6.2、9 mg/L二氧化碳麻醉液和质量 浓度为20 mg/L的MS-222麻醉液中存活时间最久,分别为548 min和710 min,且有水保活4 h后的复苏率均达100%; 罗非鱼在相同条件充氧清水中的存活时间仅为362 min,有水保活4 h后的复苏率为33%。因此,适宜质量浓度的二 氧化碳和MS-222麻醉液均能延长罗非鱼在有水保活过程中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鲫鱼保活条件对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人工养殖的鲫鱼,采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研究了鲫鱼的临界温度、无水保活技术、影响无水保活时间的因子以及在无水保活基础上为了延长保活时间也对保活过程中应添加水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鲫鱼的临界温度为6~7℃;温度、氧气的供应、梯度降温速率是影响鲫鱼无水保活时间的主要因子.为了延长鲫鱼的保活时间,在梯度降温的同时对鱼进行了麻醉处理.结果表明:在25℃时选用质量分数为4×10-5 kg/mg的MS-222可有效延长鲫鱼的无水保活时间.采用低温法,鲫鱼无水保活26.5 h,MS-222处理可将保活时间延长到30 h.保活过程中以鱼水质量比为2:3添加冰水可将保活时间增加到74 h.  相似文献   

4.
浅析三种渔用麻醉剂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S-222、丁香酚类、2-苯氧乙醇是目前鱼类活体运输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麻醉剂。为了更好了解这三种麻醉剂的特点、功效以及性价比,本文从麻醉剂性质、使用优缺点和应用研究状况等方面对MS-222、丁香酚类、2-苯氧乙醇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我国使用和管理渔业麻醉剂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期望为今后规范使用渔用麻醉剂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流通环节水产品及暂养水中孔雀石绿残留及丁香酚和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MS-222)2种麻醉剂残留进行监测,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和资料报道的检测方法,测定水产品及暂养水中孔雀石绿残留及丁香酚、MS-222麻醉剂残留。结果 48份流通环节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检出率为2.0%;丁香酚检出率为2.0%;所有水产品未检出MS-222残留。对应的48份水产品暂养水中未检出孔雀石绿残留及丁香酚、MS-222残留。结论本研究采集的流通环节的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可为相关部门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5种渔用麻醉剂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对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酰基异丁香酚和MS-222进行质谱分析。根据结构分为正、负2种离子检测方式(ESI~(+/-)),含有酚羟基团的丁香酚采用负离子检测方式,其余4种化合物采用正离子检测方式。结果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5种渔用麻醉剂准分子离子分别为[M+H]~+和[M-H]~-。对准分子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得到特征离子碎片。分析了5种化合物在相应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裂解途径。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可为同类型分子结构的渔用麻醉剂的结构分析和鉴定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水产品活体运输的存活率,文章探明了将传统中药冰片作为麻醉剂应用于水产品活体运输的可能性。对比了不同浓度的MS-222(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也称“鱼安定”)和冰片麻醉剂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麻醉效果,并在30 mg/L的冰片麻醉剂和20 mg/L的MS-222中研究了水温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最后在20 ℃水温条件下分别在30 mg/L的冰片麻醉剂和20 mg/L的MS-222中进行了麻醉模拟运输试验并对关键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麻醉试验结果表明:随麻醉剂浓度增加,草鱼进入相同麻醉期时间缩短,完全复苏时间延长,20~40 mg/L的冰片麻醉剂适于草鱼的麻醉运输。麻醉时间随水温降低而缩短,复苏时间随着水温降低而增加,20~25 ℃水温适于草鱼的冰片麻醉运输。麻醉模拟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冰片麻醉运输24 h存活率为100%,MS-222麻醉运输24 h存活率为70%。复苏时间随运输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冰片麻醉运输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MS-222麻醉运输。文章结果显示,在20~25 ℃水温条件下,冰片麻醉运输保活效果优于MS-222。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大口黑鲈成鱼适合的麻醉方式和麻醉剂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丁香酚和MS-222对大口黑鲈的静水麻醉效果。在最适麻醉质量浓度下模拟运输24 h,记录24 h存活率并测定麻醉0.5、4、8、16和24 h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水质p H、氨氮以及麻醉剂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随着丁香酚和MS-222浓度增加,入麻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丁香酚和MS-222的最适质量浓度分别为18~20 mg/L、50~60 mg/L时,两麻醉组模拟运输和复苏24 h后的成活率为100%,显著高于无麻醉运输组的80%和90%(p<0.05);随着麻醉时间延长,丁香酚和MS-222组血清中的皮质醇(COR)分别从336.83pg/m L下降到291.41pg/m L,从286.11上升到367.05pg/m L(p<0.05),丁香酚组血清中的COR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糖分别从14.36、7.48 mg/dL下降到7.36、3.11 mg/dL(p<0.05),而丁香酚组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的浓度显著低于MS-222组(p<0.05);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在麻醉0.5h时,鱼肉中丁香酚含量达到最大值5.14mg/kg,在清水中复苏1d时丁香酚残留量为0.45mg/kg;而MS-222组在8 h残留量达到最大值为36.24 mg/kg,复苏4 d时基本消除完全。结果显示,丁香酚剂量小,代谢快,在诱发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时有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渔用麻醉剂MS-222的电子轰击电离质谱 裂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研究渔用麻醉剂MS-222电子轰击电离的裂解途径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MS-222,采用电荷和游离基理论,解释主要碎片离子的裂解机制。结果 MS-222经电子轰击电离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150、137、120和93;分子离子以饱和氧和不饱和氧为电荷/游离基中心引发α断裂和酯基上伴随γ重排的β断裂,碎片离子进一步发生简单α裂、消除反应等反应,产生相应的特征碎片离子。结论电子轰击电离结合GC-MS/MS可用于鱼类麻醉剂MS-222的质谱断裂机制研究,方法简便,可推广到其他鱼类麻醉剂的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0.
曹杰  谢晶 《食品科学》2021,42(23):237-244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鲆麻醉保活运输的最优条件,为大菱鲆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在静水条件下,研究MS-222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和120 mg/L)对大菱鲆行为的影响,测定其麻醉效果、复苏时间及复苏存活率,确定MS-222对大菱鲆的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20、40、60、80 mg/L)麻醉液、不同的水温(2、8、13、20 ℃)以及不同鱼水比(2∶1、1∶1、1∶3、1∶5)进行模拟运输,记录大菱鲆的存活率,在运输不同时间段,对运输水体及大菱鲆进行取样,检测运输过程中水体氨氮和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温为8 ℃、MS-222质量浓度为40 mg/L、鱼水比为1∶3时,大菱鲆保活运输时间长,适合大菱鲆长时间(24 h)运输;随运输时间延长,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在鱼体肌肉指标中,随运输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上升,糖原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在大菱鲆血清生化指标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在运输24 h过程中均变化显著(P<0.05),这表明大菱鲆肝脏、肾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麻醉组鱼体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综上,适当使用MS-222可以提高大菱鲆保活运输的存活率,延长保活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新鲜鱼因其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南北地域辽阔,为了满足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对新鲜水产品的需求,长距离运输已经成为常态。鱼用麻醉剂能有效降低鱼类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伤亡率,已在某些国家渔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残留及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鱼用麻醉剂综合性研究的综述很少,本文对几种常用麻醉剂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消除规律及安全性研究通过举例进行详细说明,并探讨了渔用麻醉剂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能为我国渔用麻醉剂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渔船渔业作业过程中,渔获物的冷冻冷藏方式直接影响着渔获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文章在分析不同制冷系统及冷藏方式的基础上,综述渔船上常用的冷冻冷藏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渔船用渔获物冷冻冷藏系统改进与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依据。目前,渔船常用的渔获物冷藏保鲜方式分4种:冰藏保鲜、冷海水保鲜、微冻保鲜及冻结保鲜。其中,前3种冷藏保鲜方式通常采用单级压缩制冷系统,冻结保鲜则通常采用单机双级活塞式压缩制冷系统。渔船低温冷藏舱中常使用的蒸发器形式主要有冷风机和直接蒸发盘管两种。中国的渔船用制冷系统多使用不环保的R22作为制冷剂,寻找新型环保、安全、高效的替代制冷剂亦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储运过程中的防腐保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养殖水产的产量超过了捕捞产量,因养殖水产起捕比较集中,且鱼体易腐败变质,在储运过程中经常发生腐败变质现象,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导致鱼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储运过程中鱼体的腐败变质,需要采用一定防腐保鲜措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鱼体储运过程中防腐保鲜方法:低温保鲜、气调保鲜、防腐剂保鲜、栅栏技术保鲜。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杏果实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但贮运保鲜难度大,在采后来不及处理,就会快速成熟,货架期很短,严重影响了杏果实的商品价值,损失严重。该文综述了新疆杏产业的发展现状,杏果实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从采前因素、采摘成熟度、采后处理、冷链运输、近冰温贮藏、出库方式和综合调控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杏果实贮运保鲜与商品化的因素,总结了探索提高杏采后贮运品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杏产业的商品化处理和全程冷链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史氏鲟的保活时间和存活率,选取合适质量浓度MS-222麻醉史氏鲟,研究不同无水保活运输温度(4、8、12 ℃)对史氏鲟氧化应激的影响,分别记录模拟保活运输12 h和24 h后各温度组的存活率,分析保活运输前后应激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MS-222麻醉史氏鲟,较佳镇静质量浓度为100 mg/L、镇静时间为(2.1±0.1) min,较佳麻醉质量浓度为110 mg/L、麻醉时间为(2.1±0.3) min;保活运输12 h时,12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85%,保活运输24 h时,4 ℃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62.5%;保活运输12 h后12 ℃条件下血糖浓度和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同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最低(P<0.05),表明受到的应激最小;保活运输24 h时,各温度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差异,4 ℃条件下GPX活性较低,同时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因此在史氏鲟短时间(12 h)保活运输时,较高温度(12 ℃)减少应激效果明显,是较适的保活温度;在较长时间(24 h) 保活运输时,低温能更好保持低代谢和麻醉状态,4 ℃是较适的保活温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捕捞工业发展,捕捞量增加,消费市场中鱼类品种增加。出现低质量海产品冒充高品质产品现象,所以需要找出有效的品种鉴定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品种鉴定的几种方法,包括蛋白质分子标记技术及DNA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