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的编织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玻璃纤维纱线在针织加工中不耐扭折、易受损断纱的现象,通过试验,分析了玻璃纤维纱线经编成圈的编织性能,探讨了整经工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拉舍尔舌针经编机上编织了几种单梳和双梳织物,研究了玻璃纤维经编针织物的编织工艺。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纱线在织针针头和导纱针针孔处的弯曲曲率和包围角越大,纱线越容易断裂;整经时应调整好工艺参数;成圈过程中,断纱最容易发生在套圈阶段,最好采用宽度较小的舌针;在保证顺利成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经纱送经张力;编织高密度织物时,织物表面起毛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经编间隔织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玻纤经编间隔织物的研究,包括玻纤原料的选用、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上机试验编织的研究等。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经编间隔织物结构,选用细度较小、捻度较小的玻璃纤维纱并在编织过程中对玻纤采取适当的润滑处理,可大大减小玻纤因脆性大,起静电,易钩毛引起的断纱。同时,上机织造时选择利于编织的成圈机件配置,优化织针形状,合理调节上机过程中牵拉与送经参数的配置关系,选用较大的牵拉角度,可以较好的改善玻纤的编织性能,提高三维整体经编预制件的成型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玻璃纤维纱线的摩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玻璃纤维纱线编织过程中影响其摩擦性能的因素,采用自制的摩擦仪模拟上机对纱线进行摩擦,从纱线自身参数等方面讨论了影响纱线摩擦性能的各种因素,并得出成分、捻度、线密度、浸润剂、退并捻参数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程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锦纶纱线的不同亮暗光泽、锦纶与改性可染涤纶的不同染色效果以及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在32针/25.4 mm卡尔·迈耶RSE4-1型4梳栉拉舍尔经编机上,开发钻石花纹、菱形花纹、双色花纹3种不同外观效果的经编对称花纹织物。详细介绍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原料选择、垫纱数码、送经量、成品织物参数,以及染整工艺,并总结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的技术要点。该研究对经编花色织物的设计及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捻向和捻度均不同的纱线,结合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具有不同种类横条效果的针织面料的设计思路、主要生产工艺和面料的物理指标及性能。其中,在生产工艺方面主要介绍了原料选择、织造设备、编织工艺、纱线配置和加工工艺流程;在面料的性能方面比较了几种面料的工艺参数、隐条效果,面料的耐久性能和服用性能。经比较得出:不同组织结构配置可形成凹凸条纹;不同捻向的纱线编织的织物可产生不同的反光效果;适当提高捻度会强化隐条效果;织物的密度和克质量的合理增大会使隐条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徐海燕 《纺织学报》2013,34(11):44-0
为了改善高性能纱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的可编织性,对平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束进行加捻,分别是100捻/10cm,125捻/10cm,150捻/10cm。分析了无捻、加捻后的纱线因其集束性的影响在袜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的外观,无捻、加捻后纱线的弯曲刚度,以及加捻后的纱线和织物中纤维的损伤程度,探讨加捻对可编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捻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可编织性有较大的影响,加捻可以提高其集束性,降低弯曲刚度,但是对单纤维的损伤有所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捻度可以使得超高分子量纱线的可编织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徐梁 《针织工业》1996,(4):13-14
在一台经编机上,几把梳栉因编织的组织不同,各自所耗用纱线的长度也不同,送经比就是指各经轴送经量的比值.因此,送经比是决定经编坯布各种纱线消耗量和经轴整经长度的重要因素,而原料比就是指一个产品中各种原料重量的比值.对原料比和送经比有一个较正确的估算,能为成本核算、有计划地采购和使用原料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整经生产的科学管理带来方便,从而能最有效地利用盘头和经轴,减少原料的积压和浪费.  相似文献   

8.
纱线捻度对针织物性能有较大影响,针织生产中所用棉纱一般捻度较低,织物手感柔软。而细支强捻棉纱针织品,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还具有麻纤维产品的纹路和凉爽、挺括的手感。文中介绍了采用13tex强捻棉纱生产罗纹布和双罗纹织物的编织工艺及染整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纯毛弹性绉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纯毛高弹绉织物所采用的纱线捻度、经纬纱支、经纬密度及捻向配置进行了分析与试验,通过改变经纬纱捻向配置和交织规律来控制相邻纱线的退捻力矩,并以适当的后处理使织物产生不同效果的收缩,实现了织物的起绉,并赋予织物优良的伸缩性。对试织样品的弹性伸长率及回复率进行了测试,确定了起绉与弹性效果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双梳经编织物纱线覆盖关系的分析,论述了编织涤盖棉产品的工艺可行性及工艺措施。简要介绍了对Z303型经编成圈机件进行编织适应性的调整方法,并对改善棉纱在经编机上的编织性能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纤纱经编生产强力低、毛羽多、延伸小、捻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总结了短纤纱经编生产中的整经技术、高速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和全成形经编生产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应用。通过梳理经编用短纤纱成纱质量要求,包括纱线断裂强度、表面毛羽和延伸性能等,进一步分析了短纤纱经编整经技术、短纤纱经编织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介绍短纤纱经编产品在衬衫面料、内衣面料、裤料、蕾丝面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生产情况,对短纤纱经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指出了短纤纱经编生产技术将持续向特色化、高档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编机编织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控制经纱在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区域张力值的变化,才能达成纱线的动态张力补偿控制。为解决当前系统控制经轴送经量出现的纱线张力波动大,且无法精确到控制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纱线张力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经编送经动态张力补偿系统。通过结合经编机成圈机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优化张力传感器选型,设计了电子凸轮规划曲线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纱线动态张力补偿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从反馈的纱线动态张力值曲线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使纱线张力峰值降低至少56%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氨纶经编平纹织物更换品种时送经量设置困难的问题,前梳采用33、44、55dtex的涤纶长丝、锦纶长丝,后梳采用44dtex的氨纶丝为原料,分别在卡尔迈耶HKS2-3 E经编机和利巴COP2 KE经编机上进行上机实验,考察了牵拉密度、原料线密度及种类、机号以及机型等参数对经编弹力织物前梳送经量的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前梳送经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均对氨纶经编弹力织物的前梳涤纶或锦纶的送经量有影响。其中,牵拉密度、机号是影响前梳送经量的高度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棉纱和经编技术的特性,针对棉纱的断裂强力和毛羽难以满足经编用纱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棉纱在经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从纺纱方法、整经及织造工艺过程中尝试采用的解决措施,选用集聚纺棉纱,在整经时加白油使棉纱毛羽贴伏以减小与成圈机件的摩擦,在分纱筘上将棉纱分为2 层以减少纱线间摩擦,降低表观毛羽间的纠缠,最后从经编结构和工艺设计角度出发开发了2 款棉经编外衣面料,利用棉纱作衬纬组织与前梳纱线形成闪避效应获得一面棉一面涤的双面效应,棉纱作成圈组织配合空穿形成斜纹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由开、停机过程中经纱张力波动引起的经编停车横条织疵,通过实验测试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在开、停机过程中主轴与经轴电动机的运动曲线。分析认为:开、停机过程中送经系统经轴电机滞后于主轴运动,开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减小,滞后角度逐步增大;停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降低而变化不大,滞后角减小,引起经纱张力呈现“正常→偏松状态下的松、紧变化→较紧状态下的松、紧变化→正常”的波动。同时,还对主控制器性能、系统控制程序、伺服控制模式、送经伺服性能、伺服参数设置和主轴编码器等影响经编送经系统滞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文进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07,28(9):110-113
为了开发和优化经编多速电子送经系统,最大程度提高经编设备的产品适应性和经编产品质量,对经编机多速电子送经系统的控制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经轴电机根据主轴速度、外周长的变化在不同速度之间切换的过程;在分析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对多速电子送经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主轴转速、工艺要求的送经量算出了电机转速的操作值。经过实际织造证明,该系统的送经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保证准确地实现送经。  相似文献   

17.
圆环形织物的织造原理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圆环形仿形织物的织造原理和设计。改造了现有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机构,采用纱架送经可满足仿形织物经纱不等长的要求;采用圆台形成型控制辊,既控制织物的卷取,又控制织物的形状结构,形成圆环形机织布,织物的纬纱沿圆台体的母线方向,经纱沿圆周方向。不等纬密仿形织物织造简单,但织物结构不均匀;等纬密仿形织物要求织机的开口机构复杂,纬纱分为与全部经纱交织的长纬和仅与部分经纱交织的短纬,应合理设计纬纱的完全组织循环和短纬在长纬中的分配,以使织物的结构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