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以3年生露地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及转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探究其对‘夏黑’葡萄成熟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明显提高了‘夏黑’葡萄的叶绿素含量,40 mg/L处理效果最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0.43%、29.03%、30.08%、47.83%;40 mg/L亚硒酸钠处理可明显降低葡萄叶片的初始荧光(Fo),提高最大荧光产量(Fm)、PSII初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方面,40 mg/L处理对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含量影响显著,分别较对照增加8.815%、5.27%、6.14%和7.52%,且果实的商品性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高寒冷凉区(海拔2450m)红地球葡萄设施延后栽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在花后进行了赤霉酸蘸穗处理,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果实的纵横径、粒重、产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都有所增加,而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其中花后20d以5.0mg/kg赤霉素溶液处理1次效果最好,果实纵横径、粒重和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了显著差异,且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沪培1号’葡萄穗肩部和穗尖部果实着色不一致问题,采取转色前对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分析成熟期果皮颜色和果实糖分积累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说明套袋对果实糖分积累有负面影响,可在成熟前2周提前脱袋;套袋处理能显著改善‘沪培1号’着色不一致现象,在生产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精品葡萄园的8个品种为试材,对果穗性状、果实内在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穗长以及Vc、多酚、类黄酮、可溶性蛋白、花色苷含量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质量和株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和穗宽呈显著正相关,该相关性分析结果与R-聚类分析结果恰好吻合;8个葡萄品种果实性状因子的主成分分析提取穗长、糖分、部分次生代谢产物及硬度,可较好地反映葡萄品种的基础信息,Q-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基本吻合。基于以上结果,初步筛选出了适合贵阳地区的优质葡萄品种为‘早夏黑’,其具有产量较高、口味甜酸、抗逆性好的特点;其次为‘夏黑’和‘甬优1号’品种。  相似文献   

5.
2018年底温岭市从杭州引进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以温岭主栽葡萄品种‘夏黑’为对照,定植在温岭滨海滨新水果种植园,观测其生长特性、物候期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在2018年11月26日覆膜的大棚,2019年4月29日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为15.5%;在2018年12月16日覆膜的大棚,2019年5月6日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5.81%,成熟时可达18%以上。因此,在温岭种植‘天工墨玉’葡萄表现出上色早、蓝黑色、有香气、无涩味、降酸快、上糖快的特点,其果实品质优于相同熟期的早熟品种‘夏黑’。  相似文献   

6.
以‘夏黑’‘阳光玫瑰’‘魏可’3个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GA_3、CPPU处理果穗,分析了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中消解规律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_3、CPPU浓度的增高,其消解速度随之加快;第2次处理后的14 d果实中GA_3、CPPU的残留远低于我国、日本等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在着色后15 d,所有处理中的GA_3和CPPU含量几乎为零,说明两种调节剂对葡萄的安全性没有影响。GA_3、CPPU对不同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粗蛋白含量影响存在差异性,为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地使用GA_3、CPPU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光质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棚朝冠’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工厂内不同比例红蓝光(R、2R1B、1R1B、1R2B和B)(白光为对照组)处理对番茄单果质量、主要品质性状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R1B(红光∶蓝光=2∶1)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和番茄红素的含量,R(红光)处理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白光对照(P<0.05)。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番茄果实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发现与其他比例的红蓝光处理相比较,R和2R1B提高了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不同光质提高番茄果实品质和风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露地栽培‘夏黑’葡萄为材料,分别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进行全树喷施,研究其葡萄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3307浓度的增加,Chl a、Chl b以及Chl (a+b)的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90 mg/L处理提高叶绿素含量效果最显著。S-3307处理后最小荧光强度(Fo)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 mg/L处理降低葡萄Fo最显著。最大荧光强度(Fm)、PSⅡ潜在活性(Fv/Fo)、暗适应下PSⅡ的最大量子产额(Fv/Fm)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60 mg/L增加Fm、Fv/Fm、Fv/Fo最显著。‘夏黑’葡萄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固酸比、可溶性蛋白、Vc含量随着S-3307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60 mg/L处理显著提高葡萄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90 mg/L处理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有机酸含量随着S-3307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60 mg/L处理显著降低果实有机酸。  相似文献   

9.
增施CO2与LED补光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秋冬季日光温室里增施不同浓度CO2和LED补光对番茄果实产 量、品质以及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补光+增施CO2 1 200 μL/L的处理条件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 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番茄红素的含量,显著增加单果质量、果实颜色,并显著降低果实硝酸盐 的含量。利用顶空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果实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ED补 光与增施CO2提高了番茄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6-甲基-5-庚烯-2酮、β-紫罗兰酮和己醛等,也丰富了其种 类,使番茄果味香浓,香气丰富。  相似文献   

10.
葡萄生产中,产量过高和结果枝留叶片较少可直接导致葡萄果实的品质降低。为了探索不同结果枝留叶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巨玫瑰’为试材,设置10片、15片和20片三个结果枝留叶量处理,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留叶量对成熟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10片留叶量会降低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导致果粒小且含糖量低;20片留叶量不利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积累;15片留叶量有助于葡萄着色和品质提升,是‘巨玫瑰’葡萄在果实生长发育期较适宜的结果枝留叶量。  相似文献   

11.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白色、半透明和全遮光的套袋处理,比较套袋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颜色的果袋对‘巨峰’葡萄果实颜色和理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半透明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能够促进‘巨峰’葡萄的转色,使果色更深;与不套袋相比,半透明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98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6%,总花色苷含量提升34.8%,且糖酸比高达31.87。综上结果认为,半透明袋最有利于改善乐山地区‘巨峰’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的影响,以‘摩尔多瓦’为试材,在棚架式避雨栽培模式下行间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和鼠茅草,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草种类对‘摩尔多瓦’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三叶草外,其他生草种类均降低葡萄可滴定酸含量,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与对照相比,黑麦草提高穗质量、粒质量及果粒纵横径;鼠茅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性糖含量。因此,鲁中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黑麦草对葡萄果实的外观影响较大,鼠茅草对葡萄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本研究为鲁中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园生草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沪培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避雨栽培的‘沪培1号’葡萄为试材,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促进葡萄增大作用,其中CPPU和TDZ对果实增大效果更明显,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下降。从处理次数比较,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沪培1号’进行一次处理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两次处理;两次处理综合比较,适宜模式为:在盛花末期用30 mg/L GA3蘸果穗,间隔15 d再用100 mg/L GA3蘸果穗,所得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液肥灌根对红地球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中果实质量和产量,于成熟期进行了氨基酸液肥灌根。结果表明,灌根后比对照的果实粒重、穗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灌肥2次的处理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大约转色前1周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喷施水杨酸、吲哚乙酸、茉莉酸甲酯及其相互组合,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外源激素处理均可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葡萄糖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及分别与水杨酸、吲哚乙酸的组合均提高了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喷施吲哚乙酸及其组合,以及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可提高果实中的单宁含量;喷施茉莉酸甲酯能有效提升果实中的总花色苷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喷施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组合处理的‘赤霞珠’果实品质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了树体生长指标,果实中的还原糖、可滴定酸、总花色苷、单宁、总酚含量,为探索发酵液对葡萄的使用效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发酵液对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花色苷、单宁、总酚等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发酵液原液稀释至400倍浇灌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单宁及总酚含量。设施葡萄生产上采用发酵液浇灌,可较大程度提高葡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黄连、黄芩、大黄、大青叶、艾叶五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物浸渍处理‘红地球’葡萄,以无菌水为CK1、2 g·L-1的亚硫酸钠溶液为CK2,在4℃下贮藏65 d,比较不同中药提取物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果实腐烂率、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旨在明确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大青叶处理组的葡萄果实多酚、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均较慢,烂果率较低,抑菌效果较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低;艾叶处理组烂果率较低,抑菌效果最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低;黄芩处理组SOD、POD酶活性显著高于CK1、CK2,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较慢。大青叶、艾叶和黄芩提取物对‘红地球’果实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效果,其中黄芩处理能使葡萄果实维持较高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以保持果实的品质;而大青叶和艾叶处理能较好地抑制葡萄表面杂菌生长,延缓葡萄果实的腐烂来保持果实品质。综合比较,大青叶对葡萄贮藏品质的综合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草对巨峰葡萄产量和品质及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连续3年研究了行间自然生草和行间清耕对葡萄产量、果实品质、枝条贮藏营养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自然生草可以增大巨峰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果粒横纵径,提高产量,2014年数据差异显著,2015年数据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方面,行间自然生草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行间清耕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行间清耕处理;枝条贮藏营养方面,行间自然生草处理的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行间清耕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行间自然生草可以显著提高巨峰葡萄的果实品质和枝条贮藏营养,对果实的单粒重、果粒横纵径及产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提高幅度年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葡萄栽培中,通常用果实套袋来防止日灼伤害,不同果袋的透光和滤光效果不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该研究以‘阳光玫瑰’为试材,对果实进行蓝色、绿色、半透明、白色和全遮光套袋处理,比较了套袋后‘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色木浆纸袋处理的‘阳光玫瑰’果粒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01%,可溶性糖含量达90.42 mg·g-1,可滴定酸含量仅0.56%,固酸比为30.38,口感最好,转色完全,果实呈黄色,果实总酚与其他处理不显著。在果实原花色苷指标中以蓝色袋处理的含量最高,其他果袋没有显著区别。综合来看,以白色袋处理的‘阳光玫瑰’品质最好,可替代常用的绿色果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