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白果过敏蛋白及其过敏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果的主要过敏蛋白进行鉴定,并对其过敏原性进行分析。以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鉴定白果蛋白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组分和过敏蛋白,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过敏小鼠血清中sIgE的效价。白果的蛋白质条带主要有13条,其中以21kD和32kD含量最多。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白果蛋白中存在3条过敏原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21、32、36kD。当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000,白果蛋白包被质量浓度为50μg/mL,间接ELISA测得过敏小鼠血清中sIgE的效价为1:6400。对白果蛋白进行分析鉴定,明确了白果中存在的过敏原蛋白。  相似文献   

2.
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虾肉中的蛋白成分。方法 常规制备虾肉蛋白提取液,用SDS-PAGE技术分析提取液中的蛋白组分,以虾过敏患者血清(sIgE)作为探针,经免疫印记技术分析、鉴定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 虾肉蛋白提取液显示12种可辨认蛋白条带,其中65、50和36kD相对含量较高;不同过敏患者血清中与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别,但所识别的蛋白主要集中在分子量>70kD的区域。结论 与阳性血清的反应强度与蛋白相对含量无关,提取有效组分有望提高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评价3种芒果致敏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最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 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 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 kD。结论 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致敏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蛤特异性过敏原免疫识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贝类是人类最优质的食用蛋白资源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八大类过敏食物之一,贝类过敏反应严重影响着过敏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开展贝类过敏原的识别检测研究很有必要。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食物过敏现状,获取自诉贝类过敏患者血清和正常人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特异性IgE 检测试剂盒筛选贝类过敏血清,应用组织捣碎提取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研究文蛤特异性过敏原。结果:文蛤肌肉主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200kD 以上、200、90、80、70、46、36 和24kD,其中能被贝类过敏血清特异性识别的90kD 组分约占文蛤肌肉总蛋白的10%~20%,且主要为盐溶性蛋白。结论:文蛤的特异性过敏原为90kD 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5.
芝麻过敏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芝麻的蛋白质组份,采用免疫印迹(Westem-blotting方法其鉴定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芝麻主要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白芝麻粗提液SDS-PAGE显示有14条蛋白条带.黑芝麻粗提掖SDS-PAGE显示有16条蛋白条带.Western-Blotting显示对芝麻过敏患者的混合阳性血清均能与黑芝麻、白芝麻11 ku蛋白反应,离子交换层析可初步纯化出白芝麻11 ku的过敏原蛋白.  相似文献   

6.
旨在建立海虾过敏症豚鼠模型,分析主要过敏原蛋白质组分并将其应用ELISA来提高体外检测的准确性。以海虾蛋白浸液为致敏原,氢氧化铝为佐剂免疫豚鼠,建立豚鼠过敏模型,DEAE阴离子交换纯化主要的过敏原成分,间接ELISA法检测sIgE和IgG。实验结果:模型组血清sIgE和IgG效价分别为18∶0和12∶0480;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成功纯化出了海虾中的主要过敏原成分,应用于ELISA检测sIgE效价为13∶20;主要过敏原蛋白检测sIgE效价是蛋白浸液用于检测的4倍。结果表明,海虾过敏症豚鼠模型建立成功,并且纯化的海虾过敏原组分应用于ELISA检测能提高sIgE的检测水平,对海虾过敏症的体外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对鸡蛋过敏人群中主要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初步探索我国鸡蛋过敏儿童卵类粘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方法以卵类粘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纯品为抗原,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21例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与蛋白反应性,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过敏原反应性的影响;应用DNAStar生物分析软件,预测并合成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肽段,采用免疫斑点印迹检测抗原表位与鸡蛋过敏儿童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A(≤1岁)组、B组(2~3岁包括3岁)、C组(3岁)的卵类粘蛋白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反应率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各过敏原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反应率较低。结论卵类粘蛋白sIgE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别,卵白蛋白sIgE在21例患者均可检测出,卵转铁蛋白s Ig E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别;应用DNAStar生物软件预测的卵类粘蛋白抗原表位,在天津地区反应性低,不是该地区主要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8.
吴海明  胡志和  王超 《食品科学》2010,31(16):274-277
以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刀额新对虾以及虾蛄4 种海虾为研究对象,对这4 种海虾过敏原蛋白组分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4 种海虾过敏原组分进行分析,然后经免疫印迹鉴定其主要过敏原。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99、33、19、14kD 的蛋白质组分;中国明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39、33、28kD 的蛋白质组分;刀额新对虾的主要过敏原为33kD 和24kD 的蛋白质组分;虾蛄的主要过敏原为56kD 和48kD的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9.
肥大细胞组胺体外释放模型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本室的肥大细胞组胺体外释放模型,分析食品过敏原中不同致敏组分的致敏差异性,验证建立的过敏原体外评价新方法。方法:牛奶、虾粗提物分别免疫C57/BL6小鼠,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分别用牛奶、虾不同过敏组分诱导PMC释放组胺,荧光法检测其释放水平。结果:牛奶中酪蛋白诱导牛奶致敏PMC释放组胺最多,脱脂乳和乳清次之,α-La则最少。酪蛋白是牛奶致敏蛋白中主要组分。虾致敏蛋白中,以80kD蛋白诱导组胺最多,36kD蛋白次之,21kD蛋白最弱,虾致敏蛋白混合诱导明显比单独诱导释放组胺多,说明80kD蛋白在虾致敏蛋白中起主要作用,并且各致敏蛋白间存在协同效应。结论:肥大细胞体外组胺释放量与过敏原种类及量存在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研究食品过敏和食品过敏原的新模型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模拟肠胃液消化试验,分析锯缘青蟹肌肉中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消化特性以及消化对过敏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药典提供的模拟胃、肠液配方,测定青蟹原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在体外模拟肠胃环境中的消化稳定性.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进行分析.结果:在模拟胃液反应中,非过敏原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等被胃蛋白酶快速降解,而原肌球蛋白在60 min时仍未被完全分解.在模拟肠液反应中,相对于致敏蛋白,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等非过敏蛋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分解,原肌球蛋白尽管120 min后几乎被完全分解,但会产生一些较稳定的蛋白降解片段.以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患者血清,结果分子质量为34 kDa的原肌球蛋白降解产物仍具有过敏原性.结论:蟹类过敏蛋白相对于非过敏蛋白具有较高的消化稳定性,而且其高分子质量降解产物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梭子蟹是全球重要的经济蟹类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地区,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此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青睐。梭子蟹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抑制脑组织老化的功能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梭子蟹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除了常见的加工食用方式,近年来很多新型加工方式应用于梭子蟹的产品研发中,并制备了各式各样的梭子蟹食用产品。还开发了很多以梭子蟹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功能性产品,其应用范围涉及农业、食品、环境、医疗、美妆及纺织业等众多领域。本文对梭子蟹营养品质及其加工利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以梭子蟹为原料进行深精加工产品研发的建议,以期为梭子蟹及其加工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殖和野生捕捞是食用三疣梭子蟹的两种主要来源,本研究首先比较了池塘养殖与野生三疣梭子蟹可食部位(卵巢、肝胰腺、肌肉)的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滋味活度值和味精当量,然后采用电子舌对可食部位的整体滋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梭子蟹卵巢中核苷酸的滋味活度值显著高于(p<0.05)野生梭子蟹,池塘养殖梭子蟹卵巢中的IMP(肌苷5'-单磷酸)、GMP(一磷酸鸟苷)、AMP(一磷酸腺苷)显著高于野生梭子蟹(p<0.05),肝胰腺中的GMP和AMP、肌肉中的IMP均低于野生梭子蟹;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雌体肝胰腺、肌肉中的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野生,卵巢中则相反,卵巢中的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百分比均高于野生三疣梭子蟹,其中,野生梭子蟹中的苦味氨基酸对整体滋味贡献度较大,池塘养殖梭子蟹中的苦/甜味氨基酸对整体滋味贡献较大。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卵巢中的味精当量(EUC值=53.94 g MSG/100 g)显著高于(p<0.05)野生梭子蟹卵巢(EUC值=15.81 g MSG/100 g),野生梭子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EUC均高于池塘养殖个体;就不同组织而言,卵巢中的鲜味优于肝胰腺和肌肉。电子舌主成分分析表明池塘养殖与野生梭子蟹的肝胰腺滋味轮廓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卵巢与肌肉的整体滋味轮廓能够明显区分,且主要差异体现在第一主成分轴上。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卵巢整体滋味优于野生梭子蟹,野生雌体肌肉和肝胰腺的滋味优于池塘养殖个体,这些结果可为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品质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的压力处理三疣梭子蟹,通过考察其感官、pH值、色泽、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Ca~(2+)-ATPase活力的变化,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梭子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0、200 MPa以及250 MPa处理后的梭子蟹,其感官评分、pH值和白度无显著变化(P0.05),而300 MPa和350 MPa组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且蟹肉出现熟化,产生了微弱的熟蟹肉特有风味;与对照组相比,250 MPa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150、200 MPa组的Ca~(2+)-ATPase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150 MPa和200 MPa组蟹肉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表面疏水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综合梭子蟹感官评分及其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指标,150、200 MPa和250 MPa的压力不会引起梭子蟹品质显著改变,这为后续研究超高压对梭子蟹贮藏品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三疣梭子蟹可食用部位为研究对象, 探究其经过蒸煮和模拟消化后各部位镉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生鲜样本、蒸煮样本和模拟消化后样本中的总镉含量进行检测, 同时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HPLC-ICP-MS)检测离子态镉(Cd2+)的方法, 并对三疣梭子蟹可食部位Tris-HCl提取液及模拟消化液中Cd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当流动相条件为70 mmol/L草酸和133 mmol/L LiOH, pH 5.2时, 分离效果最佳。该方法线性良好, 相关系数r=0.999, 回收率高于77.96%,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2.55%~10.28%。三疣梭子蟹经蒸煮及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后, 各可食用部位的总镉含量降低; Cd2+含量较高的蟹膏、蟹黄部位在经过蒸煮及模拟消化后其含量下降, 而肌肉中有所上升。结论 三疣梭子蟹经过蒸煮后各部位中重金属镉可能发生流失或存在迁移转化, 且进入人体消化过程时, 不能完全溶出并被人体充分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梭子蟹不同部位镉含量进行检测以了解其污染状况。方法将廊坊地区市售的梭子蟹可食部分分成蟹黄、蟹膏、胸肌和腿肌4个部分。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镉含量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廊坊地区市售的梭子蟹镉平均含量达到1.06 mg/kg,整蟹镉含量超标率达到73.1%,不同部位镉含量表现为:蟹黄蟹膏胸肌腿肌;其中腿肌未发现镉超标现象,蟹黄镉超标率达到93.3%,最高超标近33倍;同一蟹体中的镉含量蟹黄与腿肌最高相差233倍。结论廊坊地区市售的梭子蟹蟹黄、蟹膏中镉含量超标严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应谨慎食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冷藏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营养物质变化规律,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冷藏过程中的梭子蟹肌肉和肝胰腺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MR技术共检测到梭子蟹肌肉中的30?种物质和肝胰腺中的27?种物质。鲜活梭子蟹在4?℃海水中冷藏保存,肌肉的营养物质变化主要发生在前2?d,而肝胰腺的营养物质变化主要发生在第1天。冷藏可导致肌肉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牛磺酸和三磷酸腺苷水平的显著降低,乳酸、三甲胺-N-氧化物、肌苷、肌苷酸和单磷酸腺苷水平的显著升高;同时导致肝胰腺中多种氨基酸、甜菜碱、牛磺酸、葡萄糖、三甲胺-N-氧化物、胆碱-O-硫酸和2-吡啶甲醇等水平的显著降低,而乳酸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物质的变化显著改变了梭子蟹的口味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生致敏蛋白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花生过敏方面的研究很少。本实验利用中国常用花生品种识别鉴定了中国主要的致敏蛋白,比较了国内外花生品种致敏蛋白相对含量的差异,期望找到中国花生过敏发病率较低的原因,为临床食物过敏患者的治疗和低过敏花生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Ara h1和三条Ara h3多肽是中国主要的致敏蛋白,并发现了Ara h1的亚基,分子量为58kD的多肽。Ara h1和Ara h3的相对含量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并且低于国外花生品种。因此中国花生主要致敏蛋白相对含量低可能是导致中国花生过敏发病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