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酶联免疫法测定苦荞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苦荞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对如何防控苦荞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探讨。在分析的4类产品中,苦荞营养粉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低,其次是苦荞速溶片和苦荞醋,苦荞米茶中最高。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1 μg/kg,平均回收率在84.70~84.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测定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广泛应用于苦荞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并对如何防控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探讨。在所分析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核桃油4种油中,以菜籽油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低,其次是大豆油和核桃油,花生油含量最高。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平均回收率为91.4%~9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测定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广泛用于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酱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加标的酱油样品经提取后,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测定,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酱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μg/kg),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酱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在PDA、MM培养基和花生中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培养基和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 PDA、MM培养基培养的黄曲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后,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在5.5158.1 pg/mL和2.210.3 pg/mL, 对照组毒素B1含量分别在2407.22986.3 pg/mL和4.42755.6 pg/mL。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28 ℃和37 ℃培养的被黄曲霉侵染的花生, 实验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未检出, 对照组28 ℃下, 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588?0.322)μg/kg, 37 ℃下黄曲霉毒素未检出。结论 不同培养基中,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黄曲霉产黄曲霉毒素均有抑制作用。黄曲霉在28 ℃比37 ℃更容易在花生上产毒, 海洋巨大芽孢杆菌对花生上黄曲霉产毒素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对酶联免疫法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选择一步萃取与甲醇水溶液(7+3)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回收率较理想,在0.1~2.0μg/kg浓度范围内,黄曲霉毒素B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101.3%~104.3%,精密度试验RSD为1.04%~3.16%,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2012年和2013年度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验证,结果|Z|比分数均远远小于2,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酶联免疫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7,(6):26-27
依据GB/T 5009.22-201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第四法酶联免疫吸附筛选法,利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对测量重复性、样品称量、黄曲霉毒素B_1提取过程、酶标仪的分量引入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方法验证,考查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了准确性与回收率、重复性、复现性等方法学实验。用验证后的试剂盒检测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回收率在102.8%~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2.0%~6.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4.3%,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7.1%和7.6%。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为60.90%,其中山茶油的检出率为78.38%,高于平均水平。结论试剂盒检测植物油稳定性较好,定量准确。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检出浓度最高,其次是玉米油。茶油的加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污染黄曲霉毒素B_1的情况,应注意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徐洲  谭书明  焦彦朝  张运芳 《食品科学》2009,30(10):245-247
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干辣椒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进行检测,并对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平均回收率达97%,说明本法稳定性好,测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的应用于干辣椒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对大米中两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方法的结合使用进行了研究,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米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初筛,对可疑样品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样品经甲醇水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碘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50μg/kg,回收率为89.4%~95.2%,RSD值为1.88%~3.05%。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适用于较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由于国内外限量标准的不统一,在出口食品中由于黄曲霉毒素不合格而被通报的食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对我国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也因其快速、方便等特点,逐渐被认可,成为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工作初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对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酶联免疫法的差异。方法以红茶、绿茶、花茶为基质,进行方法验证。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花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检测。结果改良后的液相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酶联免疫法存在假阳性。随机检测11种茶叶仅有一种检出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生物传感器法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方法。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经固定化后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电流型酶电极。花生经粉碎、过筛、提取、超声波萃取后利用电流型酶电极构成的生物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测定,与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有较好的一致性。黄曲霉毒素生物传感器测定时间为20 s,相对偏差2%,标样线性良好;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可用于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对酶联免疫法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实验分析了酶联免疫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不确定度的分量及其来源,并通过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得出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酶联免疫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浓度为45.741 pg/m L,扩展不确定度为11.704 pg/m L,置信水平P=95%,k=2。结论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测量的重复性、试剂盒的灵敏度、标准曲线拟合,而酶标仪测定OD值、ELISA法操作过程中导致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M1时增加平行样的测定、注意试剂盒的灵敏度、保持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对于提高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具有代表性的泸州老窖大曲及其入窖酒醅、丢糟、黄水、基酒、成品酒为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浓香型白酒生产各个环节的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生产各个环节的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远低于国家食品行业的限量标准,并由此初步验证得知黄曲霉毒素B1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主要存在于牛奶中.卫生部官网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致癌性很强,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μg/kg. 目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通常为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这两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操作简单,快速,但灵敏度低且会出现假阳性,需使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精确定性、定量,而免疫亲和柱又存在使用繁琐、价格昂贵、储存条件苛刻、保存期短等缺点.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薄层层析法、黄曲霉毒素M1试剂盒快速检测法、酶联免疫法,测定了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并比较了三种测定方法的异同。三种检测方法中,薄层层析法试验成本底,但样品前处理繁琐,最低检测限高,不能检测出低含量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M1试剂盒快速检测法属于半定量检测法,方法简单快速,但偶尔出现假阳性,适于原奶的筛选。酶联免疫法方法为定量检测法,相对准确,但成本高,适于对可疑牛奶的仲裁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大豆油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最优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对比,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豆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振荡器转速200 r/min、振荡时间15 min、显色时间5 min、p H 4,在此条件下,检测到大豆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为2.33μg/kg、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8%。该方法简便迅速,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及精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同时,进一步验证本公司研制的黄曲霉毒素ELIS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市售的食用油、花生、谷物样品中AFB1的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用ELISA法和HPLC法测定食用油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87.1%~92.7%和85.8%~100.8%;花生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76.0%~92.8%和76.3%~92.9%;谷物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82.6%~92.7%和82.7%~106.4%,花生加标样品6次平行测定的RSD分别为1.29%~2.46%和5.15%~8.70%,11份阳性样品测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2=0.995)。结论 ELISA法和HPLC法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且测定结果相近。本公司研制的黄曲霉毒素ELISA试剂盒可以快速地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分析周期短,分析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基于酶电极技术快速检测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方法。将样品用75%甲醇溶液溶解,60Hz超声提取15min,在以黄曲霉毒素酶电极为核心元件,在pH7.2、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和300ug/kg的黄曲霉毒素B_1标准溶液反应体系中直接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物传感器法在黄曲霉毒素B_1浓度为1~300ug/kg的范围内检测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1.0042x-3.4714,R~2=0.9999;稳定性好,连续测定十次,标准偏差为1.63%;加标回收率为99.1%~101.8%之间;只对黄曲霉毒素B_1进行测定,专一性强。将结果与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测定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具有专一性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处理简单等特点,可用于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了酶联免疫法检测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条件;分别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功率、甲醇浓度对黄曲霉毒素B1提取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设计找出了最佳工艺参数:甲醇浓度为55%(v/v),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功率为200 W。采用本提取工艺所得黄曲霉毒素B1提取率明显高于国标。本研究可为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提供简便、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