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微波技术在日本茶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技术在日本茶机上的应用赵和涛(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邮编24560Q),微波作为一种新的能量传递方式,在日本发展得很快。目前,微波技术已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食品加工厂都应用微波加热装置对食品进行干燥或用来杀菌。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波杀菌机理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今,微波能技术在食品、医疗和高科技领域内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微波杀菌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因其热效高、加热快速、便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而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业化生产中,其应用及推广较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微  相似文献   

3.
加速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推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速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推广王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北京,100073)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功不可没。微波技术的应用,早已使通讯广播、电视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继而,微波作为一种新的加热能源,显示出其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曾几何...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业中的微波杀菌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微波(microwave)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目前在冶金、化工、农业、医疗、轻工业等领域已被广泛采用;在食品工业上,则可用以烘烤食品。 微波杀菌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项辐射杀菌技术。它不同于X-射线和γ-射线,是一种非电离辐射。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具有加热时间短、加热均匀、食品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破坏或损失少等特点;与化学药剂杀菌技术相比,微波杀菌因不会残留化学物质,其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公害,这就是电磁波公害。微波就是电磁波的一种,由于当今世界的通讯中微波技术被广泛的采用,因此在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满着各种频段的微波,而这些微波的存在又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然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微波的辐射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辐射,而医学证明,微波从各个方面和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浸渍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脱除百合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方法:在不同温度下,采用浸渍法、超声波处理百合;在不同微波功率下,脱除百合中残留的二氧化硫,用标准碘液滴定测定二氧化硫的量。结果:百合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1 869 mg/kg。255 kW微波处理对药材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有较好效果,最大脱除率可达72.93%。结论:255 kW微波处理可作为百合脱硫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微波萃取作为一种新的高新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本文探讨了微波萃取的机理、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工业化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制出一种板栗新产品--板栗脆粒,可作为膨化食品直接食用或用作其它一些食物的填料.实验采用油炸及微波两种膨化技术来生产板栗脆粒,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两种技术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油炸膨化的最佳工艺为: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120s,物料含水量15%.糊化10min;微波膨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800W,微波时间150s,物料含水量20%,浸泡碳酸氢钠浓度0.2%.通过实验发现,油炸膨化在产品风味和色泽上有优势,而微波膨化则在加工上更简便,生产成本也更低廉.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波复热鸡米花的加工工艺,在预实验基础上选用黄原胶、卡拉胶以及魔芋胶以不同比例复配,研究其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微波复热后以鸡米花的脆性作为主要评定指标,同时对制品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及感官评价,筛选出微波复热后品质最优的胶体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向浸蘸溶液中添加三种食用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食用胶复配添加时,均可以显著改善微波复热后鸡米花的脆性(p<0.05)。而三种食用胶等比例复配对微波复热鸡米花品质则没有明显改善作用。卡拉胶1.00%的添加量会对产品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其中0.50%黄原胶和0.50%卡拉胶复配时,微波复热后鸡米花的脆性显著提高,外壳水分和油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质量也较高。这表明向浸蘸溶液中添加0.50%黄原胶和0.50%卡拉胶复配食用胶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微波复热鸡米花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较高强度的穿透性、吸收性及反射性,食品可通过吸收微波而产生发热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快速加热。凭借这一应用价值,微波技术也在食品工业、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微波技术对食品加热时,会对食品的内部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障对微波技术的合理运用,从食品营养角度切入,探讨这一技术对食品营养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对测定保健食品中钙含量影响,为钙的测定提供一种方便、稳定、准确的方法。对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比较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样品中钙含量的影响。钙在0~4 m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其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2.601%和2.603%;平均回收率为95.29%,RSD为1.144%。湿法消解测定3种样品的含量分别为:4.87,6.46和6.21 g/100 g;微波消解测定3种样品的含量分别为:5.50,14.59和7.80 g/100 g。微波消解优于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值与理论值更接近,可以作为测定钙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将微波处理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与改性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微波处理加工蛋白质纤维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微波加工改性蛋白质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微波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纤维结构调整、辅助纤维接枝改性、纤维染色性能改善,以及纤维或织物的前处理与后整理等方面,其中真空微波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温烘燥方式,可解决蛋白质纤维烘燥过程中的热敏性问题。通过探讨微波处理技术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中的反应机制,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拓宽微波处理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波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在食品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对微波技术的基本特征、作用机理及微波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微波是什么 如人们熟悉的中波、短波、红外线一样,微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不过由于它的波长短(从1米到1毫米),所以人们称它为“微波”。微波对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穿透物质的同时又逐渐衰减。被衰减的那部分微波能量就转化成热能,因此微波可作为热源加热食物。  相似文献   

15.
韩灯放  高洪飞 《食品科技》2003,(Z1):293-294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新技术,其应用日益广泛,特别在食品行业,微波以其环保、低耗、高效的特点,倍受生产厂家的青睐.本文对微波杀菌在牛肉干制品中的应用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牛肉干效果明显,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微波技术在肉制品、谷类和果蔬等食品原料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分析了微波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微波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基于此,本文以微波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波技术的原理分析,分别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与无机化学等方面详细阐述微波技术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从而体现微波技术的实用性,根据实例证明微波技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萍  丁兰 《印染》2023,(1):62-65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预处理方法,对纯棉纺织品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d、Cr、Cu、Ni和Pb)含量进行检测。该方法基于多通量动态微波辅助滤取技术,采用稀硝酸作为滤取剂;滤取液稀释1倍后采用ICP-OES进行检测。优化了动态微波辅助滤取条件,即:微波功率为375 W,采用体积分数20%的稀硝酸作为滤取剂,接收体积为20 mL,流速为1 mL/min。5种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9~0.0030μg/mL。精密度RSD在1.4%~5.2%,滤取率为73.7%~97.4%。将方法应用于6种纯棉纺织品,所得结果与标准方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紫外协同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特殊的控制电路使微波与紫外线结合起来,制成微波紫外线微波炉,它兼容微波良好的穿透性和紫外线的强灭菌性。微生物学检验表明微波和紫外线协同杀菌作用明显优于单独微波杀菌或紫外线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种物理方法(微波、水浴)和3种化学方法(甲醛、次氯酸钙、双氧水)对甜菊干叶提取液进行灭菌,以灭菌效果和对糖甙的成分的影响为指标,选出生产上最适合的灭菌方法。结果表明,水浴加热和微波在90℃温度下处理1h灭菌效果良好,但是在60℃灭菌效果不明显,在同一温度和时间下,微波灭菌比水浴灭菌效果好;化学灭菌法从灭菌效果来看甲醛杀菌能力最强,双氧水其次,次氯酸钙最差;从灭菌处理后糖甙各成分及总甙含量来看,两种物理方法(微波、水浴)和3种化学灭菌剂(甲醛、次氯酸钙、双氧水)对甜菊糖甙成分影响较小。因此,从灭菌效果和对甜菊糖甙成分影响考虑,物理方法中,微波灭菌强于水浴灭菌;化学方法中,甲醛首选,其次是双氧水,再次是次氯酸钙。但是考虑到微波灭菌法成本高和甲醛对人体有害,因此,建议在生产上选用双氧水作为灭菌剂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