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籽用南瓜籽的营养与籽油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籽用南瓜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发现籽用南瓜籽中含有60.01%的油,29.05%的粗蛋白。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种籽之一,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2.9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2.
籽用南瓜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籽用南瓜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用南瓜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2.92%,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3.
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及特征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滴定法等手段,对我国不同产地的10个南瓜籽油的特征指标(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特种木本油脂中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瓜籽油相对密度范围为0.9188~0.9215;折光指数为1.4560~1.4669;碘值为108.4~116.2 g/100 g;皂化值为188.9~192.4 mg/g;共检出14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亚油酸含量在44.7%~55.5%,油酸含量在23.8%~33.1%,10个南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78.2%;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310~4446 mg/kg),与橄榄油相当,明显高于茶叶籽油、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牛油果油等。综合考虑油脂色泽、角鲨烯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猜测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和油脂的制取工艺有关,部分南瓜籽油在深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角鲨烯。南瓜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该研究对进一步挖掘南瓜籽开发应用前景,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薛山 《中国粮油学报》2024,39(3):110-117
本研究比较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两种常用加工方式对南瓜籽油贮藏期间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南瓜籽油酸价(Acid value, AV)与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的变化,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南瓜籽油贮藏动力学模型预测其货架期变化。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的南瓜籽油总脂肪酸中PUFA相对含量都丰富,从脂肪酸组成角度来看耐贮性良好,低温锡箔烘烤组较微波组货架期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分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牡丹籽油的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得到脂肪酸甲酯,采用DB-23毛细管柱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利用质谱选择离子扫描的方式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脂肪酸甲酯的质谱特征确定脂肪酸的类型,并识别出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利用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计算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然后与相同或相近色谱条件下测定标准品的等效链长比较确定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结构,并利用其质谱特征进行验证。结果本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标准品的情况下鉴定出牡丹籽油中27种脂肪酸。结论本法测定的牡丹籽油脂肪酸数据明显多于现有方法,为全面认识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将之应用于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为牡丹籽油的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得到脂肪酸甲酯, 采用DB-23毛细管柱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 利用质谱选择离子扫描的方式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脂肪酸甲酯的质谱特征确定脂肪酸的类型, 并识别出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 利用样品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保留时间计算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 然后与相同或相近色谱条件下测定标准品的等效链长比较确定其它脂肪酸甲酯的结构, 并利用其质谱特征进行验证。结果 本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标准品的情况下鉴定出牡丹籽油中27种脂肪酸。结论 本法测定的牡丹籽油脂肪酸数据明显多于现有方法, 为全面认识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将之应用于保真和掺伪鉴别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11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颖 《中国油脂》2020,45(10):52-56
对4种新资源食品油、2种高端食用油和5种普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价不同类型植物油的质量。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了11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应用DPPH、ABTS、FRAP法对不同植物油的全油以及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新资源食品油(茶叶籽油除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65%,其中α-亚麻酸高达38%以上,而普通植物油以及牛油果油和橄榄油中α-亚麻酸含量仅有0.11%~8.67%; 11种植物油对DPPH·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杜仲籽油美藤果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牡丹籽油菜籽油橄榄油牛油果油花生油茶叶籽油;对ABTS+·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橄榄油菜籽油杜仲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美藤果油花生油牛油果油茶叶籽油牡丹籽油葵花籽油;对FRAP Fe3+-TPTZ还原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杜仲籽油美藤果油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牡丹籽油葵花籽油牛油果油茶叶籽油。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新资源食品油有较大优势,DPPH、ABTS、FRAP 3种方法所得的每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活性不同,但杜仲籽油、美藤果油、菜籽油和玉米油在3种方法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紫斑牡丹籽为原料,运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紫斑牡丹籽油的化学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籽油的最佳提取时间为5.2 h、料液比1∶6.2 g/m L、温度(52±1)℃,在此条件下紫斑牡丹籽出油率可达31.36%。最佳工艺所得紫斑牡丹籽油经GC-MS分析显示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主要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其中亚麻酸占其总脂肪酸含量的65.23%。紫斑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其脂肪酸总量的96.62%,饱和脂肪酸占其脂肪酸总量的3.38%。紫斑牡丹籽仁出油率高,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符合我国健康食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柑橘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索氏抽提法从3种柑橘籽中提取油脂,并对柑橘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3种柑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每种柑橘籽油都分析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柑橘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作为新油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南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料液比1∶5、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南瓜籽提油率为89.12%;所得南瓜籽油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8.84%)、亚油酸(40.17%)、油酸(29.38%)、硬脂酸(10.67%)和花生酸(0.93%);其理化指标为碘值(I)124.5 g/100 g、酸值(KOH)1.6 mg/g、皂化值(KOH)188.5 mg/g、相对密度0.915。  相似文献   

11.
18种大豆种子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种大豆种子蛋白质和氨基酸、总脂肪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的横山老黑豆和神木连枷条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山西地区的汾豆79氨基酸含量最高,东北地区的吉育82的总脂肪含量最高;GC-MS共鉴定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在70%以上,其中子洲小黑豆、靖边黑豆和晋豆19所提取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筛选更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羽翡 《中国酿造》2014,(5):150-152
对甘肃产亚麻籽油与其它6种小品种食用油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值为54.1%),其次是油酸(平均值为24.25%);紫苏油、牡丹籽油、松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中松子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紫苏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南瓜籽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平均含量0.106%,御米油二十碳五烯酸(EPA)平均含量0.242%。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构成甘肃地产亚麻籽油的特征脂肪酸。甘肃产亚麻籽油的ω-3系脂肪酸与ω-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是1.6∶0.4,仅次于紫苏油,是健康饮食的高品质油脂。  相似文献   

13.
南瓜籽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条件,得出南瓜籽油萃取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所得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为35 MPa,萃取温度为47℃,萃取时间为83 min,在此条件下南瓜籽油的实际萃取率为(46.43.±0.54)%;南瓜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74.86%,其中主要的亚油酸和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6.21%和28.22%.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8 个不同产地南瓜籽为原料,压榨制备南瓜籽油,对比分析不同南瓜籽油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 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80.565%~84.964%,总酚含量为167.21~204.50 mg/kg,总甾醇含量为1 204.38~1 604.51 mg/kg,α-生育酚含量为25.7~58.7 mg/kg,γ-生育酚含量为1 839.8~2 728.3 mg/kg,δ-生育酚含量为248.8~518.7 mg/kg。Pearso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与极性组分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显著相关性(P<0.05),α-生育酚等油脂伴随物也发挥了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南瓜籽油功能性成分相似,由于含量差别显示出具有显著差异的2 个集群,甘肃省白银市产的南瓜籽油综合评分最高。本研究对南瓜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特有的三个优质地方鸡品种:武定鸡、盐津乌骨鸡、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用溶剂提取法提取3种鸡胸肌及腿肌中总脂质,经甲脂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武定鸡、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胸肌及腿肌中共含有20种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武定鸡与盐津乌骨鸡胸肌中总脂肪含量分别为28.470与25.042 mg/g,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的16.769 mg/g(p0.05),大围山微型鸡腿肌中总脂肪含量为51.10 mg/g,显著高于武定鸡40.994 mg/g(p0.05);三种鸡的脂肪酸种类相同,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相似,但各脂肪酸含量有所差异,三个鸡种腿肌中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胸肌中脂肪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物种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在Sn-2位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十五烷酸为内标,定量分析9种不同物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用胰脂肪酶专一性地水解茶油甘油三酯中Sn-1和Sn-3位上的脂肪酸,并经薄层层析分离出Sn-2位甘一酯,采用气相色谱仪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个不同物种茶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组成,浙江红花油茶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82.79g/100g和84.77g/100g;且脂肪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n-2位上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短柱茶在Sn-2位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2.96%,92.89%。表明茶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油脂。  相似文献   

17.
《Food chemistry》2001,74(4):449-453
The seed oils of eight Vicia species (Leguminosa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total lipid contents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The seed lipid contents were found to be between 2.30 and 3.91%.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these eight different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of the methyl esters of their fatty acids. The seed oils of Vicia species contain palmitic and stearic acids as the major component fatty acids, among the saturated acids, with a small amounts of myristic, pentadecanoic, arachidic and behenic acids. The major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found in the seed oils were oleic,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s.  相似文献   

18.
采用Folch 液回流提取樱桃谷鸭肥肝脂质,脂质经氢氧化钾- 三氟化硼法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100:1 分流比进样,220~240℃线性程序升温操作,BPX70(60m × 0.25mm ID)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 检测。标准品对照结合线性程序升温等当碳长度(ECLT)值的方法定性了鸭肥肝中11种脂肪酸。面积归一法定量分析了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和VE 对樱桃谷鸭肥肝中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按2% 水平分别添加山茶油、芝麻油以及大豆油后,肥肝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 0.01),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 0.01);基础日粮中按90IU/kg 水平添加VE 后,肥肝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足黑山羊不同部位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方面的差异,以处于相同饲喂条件且体质量相近的6 只5 月龄大足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大足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为3.2%,臂三头肌为3.0%,背最长肌略高于臂三头肌;大足黑山羊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各检测出33 种脂肪酸,2 个部位各脂肪酸含量基本一致,但与背最长肌相比,臂三头肌反油酸(C18:1 n-9t)含量较高,而介子酸(C22:1)含量较低;16 种饱和脂肪酸中,仅十七碳酸(C17:0)含量背最长肌极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1);17 种不饱和脂肪酸中,4 种脂肪酸在不同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背最长肌二十碳烯酸(C20:1)含量极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1),油酸(C18:1 n-9c)含量显著高于臂三头肌(P<0.05),臂三头肌反油酸(C18:1 n-9t)含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1);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中不同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链脂肪酸,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88.4%和86.3%;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中n-3/n-6值相近且均在3.0左右;背最长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P/S)为0.45,臂三头肌P/S值为0.41,背最长肌高于臂三头肌。说明不同部位大足黑山羊肉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存在差异,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的风味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产地的榛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提取法对产于辽宁凤城和黑龙江伊春的榛子中的油性成分进行了提取。用硫酸-甲醇法酯化后,对其进行了GC/MS分析。从黑龙江伊春和辽宁凤城的榛子的油性成分中均分离并确定了11种脂肪酸,其中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但辅助成分不甚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