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烟叶化学成分数据的烟叶间可替代性评价方法。首先对每类烟叶进行分布式取样;然后检测样品的总糖、总氮、总碱、氯、纤维素、淀粉、灰分、多酚、醚提取物总量和总挥发碱等10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每类烟叶构造化学成分数据集;接下来计算未知烟叶数据集中各样本与目标烟叶集的马氏距离,以平均距离的大小评价未知烟叶替代目标烟叶的可行性。用115类烟叶对方法进行了交叉检验:每类烟叶取一个样品构成检验集,计算检验集与去掉检验集样品的115类烟叶间的距离,结果检验集样品被判断为与其原来所属的类很相似的比率高于80%,表明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烟叶化学成分的烟叶间可替代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烟叶化学成分数据的烟叶间可替代性评价方法.首先对每类烟叶进行分布式取样;然后检测样品的总糖、总氮、总碱、氯、纤维素、淀粉、灰分、多酚、醚提取物总量和总挥发碱等10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每类烟叶构造化学成分数据集;接下来计算未知烟叶数据集中各样本与目标烟叶集的马氏距离,以平均距离的大小评价未知烟叶替代目标煳叶的可行性.用115类烟叶对方法进行了交叉检验:每类烟叶取一个样品构成检验集,计算检验集与去掉检验集样品的115类烟叶间的距离,结果检验集样品被判断为与其原来所属的类很相似的比率高于80%,表明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植烟密度对雪茄烟叶生长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影响,以德雪1号为试材,研究了19 500株/hm2(T1)、21 000株/hm2(T2)、22 500株/hm2(T3)和24 000株/hm2(T4)4个密度对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质体色素、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生长期间,T2、T3处理能提高烟叶淀粉酶(AL)、中性转化酶(NI)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以及总糖、淀粉含量;随植烟密度的增加,总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调制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增加,总氮、烟碱含量降低;T2处理调制后烟叶淀粉、蛋白质含量最低,钾氯比值较高,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质量较优。因此,四川什邡地区宜采用21 000株/hm2的雪茄烟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升非主料区宜宾烟叶品质和可用性,采用冬虫夏草菌株发酵烟叶并研究发酵对烟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方法  对发酵过程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测定了常规化学物质和挥发性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发酵对烟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结果  经过冬虫夏草菌株发酵后的宜宾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提升,发酵第10 d烟叶感官质量表现最佳;发酵烟叶中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与未发酵样品相比显著降低;发酵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物总量和西柏烷类降解物总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在发酵烟叶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氮、总植物碱、烟碱、二烯烟碱、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还原糖和总糖对未发酵烟叶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贡献,总氮/总植物碱、总糖/总植物碱、两糖差、大马士酮、新植二烯、巨豆三烯酮、2-糠醛、香茶酮、2-乙酰基吡咯、2-苯乙醇、茄酮、2, 3'-联吡啶对发酵烟叶感官品质具有显著贡献。  结论  利用冬虫夏草菌株发酵宜宾烟叶,对提升烟叶的感官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准确地为攀枝花烟区红花大金元烟叶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攀枝花烟区3个区县105个红花大金元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测试,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比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红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烟叶钾含量偏低。红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间主要表现为含氮化合物与含碳化合物呈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总植物碱呈显著正相关;对主要化学成分及衍生成分进行因子提取得到3个主因子,代表其方差贡献率的80%以上,其中碳氮因子贡献率最高,燃烧性因子次之。在烟叶生产中应当加强烟叶氮肥、钾肥和氯肥的调控,协调烤烟各化学成分间的配比,促进各化学指标的协调性和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烤烟上部叶片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烤烟上部叶片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全国8个主产烟区122份B2F烟叶样品为材料,对样品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总糖、还原糖与身份、平衡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熟度、含梗率、叶片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植物碱、总氮与成熟度、含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身份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感官质量各个指标与平衡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植物碱、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烟叶成熟度、身份、叶片厚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较为密切,烟叶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云南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云南烟叶在“利群”牌卷烟中的使用效率,对2009年云南8个主产烟区44个烟叶样品的烟碱、钾、氯、总氮、总糖、糖/碱比和钾/氯比与“利群”牌卷烟的烟叶原料要求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个产区烟叶样品与“利群”牌卷烟烟叶原料要求的灰色关联度分别是0.84,0.80,0.72,0.71,0.68,0.67,0.59和0.53,此灰色关联度与评吸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2003-2005年我国3122份烤烟样品硫含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间的分布特点,并对烤烟硫含量与其他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烤烟硫含量普遍偏高,平均硫含量≥0.70%的样品占91.77%;烟叶硫含量在产区、品种和等级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烟叶硫含量0.70%为临界点将供试烤烟样品分为2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在组间差异达到了O.05的显著水平.此外,C3F烟叶硫含量与其他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在不同烟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当硫含量〈0.70%时,不同等级烟叶硫含量与总植物碱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糖、糖碱比、氮碱比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烟叶SIMCA模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烟叶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不同烟叶的方法。首先对每种具有确定产地、等级、品种的目标烟叶进行多次分布式取样,扫描目标烟叶多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再对目标烟叶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运算生成每种目标烟叶的数据模型;然后扫描未知烟叶的近红外光谱,用目标烟叶数据模型对未知烟叶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解计算,计算未知烟叶与目标烟叶的距离,通过距离衡量未知烟叶与目标烟叶的相似程度。建立了包含115种不同产地、等级、品种的目标烟叶的数据模型,对115个外部检验样品进行了模式识别,正确识别率高于90%。结果表明该烟叶模式识别方法基础数据易得,同时考虑了烟叶的平均水平和分布水平,识别准确率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不同地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烟区17个地点C3F烟叶的11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评价,构建了烟叶质量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前5个主成分提取了11项化学成分90.39%的信息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地点分为3类,类Ⅰ包括12个地点,其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挥发酸和钾含量最高,总植物碱和总挥发碱含量最低,糖碱比、氮碱比较为适宜,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类Ⅲ包括2个地点,其烟叶还原糖、总挥发酸含量最低,总氮、蛋白质、总植物碱和总挥发碱含量最高,化学成分欠协调;类Ⅱ包括3个地点,各项品质指标中等.各类氯含量较为适宜,且类间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采收时期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在烟叶分级中的作用,以巴西3号雪茄烟叶品种为材料,对不同采收时期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雪茄烟叶化学成分中总植物碱和钾含量(质量分数)与采收时期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和-0.915**。用总植物碱和钾含量作为聚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巴西3号不同采收时期的烟叶样品聚类点群数为5个时,组别间的聚类质心均匀且聚类点群间的距离明显,聚类相似性达到95.1%,说明总植物碱和钾含量能较好地反映不同采收时期雪茄烟叶品质间的差异,可作为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雪茄烟叶聚类分组结果显示,烟叶中总植物碱和钾含量与烟叶外观品质中身份指标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类型烟叶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我国不同类型烟叶生物碱含量和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株间变异研究表明,白肋烟和沙姆逊香料烟降烟碱占总生物碱比例高,不同样品间变化幅度和变异性大,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比较突出。单株分析表明,白肋烟JB80和TN90群体中转化株比例分别为20.0%和18.3%,且50%以上的转化株为转化率在20%以上的高转化株,烤烟转化株比例和转化程度较低。去除转化株后的纯化群体,其生物碱组成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成熟度对烤烟烟叶品质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不同成熟度对烤烟烟叶主要品质成分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以烤烟品种G80为材料,对相同生产条件下不同成熟度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烟气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充分成熟的烤烟烟叶在品质和安全性指标上均较差。过熟烤烟烟叶除葡萄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水溶性糖和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酸及钾含量均大幅度降低;而氮、烟碱、挥发碱和挥发碱/烟碱等重要化学指标明显升高。过熟烤烟烟叶的焦油含量虽然较低,但烟气的稠环芳烃类化合物总量与适熟烤烟差异并不明显,其中苯并[a]芘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鉴于适熟烤烟烟叶的各项品质指标综合表现较好,故在中式烤烟型卷烟为主的市场条件下,应将采购烟叶的成熟度控制在适度成熟为好。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南平烟区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三个品种间烟叶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邵武、光泽、蒲城、建阳和武夷山等5个县(市、区)初烤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测定了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山奈酚葡萄糖苷等6种物质含量,分析其在品种间的差异及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和芸香苷是烟叶中两种最主要的多酚化合物,莨菪亭含量最低。翠碧一号的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山奈酚葡萄糖苷及多酚总量的含量高于K326和云烟87。C3F等级烟叶中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绿原酸和多酚总量高于B2F。随着烟草中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含量的增加,烟气的香气质、杂气、余味、回甜感等指标趋好。香气量和杂气是影响透发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且香气量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黔东南州不同生态区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试验选取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的烟叶进行酸性、中性和碱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东部烟区比西部烟区烟叶致香物质含量高,香气较充足,表明烟叶香气含量受种植区域的影响较大。K326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最高、香气较足,其次为云烟87,贵烟201表现最差。就香气而言,K326和云烟87比较适宜在黔东南烟区种植。云烟85、云烟87中部叶比上部叶致香物质总量高,香味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不同产地单料烟叶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差异以及16种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规律, 制备了20种不同产地单料烟叶的卷烟和3种不同膨胀梗丝掺配比例的卷烟, 利用单孔道吸烟机和测量范围在0.007~9.970 μm的电子低压撞击器对样品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子质量和数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1不仅不同国家单料烟叶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有差异, 而且国内不同产地单料烟叶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 国内烟叶的粒子质量和数量总体比国外的偏大; 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等因素导致其燃烧特性不一致可能产生了气溶胶粒度分布差异; 2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烟叶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是有差异的。在选取的三个品种中红大品种的粒子质量和数量均最大, 云85/87品种的粒子质量和数量均最小; 3不同部位烟叶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是有差异的, 不同产地烟叶部位的气溶胶粒度分布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4烟丝中掺配膨胀梗丝的比例对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膨胀梗丝的比例增加时, 气溶胶粒子的质量降低; 粒子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5不同产地的单料烟叶主流烟气中PAHs质量的粒径分布规律相似, 粒径分布呈现单峰分布, 在0.4829μm粒径段含量最高; 分子量较低的3~4环化合物占PAHs总量比例超过8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调控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碳氮代谢水平,改善雪茄烟叶质量。  方法  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雪茄烟叶水分、化学成分、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  1) 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水分、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蛋白质以及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烟碱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略有差异;3)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雪茄烟叶晾制过程湿度控制在凋萎期80%~85%、变黄期75%~80%、变褐期70~75%、定色期65%~70%、干筋期45%~50%范围内,烟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整体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较好。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控晾制湿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促进烟叶内含物质转化,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Differentiation of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lant stalk positions in China was achieved based on basic chemical compounds and neutral volatile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continuous flow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unds (sugars,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of 30 samples. The neutral volatiles of tobaccos were analyzed by GC–M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parity in basic chemical components was not enough to assess the different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PCA was used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hree species based on neutral volatile compounds.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were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CA.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and altogether accounted for exceeding 80?% of the total variances.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explained 48.1?% of the total variation and was mainly defined by solanone, megastigmatrienone, 5-methylfurfural, furfuralcohol, phenylethylalcohol and benzylalcohol.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explained 18.1?% of the total variation and was mainly defined by β-ionone and farnesylacetone. The plots of sample loadings showed that a good differenti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centrations of neutral volatiles was achiev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eutral volatiles can be used as the useful variables to characterize the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9.
烤烟成熟过程中鲜烟颜色值与色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成熟过程中鲜烟叶颜色值与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相关性,测定了各部位4 个成熟度鲜烟叶的颜色值和色素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过程中,各部位烟叶的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均不断增大,且各部位烟叶不同成熟度间各颜色值差异显著性不同,颜色值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中、上部叶红度a*值变化较大,增幅显著.各部位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逐渐减小,类叶比值不断增大.下、上部叶类叶比值增幅基本保持不变,而中部烟叶黄绿面积在70%~80%到80%~90%时类叶比值增幅较大.各颜色值均与各色素含量、类叶比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性相关关系.表明成熟过程中烤烟叶片颜色值与色素含量关系密切,叶片颜色值变化可以指示烟叶各色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将色差计作为判断烟叶成熟度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