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2.
主要研究了纳米微胶囊的制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在1 25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子在纳米级别;壳聚糖的分子量大小对纳米胶囊在凝胶反应过程中的累计释放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纳米化妆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纳米化妆品中几种比较常见的纳米级物质。  相似文献   

3.
纳米纤维素/纳米铜复合材料兼顾了纳米纤维素的优异力学和光学性能、高比表面积、低热膨胀系数、环境友好等特性以及铜的导电、导热、抗菌等性能,近年来在锂离子电池、多相催化、抗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纳米纤维素和纳米铜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性;重点阐述了纳米纤维素/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物理沉积法和化学还原法)、理化特性(导电性能、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及其在电子器件、催化剂和抗菌材料的应用进展;最后总结了纳米纤维素/纳米铜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简要介绍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工作模式;着重介绍了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膜或CNF纸作为基础摩擦带电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构建与应用,主要包括以CNF纸或CNF膜直接作摩擦带电材料、以化学改性CNF膜作摩擦带电材料和以CNF复合膜作摩擦带电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酸钙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间歇碳化法合成了纳米碳酸钙,讨论了添加剂,碳化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氢氧骅钙浓度对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控制温度在15℃-20℃,氢氧化钙浓度为5%-10%,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碳并选用适当添加剂时,可生成粒径小于100nm的碳酸钙粒子。  相似文献   

7.
认识纳米     
彭闯 《现代家电》2001,(2):59-59
继互联网、基因之后,又一个科技新名词频频闯入人们的视野——纳米。纳米研究捷报频传,纳米技术产品接二连三,个别方面已步入世界最前沿。纳米随之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纳米家电”、“纳米布料”乃至“纳米防晒霜”引起老百姓的关注。纳米给中国股市也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纳米是什么?纳米其实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或10埃;纳米技术是研究物质在0.1纳米至100纳米,即1埃到1000埃之间的物质世界的一门高技术。在纳米级的世界里,物质发生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锌的分散及纳米整理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瑞萍  杨静新 《丝绸》2006,(1):27-29,34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在水中的稳定分散介质及纳米整理剂的制备和应用。结果表明,对纳米氧化锌进行适当改性和乳化分散,有利于提高纳米水分散液的稳定性,自制水溶性聚氨酯起到良好的助分散作用;自制的纳米整理剂中纳米平均粒径97.01nm;纳米粒子为单核和多核的微囊式结构;纳米整理剂在纤维上呈非均匀浆膜分布;经纳米整理剂(含纳米ZnO10%)整理的纯棉织物,在10次水洗后的UPF等级达到50+。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大豆蛋白纳米纤维的结构形成和扩宽铁强化剂的食品工业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通过5 h的酸热处理制备纳米纤维(soy protein isolate fibrils,Fib SPI),系统研究纤维形成前后蛋白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制备铁纳米颗粒(iron nanoparticles,Fe NPs),探究Fib SPI对铁的稳态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热处理过程中,SPI产生大量的β-折叠结构,其与硫磺素T结合,显示出增强的荧光强度;此外,7S组分先发生降解,利于纤维成核形成,随后11S逐渐被水解,促进纤维生长;同时水解产生大量的小肽组分,提高了产物的还原力。研究进一步利用Fib SPI递送铁纳米颗粒(Fe NPs),发现与原始SPI相比,铁纳米颗粒可在Fib SPI原位形成胶体稳定的铁-大豆蛋白纳米纤维复合物(Fe FibSPI),并以Fe(II)形式存在,其对乳液体系色泽及稳定性的影响较硫酸亚铁或氯化铁小。该研究可为构建新型植物基铁强化剂递送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纺丝制得含有银纳米微粒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毡,其中的银纳米微粒通过在N2H5OH水溶液中就地还原出银离子而得到。用UV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研究这种Ag/PAN纳米复合纤维毡。结果表明,银纳米微粒的平均直径为10 nm,它们均匀分散在PAN纳米纤维中,PAN中含有银纳米微粒后结构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工业制备纳米乳液新技术,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在槽式超声反应器中引入微纳米气泡对声场强度和分布的影响。以花生油为油相,吐温80和司盘80为乳化剂,在乳化过程中采用基于微纳米气泡强化的槽式超声反应器制备纳米乳液。利用正交实验探索了超声时间、进气量、复合乳化剂添加量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与多分散指数的影响,并优化了纳米乳液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微纳米气泡会提高声场强度和分布均匀性;制备纳米乳液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时间12 min、进气量150 mL/min、复合乳化剂添加量3%(以水的体积计),在此条件下乳液平均粒径为190.9 nm,多分散指数为0.178,较未加入微纳米气泡所制备乳液的平均粒径减小73.3%,且表现出更好的动力学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均较小,且具有快速、体量大、成本低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可用作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续纳米碳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连续纳米碳纤维。初生的聚丙烯腈 (PAN)纳米纤维原丝在经过热稳定和炭化之后转变为纳米碳纤维。一般纳米碳纤维的直径在 1 0 0nm~ 5 0 0nm之间。与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相比 ,静电纺丝法制得的纳米碳纤维具有连续、直径分布均匀及坚固等优点 ,且不再需要提纯工艺。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对静电纺丝法制得的连续纳米碳纤维进行了表征 ;对样品用电子衍射和X-衍射进行了分析 ;并制备和分析了用纳米PAN原丝和静电纺丝法制得的纳米碳纤维为增强基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用连续…  相似文献   

13.
浅析纳米包装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艳 《今日印刷》2009,(2):47-48
世界上每年包装材料消耗大量的资源,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提高包装材料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消耗、减少加工成本,始终是包装业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东丽化学公司消息,该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直径比以往极细纤维还小两位数的纳米级单丝结构的“纳米纤维”新技术,通过控制纳米构造技术达到纤维细度的极限。东丽化学公司称,该公司利用这项新技术已经开发出直径为10μm的单丝140万根以上所构成的纳米尼龙纤维。这种纤维与以往产品比较,表面积是过去产品的1000倍左右,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锡环 《国外丝绸》2005,20(2):36-36
欧洲委员会于2004年5月12日公布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快速发展的科技政策。目前纳米技术应用已发展到原子级纳米机器人,它可注射到人体内进行治疗。此外,纳米芯片可储存和处理更多信息。纳米纤维可制成更舒适而且不必清洗的面料。纳米涂料可用于飞机和航天飞船。目前全球纳米产品及其工艺技术的市场规模估计为25亿欧元,而到2010该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欧元,其后可能超1万亿欧元。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纳米淀粉为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剂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成膜基质和干燥温度对纳米淀粉成膜影响较大,聚氯乙烯基质板对纳米淀粉成膜较好,干燥温度25℃,成膜平整光滑;单因素探讨了玉米纳米淀粉、甘油和CNC含量对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强度性能的影响,在该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正交优化研究表明,对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影响为:CNC甘油玉米纳米淀粉,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CNC 2%,甘油8%,玉米纳米淀粉10%,制备的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抗张强度达20.18 MPa;FTIR分析表明玉米纳米淀粉、甘油、CNC混合均匀,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纳米淀粉/CNC复合膜。该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在食品药品可食性包装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珠宝科技》2004,16(6):22-22
用爆炸法制备的纳米级金刚石是由纳米尺寸的圆球形颗粒组成的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从目前国外的研究开发动向来看.此种金刚石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用作玻璃、半导体、金属和合金表面超精细加工抛光粉的添加剂;作为磁柔性合金成分制备磁盘和磁头;用作生长大颗粒金刚石的籽晶;用作强电流接触电极表面合金成分;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超疏水、自洁净的纳米结构表面纸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纳米碳酸钙 (CaCO3) /聚丙烯 (PP) 复合材料的优缺点,以及近年纳米碳酸钙 (CaCO3) /聚丙烯 (PP) 改性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展望了纳米碳酸钙 (CaCO3) /聚丙烯 (PP) 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近年来纳米吸波材料的发展情况,介绍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分别阐述碳纳米管、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导电高分子4类吸波材料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对吸波材料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指出未来纳米吸波材料将朝着复合化、智能化、低成本、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