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起很大关注,而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又是该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实施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三个地区完成资源整合,互惠互利,对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效益提高有着积极影响。此外,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很大的地区优势,能够让三个地区取长补短,促进科技水平整体提升。文章主要对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产生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我们尤其要关注该区域的科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以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科学的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展开讨论,指出该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金融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京津冀地区是国家在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提出的又一区域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地区间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也不平衡。纵观京津冀区域近年来合作现状以及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三地的金融发展,加速金融融合,让金融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要闻回顾     
《今日印刷》2015,(1):1-2
<正>京津冀创新包装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成功召开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增进北京工业企业对京津冀创新包装工业园的全面了解,2014年12月3日,北京包装技术协会在北京市阎村工业园区海聚·博源创新产业基地召开了京津冀创新包装产业发展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是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文章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系统的原理和生态学的整体理论,对科技创新生态化在任何自然组成的大系统中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传统科技创新观的生态学方面的不足,表明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针对这个大的方向目标,三地协同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和协同推进资源要素对接对流是在经济层面实现多赢和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透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中,三省市的功能定位分别为,北京市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组织服务地方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高校职责使命,实现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性战略,北京高校党组织需要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辩证分析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使命,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抓住机遇,汇聚才智,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为高校推进智库建设、履行服务职能提供新视野,这也是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华泰股份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分别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什么样的“魔力”给了华泰股份如此灿烂的创新成果?通过本刊记者对华泰股份董事长李晓亮的独家采访,发现华泰股份的科技创新就是其赖之以赢的根本,而李晓亮董事长还表示不断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更是保障企业未来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  相似文献   

11.
正开展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利于推动三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拓展深化区域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产后损失,保障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有利于发挥京津大都市消费的引领作用,带动河北等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提供示范借鉴。此方案的行动目标是: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协同发展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2014年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各类研究议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强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三地发展不平衡、协调机制尚未形成、食品安全源头风险防控迫在眉睫等种种现实问题,并提出三地应如何打破地区限制、解决各种要素流通瓶颈,建立三地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长效协作机制的方法,期望对京津冀食品安全防控体系的全面建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纲要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发展,需要在京津冀之间形成分工合理、梯次明显的科技创新产业链。但综观河北的实际,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转化能力不高、科技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制约了河北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文章认为,应从创新投入方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效果、打造优质软环境等层面着手,加快创新型河北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对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优势、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拟通过系统开展食品安全"二四六"规划建设,即建设京津冀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技术集成和京津冀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协同创新两个体系,建设检测装备研发与协同应用、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与预警科技支撑以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四个平台,优先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安全投入品研发科技促进工程、食品生产加工与现代物流技术升级工程、营养健康促进与功能食品研发科技创新工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科技保障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应急科技支撑工程和食品安全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科技提升工程六项工程,有力推动京津冀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产业升级,提升北京市风险发现、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必然会给京津冀地区乃至周边城市的银行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将会给银行业带来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积极影响。对于这样的多元化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机遇与挑战与挑战共存,要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三校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同期举行。三校"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设立工作领导小组,由联盟成员学校校长组成,任期一年。据介绍,联盟高校将共同构建国际化资源开放实验平台,实现优质师资共享,还将联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教改研究与教材建设,共同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业教育等活动。同时,联盟高校将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如以北京工业  相似文献   

19.
《北京服装纺织》2014,(7):165-165
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纷纷加快各自的产业布局调整。在商业方面,也都在寻求最适合的商业发展模式,争取最大化的发展机会。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也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西商贸物流产业的规划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和张家口市人民政府近日在武城张家口联合主办了"中国京西商贸物流发展峰会"。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社会、全行业的共识。纺织工业目前所面临的紧迫课题是:如何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与纺织工业的强国建设相结合,定位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对纺织工业二次转型与提升的作用。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和人才教育杠杆支撑作用(一)明确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擎作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纺织纤维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