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棉纱的特点简述了经编生产对棉纱的一般性要求。着重分析了氨棉经编内衣面料生产中,棉纱在整经和织造工序中应注意的事项:整经工序从整经筒子纱架、整经分纱、整经速度、辅助装置、整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以阐述,织造工序从分纱与穿纱、生产中的清洁、生产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加以阐述。最后以国外两款氨棉产品为例,详细给出了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2.
以紧密纺高支棉纱在高速经编机上的编织为实践基础.探讨影响经编编织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和解决途径,包括整经工艺中的整经张力、整经长度和纱路设置,织造工艺中的张力控制和棉纱毛羽控制。着重强调了在织造过程中要注重张力杆的调整,从而使经纱获得柔和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并列举了两款紧密纺棉型织物的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棉纱表面的毛羽会在经编织造过程中脱落从而造成断纱疵点的问题,分别测试了普通棉纱和紧密纺棉纱通过经编机各导纱机件时的纱线表面毛羽数量和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反映纱体毛羽脱落的程度。测试数据表明,随着通过导纱机件的增多,普通棉纱和紧密纺棉纱的纱体表面毛羽均缓慢增加,但在导纱针摆动的反复摩擦时纱体表面毛羽反而急速减少;2种棉纱与各导纱机件作用后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呈下降趋势,且普通棉纱在导纱针处大幅下降,而紧密纺棉纱则降低较小。由此推测棉纱在导纱针处毛羽的脱落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由于羊毛纱线毛羽较多.在经编整经时会造成断纱.为使羊毛纱线能够应用于经编生产,文中通过试验寻求改善羊毛纱线毛羽的途径,介绍了3种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固态蜡处理,不能达到改善纱线毛羽的目的,但可以改善纱线的柔滑性能,有利于提高整经速度;采用上液态油蜡处理,纱线毛羽比较伏贴,但此方法在经编整经机上应用时受到限制;采用对纱线进行包覆处理能够有效改善毛羽问题,但包覆的程度要合理选择,太低不能解决毛羽问题,太高则使纱线柔软性变差.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棉纱的物理性能以适应经编高速生产,对棉纱经编织造前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选择3种不同粗细棉纱及靛蓝纱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淀粉、低温聚乙烯醇、液蜡及白油为前处理剂,测试其对4 种棉纱上浆率、断裂性能以及毛羽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前处理前后纱线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低温聚乙烯醇以及液蜡可以改善棉纱的毛羽性能,并有利于提高其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低温淀粉可改善毛羽性能并提高断裂强力,但可降低纱线断裂伸长;白油会造成纱线强力及断裂伸长减小;而靛蓝纱因经靛蓝染色使表面性质改变,经前处理后纱线断裂性能与其他3 种棉纱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短纤纱经编产品的开发是经编产品创新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本文叙述了近年来我国短纤纱经编产品的开发现状;研究了经编用短纤纱成纱质量要求,包括纱线断裂强度、表面毛羽和延伸性能等,并进一步从原料、整经和织造3个方面分析了短纤纱经编产品生产技术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重点以棉纱在经编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了短纤纱经编产品的应用现状;结合我国经编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及迫切需求,展望了短纤纱经编产品逐渐向多样化、高档化和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摩擦纺包芯纱纺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DREFⅢ型摩擦纺纱机上,利用通用旋转试验探索摩擦辊转速、纺纱速度与芯纱比例三个主要工艺参数对包芯纱成纱强力,单纱断裂强度,纱线条干,细节,粗节,纱线棉结及毛羽数量等成纱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分析以优化工艺参数,从而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云锦一号棉的纱线性能,分别对同特数的云锦一号棉普通环锭纱与细绒棉普通环锭纱、云锦一号棉紧密纱与细绒棉/长绒棉混纺紧密纱的线密度、捻度、毛羽、条干及一次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云锦一号棉纱毛羽指数较相应的细绒棉纱和细绒棉混纺纱小,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高,断裂伸长率小,短片段更均匀,条干均匀度与相应细绒棉及...  相似文献   

9.
经编用纱经过特殊的整经油润滑具有表面光滑的效应,这样使纱线与导纱器和编织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尽可能减少,否则在织物中会出现纱线断头、条纹和变形。经纱的润滑可以在整经过程中通过对纱束涂上合适的整经油或筒子油进行。  相似文献   

10.
浆纱过程中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浆纱过程中影响纱线毛羽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合理选用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浆纱过程中影响毛羽的有关因素,包括因导纱和加压部件转动不灵活对纱线造成的磨损;分绞棒和伸缩筘对纱线的摩擦;烘筒温度偏高及后上蜡不足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整经轴绞头和浆轴黏并对毛羽的影响等.指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浆纱运行过程中与通道部件表面的摩擦以及传动滑移造成的磨损,从而降低织造开口不清的几率.减少浆纱毛羽对织机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灵婕  缪旭红 《纺织学报》2018,39(12):37-40
为深入了解经编织造对纱线力学性能的要求,结合纱线张力及断裂功,提出用纱线断裂功来评价纱线经编织造性能的观点。选择集聚纺14. 58 tex 长绒棉棉纱、集聚赛络纺9. 72 tex 棉纱及8. 33 tex(72 f)涤纶丝为试样进行经编织造,测试其张力及纱线拉伸断裂性能。将3 种纱线张力测试数据进行角度域转化,计算单循环内纱线张力做功,再结合纱线断裂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纱和涤纶丝张力随主轴变化趋势相同且波动程度差别较小;棉纱张力做功接近纱线断裂功,而涤纶丝张力做功远小于其断裂功;纱线张力做功与纱线断裂功之间差值越大,纱线经编织造适应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纤纱经编生产强力低、毛羽多、延伸小、捻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总结了短纤纱经编生产中的整经技术、高速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和全成形经编生产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应用。通过梳理经编用短纤纱成纱质量要求,包括纱线断裂强度、表面毛羽和延伸性能等,进一步分析了短纤纱经编整经技术、短纤纱经编织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介绍短纤纱经编产品在衬衫面料、内衣面料、裤料、蕾丝面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生产情况,对短纤纱经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了短纤纱经编生产技术将持续向特色化、高档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不锈钢丝金属丝编织过程中影响其摩擦性能的因素,采用自制的摩擦仪模拟上机对金属丝进行摩擦性能分析,得出在经编工艺中弯曲及摩擦应力是影响金属丝耐摩擦性能及磨损的原因,编织工艺参数(包括纱线张力、机速、针头尺寸)对纱线耐磨性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的编织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玻璃纤维纱线在针织加工中不耐扭折、易受损断纱的现象,通过试验,分析了玻璃纤维纱线经编成圈的编织性能,探讨了整经工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拉舍尔舌针经编机上编织了几种单梳和双梳织物,研究了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的编织工艺。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纱线在织针针头和导纱针针孔处的弯曲曲率和包围角越大,纱线越容易断裂;整经时应调整好工艺参数;成圈过程中,断纱最容易发生在套圈阶段,最好采用宽度较小的舌针;在保证顺利成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经纱送经张力;编织高密度织物时,织物表面起毛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为采用经编间隔编织技术构建具有较好负泊松比效果的三维结构,对负泊松比经编间隔六角网眼织物的结构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并采用拉舍尔双针床经编机进行试样织造。综合数学模拟计算和实际织造效果表明:经编间隔六角网眼织物的负泊松比性能主要取决于初始状态下3个轴向(尤其是y轴向)的收缩变形,在织造工艺参数方面主要由原料粗细、经编机机号、织物密度、网眼织物的组织,以及线圈纵行的歪斜角度决定,同时也受原料和织物刚度、间隔纱倒伏性的影响;间隔纱组织的连续同向垫纱更有利于织物y 轴向的收缩变形,即更易于获得明显的负泊松比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玻璃纤维纱线在经编成圈编织时易受损、不易形成织物的现象,通过对不同生产机型、不同规格纱线的编织试验,探讨了经编成圈机构、送经机构和牵拉机构、纱线捻度、捻向及玻纤浸润剂类型等因素对玻璃纤维编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玻纤纱因捻度和捻向造成的织物单边烂边问题,阐述了玻璃纤维在经编机上生产的关键技术,总结出淀粉型玻璃纤维纱线在复合针特里科经编机上采用积极送经方式可以正常成圈编织成玻纤布。  相似文献   

17.
羊绒/棉牛仔布淀粉酶退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羊绒/棉牛仔布进行酶退浆,探讨了淀粉酶的浓度、处理温度、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退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羊绒/棉牛仔布淀粉酶退浆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选用玻璃纤维作经纱、纬纱和高强涤纶作针织纱分别编织机织针织复合(CWK)织物和多层双轴向纬编(MBWK)织物,测试两种织物的横向、纵向的拉伸性能,分析比较拉伸负荷和位移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在拉伸过程中,CWK织物MBWK织物均先由其中的经纱或纬纱,在较低的伸长下,承担较高的负荷,直至经纱或纬纱断裂,然后由针织结构,在较高的伸长下,承担较低的负荷,直至针织结构破坏;经纱和纬纱以交织形式衬入针织结构中,使得CWK织物的轴向的拉伸强度稍低于MBWK织物,但起到一定的“预牵伸”作用,可使针织纱对经纱和纬纱捆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IGF 15578 BG项目可解决高性能经编机在加工涡流纺纱线过程中易断头的问题,具有竞争力和创新性.目前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经编织造低负荷(经编张力控制器)下长度补偿的问题,现已通过变化涡流纺纱线以及开发动态机件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