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盟经过多年对动物及动物源食品实施残留监控计划,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和科学的兽药残留监控模式。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兽药残留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兽药残留监管体系。本文从欧盟兽药残留监控部门职能分工、兽药残留法规标准、监控计划、监控特点等4个方面介绍欧盟兽药残留监控体系,从总体概况、产品类别、项目监测情况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18—2020年欧盟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出情况,并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做了对比,探讨了兽药残留超标产生的原因,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决策和兽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中微生物指标数量少,限量要求较宽松,缺少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本文收集了我国与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的肉及肉制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并进行对比分析。由于各国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我国与欧盟、美国等在肉及肉制品微生物限量要求差异明显。建议结合我国肉及肉制品生产实际及饮食需求,借鉴先进、科学的国际标准,完善我国肉及肉制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欧盟是当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欧盟建立了完善的食品中残留监控管理体系.本文研究了欧盟关于蜂蜜食品安全法规、抗生素残留限量的沿革、对第三国进口蜂蜜残留的监控等管理体系,结合我国现行相关标准,提出了完善我国蜂蜜抗生素残留监控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欧盟农药残留监控的法律法规、组织机构、监控计划、监控报告和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欧盟农药残留监控体系的整体情况,并针对我国农药残留监控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比对,提出完善我国农药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状况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以及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现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国内外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中的食品种类、检验项目、限量标准、应用要求、取样计划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及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作为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欧盟委员会以及各成员国能够及时排查出食品安全风险并及时应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保证了欧盟各成员国食品安全。本文对2019年欧盟RASFF通报我输欧食品情况进行收集、梳理和分析,以期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以期为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肉类研究》2006,(8):44-44
由于欧盟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因此食品添加剂产品一旦进入某一欧盟成员国市场,原则上即可在其他成员国自由销售。欧盟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食品中只能含有欧盟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成员国允许使用的香料,即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和一般卫生法规的要求。欧盟食  相似文献   

10.
正7月,欧盟发布(EU)2016/1111号委员会建议,建议成员国在2016、2017、2018年开展食品中镍的监控。据悉,超量摄入可溶性镍会引起中毒,或可导致心肌、脑、肺、肝和肾退行性变。此次,欧盟委员会建议各成员国联合食品商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在2016、2017、2018年开展食品中镍的监控。重点监控麦片、谷物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加工谷物食物、婴儿食品、婴幼儿特殊医  相似文献   

11.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控制程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欧盟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控制程序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欧盟先进食品安全监管控制程序经验,以建立我国更为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控制体系。从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控制程序体系的4个方面,解析了其基本构成及其各相关程序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了解微生物预测模型与食品微生物生长、残存、死亡的量化关系。本文简要的概述了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初级、二级和三级模型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食品腐败微生物和食品致病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广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产,提高食品工业加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微生物检验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微生物检测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对我国现代食品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检测技术及方法、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等,为本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欧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经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食品安全体系,特别是其建立和使用的快速预警系统(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of food and feed,RASFF),涉及范围广泛,反应迅速。通过RASFF平台,欧洲食品安全当局及时发布食品和饲料中发现的风险信息,以便迅速地有效协调发现的健康风险,有效保证了食品和饲料的消费健康。本文根据2013年欧盟RASFF向公众通报各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总结各国被通报涉及产品种类和风险因素,研究欧盟在食品领域的重点关注。通过借鉴欧盟经验,探讨保障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一直是我国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总结2011~2015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通报我国出口食品重金属问题,并分别对通报类型、食品种类、各类重金属分布情况及通报国家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欧盟在重金属方面的技术壁垒措施,从而为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标准提供参考,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推动和扩大输欧贸易。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分析与可持续控制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3个角度分析食品安全的科学内涵构成即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平衡与可持续供给安全(数量安全),认为该构成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同时对食品安全可持续控制体系从以下6个方面提出体系完善和控制的建议:(1)食品安全的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建设;(2)完善食品的源头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控制体系;(3)完善食品市场准入、标识、追踪和召回制度;(4)独立的质量监督与检测体系;(5)消费者的科学消费和媒体的正面宣传引导;(6)关注农村与城市社区食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7.
欧盟RASFF系统对重金属的风险预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盟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近十年重金属污染食品的通报数据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2008年~2010年欧盟关于汞、镉、铅、砷四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的食品类别和欧盟风险预警的措施进行了研究.由于重金属污染一直是我国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借鉴欧盟对重金属的风险预警理念和预警策略,有利于我国开展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风险预...  相似文献   

18.
介绍食品安全管理的框架方法,包括采样和微生物检验,概述良好卫生规范及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如何达到某一食品或加工过程的特定食品安全目标(food safety objective,FSO)。FSO是企业在特定食品或食品操作中选择并实施控制危害的措施,为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监督程序以评估企业采纳管理措施的适当性,以及在不同国家监督程序的等同性方面的定量提供了科学基础。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应在了解其局限性及其应用的益处和目的的情况下选择和应用微生物检验。食品工业制定有效的管理系统控制食品中特定的危害,其对于负有评估企业是否已经建立并充分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职责的管理机构来说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9.
欧盟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对比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法规和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同时就如何借鉴欧盟法规和管理体系上的优点进一步加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ttributes of food safety improvement in the production chain of fluid pasteurized milk. The chain was divided into 4 blocks: "feed" (compound feed production and its transport), "farm" (dairy farm), "dairy processing" (transport and processing of raw milk, delivery of pasteurized milk), and "consumer" (retailer/catering establishment and pasteurized milk consumption). The concept of food safety improvement focused on 2 main groups of hazards: chemical (antibiotics and dioxin) and microbiological (Salmonella, Escherichia coli, 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daptive conjoint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food safety experts' perceptions of the attributes' importance. Preference data from individual experts (n = 24) on 101 attributes along the chain were collected in a computer-interactive mode. Experts perceived the attributes from the "feed" and "farm" blocks as being more vital for controlling the chemical hazards; whereas the attributes from the "farm" and "dairy processing" were considered more vital for controlling the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For the chemical hazards, "identification of treated cows"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ompound feed manufacturers" we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s. For the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these were "manure supply source" and "action in salmonellosis and M. paratuberculosis cases". The rather high importance of attributes relating to quality assurance and traceability systems of the chain participants indicates that participants look for food safety assurance from the preceding participants. This information has substantial decision-making implications for private businesses along the chain and for the government regarding the food safety improvement of fluid pasteurized mi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