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对真菌毒素的监测与防控是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以快速、免标记、高通量、高灵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食品检测、环境监测、临床诊断等领域。本文就SPR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筛查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粮油及其制品在种植、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极易污染真菌,进而产生各种真菌毒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技术与新发展快速检测技术进行论述,比较了各种不同检测方法技术的优缺点,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普遍存在着多种真菌毒素的共同污染,其联合毒性加剧了健康风险,检测单个或者单一种类的真菌毒素已无法满足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快速、高效且同时检测多种类真菌毒素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简述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特点,从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两方面介绍目前监测食品中多种类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法以及QuECHERS法等被应用于多种类真菌毒素同时提取、富集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多级别、高分辨率的质谱联用技术在多组分同时检测和非靶标性真菌毒素鉴定中独具优势。本文可为同时检测食品中多种类型的真菌毒素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毒素同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范围广,毒性强,多种真菌毒素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原料作物或食品中,且具有多种共存效应,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单一种类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相对成熟,但不同种类真菌毒素的分别测定成本较高,试剂损耗且污染严重。多种毒素的同时检测技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今后将在提高多种毒素联合提取率、回收率、屏蔽基质效应及降低检出限等方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及食品会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真菌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传统检测方法。然而,这些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比较繁琐、费时,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有毒试剂。微芯片技术所需样品的消耗量少并且分析时间短,可实现样品的集成化、微型化以及高通量检测。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弥补了上述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主要综述了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对农产品及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毒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重点对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微芯片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下称《规范》),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7.
QuEChERS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提取和净化方法,有利于降低真菌毒素的暴露风险,保障食品安全。QuEChERS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回收率高、试剂用量少、安全等优点,可运用于真菌毒素的检测。该文概述了该方法在食品中真菌毒素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根据QuEChERS技术的特点,探讨应用QuEChERS技术对真菌毒素进行预处理过程中,提取、盐析和净化步骤所应用的方法及对真菌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总结QuEChERS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现阶段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免疫传感器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免疫化学法等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耗时长、样品前处理繁琐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采用生物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主要综述了它们在各类粮食、食品等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着巨大危害,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和快速筛选检测技术,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真菌毒素概述目前,已知真菌毒素达到300多种,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真菌毒素能够通过污染农作物,给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属于常见的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化合物,主要是指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多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大米、花生等作物中,会对食品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就以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为依据,分析其检测的方法与措施,以期提高检测技术,确保粮油食品食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与前提。因此,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简要的综述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链霉素(Streptomycin, STR)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水产、畜牧业中治疗细菌性疾病。人类食用的动物性食品中若残留过量的STR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生物传感器作为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食品中STR快速、准确检测,基于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因表现出许多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综述了近五年基于适配体的光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动物性食品中STR残留的应用进展,并对这些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和总结,以期为今后发展更为有效、简便、灵敏的STR生物传感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物高氯酸盐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巨大威胁,近年来在食品和健康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高氯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总结了高氯酸盐在国内茶叶、蔬菜、乳粉和水等食品中的暴露情况和欧盟等国家或组织对食品中高氯酸盐含量的限定,重点评述了高氯酸盐的8种检测方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以后高氯酸盐的快速检测、标准制定和食品中的含量限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肉制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中备受关注的一部分,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全球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因素,因此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是肉品行业和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热点问题。考虑到肉制品作为一种快消品,其中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刻不容缓。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因其优异的检测特性,被许多学者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本文简要综述SERS技术及其在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肉制品检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梅 《肉类研究》2009,(7):50-53
肉制品污染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本文对肉制品中几种常见的检检测技术综述。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酶联免疫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近红外检测,旨在为我国开展肉制品的快速鉴定、检测以和中毒事件的甄别、处理、预防及病人的应急救治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食品中极低浓度的病原菌需要通过前处理再结合有效的检测技术才可检出。现有快速检测方法受到增菌液成分、食品成分或菌体浓度低的影响,需要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富集后才能缩短检测时间、进行准确检测。本文分析了单一的致病菌富集法,包括裸磁珠及功能化磁珠的富集法。进而综述了富集与检测一体法,包括电泳技术、微流控技术等。对于致病菌的特异性富集,需要进一步提高吸附率及灵敏度。富集检测复合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及检测限有待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镉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虽然基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大型仪器的常规检测方法准确度高,但不能满足快速现场检测和高通量筛查的需求。镉的原位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在粮食安全、农业物联网、生物育种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实时的方法,特别是在筛选不同镉吸收和积累特性的植物品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检测技术原理和特点入手,总结了针对动植物体内重金属镉的快速原位检测的不同技术,如电化学传感技术、荧光传感技术、光学传感器技术等,及其在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开发出用于简便、快速和灵敏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核酸适配体是在体外筛选,并能特异性识别目标物的单链寡核苷酸序列,因具有易合成、易标记、易修饰、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子量小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霉菌毒素、农兽药等目标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中霉菌毒素的限量和危害,以及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筛选技术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摄入过量的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加剧哮喘等炎症症状。研究表明,牛奶、大豆、肉制品以及食品包装中均存在雌激素。由于雌激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在食品原料中积蓄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从而干扰人体固有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发展针对食品中雌激素的检测方法愈发重要。目前,传统的雌激素仪器检测方法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特异性、快速的检测需求。该文就食品中基于雌激素效应通路的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雌激素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在未来发展中,可利用雌激素对细胞的毒性效应,结合分子检测以及数字化的检测设备,对食品中的雌激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对食品污染物进行检测是控制和消除其所造成风险的关键。因此,开发灵敏、准确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的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结构可调、功能多样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MOFs可与多种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相结合,在食品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些年MOFs及其复合物材料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作为传感检测材料和作为色谱法样品前处理材料应用的研究,同时对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